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孩子丟了,被拐走的電影

孩子丟了,被拐走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4-07-16 11:54:48

① 親愛的電影原型故事最後結局

親愛的電影原型故事最後結局

親愛的電影原型故事最後結局,12月6日,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被拐14年的兒子孫卓被找到,據悉,孫海洋兒子孫卓已從山東趕赴深圳認親。親愛的電影原型故事最後結局。

親愛的電影原型故事最後結局1

12月6日,公安部將在廣東省深圳市組織開展「團圓」行動認親活動,幫助離散十餘年的3組家庭實現團圓。

據了解,2004年12月19日,廣東省茂名市楊某青夫婦到深圳羅湖公安機關報警,稱兒子楊某弟(時年3歲)於當天上午在家附近失蹤。2007年10月10日,湖北省監利縣孫某飛(別名:孫海洋,電影《親愛的》原型人物之一)到深圳南山公安機關報警,稱兒子孫某(時年4歲)前一天在幼兒園附近失蹤。同年12月28日,廣東省深圳市彭某英到南山公安機關報警,稱兒子符某濤(時年4歲)當天下午在家附近失蹤。3起案件發生後,深圳市公安機關高度重視,先後成立專案組全力偵辦案件,雖然受限於偵查手段和技術條件,案件多年來一直未取得突破,但辦案民警始終不忘失蹤兒童父母的殷切期盼,盡心竭力對每一條涉案線索進行分析研判,堅持不懈開展大量調查走訪。

今年「團圓」行動開展以來,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對歷年兒童失蹤被拐案事件進行全面清理,並將上述3起案件作為重點案件掛牌督辦。廣東省公安廳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牽頭組建「團圓」行動會戰專班,對3起案件進行重點攻堅,強化技術支撐、數據賦能,全面收集信息,創新應用戰法,集中力量開展查找會戰。在公安部「團圓」行動刑事技術集中比對會戰專班和廣東省公安廳會戰專班的努力下,專案組於今年9月至11月期間,先後發現並確認2名山東籍男子和1名湖北籍男子系當年被拐的符某濤、孫某、楊某弟。發現相關線索後,專案組迅速派員赴山東、湖北開展順線追蹤、破案解救工作。在山東、湖北公安機關全力協助下,初步查明受害人符某濤當年在居住小區玩耍時,被犯罪嫌疑人吳某龍拐走帶至山東聊城其二哥吳某玉家中撫養至今;孫某被吳某龍拐走後,經親戚介紹被送給聊城的國某立夫婦撫養;楊某弟被犯罪嫌疑人曹某坤拐走後,被湖北恩施田某撫養。在掌握相關犯罪事實和證據基礎上,公安機關成功將吳某龍等9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目前相關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為幫助3組離散家庭順利實現團圓,12月6日,公安部部署在廣東省深圳市開展「團圓」行動認親活動。3組離散十餘年的家庭成功實現團圓,既是離散家庭鍥而不舍堅持尋親的結果,也是公安機關堅定不移踐行為民宗旨的結果,更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也向仍在尋親的離散家庭傳遞了信心和力量。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拐騙兒童案件一天未破、失蹤被拐兒童一天未被找回,公安機關就將竭盡全力查找到底。公安機關將始終保持對各類拐賣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進一步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創新戰法打法,完善長效機制,不斷將「團圓」行動向縱深推進,切實保障兒童婦女合法權益。希望社會各界繼續支持參與打拐反拐工作,加強反拐宣傳,及時提供線索,努力讓更多被拐人員早日實現團圓回家夢。

親愛的電影原型故事最後結局2

12月6日,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與兒子孫卓在深圳認親,一家三口相擁而泣。等了14年了,孫海洋終於跟兒子團聚了,這一消息迅速引起網友熱議。

這也是繼《失孤》原型找到孩子後,《親愛的》原型孫海洋也找到了孩子,這讓不少網友感到十分欣慰。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主演。片中孩子被拐後,父母的痛苦與數年追尋讓無數觀眾潸然淚下。影片外,主人公原型之一的孫海洋卻沒等來屬於他的圓滿結局,依然苦苦奔波於尋找孩子的路途中。

據悉,2003年出生的孫卓,在2007年10月9日晚,孫卓被人用玩具車拐走,自此消失了14年。孫海洋和妻子踏上了找孫卓的路,他們把原本生意紅火的包子鋪改成了尋子店,並貼出懸賞小廣告,賞金從最開始的.10萬元上升到20萬元,而這一切,只為尋找兒子。

孫海洋還發起「尋子聯盟」,與公益組織、警方、媒體合作,走遍大街小巷,在尋找自己兒子的同時,也幫不少父母找回了被拐走的孩子。這十四年裡,孫海洋支撐著他走下去的動力就是找到孩子。

所幸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孫海洋以及社會各界多方人士的不懈努力,被拐走14年的孫卓,終於可以與父親團聚了。

孫卓也在接受了采訪,他現在在聊城陽谷上高中,成績屬於中上游。他還透露現在的家裡還有兩個姐姐,小時候大姐曾對他說,他是「撿來的」,不是親生的。本來以為姐姐在開玩笑,現在才知道是真的。

聊到和親生父母的見面,孫卓說自己心裡有點愧疚,壓力比較大,親生父母找了這么多年是很疼我的。我也謝謝他們,他們一定很辛苦。但自己不會留到親生父母那邊,現在的父母不管怎樣,養了自己十幾年,現在多了一個家,這邊是我的父母,那邊也是。可以看出現在的他陷入了兩難。

曾在《親愛的》中飾演韓德忠(以孫海洋為原型)的演員張譯發文祝賀:「今天,終於!哭著看完直播,五味雜陳,最想說的一句話:祝賀孫海洋一家終獲團圓,願天下無拐,感謝人民警察!」

電影片方也發布新海報送上祝福:「親愛的小孩終回家」。最後,希望每一個家庭都能夠幸福美滿,願天下無拐!

親愛的電影原型故事最後結局3

12月6日,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被拐14年的兒子孫卓被找到,孫海洋與孫卓DNA對比成功。據悉,孫海洋兒子孫卓已從山東趕赴深圳認親。

6日中午,山東聊城陽谷縣公安局民警葉爭在認親現場宣讀了孫卓的被拐兒童身份確認書,並將其交給了孫海洋夫婦,孫海洋夫婦及孫卓現場見面認親。孫海洋夫婦緊抱兒子痛哭,情緒一度失控。

孫卓說,自己目前在陽谷縣生活,家中還有兩個姐姐,都對其很好。他正在上中學,成績還不錯。幾個星期前,孫卓正在學校上課時,突然被老師叫了出來。得知自己系14年前深圳南山區被拐案孫海洋之子時,「腦子一片空白,感覺不相信這個事情。」但當看到警方提供的兒時照片,「一眼看上去就覺得這個人是我。」

媒體此前報道,一段監控記錄下了孫海洋之子孫卓被拐經過。2007年10月9日晚7點34分左右,4歲的孫卓被一男子用玩具哄騙拐走。孫卓被拐後,父親孫海洋將自家包子鋪招牌換成了懸賞20萬元的尋子廣告。此後,孫海洋夫婦四處張貼尋人啟事,尋子14年。

深圳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一大隊副大隊長朱江介紹案件偵辦情況時稱,2021年10月,該局在偵辦一宗拐騙兒童積案時,獲取重要線索,山東陽谷籍男子吳某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與此同時,公安部「團圓行動」也通過人像比對,發現山東聊城陽谷縣某男孩與孫某飛(別名孫海洋)被拐兒子高度相似,後經DNA確認,確與孫某飛、彭某英符合親緣關系,證實被拐人員確系2007年10月在深圳市南山區發生的拐騙兒童案件中被拐兒童。

深圳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專案組隨即趕赴山東,對被拐人員的養父母等人開展調查取證和訊問工作。經查明,被拐兒童系由吳某某拐騙後交由現在養父母撫養的犯罪事實,從而確認吳某某就是當年實施拐騙兒童的犯罪嫌疑人,並將其抓獲。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② 以愛之名,止愛之殤 ——淺析影片《親愛的》

《親愛的》,一部關於打拐的電影。陳可辛藉助影像的方式將現實生活中彭高峰的尋子故事搬上了熒幕。2014年,趙薇、黃渤、張譯、郝蕾和佟大為實力聯袂,將這部電影的溫情與感動,糾葛與痛苦發揮到最大。筆者從人物形象設計和情景設置兩方面走進片子,體悟導演對片子情感性的藝術表達和通過片子傳達的人文關懷。

「《水滸》所敘,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正如金聖嘆所說,《親愛的》中的人物形象立體豐富:李紅琴(趙薇 飾)愚昧無奈,拼盡全力爭奪子女;韓德忠(張譯 飾)懺悔過去,聚攏人心行善積德;魯曉娟(郝蕾 飾)懊悔不已,尋兒過程重建自己;田文軍(黃渤 飾)尋子心切,一路坎坷終盼兒歸。這里,筆者淺談的是配角人物高夏(佟大為 飾)。導演將高夏設置在快節奏的深圳這個大背景下,對他懷有深切的同情心,同時又對他寄予希望。片中,導演從工作到生活,從拒絕到接受這兩方面力求為觀眾刻畫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基層小人物形象。

導演對高夏的刻畫從工作深入到生活,並非是單緯度的渲染。他從事於一所律師事務所,處於單位最基層。為了在單位站住腳跟,他主動為與會人員送咖啡,為朱哥擺脫李紅琴的糾纏,他阿諛奉承,徇私舞弊,最後被開除。前期,他拒絕前來深圳尋子卻無力支付高額律師費的李紅琴。在導演主觀性的引導之下,觀眾認為他活脫脫是個市儈小民,渾身充滿了銅臭味兒,全然沒有精氣神和真善美。他被工作壓榨得已然成為一台舊到生銹的機器,難以運轉,備受同事嫌棄。

就在觀眾對他嗤之以鼻的時候,導演峰迴路轉,選擇將高夏立體化,觀眾看到了生活中的高夏。首先,導演為高夏設置了一個開導別人的體貼舉動。「張姐,你別緊張,給她吃葯就沒事兒了,您放輕松放輕松」。藉助這個開導,導演將敘事空間轉到高夏的家庭:他有個神志不清的老母親,有個犯罪在身的姐姐。再聯系他吃泡麵填肚子,擠公交搶時間,觀眾得知他經濟拮據。

在家中,他扇著扇子陪老母親入睡,請保姆照料母親的衣食住行。他孑然一身,無依無靠,一個人苦苦支撐家庭。通過從事業到家庭的多維度刻畫,觀眾再聯想到他徇私舞弊之後成為上級替罪羊的悲慘下場,會不由得對他產生同情之心。導演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時候,採取欲揚先抑的技法,這也是導演塑造角色的高明之處。「任何人,即使是最壞的人,他們的身上都會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上帝的影子」,席勒如是說。的確如此,高夏自私自利,見利忘義,他羊羔跪乳,與命運抗衡。他身上有上帝的和善,也兼具地獄的陰險。上帝與地獄並存,這才是一個人最真實的狀態。不是樣板戲的高大全,只是簡簡單單的有善有惡,真實自然。

筆者認為,片中的高夏是個動態的變化過程,他隨著情節的發展不斷的發生變化,也就是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中提出的「圓形人物」:「如果扁形人物再增多一個因素,我開始畫的弧線即趨於圓形」。高夏在片中的變化正是對「圓形人物」的詮釋。

剛開始的他對待李紅琴是拒絕的態度。無依無靠的李紅琴去人生地不熟的深圳尋子,遇到了被派來應付她的高夏。「手絹捂鼻」,這個動作表明最初的高夏瞧不起她。其實,當時的高夏瞧不起的不只有李紅琴,還有他自己,這一點或許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理所當然的將自己和李紅琴分出了等級,當時的他居高臨下俯瞰李紅琴。李紅琴是個無依無靠的人販子老婆,她男人去世後,吉剛吉芳就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但命運偏喜歡和她開玩笑,對吉剛的」再次拐賣」打破了她原本寧靜的生活。李紅琴像極了高夏,高夏孤苦一人養家糊口,有月供保姆的額外工資需要發,有年邁神志不清的母親需要照顧,有犯罪在身姐姐的社會壓力需要承擔,偏偏卻只有微薄的薪水。李紅琴被倫理綁架,高夏則是被生活綁架。本質上,二者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李紅琴認清現狀並為之不斷改變,而當時的高夏還維護著虛無飄渺的自尊心並極力掩飾。

導演為高夏設置了一個精神上的同伴,與其說高夏在幫助自己,不如說是李紅琴在救贖他。受李紅琴的影響,他完成了精神的重構,找到了因生活所迫而迷失的靈魂。開始的他,力求在事業上爭得一席之地,諂諛獻媚,欺下怕上。後來他與李紅琴相遇。李紅琴對目標的堅定捍衛,對生活的積極向上,對命運的誓死抵抗都感染了他。最後,他找到了自己。在「眾人討伐李紅琴」時,觀眾看到了高夏對她的保護。一句「你們為她考慮過嗎」,不僅是為李紅琴的吶喊,也是為自己的控訴。這個時候,李紅琴是無數人販子的替罪羊,失去孩子的父母爆發了平時壓抑的喪子之痛。眾矢之的,矛頭直指李紅琴。而高夏,因徇私舞弊而淪為上級的替罪羊,最後丟了養家糊口的工作。觀眾看到兩個人就像是枯草原上的星星之火,努力抱團為自己鳴不平。精神上,她助他。物質上,他助她。

片中的高夏在與李紅琴的接觸過程中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如果是你說的那樣,你就說你不知道」。在高夏真正意義上接納李紅琴的時候,也就接受了現實中的自己。導演通過一種藝術化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立場,並藉助高夏的這個轉變向社會傳遞出人文關懷:人人都應該擁有一種「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救贖的就是你自己,否則你就是下一個韓德忠。

導演是幸運的,因為他可以將自己的主觀感情富有藝術性的融入到片子當中。同樣,合理的情節設置就像是魔術師,可以帶給觀眾超出片子之外的審美體驗。筆者認為,該片中有兩處情節設置最能打動人。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處無聲勝有聲」,這就是片子當中的「留白」,它往往可以達到用台詞難以企及到的高度,使得情節極具張力和感染力。這里要說的是萬里尋子會上魯曉娟的反應。

「讓我們歡迎新家人魯曉娟和我們一起分享」,鏡頭切到魯曉娟。面露枯黃,眼神空洞,無精打采,全身無力,這是當時她的狀態。所有的觀眾都在期待她可以開口向「家人」傾訴自己的孤獨、無助和悲慟。「謝謝大家」,在她沉靜許久之後開口表達了對「家人」的謝意。在這個場景下,魯曉娟的反應可能並未達到觀眾的預期反應,但這確實是一種最真實的狀態。一個成年人是不會隨便開口向別人宣洩自己的難過與無助,或者說是她還沒做好准備怎麼樣去表達自己的感受。這種「歐亨利」式小說結尾的情節設置,雖在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魯曉娟的無聲回應是影視情節中的一種「留白」處理,它克服了空間的局限性,轉而帶來的是一種超越時間之外的身為人母的痛苦,她希望時間可以倒回到兒子還未被拐走的那個下午,但現在留下的卻只有自己對時間的無助與無奈。

「好,謝謝大家」,韓德忠的話還未落地,「其實我特別想對大家說」,魯曉娟的一句話接上來,鏡頭里的她眼泛淚花。她開始向萬里尋子會上的家人傾訴自己的真實想法。在她看來,她擔負著丟失兒子最大的責任。聯想到她當天下午聲嘶力竭的向前夫質問索要兒子的情節,觀眾得知她一直在掩飾自己的懊悔,剛剛的反應雖然表面平靜,但內心早已波濤洶涌。沒有任何背景音樂,沒有任何花哨的鏡頭,有的只是朴實的偽紀錄。直到她放聲痛哭起來,背景音樂才漸漸響起,這個時候音樂也是魯曉娟對兒子、對前夫、對以前的自己的致歉。這種特殊的「留白」處理讓魯曉娟的情緒發揮到最大化,卸下了平時偽裝的堅強,只有最真實的懺悔與自責,令場面極具張力。此刻的觀眾就像是當天下午的鵬鵬,觀眾在代替鵬鵬聆聽分隔異地的母親對自己失責的悔恨,「凄凄慘慘戚戚」。

無聲勝有聲,一次出現在魯曉娟短暫沉默之後的「謝謝大家」,一次出現在韓德忠話語之後的真實懺悔。一次沒有台詞的直接哭訴,一次沒有音樂的刻意渲染。觀眾了解到了魯曉娟矛盾的狀態,既自責又痛苦,既悔恨又無奈。這樣的情節設計就像是一面鏡子,映射出為人妻、為人母的魯曉娟內心的真實感受,使得她更接地氣,更加真實,也更加符合觀眾的審美期待,容易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導演可以用很多種方式去設置情節的巧合,去傳遞自己對片子的理解。筆者認為,該片導演有一處對情節的設置,雖未刻意卻可煽情,其效果不比「安徽奪子之戰」差。

2009年夏天,在深圳。田文軍與時間賽跑,在火車站爭分奪秒,一節車廂一節車廂的挨住找,望眼欲穿,恨不得擁有讀心術,看穿人販子的居心叵測;巴不得擁有千里眼,看看兒子身在何處。火車發車時間已到,鐵軌旁,火車上,田文軍隻身一人看著火車駛向遠方。他隱約感覺到兒子鵬鵬就在這列車上,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列車遠去直至消失,無能為力。時隔一年,2010年夏天,在河北。他蓬頭垢面、滿臉疲倦地出現在火車站。不顧前妻的反對,哪怕對方發過來的是後期合成的照片,他也要執意去尋找希望,感覺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的兒子和前妻。「這希望真跟飯一樣,不吃不行」,田文軍就藉助著希望支撐自己一直往下跑。一年前,一年後,不同的火車站,一樣的希望。他背著救命錢,越過人群的重重阻撓,瘋了一樣的往前奔。

此刻,田文軍與人販子,救命錢與匕首,兒子與鐵軌,事物和角色之間的對比與聯系,無形之中加深了情節的矛盾。救命錢就是希望,有希望就有團聚;匕首就是人販子,有人販子就有傷害;兒子就是鐵軌,追上鐵軌,就可以追上被拐走的兒子。倘若救命錢沒了,把匕首丟了,被鐵軌絆倒了,就是對兒子的「徹底拐賣」,兒子回家就更無望。正是有這樣的利害關系,再聯想前一年夏天的情景,田文軍才發瘋一樣的奔跑在鐵軌上,才會把錢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不惜跳河以保護錢的安全。

時跨一年,情節中同樣有沖突的人物關系,同樣是一顆尋子心切的心,同樣是爭分奪秒的狀態。導演的情節設置極具相似性,相似便會有共鳴,觀眾一旦有了共鳴,便更容易入戲,會更容易體會田文軍盼兒歸來的焦灼內心。一位父親將希望當飯吃,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尋找到兒子的機會。傾家盪產,變賣家業,只為了兒子,觀眾感受到的滿滿全是動容,這樣使得片子更有感染力。同樣的,導演這個情節設置也為片中田文軍找到兒子後蹲地痛哭做了鋪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體系使得觀眾與情節合二為一,任何人遭遇了巨大變故又否極泰來之時,有的除了感激便是情緒的發泄。他感慨自己過的太艱難,感慨自己可以如釋重負,感慨幸好可以彌補過錯。這個情節設置一方面聯接了一年前的狀態,又為片子後續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2010年夏天田文軍跳河的這一場戲,導演有意的將其進行了壓縮式處理。這場戲本身極具爆破力,是一位父親保護兒子的真實再現,而導演卻只是將其濃縮在3分鍾之內,且後續是魯曉娟看心理醫生的日常生活狀態。筆者認為,導演有意將其外化成他的生活常態,而魯曉娟的一句「我的前夫更需要幫助吧」更是在暗暗強調前夫日常生活的艱難,尋子路途的坎坷。這樣的情節處理一方面可以展現失去孩子的父母的不易,呼籲更多人關注到打拐上來,另一方面又為接下來「安徽奪子之戰」和「眾人討伐李紅琴」的戲份騰出了空間,不至於全片沖突太多、戲劇性太強,而造成片子不真實的狀況。

《親愛的》這部片子亮點很多,筆者認為其立體的人物形象的和精妙的情節設置恰當地反映出片子的藝術性,其對於真實打拐事件的改編又盡顯人文性,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這種無形的呼喚頗具力量:請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別成為下一個韓德忠。

③ 拐賣兒童電影有哪幾部

拐賣兒童電影有《親愛的》、《失孤》、《你在哪》、《尋之親愛的小孩》、《失蹤的寶貝》等。
1、《親愛的》:電影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亮侍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電影的創作背景是一對夫妻因為關系不和睦,兒子成為他們唯一的聯系,但是有一天孩子卻莫名其妙的走丟了。夫妻二人努力的尋找著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樣找孩子的父母,更發生了許多震撼人心的事情。

2、《失孤》:一個兩歲的孩子雷達在1998年的某一天走失,父親雷澤寬從此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尋子之路,有一個隨身攜帶寸步不離的斜背袋,他的背包里全是兒子及其他小孩的尋人啟事、身分證明文件及少許零錢,途中歷盡艱辛,偶然遇到了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伙曾帥,兩人一同踏上尋親之路,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

3、《盲山》:一個女中學生被拐賣到了一個山區,然後歷經多年被解救後的故事。該女學生是在回家的時候被人騙了,這里的人完全沒有法律常識。他被賣給了一個40多歲的農村男人,一直想要逃出去卻備受阻撓。他的遭遇是中國千千萬萬被拐女性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

4、《孩子你在哪》: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中秋月圓時的故事,當大人在屋內團聚的時候,三個孩子卻在這個時候失去了蹤影。發現孩子失蹤後,這三個原本幸福的家庭頓時陷入了悲痛。孩子的爺爺在尋找孩子的時候也發生了車禍。孩子的離去給這三個家庭蒙上了陰影,為了找回孩子,他們用盡了各種辦法,經歷了無數次的希望與失望。雖然孩子最後找回來了,但是家庭卻因為孩子的確實而變得支離破碎。

5、《滿天星》:這是一個關於沉淪和救贖的故事。周慧原來是一個純真的女孩,幾年前外出打工不幸被人拐賣,有了數年不堪回首的經歷以後,變成了一個滅絕人性的人販子。當決定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她向自己發過一個毒誓:這輩子絕不會再讓人賣,她要賣人。

6、《寶貝,快回家》:故事取材於真人真事,以生父尋找被拐孩子,養父如何撫養孩子解除心理隔閡以及孩子成長的心歷路程為主要看點,突出了被拐兒童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

7、《黔山打拐》本片是以一起兒童丟失案為主線,專案組開展偵查、抓捕人販、查找解救被拐賣兒童行動,最終使丟失的孩子重新回到父母的懷抱,為老百姓送去一份溫暖和真情,表現了打拐民警英勇善戰、一心為民的破案經歷和感人故事。

8、微電影《營救》:該片講述了一對新人舉行婚禮時,新娘的侄女被人販子拐走,眾人齊心協力,在一小時內將小女孩追回的故事。該片導演表示:之所以在故事中設定孩子在一個小時內被追了回來,就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如果失蹤超過半個小時,基本上線索就斷了,之後再尋找丟失兒童就如同大海撈針一般。

9、《失蹤人口》(中國台灣):是一部怵目驚心的台灣雛妓血淚史。導演林清介看到報上登十二、三歲的山地女孩被賣到妓院當雛妓,於是深入紅燈區,用拍記敬茄吵錄片的手法,把雛妓非人生活搬上銀幕。以一個攻讀法律的大學生昭仁,作田野調查探尋的觀點,抽絲剝繭,揭示台灣社會變遷中,處於文化弱勢的山地原住民,許多稚氣的十二、三歲的小女孩,被父母賣到妓院,人口販子、黑社會、毒販、妓院老闆組成無形的羅網,那些被賣的、家庭破碎離家出走的、誤入歧途的、被強暴的、吸毒納液的、低能兒的,她們是那樣無助地被推入苦難的深淵,稚嫩的身心被摧殘,一個個童真的美夢被撕碎。

10、《軀殼》(美國):老外拍攝中國被拐賣兒童紀錄片,《軀殼》的拍攝耗費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其中有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4.6萬元)是通過社交媒體募捐而來,電影的主角是三個被拐賣兒童家庭。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首次製作紀錄片的葛亞輝說,之所以要拍攝這樣一部電影,是因為拐賣兒童問題在中國由來已久,且是「這個國家所有人都認為不該發生的社會問題之一,至少從道義的角度來講是這樣」。

11、《人口販賣》(美國):影片展示了女性是如何被當作物品來對待的,她們既是發泄的對象也是交易的物品。影片同時也揭示了這些受害者離我們是多麼的近。而且更為可怕的是——這整個組織中的參與者可能是你的鄰居、醫生、孩子的老師而我們,作為社會的一員,也應該為人口販賣負責!

12、《換子疑雲》(美國):電影改編自1928年洛杉磯的一起真實事件,由安吉麗娜_朱莉主演一名與失蹤兒子重聚的單親媽媽——卻意識到他是個冒名頂替者。她與城市當局對峙,當局為了化解以往的種種丑聞。指控並醜化她為不稱職的母親、詆毀指她患有妄想症。將她關進療養院後,進行殘酷的刑罰。而另一方面兒子的失蹤與冒名者的身份漸漸解開迷霧。她是否能夠找到自己真正的孩子?
13、《失蹤人口》(美國):美國小鎮上,四歲女童阿曼達突然失蹤,警方的調查不見進展,她的姨媽和姨夫找到私家偵探Patrick Kenzie(Casey Affleck飾),委託他調查外甥女失蹤的事情。兩位偵探由此受雇追查阿曼達的下落。在調查過程中遇到了不同的人物,還面臨道德和感情問題。影片講述的是一群自私、受驚的人的故事,在這里善與惡的界限並不像看起來那麼容易區別。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四十條【拐賣婦女、兒童罪】拐賣婦女、兒童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一)拐賣婦女、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
(二)拐賣婦女、兒童三人以上的;
(三)姦淫被拐賣的婦女的;
(四)誘騙、強迫被拐賣的婦女賣淫或者將被拐賣的婦女賣給他人迫使其賣淫的;
(五)以出賣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綁架婦女、兒童的;
(六)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
(七)造成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八)將婦女、兒童賣往境外的。
拐賣婦女、兒童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有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之一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拐賣婦女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2000年1月3日第一條刑法第二百四十條規定的拐賣婦女罪中的「婦女」,既包括具有中國國籍的婦女,也包括具有外國國籍和無國籍的婦女。
被拐賣的婦女沒有身份證明的,不影響對犯罪分子的定罪處罰。第二條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拐賣外國婦女到我國境內被查獲的,應當根據刑法第六條的規定,適用我國刑法定罪處罰。
第三條對於外國籍被告人身份無法查明或者其國籍國拒絕提供有關身份證明的,人民檢察院根據刑法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起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④ 被拐賣的電影有哪些

鏈接:https://pan..com/s/15glMx__8Q7t8GnZIZnoang

提取碼:u1ru

《嫁給大山的女人》是由胡明鋼導演的,由王力可、村裡主演的劇情紀錄情感電影,講述了打工妹山菊在回鄉途中被人販子騙入大山中,逃跑時遇到了趕集的鍾老漢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該片於2009年04月2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⑤ 淚崩,電影《失孤》原型歷經24年找到兒子,為尋子這位父親付出了多少

為了尋找自己的孩子,這位父親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和時間,同時也不辭辛苦,到處尋找孩子的下落。可以說真的是非常感人了。

⑥ 電影《找到你》跟《親愛的》有什麼區別

1、劇情方面:

(1)在《找到你》中姚晨飾演的律師李捷是一名強勢的職業女性。一邊要忙於工作,一邊還在打離婚官司,與前夫爭奪女兒撫養權。照顧孩子的工作,落到了馬伊琍飾演的保姆孫芳身上。

一日下班,李捷發現保姆孫芳和女兒毫無預兆地消失了,絕望中李捷踏上獨自尋訪的旅程。在追蹤過程中,她一點點揭開了之前從沒關心過的孫芳的人生。她的姓名、年齡、出身全都是假的,接近李捷也是早有預謀。

影片開頭很抓人,一開始懸念設置很足。從李捷丟了孩子自己找、受挫、重新振作調查、揭開孫芳的秘密,到最終抓到孫芳,完全是一部犯罪懸疑片的節奏。中間還有幾次反轉,戲劇性很強,首先從故事上能滿足觀眾的好奇心。

(6)孩子丟了,被拐走的電影擴展閱讀

1.《找到你》是由呂樂執導,馮小剛監制的劇情電影,由姚晨、馬伊琍領銜主演,袁文康、吳昊宸聯合主演,於2018年10月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18年6月,該片入圍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

2.《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等主演。

尼斯電影節上全球首映並於2014年9月25日18點全國公映 。截止到10月28日該片票房已達到3.5億人民幣 。

女主角趙薇憑借該片入圍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獎和第30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並獲得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閱讀全文

與孩子丟了,被拐走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部哭到崩潰的愛情電影完整版 瀏覽:435
關於德國二戰後的電影 瀏覽:238
我恐怕沒有時間看電影的英文 瀏覽:311
如何寫紅色經典電影的觀後感 瀏覽:493
電影45周年完整版 瀏覽:291
驚聲尖笑系列電影全集 瀏覽:729
如何解說恐怖電影 瀏覽:300
java爬小電影 瀏覽:341
電影院如何現場買票 瀏覽:504
虛擬格鬥游戲的電影男子睡兄弟 瀏覽:166
微博官方電影 瀏覽:230
郭敬明微電影畫皮插曲 瀏覽:272
女明星唱歌電影主題曲 瀏覽:654
手機電影怎麼下載到手機視頻教程 瀏覽:833
元彪碧血劍電影主題曲 瀏覽:718
電影活體列印完整叛 瀏覽:874
供電微電影 瀏覽:363
俄羅斯電影射手全集 瀏覽:943
雙裸日本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72
珍珠港事件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