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韓國電影《辯護人》結尾男主角被審判,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辯護人為其辯護
多人為其辯護的原因是:男主宋佑碩之前不畏強權,幫助學生辯護的事感動了這些人,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司法必須要獨立,司法公正才能貫徹 ,一個國家的民主才會有未來,這是他們向目標邁出的一步,所以最後會有釜山99名律師聯名為宋佑碩辯護。
(1)辯護人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1、原型「釜林事件「
「釜林事件」發生在1981年,當時釜山檢方在沒有逮捕令的情況下,以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戒嚴法」、「集市法」等罪名,非法拘禁正在進行社會科學書籍閱讀聚會的22名學生、教師和公司職員。其中19人被檢方起訴並獲刑1-7年。此案後來被韓國社會認定為民主化運動。
當時,韓國前總統盧武鉉與金光日、律師文在寅一同擔任了免費辯護,以該事件為契機,走人權律師的路。
2011年4月,「釜林事件」的14名被害人曾起訴當年參與刑訊逼供的2名警察(另一名警察當時已過世),但因「訴訟時效已過」為由被法院駁回。2012年,其中的五人向法院提出了復審請求。2014年2月13日,釜山地方法院對「釜林事件」進行了二審宣判,判決5名被告人無罪,距離一審判決時隔33年。
2、影片主題含義分析:
第一層是從國家層面,它揭示了這種軍政一體的國家體制並沒有完全成為歷史,仍然有復活的可能,因此我們應該時刻敲響警鍾,堅持不懈地推進社會的民主化、公平化,法制的透明化、公正化。
第二層是從個人層面,它呼喚著民眾要有基本的法律意識,要勇於維護自己的法律權益。三是為法律工作者樹立了鮮明的榜樣,影片用行動向廣大法律工作者說明了一切,只有走在民眾的前邊,才能實現法律的效益,才能對得起人民賦予的權益,才能實現一個國家民權和法制的統一。
第三層含義由淺到深,環環相扣,高屋建瓴,可以說在敘事的趣味性和表達的深入性得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讓觀眾在欣賞的時候感到非常舒服。優秀的主題、適當的編排,佐之宋康昊對人物形象精準的把握,成就了這部打破韓國影史票房的優秀作品。
②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是什麼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是:33年前曾被判有罪的五名被告在幾十年後被法院認定無罪,洗刷了多年的冤屈。
「釜林事件」指的是1981年9月,韓國全斗煥獨裁政府以傳閱有害書籍、組織非法集會和涉嫌違反《國家保安法》等理由,非法逮捕並監禁參加讀書會的教師、職員、學生共22人並通過刑訊逼供讓他們承認不存在的犯罪事實的事件。
法院最終對這22人中的19人做出了有罪判決,判處了一到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而當時免費為這些被告辯護的正是後來成為韓國總統的盧武鉉,電影《辯護人》正是取材於此事。
《辯護人》電影讓「釜林事件」暴露在大眾視野
韓國媒體稱,與電影《熔爐》催生出「熔爐法」一樣,「釜林事件」受害人們能夠在多年後洗清冤屈也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去年上映的《辯護人》,正是《辯護人》的熱映讓韓國更多的人了解並關注「釜林事件」,最終讓受害人們平反昭雪。
據悉,「釜林事件」19名受害者中剩下14人也將向法院提交復審申請。
③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是什麼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是距離一審判決時隔33年,判決5名被告人無罪。
《辯護人》真實事件是「釜林事件」,發生在1981年,是當時釜山檢查方在沒有任何證據和逮捕令的情況下,對正在進行聚會的22名學生、教師和公司職員以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戒嚴法」、「集市法」等罪名進行非法拘禁的事件。這次事件過後,被韓國社會稱為「民住化運動」。
《辯護人》的作品評價:
至少在這部影片中,電影成為了大於電影的藝術,超越電影本身的存在,承載了很多不堪重負的歷史。導演楊宇錫或許是覺得歷史太沉重,在影片前半個小時製造出了一種輕喜劇的風格的假象,無論是配樂、節奏和風格,這跟後面的風格轉變形成強烈的對比,反而更加凸顯出一種強烈的歷史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