Ⅰ 電影網絡版權是怎麼計算的
有三種簽約模式:1.薇同名字照點擊量計算的,觀看6分鍾以上算一個有效點擊量,一個2塊錢起步。2.單片購買,就像流浪地球一億,一個6元。3.直接買斷版權的方式,就是一次性交易,如果票房5億,就能賣8000左右的版權費。
Ⅱ 買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的版權大概多少錢,美劇,比如說生活大爆炸,吸血鬼日記,等等
應該要交稅,還要版權費應要上千數百萬吧
Ⅲ 電影版權應該向誰買
如果是開設電影院,想要獲得放映權,尋找片源就必須聯系電影發行公司購買放映權,也就是電影拍攝後讓發行方聯系各個電影院放映。一般拍好的電影,電影公司都會直接聯系影院,繼續購買版權上映。
但是,要是想要購買出版的文學作品來拍成電影,則需要聯系作者,或者作者的代理人進行溝通購買。
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買來進行電視放映(類似於電視台購買電視劇版權),就不能不經電影方允許私自放映,這屬於侵犯版權的違法行為而且會遭到電影公司起訴索賠,除非個人在非公共場合或地下錄像廳欣賞。
(3)電影院購買電影版權費一般多少錢擴展閱讀:
電影放映權的取得有以下三種方式:
1、電影公司直接聯系影院。一般電影拍完後得發行放映,中間有發行公司,一般全國出名的影院都知道,電影發行公司直接聯系影院上映,不過之前影院已有放映基礎(設備、投資、規模)。
2、 加盟國內某個院線。電影院加盟後直接獲取新片片源,但放映有限制。而且加盟院線也需要資質, 包括影院座位規模、設備、投資。放映一部片子需先交電影費給電影公司,無論放映結果如何,多的電影院留,有分成,少了則電影院賠。
3、 購買放映權。類似於電視台購買電視劇版權進行電視放映。
中國電影院一般都加盟某個院線進行電影放映,不過資金和規模非常重要。不能不經電影方允許私自放映,這屬於侵犯版權的違法行為而且會遭到電影公司起訴索賠,除非個人在非公共場合或地下錄像廳欣賞。
Ⅳ 電影版權應該向誰買
看電影屬於那個公司了 如果是外派的話就屬於電影的發行公司,買給中國的只不過是拷貝而已 國產片應該也是一樣的
電影版權,是指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所具有的權利,或者說是指攝制在一定介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適當裝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的作品所具有的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版權所有人所享有的、各種權利的集合體。電影版權的權利內容相當廣泛,主要包括了基於電影作品而依法享有的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等的人身權,以及基於電影作品的利用而帶來的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放映權、改編權等財產權。
電影版權的存在,是版權所有人最龐大、最有效的資源,也是電影交易的基礎和關鍵。電影版權收益具有很強的連鎖性和帶動性,通過資源的科學細分和合理有序的開發,版權交易和收益形式可以多途徑、多渠道、多方面地實現,版權所有人可以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就目前業界的運作經驗,電影版權收益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銀幕營銷的直接收益,即影院放映的票房收人,是電影的第一收益和主要收益。根據好萊塢電影產業成熟的經驗,銀幕放映一般可以在電影總收益中佔到20%-30%;在電影市場體制不完善的國家,影院收人在電影總收益中所佔比例可能會超過50%;而在電影市場不成熟和盜版嚴重的我國,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多電影僅局限於銀幕放映,票房收人甚至佔到了總收益的90%以上。一部電影如果運作得當,可能創造的票房收益是非常可觀的,比如好萊塢電影在全球就不斷創造票房奇跡:1997年《泰坦尼克號》,除了本土票房6億多美元,日本票房2.2億美元,中國票房3.2億人民幣(佔全年電影票房總收人14.4億人民幣的五分之一多),全球票房突破18億美元;1997年《星球大戰》,迄今票房4.6億美元;1982年《E.T.外星人》,本土票房4.35億美元;1999年《蜘蛛俠》,本土票房 4. 03億美元;2003年《指環王3》,全球票房高達9.7億美元。2004年,中國電影市場也強勁復甦,《功夫》、《十面埋伏》、《天下無賊》三部影片分別創下了國內票房1.7 億、1.53億、1.3億人民幣的票房佳績。公映期間,高票房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為後面的非銀幕營銷拓展廣闊的市場空間。
其次,電視播映的經濟收益也是電影版權人相對穩定和穩妥的版權收益。電視播映權的開發也可以多樣化,可以多階段、多渠道地向國際國內各電視播出平台進行交易。電視播映費一般比較穩定,但有時根據影片投資規模、時間效應和觀賞效果的不同,也可能有比較大的變化。就國內CCTV一6電影頻道來說,一部影片的電視播映權費用高則數百萬人民幣,低則三五十萬人民幣。2002年《英雄》的電視首播權異常高,花費了至少600萬人民幣。
再次,電影後產品(也稱「衍生產品」或「相關商品 」) 也是非常重要的版權收益。電影後產品的開發,主要指以影片主體或者與影片相關的人物形象、名稱和事件進行相關商品的生產、發行、銷售或其他形式的開發,包括音像製品、暢銷書、服飾、玩具、游戲租肆閉軟體、漫畫、海報以及推廣授權等。美國著名導演詹姆斯·卡麥隆說過,電影與相關產品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是一條滲透了許多媒體和市場的食物鏈,誰能在許多不同市場的同一主題下順利投資,誰就將成為底家。事實確實如此,當年《泰坦尼克號》的後電影產品開發總收人超過15億美元,這數值大體相當於當年日本汽車工業和機械製造業收人總和,一幅1平方英尺的海報就創下31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星球大戰》三部曲自20世紀70年代公映以來,除全球票房累積超過18億美元之外,其玩具、游戲、書刊等相關主題產品銷售總額高達45億美元,而且這個數字隨著《星戰前傳》三部曲的熱映將繼續提升。包括錄像帶、VCD、DVD, CD, HDVD等在內的音像製品,是電影後產品最穩定的收益部分。很多時候音像版權費幾乎成為了電影製片公司的弊裂救命稻草,收益要高於影院收人,比如《玉觀音》影院票房不好,但音像版權費卻高達680萬人民幣。近兩年,中國內地電影自《英雄》音像版權拍賣雹升獲得1780萬,國外音像版權1 ,000萬美元的天價紀錄之後,音像版權費用一度高開高走,比如《手機》獲得500萬人民幣版權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