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瑪麗和馬克思》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瑪麗和馬克思》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電影的畫面怪誕卻純真。這是一部講述筆友之間20多年友情的影片,同時這也是導演的半自傳式的影片。故事取材於導演本人的生活,在導演的生活中,他也有一個交往了20多年的筆友。 我們跟隨著一封封信,進入了一場關於友情、自我和對自我的剖析之旅:
1976年,8歲的瑪麗•黛西•丁格爾是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個小女孩,癟臉蒜鼻,雀斑點點,額頭還有塊膠布樣的醜陋胎記。喜歡動畫片「諾布利特」、甜煉乳和巧克力。瑪麗的媽媽是個酒鬼,而在茶葉包裝廠工作的父親平日只喜歡製作鳥標本。孤獨的瑪麗沒有朋友,某一天心血來潮給美國紐約市的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征,自閉,焦慮,無法辨識人的表情,不能通過臉孔表達情緒,也沒有朋友的馬克思•傑瑞•霍羅威茨,寫了一封信詢問美國小孩從哪裡來,並附上一根櫻桃巧克力棒。44歲的馬克思患有自閉症及肥胖,碰巧也喜歡看「諾布利特」動畫片及吃巧克力。
二人的筆友關系從1976年維持到1994年,期間各自經歷了許多人生起伏,直到成年的瑪麗終於來到紐約看望馬克思……這期間,瑪麗與馬克思的人生各自起伏,馬克思的焦慮症曾幾次達到崩潰邊緣,瑪麗也差點跟黯淡的人生說再見。故事充滿了黑色而怪誕的幽默感,很有些英倫喜劇的味道。
八歲的瑪麗和四十四歲的馬克思,同樣孤獨,所不同的是瑪麗以一種不經世事的童稚的心靈憧憬著能打破這種孤獨,而馬克思則是一種歷經風雨洞悉世事的頹廢的心態刻意迴避著這個世界。瑪麗有一隻從來不會下蛋的雞「伊斯」。
而馬克思則有一系列怎麼也養不活的金魚「亨利」,在沒有朋友的日子裡,唯一能和他們交流的就是這些不會說話的動物。瑪麗渴望愛情,對愛情充滿了幻想,但是她卻怎麼也得不到,即便是偶然得到也最終無奈失去,而馬克思天生自閉,對愛情麻木不仁,有時卻偏偏有女人青眼有加這個對人類表情完全缺乏辨識度,需要看「表情指南」才能分清楚什麼代表高興、什麼意味著憤怒的肥胖中年猶太大叔,卻有著孩子般的一顆赤子之心。
他對瑪麗的所有奇怪問題都竭盡所能真誠作答,雖然很多時候答案比問題更瘋狂,甚至完全不合時宜。我特別喜歡他在信中談論他無聊生活中那些毫不起眼全無意義的小事,比如他的一周晚飯食譜(全是拗口的希伯來語猶太名字),鄰居老太太聞起來像咳嗽糖漿混合尿液的味道。
還有他不信上帝也還堅持戴著的那頂保暖猶太小帽。而那些對常人來說改變命運驚天動地的大事,包括重病、中獎、死亡,都被他一筆帶過,羽毛般似乎毫無份量。看看,這是怎麼樣的一個怪人!這種戲劇化的人生故事在愉悅心靈的同時卻又折磨著人的精神。瑪麗能得到一些東西,比如愛情,但是卻最終無法把握;馬克思對一切都不感興趣,卻有時又會有一些好運,比如女人的吻和中獎的彩票。
但這些都無法叫他快樂,他需要的不是這些。需要的得不到,得到的不是最需要的,這就是人生的無奈。但正如馬克思信中所述,他與瑪麗的友誼正是基於一種「不完美」的殘缺之上,這使他終於能超越「傷害、混惑、背叛、不適、苦惱和氣喘」,給予一位朋友人生中最真摯的心靈擁抱。
《瑪麗和馬克思》的故事很簡單,簡單到沒有多少台詞,以朴實無華甚至看起來有些「拙劣」的影像表現出來,卻能深深地打動人。在今天這個世界,生活物資越來越豐富,但是奇怪的是我們的生存難度卻越來越大,實現自我難,創造價值難,社會公信的缺失和人際關系的淡漠,有時真的使我們無所適從。在處理馬克思的故事段落時,導演傾向於更多的借題嘲諷,大量旁白貫穿始終,把悲劇觸及的對象,擴展到整個美國社會階層。
一個不知愛情為何物,缺乏足夠認知能力的人,很有可能會被歧視,邊緣化,而且馬克思在離開家庭後,主動放棄了宗教式的精神追求,否認了上帝的存在。那在外人看來,這個古怪的中年人,只能是渾渾噩噩的行屍走肉,他沒有精神支柱,對人生的得失也並無所謂,變成了一個「透明人」,喪失了社會價值。。他們是那種最卑微的小人物,是世俗眼中的失敗者,可是他們有自己的熱愛、執著與渴望,哪怕只有他們彼此知道。都說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其實只是他們的可愛未曾有人關注。藉助科技手段,我們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大的同時,心靈的空間卻越來越狹窄,狹窄到我們有時都不得不蜷縮在網路之中,如同瑪麗一樣瞪著一雙無辜的眼睛偷窺著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一定程度上瑪麗和馬克思的故事就是我們這個現實世界的一個縮影,盡管那是上個世紀的事情,所不同的是彼此用寫信交流感情,而現在我們是用網路編織神話。特別是每個人都彼此濃縮成為一個手機號或QQ號時,心與心的距離實際上是更加被放大了,我們甚至連瑪麗與馬克思之間的書信維系的那種期待和專注都喪失了。當我們不停的變換著個性簽名以表明自己的網路存在的時候,瑪麗滴在紙上的淚水顯得如鑽石般稀有而彌足珍貴。
《瑪麗和馬克思》很有些蒂姆.伯頓的影像風格,荒誕誇張,於灰暗色調中透射著幽幽的人文關懷。影片描寫瑪麗和澳大利亞是灰褐色,一轉到馬克思所在的紐約就變了陰郁的暗黑色,一如馬克思那陰沉憂郁的心情,整部影片除了這兩種色調之外,就是那一點點少的可憐的紅色,女人的嘴唇和一些飾物、馬克思帽子上的紅纓、以及自由女神(自由女神也長著一張馬克思般醜陋的臉)手中的火把。
甚至連瑪麗額上的胎記也僅僅是令人生厭的「屎黃」色,這些為數不多的紅色,點綴著影片那單調的畫面,也是在影片並不愉快的氛圍中留給我們的一絲暖意。在這營壘分明的色彩之下,營造的卻是兩個同樣孤獨陰郁的世界,當這兩個世界開始有接觸時,那自由女神手上鮮紅的火炬也似乎預示著一個溫暖的開始和一個無奈的結局。
影片中有很多的死亡故事,而且這些死亡都是非正常死亡,瑪麗的爺爺是喝氨水死亡、爸爸是被海水沖走、媽媽是誤喝防腐劑斃命、馬克思的母親是開槍自殺,甚至包括馬克思的鄰居艾維也是以一種極其無厘頭的方式掛掉的,這種死亡一直延續到兩位主角身上,瑪麗在備受愛情和友情的折磨和打擊之下也曾一度套上了上吊的繩索。所有這些死亡看起來都像是對人生和這個世界的極端嘲弄,而且這些死亡單獨去看,每一個都是天才般的令人捧腹的看點,但是放在整個影片之中,在旁白那平靜而深沉的娓娓道來之下,卻又顯得那麼憂傷和無奈。
和所有的自閉症患者一樣,馬克思某些方面是個蠢貨,而在另一些方面卻是一個天才,他有著超強的計算能力和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他又無時不對人的行為存在著費解,就像他無法理解女人印在他臉上的唇印,這一切都讓他抓狂,外界的任何一個小的變化都會刺激他的精神世界,他的思想從來都不像他的外表一樣平靜,他帽子上的紅纓就是他心情好壞的晴雨表。一半是天才一半是蠢才的馬克思,在醜陋的外表和怪異的行為之下,卻有一顆無私而博大的心靈,他成了年輕的瑪麗的唯一的精神寄託,一直伴隨著她長大成人。
馬克思讓我想起了《飛屋環游記》種的老卡爾,那種調徹人生的悲劇宿命感,讓我感到心悸;到美劇《外科醫生格雷》中的,有一個患病的老者這樣描述自己倒計時的人生:「所有的里程碑都過去了,畢業典禮、結婚生子、退休……剩餘的生命里再也沒有新的里程碑,只有一步步逼近死亡。」終有一天,每個人都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沒有機會也沒有必要再改善自己的將來,人生已再無懸念而言。這是人才真正會明白自己揮霍和錯過的東西是什麼。
只是當兩個人的人生軌跡最終交接而銀幕上兩個不同世界的色彩最終調和時,影片留給我們的又是另外一場平靜的死亡,所幸忘年交的兩個主角頭上的紅纓和發夾在這殘酷無奈的境遇之中依然閃著醒目的光彩,那或許就預示著人生的希望和意義吧。在影片那堪稱經典的旁白之下,人生的殘酷和無奈在黑白的畫面上被盡情戲謔之後,卻又如涓涓細流一般,變得意味雋永,發人深省。
最感人的,是馬克思的回信,總是他的回信: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完美,你是有缺點的,我也是……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只能適應;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這樣的包容與原諒,我想,就是「愛」的核心了吧。
我們欣賞一個人的優點總是容易的:美麗的容貌、健碩的體魄、雄厚的經濟力、智慧的頭腦、令人羨慕的背景……這一切永遠都是被用來提升自身價值的砝碼;但包容缺點,比如馬克思肥胖的身軀和不夠頻繁的聯絡頻率,又比如瑪麗將馬克思當病例對待的人格侵犯,卻需要最真摯的理解和關愛。這樣的理解不可能是輕佻的口頭敷衍,也不會是有所目的的姿態,那是瑪麗寄出的半瓶眼淚,那是馬克思的全套「諾布利特偶」。
瑪麗終於找到了馬克思。這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啊!一個是沐浴在澳大利亞陽光下的女孩,一個是生活在紐約陰冷公寓中的宅男,本來他們的生活是沒有產生交集的可能,但當他們意外的成為筆友,彼此的每一次傾訴與傾聽,就成為他們生命之河的航標。這種淳樸的依戀溫暖了瑪麗的前半生和馬克思的後半生。
所以,當那一大一小兩只手終於握在一起時,那掛在馬克思胸前的小冊子和天花板上每一封被熨的服服帖帖的信件時,感動依舊,屏幕前的我再也忍不住淚光漣漣。那並非愛情,不是親情,卻遠遠超越友情。它很難用文字描述,也超乎邏輯無法重復,那是兩顆心拋棄一切年齡、樣貌、身份、種族、性別、信仰、國籍、文化之後,終於坦誠相對一秒鍾霎那燃燒的最奪目光芒。
如果沒有馬克思,瑪麗並不坎坷的一生或許也不為人所知,反之亦然。因為和馬克思有年齡上的差距,瑪麗對世界的憧憬和好奇才得以袒露,但未曾想馬克思卻是個性格和知識結構都殘缺的怪人。也只有這樣,兩個人才會成為二十年的筆友,在人生的關鍵點上期待對方的支持,假如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都一帆風順,也就無需再找個看不見的朋友了。
一個本該煽情的筆友故事,由於個人的不幸而相互化解,導演Elliot始終保持著一種「失意者的樂觀」,把自己對友情的感悟透入到粘土人里。打字機鍵盤上的「M」,是導演在影片中設立巧妙的一把「鑰匙」。二人的姓氏首字成為了一個紐帶,馬克思一度無法原諒瑪麗,親手把它掐斷。
善良的瑪麗心中太過於依靠馬克思,沒有了這把鑰匙,生活就失去了光彩,甚至於丈夫也離他而去。影片在兩人突然斷交時,出現了一個轉折點,揭示出每個人心中的依戀和脆弱,馬克思和瑪麗如此,觀眾也一樣。在影片中除了瑪麗和馬科斯,還有不少性格分明的配角,他們的外形、癖好被故意誇張放大,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平凡者。乞丐、房東、父母、鄰居…被漫畫家辛辣的筆觸捕捉出來,捏成小人置於銀幕上,燃起觀眾似曾相識的共鳴。
Elliot總是對生命充滿感慨,之前的《裸體哈維的一生》,更類似於傳統的默片,主人公最後以逃跑終局,有一些卓別林「流浪漢夏爾洛」的味道。《瑪麗與馬克思》中加入了大量的內心獨白和自我剖析,用內外景的反差營造了馬克思的疏離感,層層疊疊的紐約市模型下,封閉孤獨,符合都市人群的切身體會。即便馬克思的命運,是一種過於誇張、敏感的極端狀態,但他自身的朴實品質和對友情的珍視,還是閃爍著普通人的原始光芒。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難能珍貴的朋友,一個也好兩個也罷,他們都是你生命的財富。就像馬克思一樣,在臨終的時候能舒服的躺在沙發上,一抬頭就能看見整個天花板的書信,沒有比這種愛更能安撫人心了;
瑪麗在經歷了人生的風雨歷程終於握住了馬克思的手,雖然此時馬克思已經去天堂看守他的巧克力了,但一直以來,他們的心比握在一起的手還近。生命里本來就有那麼多的遺憾,或許是半瓶眼淚的寄託,或許是一塊巧克力的分享,這點滴的純真就足夠了。它足夠將矯情世故壁壘打到,成我們所有人心畔間最後的一代女亮光,一絲溫暖……
丹斯電影節的董事傑弗里•傑爾莫表示:「這是一部講述兩種人生、兩種生活的影。這兩個主角在生理上都有一點障礙,艾略特用黏土為我們描繪了兩幅肖像作品。影片中充滿了不期而遇的感動、笑料以及迫使我們思考的情節。配樂也是亮點——馬克思第一次給瑪麗回信時伴隨打字機節奏快步迴旋的交響樂,瑪麗在半清醒狀態下被悲傷的黑幕包圍,希區柯克老電影《擒凶記》中那首經典的《Que Sera Sera》隨之憂傷環繞,還有結尾歌劇《蝴蝶夫人》中的低吟,都動人至深。
相信,觀眾在看到影片之後,會對Elliot的工作報以熱烈的掌聲的,因為他製作出了一部耐人尋味、意味雋永的影片。
記住,這世界怪誕而瘋狂、讓人困惑,但好在我們還擁有友情。
❷ 求有關馬克思主義的電影
有關馬克思主義題材的電影比較少,個人給你推薦1部:
《年輕的卡爾·馬克思》 (《青年馬克思》)2017年上映,德國,法國,比利時合拍,國內也有引進。
劇情講述了26歲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相遇到共同撰寫《共產黨宣言》的故事。
❸ 電影《青年馬克思》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青年馬克思》該片講述了1844年,年輕的馬克思在巴黎與恩格斯相識,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合作撰寫《共產黨宣言》的故事。
1843年,君主專制下的歐洲飢荒肆虐、經濟蕭條,處處危機四伏。英國的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秩序,創造出新的無產階級。秉持博愛共產理念,工人組織陸續成立。兩名德國青年,馬克思與恩格斯,將顛覆這些組織的烏托邦思想,改造他們的斗爭及全世界的未來。
馬克思自大學畢業後,憑著犀利文筆與非凡思路迅速躍升《萊茵報》總編。然而,因他撰文抨擊普魯士國王導致報紙被迫停刊,隨後,他帶妻子遷居巴黎。在創辦《德法年鑒》期間,馬克思結識了家境富裕的德國同鄉恩格斯。
恩格斯在英國曼徹斯特經營紡織工廠,擁有卓越手腕與經濟知識。他的出現,於金錢、於學識,都大大支持了馬克思的思想實踐。後來,兩人受託起草「正義者同盟」規章,一同完成了經典政治文獻《共產黨宣言》。一位困苦拮據仍不改其志,一位含著金湯匙又滿懷抱負。時代青年的聚首,即將讓全世界風雲變色。
(3)有關馬克思主義的電影擴展閱讀
《青年馬克思》是拉烏爾·佩克執導的傳記影片,由奧古斯特·迪赫、斯特凡·科納斯克、薇姬·克里普斯主演,於2017年2月12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上映,2018年5月5日在中國上映 。
角色信息:
(1)卡爾·馬克思,青年革命者。在《萊茵報》因撰文抨擊普魯士被迫停刊後,他和妻女遷居巴黎,生活十分拮據。即便如此,他仍堅持斗爭。在巴黎期間,他與恩格斯相識,雖然一開始稱對方是「門外漢」,但十分贊賞恩格斯所寫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二人成為革命同志並結下深厚友情。
(2)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富家公子,其父在英國擁有多家紡織廠。但他作為父親工廠的代理人,對父親剝削工人階級的行為極其不滿。被民主主義的政治思想所吸引的他,深入工人階級以獲得第一手資料,完成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以此為契機與馬克思成為朋友。不僅與馬克思互為精神支柱,更為馬克思提供了經濟支援。
(3)燕妮·馮·韋斯特倫·馬克思,出身自德國名門望族,卻義無反顧地愛上了馬克思這個「無宗教信仰的猶太男孩」。即便婚後的生活再艱苦,她也沒有向家裡要一分錢。她具有非凡的思想境界,對馬克思的革命思想有著深刻的理解。
(4)瑪麗·伯恩斯,來自愛爾蘭的紗廠女工,愛憎分明,爭強好勝,積極投身於工人運動。在恩格斯父親的工廠工作時與恩格斯相識,後來與他結為夫婦。幫助恩格斯與正義者同為盟取得聯系,對恩格斯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❹ 《青年馬克思》觀後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我整理的《青年馬克思》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馬克思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雖然熟,但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感覺還是深奧的,不太懂。在多數人眼中馬克思是遠離世俗小民的高大上人物。假如被問到馬克思的初心是什麼,相信許多人會兩眼茫然。
最近電影院在熱映《青年馬克思》。這是一部譯製片,法國、德國、比利時聯合拍攝的。這部電影沒有對觀眾講大道理,進行空洞說教,而是通過場景再現,還原了19世紀歐洲當時的社會背景、馬克思的愛情、馬克思生活的窘迫、馬克思與恩格斯的相識相知、馬克思與恩格斯的追求、馬克思流亡、《共產黨宣言》的誕生過程等等。它是一部貼近觀眾心靈、情感的劇情片,用生活片段和細節反映出馬克思與恩格斯的信仰及奮斗歷程,通過他們的言行舉止來感動觀眾。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春故事穿越百年時空,依然讓觀眾熱血沸騰、為他們的信仰和初心感動不已。
19世紀中葉,資本家用種種手段攫取財富,如設法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壓低工人的工資、大量使用廉價的女工和童工等,無產階級飽受剝削,生活貧困潦倒。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是產業工人,但他們十分同情受到嚴酷剝削的工人階級,毅然絕然地與資產階級分道揚鑣,有覺悟地超越了自己所出生的階級,努力為所有人建設一個更加公平的世界。擔任《萊茵報》主編兼自由撰稿人的馬克思憑著犀利的筆桿子,不遺餘力地為弱勢群體仗義執言。1843年,進步的《萊茵報》被查封,馬克思開始了流亡者的生活,他失去了國籍,失去了職業。馬克思一生縱使顛沛流離、貧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勞動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
《青年馬克思》通過重現馬克思的生活場景告訴觀眾他的價值觀是什麼。馬克思奮斗的出發點就是維護被剝削階級的利益,讓勞動者不被剝削,不受壓迫,能充分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過上幸福的生活。這就是馬克思的初心。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成了無產階級追求解放和幸福的代言書。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踐行初心的實際行動和生動反映。
時間過了2個世紀,馬克思一直是我們的精神導師。當前的我國社會與19世紀的歐洲社會有截然不同的發展背景和社會矛盾,馬克思的有些理論可能已經不適用當前的社會了,可我們的初心還是一樣的,有著共同的願望和理想,都希望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幸福。馬克思的初心仍是指導我們前行的領航燈。
安逸的日子過久了,有些痛苦就會淡忘,有些信仰就會漂浮。我們一直奉行馬克思主義,可有些地方還是與初心有點距離。比如說貧富差距,在有些國有企業,領導幹部與一線員工的工資差距不是三五倍,而是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這貧富差距有點大了。
在「七一」前夕,再接受馬克思主義初心教育是有必要的。去觀看《青年馬克思》吧,與偉人的靈魂來一次親密接觸,讓馬克思主義初心引領我們朝著信仰的方向前進。
今年正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為了向這位偉大的思想家致敬,有幸參加了黨支部的《青年馬克思》的觀影活動。115分鍾的電影,節選了1843年至1848年間馬克思的生活片段,這5年多時間,是馬克思主義日臻完善成型的重要階段,也是整個歐洲矛盾四起、學說林立和迷茫困頓的特殊時期。
影片還原了《共產黨宣言》誕生的艱辛過程,同時描繪了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的動人友誼,以及馬克思與燕妮之間的理想愛情。
十九世紀君主專制下歐洲飢荒肆虐,經濟蕭條,民不聊生。影片開始為我們講訴了一宗林木盜竊案,一群為了生計的窮人前往森林撿拾枯樹枝,而法律規定森林屬於資本家,撿拾樹枝的行為屬於盜竊,從而導致了一場屠殺,老人婦女兒童就這樣死在了資本家爪牙們的屠刀之下,死在了資本家的權利之手,鋪墊出後文的背景。
秉持博愛共產理念,工人組織陸續成立。兩名德國青年,馬克思與恩格斯,將顛覆這些組織的烏托邦思想,改造他們的斗爭及全世界的未來。
恩格斯的出現,於金錢、於學識,都大大支持了馬克思的思想實踐。爾後,兩人受託起草「正義者同盟」規章,一同完成了經典政治文獻《共產黨宣言》。一位困苦拮據仍不改其志,一位含著金湯匙又滿懷抱負。時代青年的聚首,將讓全世界風雲變色!
作為一名共產主義的堅定支持者,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在這個日新月異而又暗流涌動的國際形勢之下,我們應該加強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理解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認清形勢,理解各項政策制定的基礎,我們更應該像馬克思那樣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我們的社會主義世界奉獻微薄之力。
不知道最後放的紀錄片什麼意思,是為了平衡一下嗎?
不過其他部分還是不錯的。
我是不懂電影,單純以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說一下。
早期的馬克思是一個哲人,自由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但是當馬克思轉向政治經濟學批判時,我們知道,一切問題的焦點都在所有制結構和生產關系。電影正是展現了這個過程。
開篇是非常棒的,林木盜竊案,它好就好在一下子就暴露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視角。林木盜竊案問題在於,習慣了中世紀傳統的農民並不知道他們現在面對的不再是只關心政治統治,戰爭和榮譽的封建領主,而是資產階級化了的地主。羅馬法賦予資產階級明晰的,絕對的財產觀念。產權既然歸我,你就不能動分毫。既然我控制了整個社會的經濟權力,王朝也需要為我說話。
緊接著是歐門-恩格斯工廠,工人階級破壞機器的反抗和資本對他們生殺予奪的權力。私有制當然不是資本主義的特產,但是私有制依然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私有制決定了無產者-私有制的局外人,只在純粹理論上擁有和私有者同樣的權利-隨時有可能被從生產資料旁邊拉開,拋到街上去。
私有制是一切商品交換的基礎。
私有制是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核心,如果不談這個,政治經濟學批判就毫無意義。
因此,電影一開始就擊中了全部問題的核心,只是不清楚這是有心還是無意。
接下去就是一段在多數人看起來可能很平淡乏味,但的確可以看到馬克思思想軌跡轉移的過程,從一個批評家轉為革命家,從一個哲學轉變為經濟學家(但絕不是研究大家該怎麼賺錢的那種經濟學家,直到今天,資產階級經濟學依然在按自己的庸俗標准去衡量馬克思)。
電影在細節上力圖充填更多內容,燕妮和恩格斯的女伴,一個是有偉大精神的貴族,一個是覺醒的無產階級。鮑威爾,巴枯寧,魏特林,蒲魯東。一整幅歷史畫卷,同時馬克思在與這些人決裂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對自己舊思想的告別。不過遺憾的是對每一種思想電影介紹都很不到位。
最重要的當然是恩格斯和馬克思的友誼,就我個人看來,恩格斯的確缺乏馬克思那種卓越的天才,但是在1845-1848年這段時間,恩格斯卻由於自身經歷具有比馬克思更高的認識,可以說這時候,他是馬克思的引路人,當然,同時也是互補。
前幾天,跟我的一位同學去看了這部《青年馬克思》的電影,因為我本科專業是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隸屬於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是學馬克思的,所以,對於馬克思算是比一般人了解一點了。
但是,去到電影院,卻發現除了我跟我同學之外,就只有一個人在電影院坐著,我們三個人包場了。在我看來,馬克思真的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好多人好像對他不是蠻感興趣,也不是蠻了解他的。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他是1818年5月5日生的呀。所以為了紀念這位偉人,德國及法國的電影製片公司聯合創作了這部影片。
電影是以馬克思、恩格斯從相遇開始一直到他們最終創立《共產黨宣言》,推動全球社會主義運動的過程,主要寫的是馬克思24歲之後一段時間的故事。
馬克思24歲時,由於沒有當成大學教授,只能去《萊茵報》當主編,可是他的觀點才激烈了,受到當朝政府的抵押,最終《萊茵報》各個成員都解散了。
恩格斯比馬克思小兩歲,其父親是大資本家,使用的管理工人的方式就是去剝削、壓榨工人。恩格斯非常不同意他父親的這種管理工人的方式,並與一位很有個性的在其父親工廠工作的反動派女性相戀了。恩格斯會經常去探訪工人的情況。
沒有工作的馬克思境況非常窘迫。他的妻子燕妮與他非常相愛。燕妮出身於大戶人家,長得非常漂亮,比馬克思大四歲。不過在她的骨子裡不喜歡大戶人家中被束縛的生活,還是非常崇拜馬克思的,覺得他是位非常有思想的人。燕妮為馬克思生了幾個女兒,這位馬克思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後來,他遇到了恩格斯。恩格斯可以說是位非常好的朋友。他本來是不喜歡從事他父親給他的所謂資本家的工作的。但是為了支持馬克思的工作,他竟然還是當了很多年的資本家,只是幫助馬克思解決經濟上的困難。
在他們為工人發言的過程中,當然遇到了非常多的阻力。當時工人運動中支持力度最大的兩個戰線都認為把工人組織起來,只要他們力量足夠大,就足以推翻當時的反動政府,然後建立工人階級的世界。而馬克思、恩格斯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必須要為工人樹立一個綱領,讓他們能夠內心非常服從地去參與到工人運動中去,這個綱領自然就是《共產黨宣言》。
整個影片看下來,可能就是覺得在很平淡的描寫馬克思的傳記。但是這部影片也能夠引發我們當代青年人的一些思考。馬克思、恩格斯這些人物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非常有自己的思想,其實馬克思的很多著作的思想在其三十歲之前都已經基本形成了,無疑他們都很聰明。但是他們為工人階級發聲,寫出了非常多的在哲學界、經濟界、社會界都非常有影響力的著作,他們的思想是顛覆性的,這是值得我們當代青年人去學習的。就像馬克思的墓誌銘所寫的,馬克思之前的哲學家都是在解決怎麼認識世界的問題,而馬克思則解決了如何改造世界的問題,這無疑是非常具有創見性的。
通過觀看《青年馬克思》,讓馬克思主義這個名詞漸漸在我的腦海里清晰起來,對馬克思主義也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體會。馬克思主義我認為就是為人類求解放。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理論。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的'改變了世界,也深刻的改變了中國,是我們立黨建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們青年一代最鮮亮的底色。我們要在不斷發展的進程中不斷證明其正確性和指導意義。
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馬克思一生縱使顛沛流離、貧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馬克思是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熱愛生活,真誠朴實,重情重義。馬克思為我們留下了具有非常價值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系,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如果給每個人都貼上標簽,馬克思一定是多彩的一個。他立足當時所處時代,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放眼整個人類發展規律,提出了剩餘價值學說,不斷在實踐與思考中形成馬克思主義,這推動了整個人類世界的發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豐富自己的思想,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所取得的成就,從「兩半」社會到近代到改革開放再到新時代,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下發展的,新時代面對新情況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我國重大問題,最終實現我國偉大夢想!
馬克思給我們留下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我們紀念馬克思是為了向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致敬,宣誓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信念。
身為當代青年,我們被寄予了更多的希望與期許,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與機遇,但我們的優勢就在於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即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新時代,我們仍然要學習並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班人。
《青年馬克思》講述偉人卡爾·馬克思在過去為了實現共產主義而艱苦奮斗經歷的電影在影院播出。為深度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精神,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我院全體師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校學生會組織幹部,幹事作為代表參與觀影。
首先這部電影中的青年馬克思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堅持不放棄,對事業、生活、朋友的熱情,看準目標,砥礪前行,鍥而不舍。其次這部電影十分真實,不是將馬克思恩格斯推上神壇,而且從一個近乎平凡人的視角去講述了最朴實的馬克思和恩格斯。
片中的青年馬克思積極奮斗,與資本主義勢力對抗到底即使受到資本階級的迫害,也不改初心。馬克思也曾叛逆過、迷惘過、苦惱過,但他勤於讀書、善於思考、堅持夢想、敢於批評、勇於實踐、不畏苦難,一步一步朝著那個最初的夢想靠近。我想在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更需要這種為幸福努力奮斗的精神。
而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理解馬克思主義,不僅有利於我們用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更可以提高邏輯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辯能力,且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認清當今形勢和理解各項政策制定的基礎。
我們青年大學生應該有自己想法,提出自己的主張。前方盡管布滿荊棘,但我們也要勇往直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一名合格的青年大學生。為了真理付出自己的一切。
看完電影《青年馬克思》有三個突出的感受,一是馬克思的人格魅力,二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三是中國共產黨人理論與實際結合創造中國奇跡的實踐魅力。
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馬克思一生縱使顛沛流離、貧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馬克思是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熱愛生活,真誠朴實,重情重義。馬克思為我們留下了具有非常價值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系,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青年馬克思觀後感精選6篇青年馬克思觀後感精選6篇。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如果給每個人都貼上標簽,馬克思一定是多彩的一個,是千年最偉大思想家。他立足當時所處時代,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放眼整個人類發展規律,提出了剩餘價值學說,不斷在實踐與思考中形成馬克思主義,這推動了整個人類世界的發展青年馬克思觀後感精選6篇文章青年馬克思觀後感精選6篇出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豐富自己的思想,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所取得的成就,從「兩半」社會到近代到改革開放再到新時代,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下發展的,新時代面對新情況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我國重大問題,最終實現我國偉大夢想!
紀念馬克思,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是多麼強大,道路的選擇是多麼重要,崇高的事業是多麼值得奮斗,馬克思主義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是多麼緊密相關。
作為一名學生幹部,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要繼續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地展現出來!
正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觀看了《青年馬克思》影片,115分鍾,為我們能講訴了1843年《萊茵報》被查到1848年《共產黨宣言》問世的短暫青春故事。
影片開始為我們講訴了萊茵省的林木盜竊案。萊茵省的窮人為了生計不得已前往森林撿拾樹枝,而萊茵省議會認定樹枝屬於國有財產,頒布了相關議會法令,窮人撿拾樹枝的行為被判定為偷竊。眾多老人婦女兒童死在貴族的權利下,鋪墊出後文的背景。緊接著《萊茵報》在科隆被查封,言論自由被普魯士君主鉗制,馬克思被驅逐出境,被盧格帶往巴黎,創辦了《德法年鑒》;恩格斯在英國的曼徹斯特紡織廠目睹了工人的反抗,為研究英國工人階級現狀,深入貧民窟,並愛上了女工瑪麗,開始了解的貧富雙重狀態,完成了關於《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調查。
影片剛開始是雙線敘述,從馬克思恩格斯見面開始並線。在盧格的家中,恩格斯與馬克思再次相逢,被生活所困、脾氣暴躁的馬克思與貴族出生、沉靜如水的恩格斯在爭鋒相對後志趣相投,暢飲到深夜,並對蒲魯東的青年黑格爾派進行了批判,燕妮取名為《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可以看出這位出身於德國貴族"特里爾舞會皇後"的非凡之處。電影中後續的點滴也說明馬克思的成功,與背後妻子的支持和理解是分不開的。
恩格斯的另一半瑪麗,是工人活動家,剛開始做為恩格斯家的紡織工人抗議資本主義,後續幫助恩格斯了解工人階級狀況,引薦恩格斯和馬克思與正義者聯盟的領袖見面,對後續將"正義者同盟"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取代"人人皆兄弟"的口號的實現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布魯塞爾,作為比利時的首都,歐盟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是馬克思驅逐出巴黎的逃難地,在這里因為自己潦草無法獲得工作時的失落,體現出貧困無法支撐妻兒生活的無奈,在收到恩格斯的救濟時對付完上門討債的人後的喜悅,使恩格斯的形象更加普通化、立體化。
知識界永遠都會有爭論,魏特林、蒲魯東和巴枯寧,這些角色各自代表的政治流派和立場,與馬克思恩格斯的激烈爭執,《貧窮的哲學》和《哲學的貧窮》,透漏著唯物主義辯證思維,以及對於自我觀點的勇敢表達。在恩格斯在酒吧中提議馬克思去讀英國的政治經濟學,如李嘉圖等,也是為最終《資本論》在1968年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影片最終以1848年油燈下創作《共產黨宣言》為結尾,整個影片講述了青年馬克思、恩格斯的愛情和偉大友情,他們的革命友情創造了歷史,啟發了人類的思考,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