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黃橋決戰的電影介紹
電影名:《黃橋決戰》
導 演:楊昭仁
編 劇:所雲平、顧寶璋、史超 劉錫田飾陳毅、徐行飾趙勇、馬世祥飾谷盈(粟裕)、廖學秋飾張茜、楊次禹飾韓德勤、彭奇禹飾劉世儀、江化霖劉玉坤、姜華飾林泰遠、翟俊傑飾李守維
上 映:1985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1940年,黨中央為了將大江南北的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進行了一系列軍事部署,陳毅將軍率領新四軍北上。蔣介石得知這一消息後,急令國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勤集中10倍於新四軍的兵力,企圖在蘇北境內全殲陳毅的部隊。
新四軍縱隊司令員趙勇率部進攻到江蘇泰州城外,守城將領劉世儀和劉玉坤急向韓德勤求援。韓為了達到借新四軍之力消滅二劉後獨霸江蘇的目的,命令二劉死守。陳毅早已安排好分化敵人的計劃。他說服趙勇停止進攻,自己隻身進入泰州城。向二劉曉以共同抗日的大義,向泰州守軍宣傳我黨的一致抗日主張。二劉終於同意對新四軍假抵抗真讓路。
正在這時,國民黨稅警司令林太遠得知陳毅到達泰州的消息,他一面令二劉阻擊新四軍,一面又報請韓德勤派重兵來圍殲。陳毅立即改變戰略,來了個夜襲林太遠。林措手不及,大敗而逃,被我軍生擒。陳毅趁機對他進行教育,不僅親自為他鬆了綁,還令部下送還他的槍支,讓他帶領被我軍俘虜的千餘名士兵返回。林太遠感激之至,表示一定聯合抗日。
Ⅱ 關於抗戰的電影
《八佰》。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影片評價: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
Ⅲ 黃橋戰役的戰役過程
新四軍撤出姜堰後將姜堰交給二李,韓德勤惱羞成怒。而此時部分八路軍也南下蘇北皖東,與江北的新四軍形成了對韓德勤的南北夾擊的戰略態勢。韓德勤為死中求生,決定先恢復黃橋失地,消滅江北新四軍,以挽回危局。韓德勤調集了包括其精銳主力在內的26個團3萬餘人,兵分三路向新四軍壓來。其部署為:以韓德勤部嫡系李守維89軍、翁達獨立第6旅為主力,分經營溪、古溪、祖師廟、加力(地名)進攻黃橋北面和東面;以李明揚、李長江、陳太運部為右翼,以5個保安旅為左翼,分別進攻黃橋以西和以南,並掩護中路軍兩翼安全。(但是因為二李、陳泰運在戰役中心懷二志,實際只有韓德勤本部89軍1.5萬人參見了戰斗。)
新四軍撤出姜堰後交給二李後,粟裕親臨黃橋前線指揮戰役,陳毅在黃橋以西約20公里的嚴徐庄「總領全局」。 對於黃橋戰役的作戰方案。根據對方和我們的各種利害關系,各種主客觀條件,粟裕設想了如下三個方案:「一是乘韓德勤進攻黃橋時,我們以一部主力攻佔海安。 二是乘韓德勤還未向我們進攻,先以一部兵力向東發展,控制(南)通如(皋)海(門)啟(東)幾縣,並造成北進東台的局面,以主力守衛黃橋地區。 三是以全力依託黃橋這一基點,採取攻勢防禦,將頑軍殲滅在我工事面前。」
新四軍指揮部就上述三個方案作了比較和討論,第一個方案好處是:「我們以主力進攻海安、東台,在軍事上爭取主動,並且是出乎敵人意料之外,容易取得勝利 「 壞處是:」假使韓德勤以主力向黃橋進攻,我們以主力向海安進攻,在韓軍主力尚未被殲情況下,斷不容易把海安攻下,因為海安雖然堡壘不及委堰多,但比姜堰配置適當,工事很強;如果攻海安不下,而把黃橋丟了,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士氣,增加對方氣焰,尤其給群眾很不好的影響,可能群眾會認為新四軍是打游擊的,不要根據地,不要後方,蹲不長,會走的,使以後發動群眾增加困難;我們以主力襲擊海安是一個大兵團的運動戰,如果仍採取打游擊的辦法,把後方挑起走,那是非常危險的。」
再講第二個方案,好處是:「東進有絕對勝利的把握,因為那邊他們部隊少,戰鬥力很弱,我們東進去打他們,如探囊取物,可以絕對勝利;可以把東邊那塊地區很快創造成為根據地,以便同上海外圍和江南連成一片,這是戰略上的勝利;我們東進,韓德勤會分一部兵力對付我們,並且還必須分一部兵力防止我們北進東台,這樣,就使他的兵力分散,防禦線寬,而利於我們作戰;無論人力物力,我們都能得到迅速的補充;在東邊創造一塊新區後,可與西邊黃橋地區形成犄角之勢,互相呼應,更有力的牽制敵人,取得戰略優勢。 」 但壞處是:「在韓德勤南下前我們就東進,將在政治上蒙受不利影響;他們在東邊的部隊是保安一旅和保安五旅,不是韓德勤的嫡系,在營溪戰斗以後,保一旅就派代表來和我們接頭,願和我們建立統一戰線,如果我們東進,他們必定要依附於韓德勤和我們作對,妨礙我們統一戰線的開展;我派一部東進,將使黃橋部隊減少,那麼黃橋未必能保衛得住;我們派部隊東進,固可牽制、分散韓的兵力,但他如果下決心丟開東邊,集中兵力來攻黃橋,攻下以後再回頭去搞東邊,這樣對我就不利了。」
因此在利害比較下,新四軍沒有採取第一、第二方案。第三個方案好處是:「以黃橋當軸心進行攻勢防禦,軍事上的主動權仍然操在我們手裡,我們可以利用軸心向左向右自由轉動,用兵依然很自如;我們依託黃橋作戰,是完全的自衛,政治上有充分的理由,不僅廣大群眾擁護我們,上層人士也會同情、贊助,就是頑軍的大部分官兵也會對他們的這種進攻不滿;在黃橋作戰,能得到群眾有力的支援。戰事爆發後,群眾又踴躍參加抬傷兵,送燒餅、豬肉進行慰勞,對我軍幫助的確很大;黃橋地區距離頑固派的據點相當遠,約需兩天行程才能到達,我可利用他開進的兩天時間,進一步查清情況,採取適當部署,使勝利更有把握,尤其是他們軍隊越前進,離後方越遠,交通的維持很困難,如果派部隊維持交通,又減弱了第一線兵力,而且離後方越遠,其翼側和後方就更加暴露,更便於我們的襲擊;因為他們離後方遠,我們突擊勝利後,追擊起來更容易收效,剛才我講了,營溪戰斗的教訓是我們打得太早了,所以頑軍不到半夜功夫就退回烏龜殼里去了,這次頑軍深入黃橋至少要兩天才退得回去,部隊疲勞了,兩天還退不回去,而且在我們有群眾工作基礎的地區,他們更難退,我們就可以在幾天中追擊將其消滅;我們讓出姜堰,繼續讓出加力、古溪、分界,固然可以使他們提高士氣,但他們部隊看見我們不打就退,也會驕傲和疏忽起來,這就給了我們突然進攻和突擊的機會。另外,由於我們沿途進行了廣泛的政治宣傳,也會影響他們的士氣,使他們內部逐漸覺悟到不願打自己人。兵法里說,攻敵之心,以老其師,就是這個意思。」
對各種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以後,粟裕命大部主力在城外埋伏,僅以少部兵力守城。由於陳毅等在黃橋決戰前對二李和陳泰運做了大量爭取工作,使得他們保持中立,因此,在二李接到韓德勤命令後,只稍稍推進了一點就停了下來。加上左路軍保安旅又多系烏合之眾,害怕被殲,畏縮不前,實際上形成了韓德勤孤軍深入的態勢。這樣利於我軍對李守維、翁達的中路軍實行分割包圍,各個擊破。新四軍的戰略部署是,以第三縱隊堅守黃橋,第一、第二縱隊隱蔽於敵主攻方向兩側,並先以一部採取運動防禦,誘敵進入我黃橋陣地前沿,即全線出擊,以分割包圍手段,逐一殲滅之。
10月4日下午3時,新四軍第一縱隊在高橋、周家莊之線將由古溪經高橋向黃橋前進之韓德勤軍截成數段,查明該部隊確系獨立第六旅。該部隊遭新四軍第一縱隊截擊,大部潰散,一部消滅,其第十七團向古溪方向逃竄。根據上述情況,新四軍令第一、第二縱隊以猛烈果敢動作,迅速將獨立第六旅全部消滅,務於黃昏以前繼續南下,仍於晚上十二時實施總攻黃橋以東之韓德勤軍。令第三縱隊繼續以全力固守黃橋,特別注意東西兩面,防止韓德勤軍乘隙偷襲,並且以少數部隊挺進到工事前方向的韓德勤軍側後實行襲擾,阻止其猛撲黃橋。這樣處置後,進攻黃橋之韓德勤軍因獨立第六旅被截擊,其第二梯隊已無進攻能力。至黃昏時,獨立第六旅之大部被新四軍第一縱隊殲滅,僅有殘余部隊退守高橋西南之張家莊、八尺溝一帶進行頑抗。新四軍第一縱隊急於圍殲此殘余部隊而未能迅速南下。
10月4日下午6時,新四軍第一縱隊全部仍然在高橋附近與獨立第六旅殘部糾纏中,而第二縱隊進至八字橋後行動不明。黃橋東面之韓德勤軍第三十三師正在集結,准備於五日拂曉總攻,其第二梯隊(估計系第一一七師)已進至西官莊、劉家堡之線,有於次日拂曉配合第三十三師作第三次猛攻黃橋之企圖。依據上述情況,新四軍處置如下:令第三縱隊於四日晚十二時,以兩個團兵力出擊黃橋東面之韓德勤軍,以打破其拂曉的總攻擊,並配合新四軍突擊兵團夾擊該敵;令第一縱隊將圍困於張家莊之獨立第六旅殘部交由指揮部特務營負責解決,該縱主力立即全部南下,經何家橋.太平橋向劉家堡、野屋基之韓德勤軍側後攻擊。在此處置後,新四軍第二縱隊已於四日午夜十二時進佔分界,與韓德勤軍稍事接觸後即繼續由分界向黃橋攻擊前進。第一縱隊即由高橋經八字橋南下。第三縱隊則於五日凌晨二時左右,以兩個團兵力出擊,使黃橋東面之韓德勤軍第三次總攻又被擊破。但是,由於第一、第二縱隊還沒有於預定時間到達黃橋東郊,以致不能如期於五日凌晨以前解決黃橋東面之韓德勤軍。
韓德勤軍為扭轉不利的局面,拚命猛攻黃橋,以猛烈的炮火掩護部隊向東門進攻。新四軍防禦工事大部被毀,部隊傷亡很大。韓德勤軍89軍第33師以三個團兵力發動總攻,其中一部在塵土硝煙中突進了東門。此時,黃橋守衛戰進入了最緊張的階段。新四軍守城兵力十分有限,情況異常危急。粟裕深知:黃橋如果失守,對89軍的包圍圈被突破,在完全無預備隊增援的情況下,不僅戰役任務不能完成,幾個縱隊勢將被敵人分割,被迫分散活動,形成打游擊的局面,後果不堪設想。關鍵時刻,他把「前指」包括炊事員在內的全體人員組織起來,編成突擊隊,親自帶隊跑步沖往東門。其指揮若定、身先士卒的英勇行動,令指戰員們深受鼓舞。在這時,有報告說奉命增援的江南部隊一個主力營(老四團第二營)己到距黃橋僅10公里的季家市。粟裕振臂高呼:「同志們,江南增援部隊過來了!」部隊立即士氣大振,在縱隊司令員陶勇和縱隊參謀長張震東的率領下向敵人撲去,終於奪回了東門。
此後,戰局出現了對新四軍極為有利的轉折:新四軍第一縱隊經黃橋東北的八字橋插到東面的分界,第二縱隊己由八字橋與黃橋之間南下,與守衛黃橋之第三縱隊完成了對己經進入黃橋以東地區的李守維部的合圍。至此,新四軍己完全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10月5日凌晨3時,黃橋以東之西官莊附近槍聲甚密,新四軍第二縱隊已經抄襲敵後,但未取指揮部得聯絡。粟裕乃急令第三縱隊已出擊之兩個團迅速猛攻,以打破韓德勤軍拂曉攻擊。在此處置後,韓德勤軍拂曉總攻又告失敗。其第八十九軍大部集結在黃橋東北大焦庄、小二房庄、羅家莊、何家塘、何家莊、野屋基、胡家堡之線,准備最後猛撲黃橋或固守待援。在上述情況下,粟裕決心第一、第二、第三縱隊於下午實行總攻。 10月5日上午8時,新四軍第二縱隊已由分界進至劉家堡、西官莊一帶,其一部已進至大焦庄與第三縱隊前哨部隊取得聯絡。第一縱隊則已進至八字橋以南地區與韓德勤軍對峙。此時新四軍指揮部得到情報,韓德勤軍增援部隊約八個團已進至黃橋東北不遠的地方。我們本擬於十月五日黃昏總攻。接此消息,陳毅估計韓德勤軍增援部隊雖沒有八個團,但二三個團或有可能,為在其增援部隊到達之前,先解決當面之韓德勤軍,決心盡量提前實行總攻。粟裕令第二縱隊派兵一部向分界方向阻止敵增援部隊,主力迅速向西攻擊。但來不及向突擊兵團傳達命令,便採取了如下辦法:令第三縱隊首先以小部隊向黃橋以東之韓德勤軍佯攻,引起韓德勤軍回擊,造成濃密槍聲,以此作為新四軍同第一、第二縱隊之聯絡信號。戰場上,槍聲就是命令,第一縱隊聞槍聲而迅速南下,第二縱隊聞槍聲迅速西進。待至5日11時半,粟裕再令第三縱隊全部出擊。在新四軍的全面進攻之下,韓德勤軍第三十三師全部動搖潰退,在新四軍第二、第三縱隊東西突擊下大部被消滅,一部向東北突圍退至野屋基、何家塘之線,與其軍部及第一一七師靠攏。新四軍第一縱隊已進至野屋基以東、以北與韓德勤軍激戰。至下午5時,韓德勤軍軍部及第一一七師仍固守野屋基附近各村莊,企圖待援或於黃昏後突圍。晚上9時,韓德勤軍大部主力已被新四軍解決,整個戰斗可說已初步結束。
因此,粟裕立即下達如下追擊命令: 「(一)情況(略) (二)各部應不顧疲勞,不惜一切犧牲,不重繳獲,而在於乘勝追擊以佔領海安。 (三)追擊任務及路線區分如下:(1)第一縱隊由現地(野屋基)經八字橋、古溪,向營溪、孫家莊,經胡家集渡運鹽河,由海安以西向海安進擊。(2)第二縱隊由現地(何家塘)經太平橋、古溪以南蘆家橋、小塔頭橋、花園橋、祖師廟,由海安以南向海安進擊。(3)第三縱隊由現地(大焦庄)經分界、搬經、加力、花園橋以東,由柴灣鎮以北渡運鹽河,經立發橋繞攻海安東北,截斷海安頑軍向東台之退路。(4)各部自行酌派兵力打掃戰場,收容傷兵,應將主力之大部迅速兼程前進,務於十月六日早晨到達海安。 (5)我隨中央縱隊前進。」
1940年10月5日早晨新四軍繳獲韓德勤軍第三十三師電報,得悉其請求韓部從海安派第一一七師之七〇一團,經由分界迅速增援黃橋。粟裕據此電報判斷韓德勤軍第七〇一團尚在營溪附近,有經分界向黃橋增援之可能。但若該團得知第三十三師已被消滅,亦有退至營溪和海安之可能。因此,粟裕命令追擊部隊注意在海安外圍殲滅第七〇一團,不使其退守海安,以利於新四軍進占海安。但5日晚上,新四軍部隊疲勞,同時退守野屋基之敵未能完全解決,因此未能達成於6日早晨佔領海安的任務。10月6日拂曉,各追擊部隊才從八字橋、野屋基、黃橋附近分路向海安追擊,乘勢殲滅第八十九軍軍部,軍長李守維倉皇逃竄,失足沒頂於挖尺溝中,韓德勤眼看敗局己定,絕望中率殘部向興化方向逃去 。至6日下午始進至營溪附近,而新四軍第二縱隊則在營溪附近與韓德勤軍接觸,戰斗三四小時尚未解決。這時情況雖不明照,但估計該部必系第七〇一團。因此,粟裕決定以第二縱隊全力解決營溪之敵,而以第一縱隊迅速出動,其先頭部隊經孫家莊由胡家集渡運鹽河,務於1940年10月7日早晨確實佔領海安。第三縱隊則仍照原定路線追擊前進。
從1940年10月3日至10月6日,粟裕指揮新四軍經過多次戰斗,共殲滅韓德勤部共計一萬一千餘人,第八十九軍軍長李守維溺斃,獨立第六旅旅長翁達及旅、團長數人陣亡,俘虜三十三師師長孫啟人,九十九旅旅長苗瑞林、一一七師參謀長等師、旅、團軍官30餘名,下級軍官600名;繳獲長短槍3800餘支,輕、重機槍189挺,山炮3門,迫擊炮59門及大量彈葯和軍需物資。
Ⅳ 誰了解黃橋戰役
黃橋戰役,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是1940年新四軍向蘇北敵後發展中,於江蘇泰興縣城以東黃橋地區,在陳毅運作和粟裕具體部署下10月3日至6日粉碎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部進攻的一次戰役決戰。黃橋戰役新四軍的勝利,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奠定了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堅實基礎,打擊了頑固派,爭取了中間勢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名稱: 黃橋戰役
地點: 江蘇泰興縣城以東黃橋地區
時間:1940年10月3日-10月6日
參戰方:新四軍蘇北部隊,國民黨韓德勤部
結果: 新四軍獲勝,進占海安、東台等地
參戰方兵力:蘇北部隊 0.5萬人
韓德勤部 1.5萬人
傷亡情況:新四軍傷亡900餘名
國民黨頑固派軍隊被殲1.1萬餘人
主要指揮官: 陳毅-粟裕,韓德勤-李守維
黃橋戰役,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是1940年新四軍向蘇北敵後發展中,於江蘇泰興縣城以東黃橋地區,在陳毅運作和粟裕具體部署下10月3日至6日粉碎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部進攻的一次戰役決戰。黃橋戰役新四軍的勝利,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奠定了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堅實基礎,打擊了頑固派,爭取了中間勢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黃橋戰役是新四軍奉中央命令向蘇北敵後發展中,於江蘇泰興縣城以東黃橋地區,粉碎韓德勤部進犯的一次戰役決戰。
新四軍黃橋戰役革命歷史紀念塔
一九四〇年春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反共高潮被打退後,將摩擦中心由華北移向華中,密令第三、第五戰區和魯蘇戰區大舉進攻華中新四軍。曾參加過台兒庄會戰的抗日將領、國民黨中央委員、江蘇省主席韓德勤一向反共,其所轄國民黨軍部隊和新四軍在此前曾有過多次武裝沖突。
九月,協同新四軍開辟蘇北的南下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一、第二支隊和新四軍第五支隊,分別抵達漣水以北地區和大運河西岸,與我新四軍蘇北部隊形成有利的戰略態勢。九月三十日,韓德勤集中其大部兵力,由海安、泰州等地分三路向黃橋進犯。這時,八路軍南下部隊尚在老黃河一線,第五支隊仍在運河以西,難以對我蘇北部隊進行戰役配合。經過審慎研究,為了贏得一舉解決蘇北問題的時間,陳毅決心以劣勢兵力在黃橋地區獨立同韓部決戰。粟裕協助陳毅具體組織戰役並負責戰場指揮,決定以黃橋為軸心,採取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殲擊韓部。
戰役自十月三日起至六日勝利結束,共殲滅韓部第八十九軍軍長以下一萬一千餘人。我軍乘勝追擊,進占海安、東台等地。十月十日,我蘇北部隊前鋒與南下八路軍先頭部隊會師於東台縣之白駒鎮。
黃橋戰役的勝利,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奠定了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堅實基礎,打擊了頑固派,爭取了中間勢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940年9月30日,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兼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調集部隊,對江蘇省泰興縣黃橋地區的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再次發動進攻。其部署是:韓德勤以第89軍李守維部和獨立第6旅翁達部為主力,組成中路軍,經營溪、古溪和祖師廟、加力,進攻黃橋北面和東面地區;以魯蘇皖邊區游擊軍李明揚部、蘇北游擊第8軍陳泰運部組成右路軍,以保安第1、第5、第6、第9、第10旅組成左路軍,掩護主力之兩翼,攻擊黃橋以西及東南地區。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指揮陳毅、副指揮粟裕成功地爭取了李明揚部和陳泰運部保持中立,同時採取集中兵力、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戰法,在黃橋地區進行自衛還擊。10月1日、2日國民黨軍受阻於暴雨。
3日雨過天晴,即分幾路撲向黃橋。4日下午3時許,獨立第6旅3000餘人進抵黃橋附近。擔任伏擊的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1縱隊分四路猛插,將獨立第6旅分成數段。經3小時激戰,全殲該旅,中將旅長翁達自殺。國民黨軍為扭轉被動局面,猛攻黃橋,一部突入東門。守衛黃橋的第3縱隊頑強反擊。第2縱隊從八字橋插至分界,第1縱隊揮師南下,完成了對第89軍的合圍。
經一夜激戰,至6日清晨將該軍全殲,中將軍長李守維逃跑時失足落水溺斃。黃橋戰役進行時,八路軍第5縱隊從淮陰地區南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部隊東進至運河,在戰略上起了策應作用。
此役歷時4天,共殲國民黨頑固派軍隊1.1萬餘人,俘師、旅、團軍官10餘名、下級軍官600餘名、士兵3200餘名,繳獲步馬槍3103支、駁殼槍229支、重機槍24挺、輕機槍135挺、山炮兩門、迫擊炮6門、子彈、手榴彈、電台等軍用品甚多。新四軍傷亡900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