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大奧斯卡最佳動畫片
1、《紙人》Paperman
2013年第85屆奧斯卡最佳短片動畫
《彼德與狼》是一科長達32分鍾的經典短片,敘述了一個頑皮的男孩兒捕獲了狼群之後又將其放歸自然界的小故事,是交響音樂童話,是奧斯卡最佳短片動畫前十名。
10、《紐約冰淇淋》Sundae in New York
1984年第56屆奧斯卡最佳短片動畫
《紐約冰淇淋》這一部中葯飲片,為粉絲呈現了一個吾迪·萊納設計風格的紐約市大城市,根據一個客觀性的角度看一下這些日常生活在紐約的大家各式各樣的日常生活。
⑵ 有什麼的關於吸血鬼的電影
1922《吸血鬼諾斯菲拉杜》,德國片。茂瑙導。麥克斯·施雷克和亞歷山大·格拉納克主演。
1931《吸血狂魔》,美國片。勃朗寧導。貝拉·盧戈西、海倫·錢德勒和愛德華·范·斯隆主演。
1932《吸血鬼,大衛·格雷的奇遇》,法、德合作。朱利安·威斯特和享利埃特·傑洛主演。
1935《吸血鬼的標志》,美國片。貝拉·盧戈西、卡羅·鮑蘭和萊昂內爾·巴里莫爾主演。
1936《德庫拉的女兒》,美國片。蘭伯特·希爾耶導。葛羅利亞·霍登和愛德華·范·斯隆主演。
1958《德庫拉的惡夢》,英國片。費雪導。克里斯托弗·李、彼得·庫辛和卡羅·馬許主演。
1960《德庫拉和情婦們》,英國片。費雪導。大衛·皮爾、彼得·庫辛和伊芳·蒙勞主演。
1960《死於溫柔鄉》,法國片。羅傑·瓦迪姆導。安奈特·史卓伯格和艾勒莎·馬爾蒂內里主演。
1965《魔王德庫拉》,英國片。費雪導。克里斯托弗·李、安德魯·基爾和芭芭拉·謝利主演。
1967《吸血鬼的舞會》,英、美合作。羅曼·波蘭斯基導。羅曼·波蘭斯基和夏倫·泰特主演。
1970《德庫拉之夜》,德、意、西合作?克里斯托弗·李、赫伯·倫和克勞斯·金斯基主演。
1970《德庫拉的未婚妻》,美國片。丹·克蒂斯導。喬納森·弗里德和格雷森·霍爾主演。
1971《紅唇》,比、德、法合作。庫梅爾導。德爾菲娜·塞里格和達尼埃爾·基內主演。
1974《吸血的德庫拉》,意、法合作。保羅·莫里塞和安東尼·道森合導。
1976《德庫拉,父與子》,法國片。愛杜瓦·莫里納侯導。克里斯托弗·李和貝爾納·梅內主演。
1979《月黑風高》,美國片。貝翰導。法蘭克·蘭吉拉、勞倫斯·奧利弗和唐納·普里森斯主演。
1979《諾斯菲拉杜》,德、法合作。赫爾措格導。克勞斯·金斯基和伊莎貝拉·艾珍妮主演。
1983《千年血後》,美國片。斯考特導。凱瑟琳·德納芙、大衛·鮑伊和蘇珊·薩蘭登主演。
1987《粗野少年族》,美國片。喬依·舒馬赫導。傑森·派屈克、利瑞·漢姆和基佛·薩瑟蘭主演。
1992《吸血鬼在天堂》,法國片。阿布德克漢·巴魯茲導。法希·肖佩爾和布魯諾·克里默主演。
1992《吸血鬼德庫拉》,美國片。科波拉導。蓋瑞·歐德曼、安東尼·霍普金斯和基努·里維斯主演。
1994《夜訪吸血鬼》,美國片。尼爾·喬丹尼。湯姆·克魯斯、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主演
2010《吸血鬼日記》,熱播美劇,美女型男,吸血鬼還有狼人!
還有最近比較熱的《暮光之城》
⑶ 為什麼《每分鍾120擊》,被稱為本屆戛納最虐的電影
今年共有七部長片和六部短片將角逐2017年酷兒棕櫚獎,目前口碑爆棚的《每分鍾120擊》,在此競賽單元處於領先地位。
與同樣講述艾滋抗爭的美國電影《平常心》不同,《每分鍾120擊》並沒有平鋪直敘地表達政治訴求,而是通過群像清晰地展現出90年代法國艾滋以及性少數群體的真實境況。
《每分鍾120擊》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艾滋風暴席捲資本主義世界。年輕人不滿制葯公司壟斷科研成果,他們組建了激進組織Act Up,轟轟烈烈的走上街頭對抗社會冷漠。兩個年輕同志一起投身抗艾事業,最終卻因為理念沖突而分道揚鑣。
在這部影片中,男主角Sean是個艾滋病毒攜帶者,即便身患不治之症,但Sean卻絲毫沒有表現出對死亡的擔憂,他忙於在社群中出謀劃策,積極沖向抗爭活動的第一線,面對恐同人群他更是敢於大膽親吻同伴回應對方的挑釁,並因此收獲了一段愛情。
然而,愛情並不能阻止艾滋病魔的侵襲,死亡就像幽靈一樣等待隨時降臨。但是,雖然鬥士Sean走了,他所追尋的目標還在,他的靈魂還在追尋。
羅賓·坎皮略
本片由法國著名編劇羅賓·坎皮略執導,他的編劇作品《課室風雲》獲得了第6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他執導的處女作《東方男孩》(Eastern Boys)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大獎。
在戛納電影節的新聞發布會上,導演羅賓·坎皮略就創作動機、對巴黎激進組織Act Up的理解以及電影所反映的關於艾滋病真實痛苦的刻畫等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巴黎Act Up組織對你意味著什麼?
坎皮略:我1992年4月加入該組織,也就是艾滋病爆發的10來年後。作為一名男同性戀者,整個80年代我都是在恐懼中度過的。
在90年代早期,我在電視上看到了該組織創立者之一Didier Lestrade的采訪,他談到了一個已經建成的「艾滋病社區」,在那裡住著飽受艾滋病折磨的人,病人之間的親密關系以及抗擊艾滋病的醫護人員。在當時整個社會都缺乏關注的情況下,這些醫護人員得到的支持是最少的。他的采訪打破了長達十多年的沉默,也就是在那時,我決定加入巴黎Act Up。
我第一次參加該組織的會議,就被它散發出來的活力所震撼,考慮到當時我們處在艾滋病最肆掠的時期,人們這樣自由地談論艾滋病是相當難得的。在80年代感染上艾滋病而身陷絕望的男同性戀者們,公開集中地成為了抗擊艾滋病的主要鬥士。
他們積極影響著身邊的人,向大眾普及艾滋病相關知識,教他們艾滋病醫學表述上的技術特點以及爭取集體權利斗爭中的政治闡述。
但是,歸根到底,Act Up是由一個個擁有堅強個性的個體組成,換成別的環境,他們似乎沒有什麼理由能聚合在一起。抗擊艾滋病運動的力量很有可能來自這群試著求同存異、達成共同訴求的人之間碰撞出來的巨大火花。
我雖然在組織中只是個普通成員,但我相當活躍。我加入了醫療委員會,參加了許多次的行動,這其中的一些行動給這部電影帶了靈感。在那個時候,需要明白的是,在高中談論安全套以及問毒品使用者交換針頭都是不合乎標準的。那時,恐同才是標准。確實,我們忘記了從那時到現在社會是怎麼演化的。關於事物以前是什麼樣的,人們似乎趨向於選擇集體失憶。
電影中多次出現的會議場景
你是怎麼定義這部電影的,是重構還是自傳呢?
坎皮略:這部電影當然是虛構的,就算我試圖在電影中重建當時發生的許多次大討論以及開展的行動,我都是很自如地把它們嵌入在敘事裡面,而不是生硬突兀地如實反映它們本來的面目。
我非常希望年輕人能直面這個故事,同時,與年輕的演員合作也讓我完全避免了去模模擬實人物的沖動,盡管我認為把當時討論的強度以及人物聲音的音樂性帶入電影是十分重要的。一旦我找到了那個平衡,人物的個性就突破了模仿的限制,從而自然而然不加拘束地散發出來。
那麼,對公開會議的展現,讓你將政治敘述轉化成一部電影的主題?
坎皮略:對公開會議的展現是這部電影的主要方面之一,同時也超越了會議本身。Act Up組織的中心策略是在對抗中去具體展現艾滋病這個疾病,也就是被艾滋病摧殘的滿目瘡痍的軀體。
在針對醫葯公司Melton-Pharm的行動中,Sean對醫葯公司的總監說,「這就是艾滋病人的樣子,要是你們從沒看過拖著疾病的軀體的話,你眼前的就是。」艾滋病人總是被忽視,人們似乎看不見,但通過有血有肉的體現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主題。在這部電影里,體現既是一種政治態度,也是一種電影選擇。
電影主創人員亮相本屆戛納電影節
電影的最後執行了安樂死,你認為Sean是死於艾滋病嗎?
坎皮略:電影對Sean的艾滋病發展階段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問題。一般來說,Sean的情況應該是隨著電影的進程而不斷惡化的。但是,我認為重要的是去展現他在隧道里的一切: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當與外面的世界相連時,這就達到了脆弱的極點。
對Sean來說,問題就是承受這一切,等待生命結束。在艾滋病爆發的時期有許多秘密進行的安樂死,也許現在人們才開口說罷了。
「每分鍾跳動」意味著音樂節拍或是心臟跳動,就從電影的名字來講,你似乎更多在強調音樂的作用?
坎皮略:老實說,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浩室音樂,也並不是每次行動結束後所有人都去夜場尋歡作樂。但這種音樂吸引能讓我及時地觸及一個具體的瞬間。
我不禁會想,這音樂,不管是歡快的還是不祥的,都可以作為這段時期的背景音樂。因此,在我看來,這音樂更能讓人聯想到艾滋病爆發時初期的日子。
今天來說,拍這樣一部電影有緊迫性嗎?
坎皮略:在這個特別的時刻,選擇拍這部電影而不是其他的片子,在我看來,顯然是有原因的,因為我需要這樣做。我想要講述這個故事,因為我覺得還沒有人講過這個故事,比起懷舊,它需要被更廣泛地傳播。
我不認為電影能對政治造成直接的影響,也不是訴諸於一些現在已經不起作用的解葯。在我看來,這與懷舊無關,因為不可能想像我們會忘記那些年的暴力。
⑷ 電影「苦月亮」到底講的啥啊
安壞的虐戀,這種毀人不倦的變態關系讓這個世界比想像的可怕!!的。。多!!
不要輕易陷入這樣一種關系!毀滅式的愛情
和一段 業力很差的關系相比,
我們更需要一個出色的心理醫生!!!啊啊啊啊啊!
⑸ 黑暗小短片讓我們感概生活,《逃離》講的是什麼
真實到可怕的動畫短片《逃離》,表達出對於人類的思考,也就是我們都是生活在監獄里的可憐人。從生到死,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監獄,我們逃不出去。作者用單純視角,從孩子的內心感受出發,並沒有站在對或錯的一方。比如當不想吃土豆泥的時候,那麼在孩子眼裡就特別抗拒老師給定時,在單位時間內完成這頓餐點。因為孩子會覺得不能盡情的一直一直玩耍,會感到拘束。但是,無規矩不成方圓,幼兒園的規則不可能讓小孩從小就只憑借喜好去做事。
可是作者是屬於深度思考生命的意義,也就是人活著不只是為了被束縛。人本性即是自由的!不該被如此束縛,但是同樣也沒有任何辦法的,但人的思想依舊可以很自由。
⑹ 歷屆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有哪些
註:前四屆沒有電影短片的評比
@第五屆(1931-1932)
最佳短片,動畫片:《花兒和樹林》(製片人:華爾特.迪斯尼)
最佳短片,喜劇片:《百音盒》
(米高梅電影公司,製片人:漢爾.羅奇,
主演人:史丹.勞萊、奧立維.哈台)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箭魚摔跤》(製片人:馬克.塞內特)
@第六屆(1932-1933)
最佳短片,動畫片:《三關小豬》(製片人:華爾特.迪斯尼)
最佳短片,喜劇片:《原來這說是哈里斯》(雷華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克拉卡托埃》(教育電影社,三卷短片)
@第七屆(1934)
最佳短片,動畫片:《龜兔競賽》(製片人:華爾特.迪斯尼)
最佳短片,喜劇片:《柯卡拉恰》(雷電華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蠟城》(教育電影社)
@第八屆(1935)
最佳短片,喜劇片:《睡眠妙法》(米高梅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動畫片:《三隻孤苦令仃的小貓》
(製片人:華爾特.迪斯尼)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飛越珠穆朗瑪峰》(教育電影社)
@第九屆(1936)
最佳短片,動畫:《鄉下堂兄弟》(製片人:華爾特.迪斯尼)
最佳短片,一本:《叫人討厭的上課》(頑童班演出)
最佳短片,二本:《集體收入》(米高梅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彩色:《給我自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第十屆(1937)
最佳短片,動畫:《老磨坊》(華爾特.迪斯尼)
最佳短片,一本:《塘鵝生活》(教育電影社)
最佳短片,二本:《金錢萬惡》(米高梅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彩色片:《小聰明》
(米高梅電影公司製片人:彼德 .史密斯)
@第十一屆(1938)
最佳短片,動畫:《公牛費迪南》(製作人:華爾特.迪斯尼)
最佳短片,一本:《母親們會活著》(米高梅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二本:《獨立宣言》(華納兄北電影公司)
@ 第十二屆(1939)
最佳短片,一本:《忙碌的小熊》(派拉蒙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二本:《自由之子》(華納兄弟電影公司)
@第十三屆(1940)
最佳短片,動畫:《銀河》(米高梅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一本:《逗肆吵打個盹》(米高梅電影公司,製片人:彼德.史密斯)
最佳短片,二本:《特迪,粗野的騎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
@第十四屆(1941)
最佳短片,動畫:《給鄧一掌》(製片人:華爾特.迪斯尼)
最佳短片,一本:《智力測驗》(米高梅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二本:《三月里的大街上》(米高梅電影公司)
@第十五屆(1942)
最佳短片,動畫:《希特勒的面目》(製片人:華爾特.迪斯尼)
最佳短片,二本:《漫活動物及其家族》(派拉蒙電影公司)
@第十六屆(1943)
最佳短片,一本:《兩棲作戰部隊》(派拉蒙電影公司,製作人:格蘭
特蘭.賴斯)
最佳短片,二本:《天堂音樂》(米高梅電影公雹或司)
@第十七屆(1944)
最佳短片,動畫:《鼠》(米高梅電影公司,製片人:弗雷德.昆比)
最佳短片,一本:《動物世界名流錄》(派拉蒙電影公司,製作人:戈
傑里.范朋克斯)
最佳短片,二本:《我不演出》(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製片人:戈登.
霍林斯赫德)
@第十八屆(1945)
最佳短片,動畫:《請肅靜》(米高梅電影公司,製片人:弗雷德.
昆比)
最佳短片,一本:《走向光明》(米高梅電影公司,製片人:赫伯
特.莫爾登)
最佳短片,二本:《夜空星星》(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製片人:戈
登.霍林斯赫德)
@第十九屆(1946)
最佳短片,動畫:《貓隊協奏曲》(米高梅電影公司製片人:弗雷德.
昆比)
最山侍佳短片,一本:《面對你的危機》(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製片人:
戈登.霍林斯赫德)
最佳短片,二本:《一個小孩和他的小狗》(同上)
@第二十屆(1947)
最佳短片,動畫:《小貓咪咪叫》(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製片人:
愛德華.塞爾柴)
最佳短片,一本:《再見!特洛克小姐》(米高梅電影公司,赫伯
特.莫爾登)
最佳短片,二本:《攀登馬特霍恩山峰》(蒙諾格雷姆電影公司,
製片人:歐文.艾倫)
@第二十一屆(1948)
最佳短片,動畫:《小孤雛》(米高梅電影公司,
製片人:弗雷德.昆比)
最佳短片,一本:《城市交響樂》(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製片人:埃德蒙.里克)
最佳短片,二本:《海豹島》(製片人:華爾特.迪斯尼)
@第二十二屆(1949)
最佳短片,動畫:《找貓記》(華納兄弟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一本:《水生動物的家庭舞會》(派拉蒙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二本:《畫家梵高》(製片人:加斯頓.迪爾,羅
伯特.里斯恩斯)
@第二十三屆(1950)
最佳短片,動畫:《傑拉爾德.麥克波音》(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製片人:史蒂芬.博薩斯托)
最佳短片,一本:《賽馬奇觀》(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製片人:
戈登.霍林斯赫德)
最佳短片,二本:《比弗山谷》(製片人:華爾特.迪斯尼)
第二十四屆(1951)
最佳短片,動畫:《雙劍客》(米高梅電影公司,製片人:弗
雷德.昆比)
最佳短片,一本:《孩子們的世界》(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制
片人:羅伯特.楊森)
最佳短片,二本:《半畝地的自然世界》(製片人:華爾特.
迪斯尼)
旅遊風光片)
第二十五屆(1952)
最佳短片,動畫:《小貓約翰》(米高梅電影公司,製片人:
弗里德.昆比)
最佳短片,一本:《室內燈光》(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二本:《水鳥》(製作人:華爾特.迪斯尼)
第二十六屆(1953)
最佳短片,動畫:《嘟嘟,噓噓,嘭嘭,蓬!》(製片人:華
爾特.迪斯尼)
最佳短片,一本:《溫莎的快樂太太們前奏曲》(米高梅電影
公司)
最佳短片,二本:《熊的世界》(製片人:華爾特.迪斯尼)
第二十七屆(1954)
最佳短片,動畫:《馬戈飛翔》(製片人:史蒂芬.博薩斯托)
最佳短片,一本:《機械時代》(製片人:羅伯特.揚遜)
最佳短片,二本:《沒有戰爭的時候》(製片人:丹斯.桑德斯,
特里.桑德斯)
第二十八屆(1955)
最佳短片,動畫:《敏捷的岡薩拉》(華納兄弟電影公司)
最佳短片,一本:《殘存的城市》(20世紀福斯公司)
最佳短片,二本:《林肯面貌》(南加州大學,製片人:威
爾伯.布盧姆)
第二十九屆(1956)
最佳短片,動畫:《梅古先生的小車》
最佳短片,一本:《沖破水的障礙物》
最佳短片,二本:《定做的大衣》
第三十屆(1957)
最佳短片,動畫:《無名鳥》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非法入境者》
第三十一屆(1958)
最佳短片,動畫:《武士狂熱者》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大峽谷》
第三十二屆(1959)
最佳短片,動畫:《月鳥》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金魚》(法國)
第三十三屆(1960)
最佳短片,動畫:《芒羅》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畫家之日》
第三十四屆(1961)
最佳短片,動畫:《代用品》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出海吧,巨船》
第三十五屆(1962)
最佳短片,動畫:《洞》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快樂的周年紀念》(法國)
第三十六屆(1963)
最佳短片,動畫:《評論家》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深夜小橋上的事件》
第三十七屆(1964)
最佳短片,動畫:《名流菲恩克》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卡薩爾斯指揮:1964年》
第三十八屆(1965)
最佳短片,配樂:歐文.科斯特爾《音樂之聲》
最佳短片,動畫:《點和線》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小雞》(法國)
第三十九屆(1966)
最佳短片,動畫:《赫布.阿爾珀特和蒂喬納布拉斯的兩重性》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野翼》(英國)
第四十屆(1967)
最佳短片,動畫:《盒》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立足的地方》
第四十一屆(1968)
最佳短片,動畫:《暴風日》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回憶羅伯特.肯尼迪》
第四十二屆(1969)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魔術機器》
第四十三屆(1970)
最佳紀片,動畫:《一貫正確就是正確嗎?》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布蘭科.比利的復活》
第四十四屆(1971)
最佳短片,動畫:《嘎吱鳥》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暗哨》
第四十五屆(1972)
最佳短片,動畫:《聖誕節頌歌》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諾曼.羅克韋爾的世界……一位美國人的夢想》
第四十六屆(1973)
最佳短片,動畫:《弗蘭克電影》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包列羅舞》
第四十七屆(1974)
最佳短片,動畫:《星期一休息》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獨眼人是國王》(法國)
第四十八屆(1975)
最佳短片,動畫:《偉大》英國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天使和大個子喬》
第四十九屆(1976)
最佳短片,動畫:《悠閑》(澳大利亞)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在冰冷地區》
第五十屆(1977)
最佳短片,動畫:《沙堡》(加拿大)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我要找出路》(加拿大)
第五十一屆(1978)
最佳短片,動畫:《快信》(加拿大)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未成年的父親》
第五十二屆(1979)
最佳短片,動畫:《每個孩子》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食宿與照顧》
第五十三屆(1980)
最佳短片,紀錄片:《卡爾.赫斯:走向自由》(羅蘭.哈利,
彼得.拉杜攝制)
最佳短片,動畫:《蒼蠅》(匈牙利)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孤注一擲》
第五十四屆(1981)
最佳短片,動畫:《克拉克》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紫羅蘭》
第五十五屆(1982)
最佳短片,動畫:《探戈》(波蘭)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驚人事件》
第五十六屆(1983)
最佳短片,動畫:《紐約的冰淇淋聖代》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男孩子與女孩子》
第五十七屆(1984-1985)
最佳短片,動畫:《字謎》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上面》
第五十八屆(1985-1986)
最佳短片,動畫:《安那和貝拉》(荷蘭)
最佳短片,實景劇情:《莫里的流浪》(鳳凰公司)
第五十九屆(1986-1987)
最佳短片,動畫:《一出希臘悲劇》
最佳短片,實景片:《珍貴的形象》
第六十屆(1987-1988)
最佳短片,動畫:《栽樹人》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男同性戀舞廳》
第六十一屆(1988-1989)
最佳短片,實景片:《丹尼斯.詹寧斯的約會》(迪安.帕
里索特、史蒂芬.賴特)
第六十二屆(1989-1990)
最佳真人真事短片:《工作經驗》
第六十三屆(1990-1991)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
最佳紀實短片:《午餐約會》
第六十四屆(1991-1992)
最佳短片,動畫:丹尼爾.格里夫斯《操縱》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塞思.溫斯頓和羅布.弗里德《錄音
樂師》
第六十五屆(1992-1993)
最佳短片,動畫:瓊.格拉茨《蒙娜.麗莎走下台階》
最佳紀實短片:薩姆.卡曼《小巴士》
第六十六屆(1993-1994)
最佳動畫短片:《錯的褲子》(尼古拉斯.帕克)
第六十七屆(1994-1995)
最佳紀錄短片: 查爾斯.古根海姆《需要正義的時刻》
最佳短動畫片:艾莉森.斯諾登和戴維.法恩《勃博的生日》
最佳真人真事短片(兩片得票數相等):彼得.卡帕爾迪和魯恩.
肯利萊茨《弗朗茨.卡夫卡的生活是美妙的生活》,佩吉.拉吉斯
基與蘭迪.斯通《特雷弗》
第六十八屆(1995-1996)
最佳實事真人短片:克里斯廷.拉赫蒂和亞娜.休.梅梅爾《附入
愛河的利伯曼》
最佳動畫短片:尼克.帕克《修面》
第六十九屆
第七十屆
最佳短片:動畫: 《格里的游戲》
最佳短片:真人真事 《簽證和德行》
最佳紀錄片:短片 《康復記》
最佳紀錄片:長片 《漫漫回鄉路》
第七十一屆(1999)
最佳動畫短片:《小兔子》《BUNNY》
最佳生活短片:《選舉之夜》《ELECTION NIGHT》
最佳短記錄片:《金色晚年》》
最佳長記錄片:《最後的日子》《THE LAST DAYS》
第七十二屆(2000)
最佳短片獎:巴巴拉-斯科特和塔米-提伊 Barbara Schock and Tammy Tiehel因《母親夢見撒旦的門徒在紐約》(My Mother Dr eams the Satan's Disciples in New York)獲得2000年奧斯卡最佳短片獎。
最佳動畫短片:亞歷山大-彼德洛夫(Aleksandr Petrov)憑《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奪得2000年奧斯卡獎最佳動畫短片獎。
最佳記錄短片獎:由蘇珊-漢娜-哈德利和威廉-A.-懷特福德 Susan Hannah Hadary/William A.Whiteford導演的《花邊國王》(King Gimp )奪得2000年奧斯卡最佳記錄短片獎。
最佳紀錄片獎:由亞瑟-康和凱文-麥克多納德 Arthur Cohn and Kevin Macdonald導演的《九月的一天》(for One Day in September)獲得2000年奧斯卡獎最佳紀錄片獎。
第七十三屆(2001)
最佳短片(真人):《Quiero Ser (I want to Be...)》- Florian Gallenberger
最佳短片(動畫):《Father and Daughter》- Michael Dudok de Wit
最佳長記錄片:《Into the Arms of Strangers: Stories of the Kindertransport》 - Mark Jonathan Harris, Deborah Oppenheimer
最佳短記錄片:《Big Mama》 - Tracy Seretean
第74屆(2002年)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完全名單
最佳真人短片:"The accountant"
最佳動畫短片:"For the Birds"
最佳紀錄片:《Murder on a Sunday Morning》
最佳紀錄短片:《Thoth》
第75屆(2003)奧斯卡獲獎名單
最佳動畫短片
《The Chubbchubbs!》
最佳真人短片
《This Charming Man (Der Er En Yndig Mand)》
第77屆(2005)奧斯卡金像獎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動畫短片 《瑞恩》(RYAN)
最佳真人短片 《美國異教徒》(WASP)
最佳紀錄短片 《奇跡時分:孩子們的進步》(MIGHTY TIMES: THE CHILDREN'S MARCH)
第78屆(2006)奧斯卡金像獎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動畫短片 《月亮和兒子》The Moon And The Son An Imagined Conversation
最佳真人短片 《六位槍手》SIX SHOOTER
好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