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長征》中賀子珍的扮演者是誰
電影《長征》中賀子珍的扮演者是魏伊。
生於安徽省,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中國女演員、魔術師。
2005年,魏伊出演了個人首部影視作品《拒絕成熟》,並由此進入影視圈;
2007年,出演都市喜劇《楊光的快樂生活4》;
2012年4月,出演都市輕喜劇《喜事連連:剩男相親記》;
10月,出演都市愛情劇《三個未婚媽媽》;
2013年,出演動作片《天機·富春山居圖》;同年,出演懸疑片《帝國秘符》;
2014年,主演青春校園電影《畢業那年分手季》;
2015年,在古裝劇《羋月傳》中飾演魏少使,從而受到更多關注;
12月,魏伊憑借喜劇電影《婆婆媽媽》,榮獲歐洲國際電影節最佳青年女演員;
2016年,在抗戰劇《決戰江橋》劇中飾演馮雪茹;
11月,主演抗戰劇《長征大會師》 。
㈡ 如何評價姜子牙電影
《姜子牙》暴露了國產電影最大的問題,正因為如此,才呈現如今的口碑兩極分化。
對於喜歡的觀眾來說,《姜子牙》是一部立意高遠、涉及了人神征戰、種族斗爭、以及與命運、天意相抗衡的神片;
但對於不喜歡的觀眾來說,這就是一部"掛羊頭賣狗肉",敘事混亂,甚至連特效都充滿了國產3D網游質感的圈錢之作。
首先,《姜子牙》在特效層面確實有一定的出彩之處,尤其是幾個大場景的想像力極強,頗具中國古典邪幻氣息。比如那隻橫亘在北海的巨斧,比如場景中不時出現的巨大的神族兵器,再比如姜子牙登天那兩尊神像攔路… …這些場景都極具中國式的恢弘想像力。
但問題在於,這些場景確實宏大,卻鮮有細節。我一位做游戲的朋友的點評我覺得十分有意思,他說:"姜子牙的特效和畫面,很有一種游戲建模的熟悉感,再很多場景都選擇了最簡單可復制的內容,比如最後姜子牙背著妲己沖向殷墟那個場景,製作起來其實就非常簡單。"
除此之外,《姜子牙》最大的問題在於劇情的崩壞。
其實,這部影片在立意上是優秀的,涉及的天命、上位者的權謀、"一人不救何以救天下"。這些命題,幾乎每一個都直達人性深處,也是值得上升到足夠的高度去探討的話題。
但問題在於,《姜子牙》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它既想要詮釋"普通人的善念",又想要表達"上位者的善念",導向上還有"對體制、上位者的權謀"的抨擊… …
想講的"大道理"太多,也太雜。
本來,國產電影最大的弊病就在於,空講道理而不講細節。
這種現象的直接表現就是國產電影常常用台詞去推動劇情的發展,然而實際上,一個故事轉折、一個人的轉變,都是從行為層面出現變化的。
現實中,我們很難看到一個人高喊"天道不公",而是常常見很多人付諸行動。這兩天成都大學的那位留下絕筆的教授,正是現實的代表。人類本性中的內向,是不允許我們把一切目的都公之於眾的。真正的我們是擅長行動,而非擅長口號。
但國產電影"不現實",《姜子牙》也不現實。所以我們會在看到姜子牙最後高喊著"讓世間再無不公"的時候,感覺假、感覺大、感覺空。
㈢ 有個電影叫招屍引魂 還是招魂引屍的 裡面女的胸都很大
是趕屍驚魂
趕屍驚魂
據說苗族趕屍人天姬和天碟看管著一隊僵屍,屍隊中有一個老先生,是一位得道的大師。在趕屍的途中,有一個黑巫師歐陽哈想過來偷屍。原來這位老先生並不是什麼得道的大師,而是一個陰氣太重的大惡人邪王。歐陽哈想借屍還魂,吸取屍體的精氣,提升自己的巫術。此時,歐陽哈也命將歸天,更要借屍還魂,延長自己的壽命,便前來偷屍。在幾番斗爭過程中,出現了一個世外高手雷震子,一直暗中保護著天姬和天碟。最終,歐陽哈成功偷取邪王的屍體,完成了借屍還魂的巫術。就在此時,邪王意外復活,反而吸取了歐陽哈的魂魄,天姬、天碟和雷震子能否擊敗復活的邪王呢?
㈣ 花山節亂象何時休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支系眾多。不同的支系,文化也有所差異,就苗族最盛大的節日 花山節來說,阿卯支系大多在端午節期間舉行,文山、紅河、廣西一帶的白苗、花苗、青苗、黑苗花生節舉辦的時間與新年同時。但近年來花山節亂舉辦的現象經常發生。比如蒙自豹子洞,借著端午節或者中秋節亦或是國慶節立花桿辦花山節,實則是為鬥牛找一個名義。在這近年來到處都有花山場,騎車出門超過10km就可以踩上四五個花山,兩個花山場之間都可以互相看到對方,可謂一天下來逛十幾個花山場都很正常。
近來看朱開勇先生寫的長篇小說《彩虹淚》,這部小說講述的是雲南文山老君山原始森林裡一個山村苗寨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陶彩虹和朱天雨這對戀人同父輩們一起,在原始森林裡以打獵為生,過著刀耕火種的日子。但是,山下的惡霸地主龍鎮山和開化府的司爺王慈仁對山裡的野味、苗葯的配方以及苗寨的美女等垂涎三尺,他們採用誘惑、逼稅、半路打劫、綁架、暗殺等手段,將昔日寧靜的小山村卷人腥風血雨中。於是演繹出陶又王遭綁被救、朱天雨等智闖龍府殺死開化府總兵王東升和大地主龍鎮山、王慈仁血洗苗寨、為救民眾陶彩虹和朱天雨被抓從而葬身火海以及陶又王詐降救苗寨並與敵人同歸於盡等慘烈的斗爭故事。其中有一章的內容寫到了花山節——苗寨立花桿舉辦花山節,是為了團結老君山的民眾,為青年男女提供一個相親戀愛的平台,以好繁育後代,對抗王慈仁。小說中描寫的花山節非常熱鬧,老君山苗寨舉辦花山節後,開化府的很多苗寨都來參加,花山場一片熱鬧,苗族青年男女對歌互訴衷腸,鰥寡孤獨者互相對歌再組家庭,場面美不勝收。
在暑假期間,畢業於紅河學院的吳狀元學長參與拍攝了一部采訪屏邊苗族蘆笙師傅的紀錄片,本人有幸聽到了這部紀錄片的一些對話內容,其中有一段對話是關於花山節的。
采訪者羅有亮老師詢問侯師傅(蘆笙師傅):「現在很少有人來跟著您學習立花桿這個過程,而且現在花山節立花桿的內容,也有些變化,就只剩鬥牛、斗雞、斗鳥這些,那您擔不擔心以後花山節的內容會變質?」
侯師傅回答說:「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很喜歡看鬥牛,這種情況是會存在的。花山場都去圍繞鬥牛,就會敗。我很不同意鬥牛這種活動在花山場搗亂,歷來我都不贊成。在我們屏邊縣,前幾年的花山節都是借著這個節日在鬥牛。鬥牛幾萬的獎,唱歌的才得到一塊手巾,我對此有些意見,前幾年都是這樣做。我在河口的時候,河口那些小夥子小姑娘有摩托車,他們自動起早吃完早飯就騎車來我們屏邊踩花山,那幾年規定花山節最熱鬧的只能有一天,所以當天中午就發獎,但是只得到一塊手巾。轉來到河口我發獎的時候,發多少呢?發五十塊、六十塊。他們就說還是在我們本地方好,跑到屏邊就只得一塊手巾……」
羅先生又問:「侯老師,我又想到一個事情,我想聽聽您的看法。因為花山節是我們苗族一個盛大的節日,您是否主張這個村委會也立,那個村委會也立?還是要大家一起立?」
侯師傅說:「這種情況打個比方,我們這里,我是毛家村委會的,隔壁也有一個村委會,山頭上也有一個村委會,如果我家這里也立,隔壁村委會也立,另一個村委會也立,立多了人少就不熱鬧了。我的想法是,如果要熱鬧,哪一個地方人比較多一點,村寨比較密集,在這個地方立花桿就比較熱鬧。花山場擺多了,沒有幾個人。」
正如侯師傅所言,這種情況並不只存在於屏邊縣。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到了花山節,我們一家會早早的起來,爸爸在准備早飯,我和媽媽就梳妝打扮,吃完飯,換好新衣服,一家人就坐著拖拉機,再加上村子裡面好玩的幾家,一起去隔壁村委會舉辦的花山節踩花山。那時候花商山場很少,所以無論你去到哪個花山場,都是人山人海,放眼望去,除了遍地的拖拉機,就只剩下摩肩接踵的人,那才叫熱鬧。2018年春節期間,因我們周邊的花山節實在是無聊,就和我的父母開著車一路從平遠街到文山市,再從文山市到硯山縣城,最後回到原點。這一路我們並沒有刻意去村寨裡面逛,而只是沿著國道走,但一路上所遇到的花山場多得不可勝數,有些花山場甚至只有一根花桿在那兒,而有些人很少, 比較熱鬧的 應當是德厚鎮花庄的花山場和硯山縣響水龍的花山場。但我個人覺得,還是響水龍的花山場更熱鬧一些,因為這里除了國內比較知名的苗族藝人外,還有不少國外的苗族明星,並且在花山場的門口,有一把大大的蘆笙雕像,人來人往,異常熱鬧。而花庄的花山節,卻少了很多民族元素,進入花山場里,各種游樂設施占據了2/3。就像爸爸常和我說的:「以前踩花山,到處都擺滿了拖拉機,有時候直接堵車堵到半夜,後來開始流行摩托車,花山場上又到處都是摩托車,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家家都買得起私家車,可是花山場上已經很難再看到像以前那種遍地都是車的場景了。」何嘗不是呢?
在網路上,一搜索苗族花山節,出來的就是「節日期間,苗族人民盛裝匯集到傳統的跳場坪,青年男女跳場中央的花桿跳舞,男青年還進行爬桿、賽馬、射箭、唱歌、跳舞、選美等比賽,人數多時達十幾萬人」。除此以外,在我的記憶中,每逢花山節,村子裡還會舉行一些小活動,例如打雞毛毽、打陀螺、打鞦韆,即便在村子裡也很熱鬧。然而現在,這些活動已經隨著時光留在童年,現在90後這一代估計沒有幾個人會削陀螺、打陀螺,00後的孩子們更別說打陀螺了,怕是陀螺是什麼樣都沒見過。而花山場上的活動也越來越單一,除了去看鬥牛 我現在已經想不到還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了。如果有,那一定是舞台上那些群魔亂舞的DJ。好好的一個傳統節日,被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有些甚至因為鬥牛輸了錢不服氣在花山場上大打出手。現在很多年輕人也不願意去花山節,這兩年因為疫情原因沒舉辦花山節,身邊有不少朋友都說舉不舉辦都無所謂,反正舉辦了他們也不會去。我問:為什麼呢?他們給我的回答是:去花山場上除了吃灰還是吃灰有什麼意思呢?就只有鬥牛還值得一看,又熱又曬,還不如在家裡面坐著呢!是啊,我也越來越覺得現在的花山節少了一絲韻味,變得沒有生趣。
以前的花山節,有對山歌、爬花桿、踢腳架、吹蘆笙等等有趣的活動,而現在的花山節,除了鬥牛還是鬥牛,並且把傳統的鬥牛演變成了一種賭博形式,有些不良商家竟然公開擺賭博的攤子。導致了警察叔叔們大過年的還要來維持秩序進行檢查,嚴重的地方甚至被查封了花山場,事後有些人埋怨警察叔叔們,說什麼明明是民族節日,他們有什麼權利查封。可是這民族節日已經變了味兒,變成了賭博現場。前幾年花山場上除了鬥牛,還有歌舞表演,還有一些看頭,即使是群魔亂舞,也能看一下 娛樂 娛樂 。可是這幾年,占據舞台的是那些「流浪歌手」,他們不是苗族,他們站在舞台上只是為了宣傳他們售賣的唱片、錄音機等等,為了生意他們可以一天到晚甚至幾天都在那兒賣力的唱啊吆喝呀,把花山場上本該用來給苗族多才多藝的姑娘伙子們表演的舞台變成他們自己的舞台。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起2019年在文山市石榴紅拍攝的一部苗族花山節微電影——《花山情》,這部微電影以一個苗族女孩的視角展開,從製作苗族服裝到立花桿,再到花上場上的各種活動,如吹蘆笙、跳蘆笙舞、打木筒電話等等,非常完美的展示了苗族花山節的傳統模樣,這才是我想像中的花山節的樣子。還有富寧縣田蓬的國際花山節也是熱鬧非常,中越兩國苗族同胞在節日期間歡聚一起,展示才藝,增進民族 情感 。
現在的花山節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除了去吃,還能去幹嘛?一天四五個花山場溜一圈,溜來溜去都差不多。對比昭通阿卯同胞的花山節,我覺得咱們紅河、文山的花山節真的不如他們舉辦得好。大一的時候參加了昭通市的花山節,在那裡,每一個阿卯苗族同胞都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提早就做好了准備,組織也非常有力,從迎賓、唱敬酒歌到節目表演,安排的井然有序,表演的表演,玩樂的玩樂,總之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做,人們沉浸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好奇地問:這里的花山節沒有鬥牛嗎?他們告訴我,他們過花山節從來不鬥牛。最讓我歡喜的也是我最喜歡的是欄門酒,東道主們會組織村寨里漂亮的姑娘們拿著牛角,有客人來到時,往牛角里倒酒,唱迎賓曲或者敬酒歌,歡迎遠方來的客人。但在紅河、文山一帶,我還從未見過哪個花山場上有這種習俗,更可怕的是有些花山場竟然要收費,好好的民族節日已然成了斂財的一條好路子。與中國不同,東南亞國家如泰國、寮國,他們並不過花山節,過的是Noj Peb Caug,在節日期間,基本上都是自己本民族的同胞,有鬥牛、有 美食 、有足球比賽,還有最具特色的拋綉球,在節日場上,擺滿了民族服裝,還有許多民族傳統的居住建築,供人們免費觀看、拍照,我想這樣做大概是為了讓人們不要忘記苗族艱苦的生活。而在中國的花山場上,傳統的民族元素已漸漸消失在視野中,除了那一根高高立起的花桿,除了那一些身著節日盛裝的苗族同胞們,已經看不出任何有屬於苗族的民俗民風,各種大型游樂設施、馬戲團、 游戲 攤子等代替了我們的傳統。也正是因為這樣,現在的花山節才會越來越讓人覺得無趣,還不如趕集有意思。
除了這些 還有我們一開始提到的在非節日期間亂舉辦花山節,豹子洞的現象並非個例,還有很多地方也這樣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記得有一次在某個qq群里,因為舉辦花山節,我和幾個好友與群里的一位同胞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對於非節日期間舉辦花山節,有人認為這對於傳承苗族文化是好的,尤其是對於青年一代,例如雲南經濟管理學院的苗協會,每年都會舉辦一次花山節活動。但我認為,非節日期間舉辦花山節,弊大於利。雲南經濟管理學院的苗協會,他們舉辦花山節的目的在於傳承苗族優秀文化,團結苗族同胞,豐富苗族大學生的大學生活,為廣大苗族同胞的交流提供一個良好平台。對於高校內非節日期間舉辦花山節,我並不反對,但對於 社會 上非節日期間舉辦花山節,我卻是反對的。與高校苗協非節日期間舉辦花山節不同, 社會 上非節日期間舉辦花山節,目的在於為鬥牛找一個合適的由頭,再收取50元以上的門票費,並且立花桿的時候,他們並不懂得立花桿的各項儀式,就隨隨便便的找個木頭,尖端綁上青松,插進土裡就完事了,使得立花桿缺少了儀式感、嚴肅感。並且在一些地方,立花桿居然是漢族來進行,他們也不懂得苗族立花桿的這一套習俗,因而也是隨隨便便的立起花桿,用來收取攤位費、停車費。在這里我需要說明的是我並非是針對漢族,也並非覺得花山節就得苗族一家獨大,但立花桿這種隆重而嚴肅的儀式,一定得有苗家人來做,一定得在節日期間來做。為什麼?因為花山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苗族祖先蚩尤,是為了使苗族民眾團結一心,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花山節已經成為了一個眾民族團結共度的節日,成為了民族團結的象徵,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忘了節日的起源,忘了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習俗。
一年又一年,我希望花山節能像微電影《花山情》中拍攝的那樣進行,我希望能在花山場上看到人們在打陀螺、打雞毛毽,舞台上是一位又一位多才多藝的苗族同胞進行表演,而不止是一大群人圍著個鬥牛場一天到晚「三百百,兩百百」(鬥牛賭博愛好人士專用術語,本人也不太懂)。疫情終將會過去,苗族的盛大節日——花山節,也會舉辦,只是希望各地苗族同胞能夠團結一心,辦好花山節,辦一個熱熱鬧鬧、異彩紛呈的花山節。
㈤ 你可知道當年拍攝《上甘嶺》電影時的一些故事嗎
1、《上甘嶺》軍事顧問是趙毛臣,他是上甘嶺戰役中四連指導員,親自在坑道里指揮戰斗的。拍攝電影時,他曾操作郭留諾夫重機槍射擊配合錄音,因此電影中你聽到的重機槍聲音都是他打出來的。
2、片中八連連長張忠發的原型並不光是134團七連連長張計發,雖然他們名字差不多。他的原型還包括特功八連連長李保成和四連指導員趙毛臣等人,張忠發當過師長警衛員這段應該取自15軍警衛連連長王虜,他曾經是秦軍長的警衛員,犧牲在增援上甘嶺的路上。
飾演張忠發的演員高保成名字和李保成也相近,不過這是巧合。
3、師長的原型是時任45師師長崔建功,他是東北軍出身,在直羅鎮戰斗中被紅軍俘虜,後來成為開國少將。
4、最後反擊犧牲的通訊員楊德才原型並不是黃繼光,而是用胸膛頂住爆破筒和敵人碉堡同歸於盡的苗族小戰士龍世昌。
事實上,整個上甘嶺戰役中和敵人同歸於盡的戰斗英雄記錄下來的就有38人,僅僅在黃繼光犧牲的那天夜裡就有四人,除了黃繼光之外還有賴發均、龍世昌和歐陽代炎。
所以,楊德才的原型也可以說並不止一個。
5、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一般認為是王清珍,不過她並沒有進入坑道一直在後方工作,坑道里是沒有女衛生員的。這一點在電影上映後被很多志願軍老戰士指出,但和同樣虛構的小松鼠一樣,這也是導演為增加藝術感染力所做的設計。也有很多志願軍老戰士看了電影之後非常感動,他們認為坑道里有女衛生員很好。
6、一排長說的「望梅止渴」故事被他加工過了,事實上曹操的「望梅止渴」並沒有吃酸梅這段,不過一排長改編的非常好,讓觀眾聽了嘴裡都會有酸水。
7、喬羽在寫《我的祖國》歌詞時,導演沙蒙的要求是等什麼時候這部電影沒人看了,你的歌也有人唱,事實上喬羽做到了。
8、《我的祖國》里的那條大河是不是長江?喬羽說是的,之所以不直接說長江,是因為幾乎每個人的記憶里家鄉都有一條大河,如果具體指到長江就狹隘了。
9、《我的祖國》作曲是劉熾,他和喬羽合作過很多次,比如《讓我們盪起雙槳》。《我的祖國》第一句「一條大河」非常經典,幾乎一聽就讓人有想流淚的感覺。事實上,這句歌詞的旋律來自於抗戰歌曲《盧溝問答》的第一句:永定河~~~......
10,最關鍵一條,電影中拍攝的坑道內景是在長影廠的攝影棚拍的,導演將坑道變寬了變高了,條件也變好了。事實上,電影放映後,軍事顧問趙毛臣曾被倖存的戰友責備:毛臣啊,你呆的坑道是這樣的嗎?
現實中的坑道更窄、更小,人都站不直身體只能擠坐在一起。坑道內空氣污濁氣味難聞,缺少食物、葯品和飲用水,有些重傷員送不下去在坑道里犧牲了。此外,坑道里遭受到的危險比電影中嚴重很多,戰斗也更激烈。
電影的原型之一特功八連先後增補過800多人,幾乎是一個小團的人數,戰後只剩下6個人,原來的八連只剩3人。
也就是說,現實的戰斗比電影《上甘嶺》要殘酷很多,很多!
趙毛臣的兒子趙振軍是54軍160師479團的戰士,1979年對越反擊戰犧牲,榮立三等功。
當時軍事顧問對導演沙蒙說'』坑道里不可能有女兵 "。導演耐心說服,女衛生員代表了志願軍女兵 這個英雄群體。劇情又安排女衛生員檢查坑道,突遇敵軍進攻,所以說得過去。同時真實戰斗場面比電影里殘酷一百倍。顧問問沙蒙為何不能真實反映?導演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還要高於生活。如果把喝尿,吃不上飯,黃繼光,邱少雲還普遍存在的情況,都反映出來,全國人民節衣縮食,支援前線,東西都去哪了?無法交待,誰還送孩子上戰場?所以要提倡英雄主義精神。顧問心悅誠服。向偉大的志願軍戰士致敬!
電影《上甘嶺》取材於真實的上甘嶺戰役。一場戰役對一場戰爭的全局產生如此重大影響,上甘嶺戰役無論就其殘酷性還是重要性在古今中外戰爭史上可以說是不多見的。毛主席了解到上甘嶺的英雄事跡後,當即指示有關方面將上甘嶺戰役拍成電影。擅長軍事體裁片拍攝的長春電影製片廠承擔了這一光榮的任務,並立即組成了創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導演,林杉、曹欣、沙蒙、肖矛負責劇本的寫作。在此之前,林杉曾創作了多部反映革命體裁的作品,編劇經驗較為豐富,他也因此成為影片《上甘嶺》的執筆者。
劇本創作 班子搭起來後,沙蒙便率攝制組前往朝鮮對上甘嶺戰役進行實地考察。在去之前,大家考慮到沙蒙有心臟衰弱的毛病,再加上年齡較大,勸他這次就不要上山了。但沙蒙卻堅持和大家一起攀上高達一千多公尺的五聖山。 盡管上甘嶺的硝煙已經散盡,然而當年戰斗殘酷之一幕卻依然那麼生動地展現在大家眼前:光禿禿的山上,見不到一棵樹木、一隻動物,山頂的石頭被炸松翻起一米多深。嶺上鋪了厚厚一層子彈殼、炮彈皮。隨手抓把土就能數出32粒彈片,一截不到一米的樹桿上嵌進了一百多個彈頭和彈片。一米見高坑道里潮濕而又悶熱,令人有些喘不過氣來……此情此景使攝制組深切地感受到了當年上甘嶺戰斗的艱苦和壯烈,體會到志願軍指戰員們驚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更堅定了盡全力拍好這部反映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爭片子的決心。 在隨後的兩年裡,他們又二度來到上甘嶺,並采訪了一百多位當年參加上甘嶺戰役的老志願軍戰士,記錄的材料達到數十萬字。當感到資料收集得差不多時,大家便聚在一起為影片結框搭構了。若按常理,上甘嶺戰役很容易被拍成一部全景式的戰役。但大家覺得這樣雖然能展示上甘嶺戰役的全貌,但卻不容易打動人。 經過一番研究,沙蒙決定突破傳統戰爭體裁片的框框,將影片的視點投向上甘嶺戰役中一條坑道和一個連隊,採用「以小見大」手法來展現人民軍隊一往無前的大無畏英雄主義精神,他的主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影片基調確定後,編劇林杉便立即進入了緊張的創作,原先的生活體驗和積累的大量素材迅速地圍繞著這一主題重新進行藝術地組合、編排。不久,他便完成了劇本初稿的寫作。劇本講述了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從接收陣地、最初進行防禦戰、直到轉入坑道,在缺糧斷水的情形下,開始了堅守上甘嶺的任務。 在坑道里,他們克服許多令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打退了敵人數十次進攻,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二十四天,最終爭取了時間,贏來了大部隊反攻的勝利。沙蒙看了本子後,覺得寫得不錯。但林杉卻總感到劇本里還缺少些什麼,但究竟缺少什麼,他自已一時也說不出來,整天就那麼憋著,苦苦地思索,直到有一天,當她看到一篇關於志願軍女戰士王清珍在上甘嶺戰役中事跡報道後,才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王清珍是朝鮮戰場上許許多多女護士中的一員,在上甘嶺戰役中負責3個坑道的20多個重傷員,每天給傷員打水、打針、換葯、喂飯、洗綳帶、查脈搏,有時還要幫助傷員大小便,其工作之苦可以想見。然而,不管工作有多累,她的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有時為了給大家解悶,她還唱起了唱起了陝北民歌《南泥灣》《解放區的天》等歌曲。在上甘嶺,她象一支春天的小燕給殘酷的戰爭注入了生氣和活力。 作為一部反映上甘嶺戰役的影片不能沒有象她這樣的人物,而且在清一色的男人中加進一個女性角色也會使劇情更加生動。於是,在《上甘嶺》劇本再次創作中,林杉便讓這個女衛生員以王蘭的名字「歸隊」了,並在劇本的最後頁碼上特別註明:王蘭的原型就是衛生員王清珍。實際上劇本中女衛生員王蘭雖是以林清珍為原型,但她同時也綜合了其它許許多多志願軍女戰士、女衛生員的身影,因而其事跡顯得更加生動、感人。
那時的導演有生活、有水平,現在這些爛導演,就去知道穿越,…
電影《上甘嶺》,是電影反映抗美援朝故事的一座豐碑,是一部不朽的作品,看一次受教育一次,電影插曲百聽不厭!
趙毛臣是我戰友的父親。戰友屬16O師偵察連戰士,南疆輪戰犧牲。前年戰友們到湖北孝感看望了他的家人。
在《上甘嶺》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在缺糧斷葯又短水的坑道里,身受重傷的指導員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里,用他那微弱的聲音對身邊護士王蘭說:「小王,請再給我唱唱《我的祖國》吧!……」看著指導員那乾裂的嘴唇和渴望的眼睛,王蘭含著熱淚唱起了《我的祖國》,戰士們也隨之與王蘭一起唱了起來,而指導員在戰士們深情的歌聲中合上了眼睛,帶著對祖國的一片深情和對和平的渴望離開了朝夕相伴的戰友們。這場戲連同王蘭那美麗的身影成為影片《上甘嶺》中的一個經典鏡頭。
其實,不僅在這場戲中,可以說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劉玉茹都是傾心打造著王蘭這個人物。唯其如此,電影中的王蘭才會令人過目難忘。數十年後,當劉玉茹回憶起當年拍攝《上甘嶺》的情景時還感概地說:「能參加《上甘嶺》的拍攝,對我來說確實是一件很偶然的事兒。我到現在,僅演過一部電影,就是《上甘嶺》。沒想到王蘭的形象在億萬觀眾中能留下那麼深的印象。」
電影《上甘嶺》是對中美最後一戰進行藝術化處理之後的展現,但其實 真實的戰爭遠比影片中的鏡頭殘酷 。
1、「范弗里特彈葯量」與小范弗里特之死因為「上甘嶺戰役」(美稱「攤牌行動」),世界戰爭史上出現一個新名詞: 范弗里特彈葯量 ,即對所使用的彈葯不作限制。
正是對炮火的極端推崇,美軍著名的「山地戰專家」、第八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一手策劃了 「攤牌行動」 ,短時間內向上甘嶺傾泄炮彈190萬發、炸彈5000餘枚。
但是,你知道嗎,就在上甘嶺戰役爆發的半年前, 1952年4月3日,范弗里特的兒子小范,在駕駛轟炸機對我軍運輸線進行轟炸時,被我高射炮擊中身亡。
小范弗里特是美第五航空隊第3轟炸機聯隊第13轟炸機中隊的一名飛行員,上尉,駕駛B-26轟炸機。當時他是在凌晨3點對距三八線40公里的沙里院火車站進行轟炸,被我191師擊落。
板門店談判期間,范弗里特曾委託美方代表,懇請我方尋找小范下落。我方多方查詢後,證實當時敵機被擊中後,飛行員來不及跳傘而一並炸毀。
據悉, 朝鮮戰爭中,有美軍142位將軍的兒子參加這場侵略戰爭,其中35位死亡或受傷。
這場戰爭讓侵略者明白,中國人民是不好欺負的,侵略者終將付出慘痛教訓。
2、4萬公斤蘋果與1個蘋果電影《上甘嶺》中有一個鏡頭:一位年輕的運輸員費盡千辛萬苦爬進坑道,卸完彈葯後,摸出一個蘋果遞給戰士。
但是 這個蘋果在戰士們手中傳來傳去,誰也不忍咬一口。
當年的上甘嶺戰役進行了43天,堅持在坑道中的戰士們最缺的是水。如何往前線運水是擺在後方指揮員面前的一道難題。
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蘿卜,剛開始也確實運進去3袋蘿卜。水靈靈的蘿卜也確實解渴,缺水的狀況得到緩解,但是,另一個更麻煩的問題來了: 蘿卜燒心!
吃過生蘿卜的人對此一定深有體會,那種滋味讓人非常不好受,並且拉脫了水更危險!
於是大家想到了蘋果,確實這是一個好主意,於是 後方采購了4萬公斤蘋果准備往裡送 。
可是敵方的封鎖更加嚴密,運輸更加困難,為了激勵大家,指揮部甚至列出一個立功標准: 只要送進去個蘋果,就立二等功!
而最後運進坑道的蘋果,就只有電影鏡頭中岀現的這一個!就是這一個,也還是運輸員在半路撿到的。
4萬公斤蘋果,堆在一起有一座小山高了吧,可是,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下,卻只有一個被成功運到。
戰爭,在某種程度上打的是補給線。 在上甘嶺戰役中,我軍運輸人員犧牲1716人,占犧牲總數的14.8%。正是這些犧牲的英雄,保證了戰役的勝利 。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我們曾聽過親自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老兵現在是首長的講過當時在坑道里和出坑道與敵人做戰的真實情景,女衛生員是虛枸的人物,真實的戰場情況比電影上要殘酷的多,能活下來的志願軍戰士真是挺不容易的,在槍林彈雨密集眾炮的戰場上很難全身而退,犧牲了的戰士都是祖國的英雄兒子,活下來的也都是血性男兒,我們沒有經歷過這場血與火戰爭的人對這些國家的功臣應該必須給予無比的崇敬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