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台灣電影 第一次

台灣電影 第一次

發布時間:2024-07-11 22:01:21

1. 張國榮經典電影

都很經典
張國榮電影年表:
1978年:《紅樓春上春》《狗咬狗骨》
1980年:《喝彩》
1981年:《失業生》
1982年:《檸檬可樂》《沖擊21》《烈火青春》(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楊過與小龍女》
1983年:《鼓手》《第一次》
1984年:《緣分》《聖誕快樂》《三文治》
1985年:《龍鳳智多星》《為你鍾情》《求愛反斗星》
1986年:《偶然》《英雄本色》
1987年:《英雄本色II》(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倩女幽魂》。
1988年:《胭脂扣》(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殺之戀》。
1989年:《新最佳拍檔》《倩女幽魂II》
1990年:《阿飛正傳》(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二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縱橫四海》《豪門夜宴》
1992年:《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家有喜事》。
1993年:《霸王別姬》(第四十六屆法國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日本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男主角獎、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花田喜事》《東成西就》《白發魔女傳》《白發魔女傳II》
1994年:《大富之家》《金枝玉葉》(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錦綉前程》《東邪西毒》(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記得香蕉成熟時之初戀情人》
1995年:《夜半歌聲》(兼任執行監制)《金玉滿堂》
1996年:《金枝玉葉II》(兼任聯合導演)《色情男女》(兼任客串導演)(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大三元》《新上海灘》《風月》(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7年:《春光乍泄》(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九七家有喜事》
1998年:《九星報喜》、《紅色戀人》《安娜瑪德蓮娜》;受邀擔任柏林國際影展評委。
1999年:《流星語》(兼任聯合出品人)《星月童話》《布宜諾斯艾利斯零度》(《攝氏零度之春光再現》)
2000年:《槍王》(第三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戀戰沖繩》《煙飛煙滅》(兼任導演、編劇、剪輯)
2002年:《異度空間》(第三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最佳男演員獎)
2004年:獲得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演藝光輝永恆大獎」。

2. 求張國榮主演的比較精典的電影

張國榮電影年表:
1978年:《紅樓春上春》《狗咬狗骨》
1980年:《喝彩》
1981年:《失業生》
1982年:《檸檬可樂》《沖擊21》《烈火青春》(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楊過與小龍女》
1983年:《鼓手》《第一次》
1984年:《緣分》《聖誕快樂》《三文治》
1985年:《龍鳳智多星》《為你鍾情》《求愛反斗星》
1986年:《偶然》《英雄本色》
1987年:《英雄本色II》(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倩女幽魂》。
1988年:《胭脂扣》(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殺之戀》。
1989年:《新最佳拍檔》《倩女幽魂II》
1990年:《阿飛正傳》(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二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縱橫四海》《豪門夜宴》
1992年:《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家有喜事》。
1993年:《霸王別姬》(第四十六屆法國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日本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男主角獎、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花田喜事》《東成西就》《白發魔女傳》《白發魔女傳II》
1994年:《大富之家》《金枝玉葉》(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錦綉前程》《東邪西毒》(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記得香蕉成熟時之初戀情人》
1995年:《夜半歌聲》(兼任執行監制)《金玉滿堂》
1996年:《金枝玉葉II》(兼任聯合導演)《色情男女》(兼任客串導演)(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大三元》《新上海灘》《風月》(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7年:《春光乍泄》(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九七家有喜事》
1998年:《九星報喜》、《紅色戀人》《安娜瑪德蓮娜》;受邀擔任柏林國際影展評委。
1999年:《流星語》(兼任聯合出品人)《星月童話》《布宜諾斯艾利斯零度》(《攝氏零度之春光再現》)
2000年:《槍王》(第三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戀戰沖繩》《煙飛煙滅》(兼任導演、編劇、剪輯)
2002年:《異度空間》(第三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最佳男演員獎)
2004年:獲得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演藝光輝永恆大獎」。

以下為其餘張國榮資料
張國榮檔案:

中文姓名:張國榮
英文姓名:Leslie Cheung
曾用名字:Bobby Frankie
原來姓名:張發宗
日文姓名:レスリー?チャン (Leslie Chon)
出生日期:1956年9月12日(生肖:猴/星座:處女座)
出生地點:香港(Hong Kong)
家庭狀況:父母、哥哥、姐姐十人(排行最小)
最後居地:香港加多利山32號(面積約2,500尺)
中學:玫瑰崗學校(Rosary Hills School.中學部)
大學:Leeds University, England, major in Textile Manage(英國里茲大學紡織系.一年級)
身高:五呎九吋(175CM)
體重:138磅
血型:O型(+)
別名:哥哥(兄長的意思)、十仔
別名的由來:合演《倩女幽魂 的王祖賢稱呼他為「哥哥」,從此開始四周的人也改稱他這個名字
喜愛的花朵:蘭花 (因為此花壽命較長)
喜愛的食物:海鮮,特別喜愛龍蝦
喜愛的水果:芒果
喜愛的飲品:中國茶
喜歡的甜品:布甸
討厭的食物:墨西哥菜 (可怕,同時皺起眉頭)
喜愛的顏色:白、黑、灰
喜愛的衣著:自然、舒適
喜歡的天氣:晴天
喜歡的運動:游泳、緩步跑、網球、壁球
喜歡的飾物:手錶
喜歡的地方:香港、歐洲、西德
理想的居地:香港
想去的地方:希臘
喜愛的汽車:保時捷(Porsche Range Rover)
現在的汽車:墨綠色Range Rover
駕駛的特徵:安全駕駛 (自己雖是這樣說,實際卻經常高度駕駛)
平時的愛好:繪畫、看電影,也很喜愛古董
害怕的事情:坐飛機 (特別是遇到氣流的時候),有少少畏高症,接著是密室恐懼症
討厭的事情:謠言(發出謠言的人,包括喜歡講謠言的人)
最尷尬的事:忘記拉褲鏈
討厭的地方:公廁
討厭的昆蟲:蟑螂
喜愛的書本:《紅樓夢》及有關室內設計的書本
最敬仰的人:傭人六姐
感激的恩人:黎小田(Michael Lai)
喜愛的作家:巴金
喜愛的電影:《Gone with the wind》(《飄》)
喜愛的男星:Daniel De Louis、積尼高遜、羅拔迪尼路
喜愛的女星:柯德莉夏萍、奧戴麗·赫本、費雯·麗(邊說邊笑:已經過時啦!)
喜愛的導演:黑澤明、貝納德·貝特里奇、李翰祥 (50-70年代的活躍香港導演)
喜愛的歌手:芭芭拉史翠珊、史頓庄、埃爾頓·約翰、Boyz II Men
喜歡的數字:5
個人的願望: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難忘的時刻:第一次演唱會
喜愛的節日:聖誕節
喜愛的寵物:狗
現在的寵物:德國警犬賓果(Bingo),賓果是哥哥飼養的第三隻狗,是在加拿大居住時開始飼養的
購買衣服時:自己買,內衣則多數用郵購
生活的信條:忍耐,朋友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在家:看看電視看看書

張國榮音樂獎項不完全記錄:
2003年:第二十五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金曲銀禧榮譽大獎、第三屆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終身成就獎、十大華語歌曲獎(歌曲《這么遠,那麼近》)、2003年度CASH音樂成就大獎最佳另類作品獎(歌曲《這么遠,那麼近》)。
2002年:蟬聯香港作曲家與作詞家協會第二任「CASH音樂大使」。
2001年:首屆中國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最佳流行男歌手獎、最佳演唱會獎(「熱·情」演唱會)、十大華語歌曲獎(歌曲《路過蜻蜓》)、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榜千禧全國成就大獎、金曲獎(歌曲《發燒》)、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致敬大獎、四台聯頒音樂大獎之大碟獎(唱片《Untitled》)。
2000年:CCTV-MTV音樂盛典頒獎禮亞洲最傑出藝人獎、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大熱》,退出領獎)、終身成就獎金針獎、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榮譽大獎、第十三屆商台叱吒樂壇至尊歌曲大獎(歌曲《左右手》,退出領獎)、十大專業推介獎(歌曲《左右手》)、新城勁爆年度歌曲十大勁爆歌曲獎(歌曲《左右手》)、年度歌曲金獎(歌曲《左右手》)、《明報周刊》最突出男歌手獎(歌曲《路過蜻蜓》)、《明報周刊》致敬大獎(「熱·情」演唱會)。當選香港作曲家與作詞家協會(CASH)首任「CASH音樂大使」。
1999年: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左右手》,退出領獎)、港台「世紀十大金曲」金獎(歌曲《Monica》)。
1996年: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有心人》)、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有心人》)、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當真就好》)。
1995年:第十八屆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銷量歌手大獎、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夜半歌聲》)、第三十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夜半歌聲》)。
1994年: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歌曲《追》)、第三十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追》)。
1993年:第三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獎(歌曲《紅顏白發》)。
1989年:第二屆商業電台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IFPI大碟獎(唱片《Leslie》)、第七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由零開始》)、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1988年:第一屆商業電台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第十一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沉默是金》、《無需要太多》)、IFBI大獎(唱片《Hot Summer》)、第六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沉默是金》、《貼身》)、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1987年:第八屆商業電台擂台歌曲大獎、擂台大碟獎(唱片《Summer Romance》)、第十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無心睡眠》)、最有創意歌曲獎(《Summer Romance》)、全年銷量冠軍大獎(唱片《Summer Romance》)、第五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無心睡眠》)、年度金曲金獎(歌曲《無心睡眠》)。
1986年:第七屆商業電台擂台歌曲大獎、第九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當年情》)、第四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當年情》、《有誰共鳴》)、年度金曲金獎(歌曲《有誰共鳴》)。
1985年:第六屆商業電台擂台歌曲大獎、第八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不羈的風》)、第三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不羈的風》)。
1984年:第五屆商業電台擂台歌曲大獎、第七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Monica》)、第二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Monica》)。
1977年:在亞洲歌唱大賽上憑《American Pie》一曲奪得亞軍。

張國榮對電影行業由衷熱愛,傾心投入,多年來不僅演繹了許多經典角色,且一直以導演一部優秀的電影為最大心願。他籌備多時的電影《偷心》雖然因種種原因未能投拍,但是從他參與編導的多部作品中,已經可以初步領略他的導演才華。

電影《夜半歌聲》,張國榮擔任執行監制。
電影《金枝玉葉II》,張國榮擔任第二組導演。
電影《色情男女》,張國榮參與導演片段。
公益短片《煙飛煙滅》,張國榮自編自導。
音樂電影《日落巴黎》,張國榮參與編導。
音樂電影《左右情緣》,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夢到內河》,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左右手》,張國榮親自剪輯。
MTV《枕頭》,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你這樣恨我》,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I Honestly Love You》,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潔身自愛》,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芳華絕代》,張國榮自編自導。
「熱·情」演唱會,張國榮親任藝術總監。

張國榮創作歌曲不完全記錄:
1983年:作詞《情自困》,聯合作詞《片段》。
1986年:作詞《愛火》。
1987年:作詞《情難自控》。
1988年:作曲《想你》(《為你》)、《沉默是金》(《明月夜》、《海海人生》)、《共創真善美》(「踏上公民路」慈善活動主題歌)。其中《沉默是金》獲得第十一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和第六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
1989年:作曲《由零開始》(《在你的眼裡看不見我的心》)、《風再起時》(《風再吹起》)、《一晚》、《太陽傘下》。作詞《To You》。聯合作曲《烈火燈蛾》(《直到世界沒有愛情》)。聯合作詞《烈火燈蛾》。其中《由零開始》獲得第七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
1990年:作曲《永遠懷念你》。
1992年:作曲《如果你知我苦衷》(《從情人變成朋友》)。
1993年:作曲《紅顏白發》(《一生最愛》)、《忘掉你象忘掉我》。作詞《雙飛燕》。其中《紅顏白發》獲得第三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1994年:作曲《自首宣言》。
1995年:作曲《夜半歌聲》、《深情相擁》、《一輩子失去了你》。其中《夜半歌聲》獲得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和第三十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
1996年:作曲《紅》、《有心人》、《意猶未盡》。其中《有心人》獲得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和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
1998年:作曲《以後》(《作伴》)。
1999年:作曲《寂寞有害》、《小明星》(《你是明星》)。
2000年:作曲《我》、《大熱》(《發燒》)。作曲、聯合作詞《極愛自己》(《欠了你的愛》)。其中《大熱》獲得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退出領獎)、《發燒》獲得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榜金曲獎、《我》當選香港作詞家作曲家協會(CASH)「我至愛的中文金曲」冠軍。
2001年:作曲《諾亞方舟》(香港作詞家作曲家協會(CASH)「金帆獎」頒獎典禮主題歌)。
2002年:作曲《這么遠那麼近》,獲得第三屆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十大華語歌曲獎、2003年度香港作詞家作曲家協會(CASH)音樂成就大獎最佳另類作品獎。
2003年:作曲《玻璃之情》、《敢愛》、《紅蝴蝶》、《我知你好》。

張國榮一生舉行個人演唱會三百餘場,其中在香港紅墈體育館舉行演唱會一百二十一場,世界巡迴近二百場。

1985年首次個人演唱會(十場)
張國榮當晚的表現令人覺得他是有備而戰的, 在兩個鍾頭的演唱會中, 沒有走音或不夠氣的情況,加上他的歌藝漸趨成熟,令他的歌迷聽到如痴如醉,綜合而論,張國榮第一次個人演唱會的首晚,實是極盡視聽之娛,不過張國榮只演唱兩個多小時, 令人有意猶未盡之感。 ——《新時代》

1986年個人演唱會(十二場)
張國榮的十二場演唱會已經完滿結束,我共看了三場,在頭尾兩場比較起來,發覺他越唱越好。站在舞台的張國榮很有巨星風范,服裝配搭在自然中顯得有特色,台風極具節奏感,演繹情歌令人陶醉,如果要我花一百八十元看他的演唱會,我認為值得。張國榮除了唱歌進步外,演戲的表現亦是一年比一年好,能唱能演兩方面都會有出色表現的藝人,他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我心目中,總覺得此子的潛質還未去到盡頭,成就不止到此地步,如果他能夠稍斂銳氣,相信成就肯定此今天更上一層樓。——《一百分》

1988年「百事巨星張國榮演唱會」(二十三場)
張國榮演唱會成功的在於主角有優良表現,節目過程緊湊,燈光時間准確,樂隊甚有水準,舞蹈的編排較多花巧,觀眾亦是異常合作,熱烈反應之外更愛惜偶像,整個會場洋溢著歡樂,這點正好就是音樂會最大功能,張國榮是令樂迷喜出望外。最想不到的是他唱南音,唱得如斯動人,還有那首『胭脂扣』,與梅艷芳相比,他的演繹配合大熒幕的片段,更加哀怨纏綿。 台上的張國榮幾乎是進入了忘我境界,把人完全融入歌聲里去。他的豐採在體育館內,蓋過了所有燈光,他的聲音牽動每個人的心弦。總而言之,那是一個很享受的晚上。——《香港周刊》

1989年「告別樂壇」演唱會(三十三場)
以前沒看過張國榮舞台表演,只聽他的歌,看到他的電影電視的形象,我只能說很喜歡他的歌。但這「最後一場」令我完全改觀,只能驚嘆的說「他是最好的舞台表演者」,他在台上的歌或舞,動或靜,一個笑容或一個小動作都充滿魅力,能迷倒萬千樂迷,他這么紅是有道理的。可以說張國榮甚有狀態,全是水準之作,無論唱歌、舞蹈、談話都能做到最好。從頭到尾沒有冷場,台上如此台下也如此(所有觀眾由頭到尾的喝采、尖叫,氣氛一流),尤其動人的是張國榮在台上流淚,台下觀眾陪著流,那種感情交融,我難以形容。「最後一場」會永在大家的記憶中,他做到了。 ——《嚴沁專欄》

1997年「跨越九七」演唱會(二十四場,世界巡迴三十一場)
再一次踏足紅館舞台的LESLIE,我們不能不承認,這位曾一度是無數年青人心日中至高無上的偶像男歌手,今時今日對比樂壇的後浪,他確實是「老」練。但這種「老」並未對演出構成任何影響,相反,LESLIE演繹歌唱時,唱腔比以前更為成熟老練,滄桑味亦淡淡而出。舞蹈方面,LESLIE依然是本港男歌星中跳得最好的一位--他的動作不大,但卻很能配合歌曲的躍動節奏與感覺。 整體演出,我們可給哥哥一百分,因為以他的年紀,仍有很好控制舞台氣氛的能力,台詞與演唱穿梭自如,又如在唱《熱辣辣》時,在椅子上蹦蹦跳動仿如十來歲小孩,這份毅力已是難能可貴。 ——《明報周刊》

2000年「熱·情」演唱會(十九場,世界巡迴四十三場)
聲色藝完美示範,事實上,整個演唱會從舞台設計、歌曲編排到製作規模都是近年少見的認真,這些「巨星格局」並非年青歌手可比擬。——《經濟日報》
張國榮熱情演唱會的成功,是在於整體:從演出意念的設計、到每一細致的環節都是精心安排,再加上張國榮在舞台上的發揮,終於成就了一個配合得天衣無縫的演唱會。謝謝張國榮,謝謝演唱會台前幕後的每一位工作人員,為本地演唱會帶來一次難能可貴的新體驗,將本地演藝事業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明報周刊》
他穿考第耶設計的服飾,套套好看。頂級服裝設計師的衣飾,不是人人都支撐得起的。有人看不慣他的長發披肩造型,我卻認為這是一絕。看他的披肩長發,有時鬆散,有時束起,有時加上發飾,配上那幾件服裝,有時有印第安人狂野味道,有時有古埃及與印度王子的優雅風采,有時又似連載圖中頗帶風塵味的俠士。必須說,他這次的造型,頗有品味,尤其是烈焰焰滿台紅火那一場,他被風吹揚的散發,加上一身銀紅色的服飾,狂野奔放,有若浴火鳳凰。——《依達專欄》

3. 張國榮的所有電影列表

1、《狗咬狗骨》

2、《紅樓春上春》

3、《喝彩》

4、《失業生》

5、《檸檬可樂》

6、《沖擊21》

7、《烈火青春》

8、《鼓手》

9、《第一次》

10、《緣分》

11、《聖誕快樂》

12、《三文治》

13、《龍鳳智多星》

14、《為你鍾情》

15、《求愛反斗星》

16、《偶然》

17、《英雄本色》

18、《英雄本色II》

19、《倩女幽魂》

20、《胭脂扣》

21、《新最佳拍檔》

22、《倩女幽魂II》

23、《阿飛正傳》

24、《縱橫四海》

25、《豪門夜宴》

26、《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

27、《家有喜事》

28、《霸王別姬》

29、《花田喜事》

30、《東成西就》

31、《白發魔女傳》

32、《白發魔女傳II》

33、《大富之家》

34、《金枝玉葉》

35、《錦綉前程》

36、《夜半歌聲》

37、《金玉滿堂》

38、《金枝玉葉II》

39、《大三元》

40、《風月》

41、《春光乍泄》

42、《九七家有喜事》

43、《九星報喜》

44、《紅色戀人》

45、《安娜瑪德蓮娜》

46、《流星語》

47、《星月童話》

48、《布宜諾斯艾利斯零度》

49、《槍王》

50、《戀戰沖繩》

51、《煙飛煙滅》

52、《異度空間》

(3)台灣電影 第一次擴展閱讀:

相關影片介紹:

1、《異度空間》

講述了章昕得知房東的妻兒死於泥石流後,總會看見她們的鬼魂,無奈之下,她求助於心理醫師羅占羅占,他開始竭盡全能幫助她,終使其慢慢脫離了種種恐怖的意想。

2、《煙飛煙滅》

影片講述了一對煙民夫婦吸煙所造成的二手煙令他們的兒子隱藏性的血癌加速病發,兩人深感內疚從而戒煙的故事。

3、《戀戰沖繩》

講述了Jenny一覺醒來,忽然覺得自己已經不再愛身邊的黑幫首領藤,於是決定帶著伊藤的一大筆錢出走,但這筆錢本來卻是准備用於從國際大盜唐傑那裡贖回一本寫滿黑幫秘密的日記的。

4. 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歷史回顧

電影江湖五十載,金馬浮沉浪淘沙(1)
瓊瑤、胡金銓、歸亞蕾、徐楓
張艾嘉、柯俊雄曾合作的《我的爺爺》。
金馬獎過去半個世紀,從局限於台灣地區的獎項擴散至整個華語地區,已成為華語電影界最受矚目的電影盛會之一,也是華人電影工作者的最高榮譽。和大陸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不同,金馬獎更具開放性。40屆之前,參賽影片只要是「以華語為主要發音的影片」即可(這之後刪去「主要」兩字,只要片中有華語都可參加),且沒規定是否曾公映。這種開放性,讓大陸、台灣、香港甚至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等地出產華語片、電影人都有機會獲得肯定。
上世紀90年代,金馬獎變成完全由民間舉辦後,包容性和前瞻性也更具顯露出來。大製作、大明星可以捧杯,小成本文藝片、不知名演員也能獲獎。很多如今知名的電影人第一個獎項肯定就來自金馬。
翻看過去50年的金馬獎,就像是閱讀一本濃縮的華語電影史。我們既能看到時代精神和評獎標準的變遷,更能領略到每個時代電影人的卓越風采。 取自金門馬祖
1962年台灣官方為鼓勵優良國語影片及優秀電影工作者,由「新聞局」舉辦金馬獎。在金馬獎的前二十年,由於評獎為官方主辦,獲獎人和電影多集中在台灣電影和香港國語電影。「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外島地名的字首,剛好也符合全球主要電影節名稱以「金」字為頭的潮流。前十屆,由於官方色彩濃厚,獲獎影片多由中央電影公司、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等出產。不少影片也頗具意識形態色彩,也經常有官員參與頒獎。
電懋VS邵氏
上世紀60年代,剛好是邵氏兄弟和電影懋業(簡稱電懋)在香港乃至東南亞展開激烈競爭的年代。第一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星星太陽月亮》就來自於電懋,當時電懋的實力可以說略勝於邵氏,舉例說,1964年金馬獎曾停辦一年,一方面因是與第11屆亞洲電影節(今亞太電影節)撞車,更重要的原因是當年電懋公司總裁陸運濤一行三十餘人在台中飛機失事罹難,當時這個事件震動華語電影圈。
1963年第二屆金馬獎,由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拿到6項大獎,是前十年囊括獎項最多的影片之一。可以說,在陸運濤罹難後,邵氏影業才開始了在華語影壇長達三十多年的統治地位。
李翰祥
作為華語影史的傳奇人物,李翰祥一生拍片無數,類型橫跨歷史、戲曲、奇情、風月、歌唱、恐怖等類型。第二屆金馬獎便憑《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拿到最佳導演在內6項獎,第四屆《西施》再包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第九屆憑《緹縈》獲最佳編劇。李翰祥雖不是金馬獎獲獎最多的電影人,但其作品的票房紀錄、引發的爭議、對兩岸三地電影工業的影響則無可置疑。
李行
從第三屆開始,李行導演共有《養鴨人家》(上圖)《啞女情深》《婉君表妹》《還我河山》4部影片獲得金馬獎,其中《養鴨人家》獲1965年第三屆金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開啟台灣電影健康寫實主義風潮。從此李行成為台灣導演扛鼎人物,晚年更是為兩岸電影文化交流做了很多工作。他是金馬50年歷史上獲最佳導演獎最多的電影人(和杜琪峰並列為三次),而他導演的7部影片曾獲最佳影片,更讓人難以望其項背。
-嶄露頭角
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有多部瓊瑤小說改編電影獲金馬獎,除《啞女情深》《婉君表妹》外,還有《煙雨蒙蒙》《幾度夕陽紅》《庭院深深》等多部影片獲得表演獎項。進入70年代後更多瓊瑤小說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成就華語影視圈長達近五十年的瓊瑤傳奇。
與張徹一起開創華語新派武俠片的胡金銓,也在這個階段嶄露頭角,從演員起步的他憑借自編自導的《大地兒女》《龍門客棧》分獲第四屆、第六屆金馬獎最佳編劇。而更大的肯定在之後,1979年憑《山中傳奇》獲16屆金馬獎最佳導演。
直到今天歸亞蕾還活躍在華語電視屏幕。年近七十的她出道甚早, 1965年22歲的她主演首部電影《煙雨濛濛》,1966年獲第四屆金馬獎影後。後主演過多部電影、電視劇。1970年的《家在台北》,於第八屆金馬獎再獲影後。 二秦二林
上世紀70年代的台灣,以瓊瑤小說為代表的愛情文藝片成為主流,這些電影里的俊男美女迅速成為超級紅星,曾出現過一道人稱「二秦二林時代」的亮麗風景:秦漢、秦祥林、林鳳嬌、林青霞,這四位俊男靚女在銀幕上演繹出一樁樁動人的愛情故事;銀幕外也有精彩的感情戲。
秦祥林最早走紅,主演了《一簾幽夢》《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等。1975年他在第十二屆金馬憑《長情萬縷》獲得影帝,1977年第十四屆金馬憑《人在天涯》再獲影帝。不過與秦祥林相比,秦漢的金馬履歷就沒那麼輝煌了,秦漢唯一一次拿金馬獎卻不是瓊瑤電影,而是1978年李行導演的《汪洋中的一條船》,飾演殘障人士鄭豐喜。不過與這些演藝生涯比起來,觀眾似乎更熱衷當年兩人「爭奪」林青霞的八卦,而相較於林青霞,林鳳嬌在最走紅的年代(1982年)嫁給了成龍大哥,從此相夫教子。
徐楓
從一代俠女到國際知名製片人,徐楓在華語電影史上算是不多見的傳奇女子。17歲出演胡金銓的《龍門客棧》成名,1976年憑借在《刺客》中的出色表現,獲得第十三屆金馬獎影後,1980年在第十七屆金馬獎上憑《源》再獲影後。嫁給香港富商湯君年後,徐楓轉而成為製片人,成就更大。第二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滾滾紅塵》,唯一在戛納電影節獲得金棕櫚獎的華語片《霸王別姬》。
柯俊雄
柯俊雄是台灣電影界「勞模」,出演200多部電影,類型橫跨愛情、動作、歷史等。1979年柯俊雄憑《黃埔軍魂》獲第十六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1999年自導自演《一代梟雄:曹操》在三十六屆金馬獎再獲影帝。闖盪香港影壇期間,他參演的《江湖最後一個大佬》等在很多錄像廳青年心目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不過坊間更愛聊他的「江湖」傳聞,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欲女舒淇出道」和「斗毆古龍之死」。
張艾嘉
作為華語電影圈不可多得的全能女性電影人,張艾嘉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從影,入圍過導演、女主角、女配角、原著劇本、改編劇本等多種獎項,甚至還擔任過金馬獎主持人,七次入圍最佳女主角也抱回兩座金馬影後。1981年第十八屆金馬獎憑《我的爺爺》獲金馬影後,1986年第二十三屆因《最愛》再獲影後。
-嶄露頭角
徐克金馬獎從來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前瞻性屢屢被時間證明。1981年剛滿30歲的徐克在第十八屆金馬獎憑《鬼馬智多星》獲最佳導演,至今他仍是金馬獎史上最年輕的導演獎獲得者。這之前他的《諜變》《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開創了香港新浪潮,但始終未獲獎項肯定。金馬的鼓勵讓徐克更加銳意創新。 新浪潮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香港電影黃金時期,金馬獎的開放性也為這時期香港電影給足肯定,包括周潤發、梅艷芳、周星馳、張曼玉、成龍、王家衛等明星、名導不斷涌現。與此同時,台灣電影「新浪潮」運動興起,侯孝賢、楊德昌、李安等導演脫穎而出。尤其在1989年的第二十六屆金馬獎上,最具標志性的便是侯孝賢和他的《悲情城市》,影片在獲得最佳導演獎等多項大獎的同時,獲得第四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也開啟了華語導演的歐洲電影節拿獎的風潮。《悲情城市》題材上直面台灣敏感的「二二八」事件,間接推動了台灣電檢制度的松動。該片不但奠定了侯孝賢個人風格,也開啟了台灣新電影輝煌之路。
楊德昌
1986年第二十三屆金馬獎上,戰勝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獲得最佳影片的是一部叫《恐怖分子》的電影。該片由楊德昌執導,時年39歲的他才執導過三部電影。《恐怖分子》是他第一部多主人公電影,他用現代變革的眼光來看待台灣都市的文化變遷與人情世故,偏重理性剖析,極具批判意識。1991年,楊德昌帶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上圖)更成為他職業生涯代表作,當年在第二十八屆金馬獎再獲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這部長達4個小時的史詩作品,也讓楊德昌為西方評論家所知。可惜的是,他於2000年憑借《一一》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迎來事業高峰卻罹患直腸癌,藝術生命戛然而止,2007年離世。
侯孝賢
如果要評選近三十年最能代表台灣本土導演,侯孝賢排第二,沒人敢說排第一。李安更多的作品在美國創作,楊德昌則以拍片慢著稱。侯孝賢1973年以場記身份踏入電影圈,1989年《悲情城市》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1995年第三十二屆《好男好女》再獲最佳導演肯定。金馬獎肯定的只是侯孝賢作品的一部分。
無論是《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還是自傳性的電影《童年往事》《戀戀風塵》都引領過風潮。而台灣三部曲(悲情三部曲)《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確立了他的大師地位。如今的侯孝賢已成為台灣電影領導者,擔任金馬執委會主席幾年來,已將該獎項做成華語電影界影響力最大的盛會。
李安
1991年第二十八屆金馬獎,是電影導演人才輩出的一年。當時和王家衛、楊德昌同時提名最佳導演的還有李安和關錦鵬。1991年李安是以處女作《推手》(上圖)參賽,該片讓郎雄獲得金馬影帝,王萊獲得最佳女配角的肯定。躲在背後的李安似乎被人忽視,但就是這部片開啟了李安的電影夢。1993年第三十屆金馬獎上,他以《喜宴》獲最佳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2000年《卧虎藏龍》獲得最佳影片肯定、2007年《色,戒》再獲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
成名於金馬的李安,如今享譽全球影壇,擅長於中西文化融合的他,兩度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肯定,也是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人。金馬50周年之際,這位台灣電影影壇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導演擔任評審團主席,金馬獎重新向更開闊的視野出發的意味異常濃烈。
-港星「翻身」
周潤發
1985年二十二屆周潤發憑借《等待黎明》首次拿到金馬影帝,這是他結束和電視台的合約,專心電影領域後獲得的第一個肯定。對於片中主演周潤發而言,《等待黎明》雖然不是他演藝生涯的分水嶺,但也重要。在這部寫盡悲情之能事的影片中,他的演技成功突破了以往的瓶頸。自此,星路逐漸走出低谷步入高峰。1987年二十四屆金馬獎上,周潤發憑《秋天的童話》再獲影帝肯定。
成龍
誰是金馬史上首個蟬聯影帝的人?梁朝偉、周潤發,不,是成龍。1992年作為台灣女婿的他在第二十九屆金馬獎憑《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稱帝,第二年再憑《重案組》稱帝。盡管成龍當時紅遍亞洲,但動作片一直是商業片的代表,經常和電影獎無緣,金馬將成龍納入視野,也是這個老牌電影獎從固守藝術和思想性,向擁有越來越多受眾的商業電影妥協的一種轉變。
王家衛
1991年第二十八屆金馬獎上,贏了楊德昌獲得最佳導演獎的人叫王家衛,當時他的參賽作品叫《阿飛正傳》。許多年回頭來看,這樣的結果其實也是公平的。王家衛是現在香港乃至華語影壇最負國際盛名的導演,獨樹一幟的敘事和影像美學,建立強烈的個人風格,甚至影響到不少國外導演。王家衛曾五度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雖只有《阿飛正傳》獲獎,但《重慶森林》《東邪西毒》《花樣年華》《春光乍泄》部部都能獲得國際影展的肯定。2013年第五十屆金馬,王家衛再攜《一代宗師》而來,被譽為獲獎大熱門。
張曼玉
1989年,《三個女人的故事》戰勝《悲情城市》獲最佳影片,這部影片導演在之後也大放異彩,他的名字叫關錦鵬,但更重要的是25歲的張曼玉那年憑此片獲得金馬女主角,從此開啟了這位香港女星獲獎之路。在這之後,張曼玉分別在第二十八屆《阮玲玉》第三十四屆《甜蜜蜜》、第三十七屆《花樣年華》獲得女主角肯定,同時也在香港拿到金像獎女主桂冠。至今,張曼玉還是金馬歷史上唯一四奪女主角的女演員,男主角都沒有出現四冠王。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她還憑借《滾滾紅塵》獲第二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周星馳
1988年第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頒給了周星馳,這個香港電影圈的新人在參演這部影片之前,只是個多年跑龍套的電視劇臨時演員、兒童節目主持人,這個獎項似乎象徵著「多年媳婦熬成婆」。從此他的電影片約開始變多,1990年的《賭聖》小兵立大功在港台創下票房佳績,這之後三年他連演三十多部喜劇片,奠定了獨樹一幟的「無厘頭」風格。在第一次獲金馬17年後,2005年周星馳憑《功夫》在第四十二屆金馬拿下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
本土低潮
隨著兩岸文化交流的頻繁,這十年大陸電影開始進軍金馬獎,姜文、陳沖等導演揚威金馬獎,而劉燁、李小璐和秦海璐等演藝生涯的開端也來自於金馬獎的肯定。而這十年台灣本土電影開始陷入低谷,除《美麗時光》《愛情萬歲》《卧虎藏龍》外,最佳影片都由香港和大陸電影獲得。這十年中,杜琪峰和梁朝偉後程發力,開始三奪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的歷程。而《卧虎藏龍》更是在全球掀起華語武俠片風潮。 梁朝偉
1994年出道12年的梁朝偉,終於憑借《重慶森林》摘得金馬男主角,這是他第一次獲得主角類的獎項。這個獎似乎打通了梁朝偉的任督二脈,他開始了香港電影金像獎五拿男主角、金馬獎三度奪魁的歷程,均創造兩個獎項的最高紀錄。而2000年憑《花樣年華》拿到戛納電影節男主角,更是讓他得到國際聲譽。金馬50他再度憑《一代宗師》入圍男主角,對手是梁家輝、李康生和王羽等,這次他會將金馬紀錄再度提高嗎?
蔡明亮
1994年似乎是蔡明亮年,那一年他的第二部電影作品《愛情萬歲》連拿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第31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蔡明亮是繼侯孝賢、楊德昌和李安之後,又一位在歐洲電影節享有盛譽的台灣導演。他之後的作品《河流》《不散》《你那邊幾點》《天邊一朵雲》等都有不錯的聲譽,但因對評委會看法有異議,曾攜《洞》和《黑眼圈》兩度退出金馬獎評選。2013年他的威尼斯參賽作品《郊遊》再度參與金馬,不知結果如何。
杜琪峰
2000年杜琪峰《槍火》首次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對手有《卧虎藏龍》的李安、《花樣年華》的王家衛,最終他突圍而出,此時他已出道二十年。進入21世紀,香港電影頹勢盡顯,但杜琪峰卻越拍越順手,2004年憑借《大事件》、2012年憑借《奪命金》又兩次獲得最佳導演,和李行導演並列金馬獎最佳導演紀錄保持人。更重要的是,通過杜琪峰的電影,劉德華、劉青雲也是在事業奮斗多年後終於獲得金馬男主角的肯定。
桂綸鎂
在第49屆金馬獎中,以《女朋友。男朋友》獲最佳女主角,也是繼舒淇得獎7年後,該獎項再次回到台灣演員手中。
戴立忍
2009年第46屆金馬獎上,由演員轉導演的戴立忍憑借《不能沒有你》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影片涉及台灣最底層貧民生活,對社會關懷的態度得到評委會肯定。而業界也認識到了戴立忍身上具備表演、編劇、導演多重才華。
鈕承澤
和魏德聖一樣,鈕承澤也是台灣導演「觸底反彈」的代表人物,2010年他導演的《艋舺》讓台灣本土片重新進入春節檔,並取得票房佳績。他本人雖未獲金馬獎肯定,但卻推出阮經天、趙又廷等新一代台灣男演員。與大陸合拍的《愛》也在兩岸都贏得市場認可。 觸底反彈
進入2004年之後,華語電影圈生態再次發生較大的改變。由於大陸電影市場的興起和香港電影市場的衰落,內地、香港合拍片數量增多,也讓這些影片慢慢占據金馬獎舞台,兩岸三地電影人的融合呈現前所未有的高潮。從2008年開始,台灣本土電影以《海角七號》《艋舺》為代表的影片開啟「觸底反彈」的態勢。
阮經天
在第47屆金馬獎中,以《艋舺》獲最佳男主角,也是繼柯俊雄得獎11年後,該獎項再次回到台灣演員手中。
陳可辛
進入21世紀,香港電影產量下降比較快,陳可辛是少量能保證出品數量和質量的導演。1996年的《甜蜜蜜》讓他在香港金像獎拿到最佳導演肯定,但金馬獎的肯定則要遲到10年。2006年43屆金馬獎上,憑《如果·愛》獲得最佳導演認可。頒獎當晚當時他正在北京籌備《投名狀》,劇本剛被投資方否定,正處於極度絕望中的他接到頒獎人吳君如打來的電話,可謂「雪中送炭」。巧合的是,兩年後的45屆金馬獎上,《投名狀》為陳可辛贏得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
郭富城
如今總結娛樂圈「咸魚翻身」的例子時,郭富城總是會第一個入選。2005年他在《三岔口》中的頹廢演出,為其贏得第42屆金馬獎影帝,讓他迎來演藝生涯第二個春天。從那之後,郭富城在表演方面似乎開竅,連續出演多部頗有挑戰性的角色,更於2006年借《父子》蟬聯金馬影帝,成為成龍之後第二人。
鍾孟宏
台灣新生代導演中,鍾孟宏是最受歐洲電影節肯定的。49歲的他只有三部作品,《停車》獲2008年金馬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第四張畫》獲2010年最佳導演獎、《失魂》入圍金馬50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並代表台灣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競爭。鍾孟宏的作品比較擅長對准城市人的黑暗面,和鈕承澤、魏德聖主攻類型片不同,鍾孟宏似乎更像是楊德昌、蔡明亮這類的導演。
劉德華
被譽為華語電影圈勞模的劉德華,2004年在第41屆金馬獎終於獲得最佳男主角,這是他2000年《暗戰》和2004年《大隻佬》兩獲香港金像獎男主角後,演技得到兩岸三地電影人的全面肯定。2004年的金馬男主角對劉德華意義很特殊,因為前一年他和梁朝偉因《無間道》同時入圍,不僅輸給後者而且還被主持人蔡康永調侃;2012年劉德華因《桃姐》再獲得影帝時,已學會自我調侃:「我就自己付錢拿影帝。」(《桃姐》有劉德華的投資)

5. 我認為的台灣電影十佳分別有哪些

台灣電影和音樂伴隨著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時代,在純真的心靈深處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以至於當我涉足台灣的每一個角落,頭腦中浮現的總是那些在歲月的流逝中逐漸模糊,又猛然清晰的熟悉鏡頭。帶著深深的懷舊情結,梳理了一番幾十年時光飛逝之後,仍然縈繞於心間的台灣電影,以緬懷將逝的青春,那些血氣方剛的歲月。

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台灣電視劇,你們認同嗎?


閱讀全文

與台灣電影 第一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辣椒電影哪裡 瀏覽:533
達速電影院西瓜影音 瀏覽:275
真情三人行上海電影製片廠 瀏覽:291
致命的誘惑電影天堂 瀏覽:854
唯美相遇電影經典片段 瀏覽:341
剪裁電影的手機軟體 瀏覽:985
電影盜墓筆記資源 瀏覽:436
蘇小小電影高清完整版在線播放 瀏覽:977
最新電影資源的微信號 瀏覽:232
澤藝關於倉井優的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936
愷撒大帝電影全集多少時間 瀏覽:409
成龍和吳彥祖合作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46
mp4電影下載非迅雷下載 瀏覽:11
微博上看電影真的嗎 瀏覽:989
泰國電影圖片 瀏覽:159
2021年電影映前廣告找哪些行業 瀏覽:914
吃西瓜電影搞笑視頻 瀏覽:632
拍微電影需要辦手續嗎 瀏覽:287
吳京演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215
免費下載日韓倫理電影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