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男主是個快遞員。女主是個賣內衣的。電影名字是什麼
《超級快遞敏襪》
劇情簡介:
超級快遞員馬力在一次普通送件中,受到買內衣的女主安娜脅迫,外捲入一宗撲朔迷離的神像藝術品爭奪戰。安娜後來和昌茄馬力變成了一對歡喜冤家,上演了一系列相愛相殺的爆笑劇情,悲催的馬力一邊忍受著她腳踹、戳頭威脅的虐待,一邊又與其共騎一輛機車面對刺激的追車歷險。
尋求脫險的他只能憑借著自己送快遞的頭腦和經驗見招拆招,跟一夥以加里為首的身手非凡的國際大盜團伙爭分奪秒、鬥智斗勇。
創作背景:
該片由基美影業出品,宋嘯執導,陳赫、宋智耐拿察孝、大衛·貝爾領銜主演,肖央特別出演,闞清子友情出演的動作喜劇電影。
該片講述了超級快遞員馬力在一次工作中被意外捲入一場「國際大戰」的冒險故事, 並於2016年12月2日全國上映。該片一個典型的奪寶故事設置,劇情沒有那麼燒腦,故事簡單,人物正邪分明,剩下的是細節展示。
B. 據說這是2014年被嚴重低估的11部電影,真的都看懂了嗎
據說這是2014年被嚴重低估的11部電影,你都看過嗎?
1.性本惡
豆瓣評分:6.7
《性本惡》是促使我寫下這篇日記的第一原由,這片充滿負面的爭議和壓倒性的差評其實也在情理之中,神秘高逼格大師品欽的文學作品本就是根難啃的硬骨頭,一大捆麻花一樣交錯零碎的劇情(在其作品中已算比較容易理解的了)想要高水品的搬上熒幕,加上在那樣一個特別和典型的社會背景下,對於很多導演來說這題材就像個燙手的山芋不敢輕易嘗試,可想而知PTA也是冒了很大的風險,但凡是看過原著再看這片的應該都能感受到PTA對於品欽的尊重和神還原,可以說極盡完美的形象到位重現了書中關於那段迷幻醉人的嬉皮士年代的描寫。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並沒有看過小說,雖然劇情耗費了一些腦細胞,卻絲毫沒有疲乏無聊之意,反倒總覺得有股勾人的癮驅使著獵奇心理身臨其境的沉溺到當年的氛圍和感覺中,非常美妙,跟著多克的腳步一步步淪陷沉迷。PTA的電影總有種非常強大的魅力,無論是技術層面或內容方面抑或演員發揮,就像所有高配置的元素全都交織在一起,很好看。作為米國響當當的獨立導演年紀輕輕才華卓越還顏值爆表,PTA始終在保持自我一定風格和水準的同時,一直都在不停地嘗試和改變,這是最令人欽佩的,雖然在非主流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過也對PTA能製造的驚喜度反倒多了一份更大的期許。看到6.7這操蛋的分數,只剩「呵呵」了。
2.錫爾斯瑪利亞
豆瓣評分:7.6
拿下奧斯卡四項大獎的《鳥人》觀影人數過6萬,評分8分左右,有奧斯卡這塊金字招牌的鼎力相助,一部電影完全可以做到「飛上枝頭變鳳凰」,關注度飆升,很多人也許會納悶幹嘛扯到這片身上,並非無緣無故,而是《錫爾斯瑪利亞》和《鳥人》的主題有點異曲同工之妙,前者以絕妙的台詞混淆,後者以別具一格的運鏡手法,都以電影鑲嵌戲劇的形式探討了演員的職業狀態和日常生活,角色和「我」之間的界限被神奇的打破融合,比起富有拉美文學奇幻色彩以超現實主義手法奪人眼球的《鳥人》,我比較偏愛《錫爾斯瑪利亞》,其更貼合真實的生活,也更意味深長。
看到不少人說這片枯燥乏味,充斥著瑣碎的對話,表面上看就是挺日常的生活,不過一旦仔細品味起來就會發現其中細膩巧妙的交織著三個擁有不同身份和心病的女人戲中戲外的狀態和關系,他們相互影響、對照和聯系,過往的逝去,煩惱的現實,重新展望的未來,高大上的戲劇給予的精神價值,爆米花電影給予的浮華名氣,其中兩人毫不掩飾諷刺意圖的嘲笑對話,尖銳而有趣,對台本的情節中利用雙重台詞的混合交錯形成虛實融合很棒,最後的結局似乎預示著人生辭舊迎新的另一篇章即將精彩上演。
片中三人單個拎出來看也很本真的貼合個人形象,看到很多人都說KS依舊沒法擺脫零表情的撲克臉,我倒是覺得挺眼前一亮的,從好萊塢虛無浮躁的聚光燈下退出來參演這部電影無疑是非常明智的選擇,KS早期主演的幾部文藝小清醒電影還挺不錯的;比諾什精彩依舊,她的參演本身就是種品質的保證,無需多言;CM演得也很到位,微妙的是將她們片中的角色和現實中的她們緊密的聯系起來,感覺完全可以沒啥偏差的畫上等號,毫無違和感。另外瑞士的壯觀景色太養眼。
3.狐狸獵手
豆瓣評分:7.3
PTA和米勒可以說是最被看好有大師相的美國導演,也是一對很有自我理念和互相賞識的好基友,記得2012年PTA在水城憑借神作《大師》成功擒下銀獅,胖子和鳳凰也同時拿下影帝,卻被奧斯卡那幫頑固迂腐的老頭完全漠視掉,今年米勒的《狐狸獵手》也有同樣的遭遇,在戛納贏得最佳導演,到了奧斯卡結果和PTA一起陪跑(《性本惡》錯失最佳改編劇本簡直太瞎眼),當然一部電影優劣並不能以奧斯卡得獎是否來作為唯一的評判標准,不過還是有點為此打抱不平,這7.3分也實在是接受無能。
一開始覺得就是一部關於散發著男性荷爾蒙幾個身強力壯的大力士在教練的調教下摔出輝煌歷史的正能量故事,還是偏傳記類的電影,有點索然無味的即視感,直到看完才恍然大悟沒能盡早看到這樣一部好片而後悔的要死,不過分顯山露水異常冷峻隱忍的敘事手法,看似不過是還原了個真實的摔跤故事,實際暗涌曖昧可怖的氣息和強大的精神訴求,以及夾裹著厚重而深刻的人性意圖,被無限擴張扭曲的慾望構建出了一個披著金色外衣實際不堪一擊的「黑色美夢」,卡瑞爾演得真棒,兄弟倆也很到位,透過這片無疑又再一次證明了米勒正以神速的步伐邁入大師的殿堂,
4.冬眠
豆瓣評分8.1
3個多小時,被不少人視為嚇破膽的片長,雖然讓人望而生畏,也會產生歐洲文藝片一貫給人留有的沉悶枯燥的刻板印象,在錫蘭以往作品風格的基礎上顛覆性嘗試的再添一把火,充斥著大量密集的對話(有通俗直白的交流,也有深刻的意見探討),無疑要更費精力和腦細胞,會下意識的覺得巨難啃和超催眠,不過一旦沉下心來走入錫蘭精心刻畫的那個包含了社會、家庭和個人問題的影像世界,就會覺得異常的美妙,看似裹著一件單薄乏味的外衣,實際有著堅實厚重的精彩內核。
錫蘭僅通過人物生活化實際做無用功的交流過程,體現幾方之間傷痕累累搖搖欲墜的關系,看似平淡日常,實際充滿著強大的張力和波動,以及由於各種原因產生的隔閡,加上寥寥幾筆客觀帶過卻很顯眼的宗教質疑,交流無用的著重刻畫,一時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主旨上有過異曲同工之妙的伯格曼。看完最後的獨白一直在耳邊回響,錫蘭就像用精緻的手術刀悄然的切開了社會的一道傷口,展現了站在各自立場上的人們生活的現狀和難以扭轉危機的關系,異常的沉重和揪心,充滿了憂傷而悲憫的詩意。錫蘭也終於憑借這部更為飽滿的精心大作在戛納一舉登頂,為之前一直冠以的「無冕大師」證了明。
我看的這版字幕不太好,感覺有很多不靠譜的地方,這種有大量對話的片子,字幕太需要良心了,錯漏百出必會造成不少同學的負面觀感,一部電影若是毀於字幕就真心冤了(不過還是非常感謝那些努力為大夥服務的同學們,要是木有你們的翻譯,真心就看毛線了)。評分徘徊在8分左右,有點偏低了。
5.修女伊達
豆瓣評分:7.7
看到不少評論都說這片的劇情太過單薄寡淡,完全靠別出心裁的攝影撐起了全片,很自然的我們常常將敘事作為電影的至高標准,甚至將電影喻為動態文學,文本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有時候劇情並不能作為衡量一部電影優劣程度的唯一標准,甚至有心淡化的意圖能獲得某種更微妙的感官體驗,不需要作過多的闡釋,就像一幅牛逼的簡筆畫,刻意的著色反倒是畫蛇添足失去了意境,看似寥寥幾筆實際有著更加值得玩味的思想和主旨。
攝影美呆,無論是比例劃分還是精心構圖都已做到了完美的極致(一種強迫症般的規整感和人物所處的特別位置,透著精緻的簡易和冷凈),就像是由無數頂尖經典的黑白照片組合而成的動態影像,每一幀畫面做起壁紙來真是絕了(和影片的情境達到神融合)。雖然沒有花費過多的筆墨在劇情上,讓故事看著少了一個立體飽滿的支架,顯得鬆散空乏,然而正是因為這份被不少人口誅筆伐的「空」,從淺入深的表達了殘酷戰爭遺留的傷痛,以及對神聖不可侵犯富有救贖意義脆弱信仰的探討和質疑,看似輕描淡寫,實際內斂流露,從脫俗到入俗再到脫俗的過程很有意味,看完久久回味。
可以仔細體會下艾達和姨媽狀態間的對立和對比,是非常鮮明而微妙的,信仰是否值得依靠虔誠?艾達的選擇,似乎印證了信仰虛無本質的同時,也體現了其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位置,它的存在是堅固而不變的,抵禦著生活的無常和殘忍,特別是承受了很大的精神打擊和傷痛後,信仰即成了撫慰人心的最佳法寶。
6.遊客
豆瓣評分:7.5
去年一部《消失的戀人》鬧翻了天,其中的婚姻價值觀弄得人心惶惶,不少人還因此誇張的患上了婚姻恐懼症,在原著的基礎上芬奇利用自己的拿手絕活上演了一段驚心動魄帶感意外的「復仇之旅」,它可以代表和反應生活,卻不完全就是生活,在中心主旨有點類似的《遊客》就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即是如此的即視感,人性的真相,婚姻的危機,關系的處理,在看似非常日常簡易的鏡頭語言里進行了有力深刻的探討,拋出了道德的困惑,就像看似很稀鬆平常籠罩在頭頂的一片烏雲,卻有著讓人深陷愁思的強大力量。
激昂尖銳的古典樂太魔性了,強烈暗示著關系的變化和情緒的起伏,別具一格,很受感染,以小見大透過十分簡約不失細致的手法和構思深刻探討了因人性的劣根性導致的婚姻道德危機,過程僅以滑雪度假的天數和不多的場景為界,人物刻畫得飽滿而自然,疙瘩步步升級,負面情緒層層遞進,直至全面宣洩,前後聯系與對比,帶有濃厚的諷刺意味,現實得看完很容易對生活投入一絲警覺性的聯想和假設。
7.奇跡
豆瓣評分:7.0
又一部評分讓人大跌眼鏡的片子,或許是因為吃慣了大魚大肉,再來盤清粥小菜也就變得不怎麼能適應,寡淡如水睡意來襲,既沒技術又沒深意,看到這些評價時無奈的聳了聳肩。對我個人而言,已經很久沒有看過如此朴實無華的電影了,反倒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這些年受到國產片的強烈熏陶,在愈發難以生存的主流環境中,這類電影也就變得更加的彌足珍貴,毫無過多的修飾雕琢,原汁原味的誠懇真摯展現,貼近生活卻又帶了點值得玩味的超現實主義色彩,別有一番風味,在這個浮躁虛華的年代下,很多人似乎越來越缺乏耐心去觀賞這樣一部本真的電影了。
在以商業片和爛片為主打的當下,能看到這么一部質朴的電影實在太難得了,嚴父慈母帶著孩子們以養蜂為生的清貧生活,小姑娘們超級惹人愛(太純真了),用手捧起地上的蜂蜜和表演的神奇小節目非常動人,雖在現代文化和外來因素的影響下,引起了波瀾,辭舊迎新融入新時代或將成為必然結果,但家人間的溫情(最後躺在一起的畫面心都化了)、自然給予他們的技能和價值觀將會永遠留存。(海報好贊,女神貝魯奇還是挺亮眼的,不過小姑娘更有魅力!)
8.宿敵
豆瓣評分:7.0
沒想到一段時間不見評分都快跌破7.0了,吉倫哈爾有著很不錯的選片眼光,近些年佳作不斷,揭露現代媒體行業的腹黑片《夜行者》更是力證了他的敬業和演技。《宿敵》我個人挺喜歡的,去年的時候我就重點推薦過這部電影,也寫了點關於這片的觀後感,大夥對這片的評價可謂是褒貶不一兩極分化嚴重,其實也正常,喜歡的會覺得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驚心動魄抽絲剝繭緊湊抓心的玩了一場爽翻的益智游戲,討厭的就覺得不過是出趟軌而已,故弄玄虛搞出這么大陣勢真心太作。
琢磨下會發現在一步一個腳印扣人心弦的劇情走向中玩得挺嗨,整體乾脆利落點到即止,毫不拖泥帶水值得細品,線索細節耐人推敲,老媽的話一語破的揭開迷霧,慾望引發的瘋狂臆想,最大的敵人即是自己,又見蜘蛛象徵性特質(真是驚悚懸疑題材的最佳吉祥物),在亂中有序中精心編織了一張錯綜復雜無法自拔的情慾大網,將精神層面剖於現實,Villeneuve的實力不容小覷,未來作品值得期待!另外Villeneuve愣是把楓葉王國搞成了沙塵彌漫的中東風味,灰常牛逼!演員亮眼,一帥鍋配兩金發美女,吉倫哈爾再次奉上了一場到位的表演(期待今年的大爆發)。
9.沼澤地
豆瓣評分:7.5
給朋友推薦這片時真有點郁悶,普遍反響不佳,得到的回應是「大悶片」三個字,氛圍沉悶情感壓抑看得人昏昏欲睡,沒有像好萊塢一般犯罪懸疑片那般驚心動魄充滿跌宕起伏的戲劇性,就像啃個硬饅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啃完,雖然知道口味不同各有所好,但還是有點小挫敗感,不過也表示理解。就在不少人把這片拿來和馬修的《偵探》、宋胖的《殺人回憶》緊密聯系在一起做比較時,反倒讓我想起了錫蘭的《安納托利亞往事》,都是欲透過一樁案件來重點反映社會現實不堪的種種,雖然《沼澤地》不及這部有力道、深入和豐滿,但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在異常復雜、陰暗、險惡的社會中真相並非是唯一而絕對的。
我給出的短評是,真好看!一流的「偵探片」(現在還真有不少電影可以被歸類劃分到這一新穎的類別里),構圖、運鏡、攝影、配樂、細節都非常的講究和細致(可以說是這片最耐人尋味精心構思的地方),懸疑緊張的氛圍引人入勝,案件構思縝密,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撥開迷霧,放入特殊的時代背景,引入對於社會和人性的思考,演員非常棒,耐人尋味寓意深刻不流俗的結局很不錯,看完一部佳作才有的快感被這片滿足了。(不過。。。看的人數也才剛破千╮(╯▽╰)╭)
10.再見語言
豆瓣評分:6.7
之前在盤點怪片時就寫過關於這片的感想,文學、政治、戰爭、愛情、哲學,戈達爾偏愛的元素均有涉及,作為人類社會基本聯系的語言在被電子產品主導眼見並不為實的現實中蒼白無力的作用,幾次刻意強制中斷的配樂,倒置、傾斜、特寫、局部的獨特視角,明艷、模糊、混亂、卡殼,眼花繚亂的畫面,無不散發著晦澀、深奧、先鋒的意味,同時夾著一股朦朧的詩意感,夠迷人,狗的喧賓奪主很贊,對於百無禁忌思想超前高端范的戈達爾,只有膜拜的份了,拉屎放屁的兩段頑童本色盡顯。
這部的逼格可能要遠遠甩開其它片子,心照不宣戈達爾已經上升到了另一境界,雖然看完可能會摸不著頭腦雲里霧里,但一點也不妨礙對其敬意的滋生,作為新浪潮時期的重要旗幟,現今僅剩的幾根獨苗之一,還能保持強勁的創作力,有著另闢蹊徑的冒險精神,永遠走在先鋒而充滿哲思的探索道路上,是值得讓人永遠保持欽佩和敬仰的大師。希望上帝能手下留情,讓我們有幸看到疙瘩更多的作品。做好弄一副3D眼鏡重溫的准備(據說非常的神奇和震撼,這超時代的新奇玩法也只能出自疙瘩爾之手了)。
這評分再次印證了疙瘩爾超時代的前瞻性和牛逼的創作才能,已經難以被當下的普羅大眾們所接受,就像當年同樣不被認同備受質疑以維特根斯坦為首的一票逼格爆表的哲學家們一樣,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奮力的跟上其天才般的快速腳步時,疙瘩爾的意圖和價值或許才能被深刻放大和理解,不過這6.7的分數還是覺得太特么坑爹了。
11.苦路十四站
豆瓣評分:7.9
看著女主荒唐傻瓜又悲哀充滿善意的「獻身精神」和對於信仰愚昧極端的認知與理解,一步步淪陷到徹底洗腦般的深信不疑,在母親的威逼誘導強制性的苛刻要求下的嚴格律己,凡事有違教規,或被定義為違反天主教義的事情統統杜絕,不可去新教唱詩班,因為他們唱的靈魂樂為撒旦之音,不可以有逾越年齡標準的慾望等等,看著瑪利亞痛苦不堪卻又執迷不悟的樣子超級煩心和難受(恨不得小馬哥能沖進屏幕使出渾身力氣把她給搖醒了),可憐可笑又可悲。
這片的一大特點在於導演透過簡潔有力的鏡頭語言和別具一格的宗教象徵意義上的敘事形式,全片被分為十四個小章節,每個章節基本以固定鏡頭的對話形式呈現,危機、隔閡、分歧、荒誕在看似尋常的日常中很有力道的流淌於光影中,非常的冷峻而深刻,並以耶穌的名義隱喻形象的反映出現實中瑪利亞的生活,體現了信仰的多樣性之間產生的矛盾和對立,對信仰的魔性進行了尖銳深刻的呈現和諷刺。
瑪利亞吃下致死的聖餐後,身患怪病的弟弟突然開口神奇的說出了第一句話,母親將其歸納為上帝顯靈和瑪利亞獻身的功勞,信仰很多時候所能給予的即是一種道不明說不清的生活希望和精神慰藉,記得後來強忍悲傷的鐵面嚴厲偏激的母親,自欺欺人的藉由信仰的虛無力量給予女兒的犧牲一個合理的安慰性解釋,覺得無比自豪,說完後卻失聲痛哭,那一刻無疑充滿了諷刺的意味,最後鏡頭的移動方向耐人尋味。被扭曲極端化的信仰很多時候是頂著上帝的美名卻以撒旦的姿態侵蝕並葬送了純真的身心。
【彩蛋】被嚴重高估的電影:星際穿越
豆瓣評分:9.1
在不少人心目中,諾蘭已經妥妥滴步入了神壇,但還是想冒著往死噴的危險說說我的個人感受,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應該會被淹死在諾蘭鐵粉們的唾沫星子里。這片是在朋友的極力推薦下滿心期待的跑去影院消化了(其實和窩在家裡弄個投影儀看的效果完全沒差),結果隱忍硬撐了將近漫長的三小時,腰酸背痛一點也不誇張,字幕出現時總算鬆了口氣,磨磨唧唧+狂扔理論+煽情戲碼,懷揣著恆久不變的商業片主旋律核心價值觀,真是麻木到累覺不愛了,現在再在腦海中回想真沒啥深刻的印象,只能套句網友籠統的話來為這片做個總結:科幻版的爸爸去哪了!
即使對高深莫測艱澀深奧的理論知識一無所知或略懂皮毛,看完後還是會對宇宙和時間這兩大佬充滿無限的敬畏,但這片的主心骨依舊是好萊塢一貫商業片百年受用的主題,弘揚愛的力量和傲嬌的美國精神貫穿始終,以過於情理之中的親情作為主軸,用各種看似牛逼哄哄專業晦澀的物理學理論和現象包裝修飾,實際上諾蘭的重點並不是要多麼壯觀恢弘的展現宇宙場面,而是孜孜不倦的講理和論述,還沒有《地心引力》的視效來得震撼,一部被無敵鐵粉過於神化和吹捧的電影,倒是ost挺不錯,嚇尿的9.1分簡直了。不過出於私心,對越來越主流的諾蘭還是充滿了一絲期待。
C. 洛麗塔是什麼的 電影人物一樹梨壓一海棠是怎樣的電影
小說《洛麗塔》
出版時代
1955年,9月15日
·作品簡介
在讀者、書評家、小說界中,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洛麗塔》無疑是一部備受爭議的小說。2005年9月是《洛麗塔》出版五十周年,各國最有影響的文學出版機構,如美國的蘭登書屋,英國的企鵝出版社,法國的伽理瑪出版社,都相繼推出了這本富有爭議的名著的紀念收藏版。上海譯文出版社經過多年努力,終於贏得獨家中文授權,第一次在中國推出沒有任何刪節的完整譯本。
·故事梗概
「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洛-麗-塔: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牙齒上。洛-麗-塔。」
這段肉麻的情話是中年教授亨伯特的內心自白。1947年,亨伯特來到美國,任教於比利亞斯大學。他准備利用暑假的空閑時間寫成一部教科書,於是他來到蘭之蒂鎮的寡婦夏洛特·黑茲太太家寄居,在那裡他遇上了讓他一生魂牽夢縈的女孩:洛麗塔。亨伯特從餐廳里出來的時候看到了她,在太陽沐浴的一塊草墊上,半裸著,跪著,以膝蓋為軸轉過身,蜂蜜樣的肩膀和綢子一樣柔嫩的脊背讓人目眩神迷。
那位令人神魂顛倒的小妖精迷住了他。她在他的身旁晃來晃去,令他無法專心寫作,而她的母親也對他一見鍾情。黑茲太太似乎已經意識到了女兒對她亨伯特太太這個位置的威脅,在他們去滴漏湖度假的時候,黑茲太太還是以商量的口吻下達了命令:讓洛麗塔去夏令營。然後她給亨伯特寫了一封情書,向他求婚。雖然他愛的是黑茲太太的女兒,但他還是和黑茲太太結了婚。和黑茲太太結婚之後,洛麗塔成了他沒有血緣關系的女兒。但他在日記里寫下的那些對洛麗塔的情感剖白還是紙藏不住火,被他的現任太太發現之後引發了一場家庭內部的劇烈爭吵。夏洛特一怒之下沖出家去,卻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撞上汽車一命嗚呼。
亨伯特和洛麗塔終於走到了一起。他開車去夏令營,將洛麗塔母親去世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她。他是興高采烈地去的,盡管他感到一點內疚。他把洛麗塔接走,先騙她說她的母親病了,住進了醫院。在路上,他們住進了一家旅館,在大堂,洛麗塔遇上了一個禿頂像臟豬一樣的老頭兒,還有他的狗。晚上,當亨伯特將洛麗塔送上床,給她吃了安眠葯,自己出去走到旅館門外白色的台階上,這時,那個禿頂的老頭兒再次向他說了一些模稜兩可的話,但亨伯特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們在第二天早上完成了不倫之戀,而且他知道了,他甚至不是她的第一個情人。然後他們驅車往家趕。亨伯特越來越感到不安,覺得坐在旁邊的洛麗塔像個索命的小冤魂。她要求在一個加油站停一停,她下了車,很長時間沒有回來,當她重新上車時,要求亨伯特給她零錢,她要往醫院給媽媽打電話。亨伯特讓她先上車,然後向她吐露了實情,「你媽媽死了。」
從那時起,他們開始了遍游美國的旅行。在各種類型的住宿地中,他很快就喜歡上了「實用汽車旅館」———干凈、整潔、安全隱蔽,是睡覺、吵架、和好、貪婪而違法私通的理想場所。雖然是旅行,但實際上他們一無所覽,他們這漫長的旅行只不過是用一條迂迴蜿蜒的粘土路來褻瀆這個迷人、誠信、夢幻般的國度。最後,這段旅行走到了盡頭,亨伯特決定把他的「寶貝女兒」送到比爾茲利女子學校就讀。
一切似乎都很讓亨伯特滿意。但有一點是致命的,亨伯特無法容忍洛麗塔和其他男性在一起。當洛麗塔要求出演學校的話劇《幽暗的麗人》時,他斷然拒絕。但在洛麗塔用美色相誘之後,他還是妥協了,雖然他心裡很不痛快。亨伯特覺得她正在從他的掌握中逃脫出去,他只能用她每星期的零用錢來買她的歡心,但她對他越來越冷淡,彼此之間並無真正的快樂可言,亨伯特沉溺於性愛游戲,洛麗塔逐漸厭倦了這種不道德的生活。他們開始不停地爭吵。洛麗塔把從亨伯特這里要來的錢攢了起來,亨伯特覺察到了,預感到這是一個陰謀,一個讓他永遠也見不到洛麗塔的陰謀,這讓他火冒三丈。一次,爭吵之後,洛麗塔奪路而逃,在大雨中跑了出去。找到洛麗塔後,他們決定到外去散散心,西行去各地轉轉,這也許對於改善他們現在這種冷戰的狀況有好處。
在路上,亨伯特發現背後有人跟蹤,一輛「阿茲特克紅色敞篷車」老是在他們屁股後面跟著,它們之間的間距似乎雷打不動。當亨伯特在一個小鎮下車買眼鏡的時候,他在商店裡看到這輛車的車主下車和洛麗塔攀談。但當他趕過去時,這個黑衣人已蹤跡不見,他問洛麗塔:「那人說什麼?」洛麗塔說:「他問我要張地圖,肯定是迷路了。」亨伯特覺得不妙,立即掉轉車頭,往回開。
洛麗塔生病了,住進了醫院,醫生診斷不過是流行性感冒,沒什麼大礙,但要住院觀察一天,補充水分,好好睡一覺。第二天,當亨伯特打電話給醫院時,醫院醫護人員告訴他,有個人把她給接走了,自稱是她的叔叔,還帶著一條狗,看上去很和善。亨伯特大吃一驚,他馬上想到這些天來一直跟蹤他們的人,他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大意了。他趕到醫院,和醫護人員大吵了一架,但於事無補。他踏破鐵鞋,一直找,找了幾個月,依舊不死心。
3年後的一天,他收到了洛麗塔從遠方發來的一封信,信上說她已結婚懷孕,急需用錢:「請給我們寄張支票來吧,爸爸。有三四百,或再少些我們就能對付得過去。」他讀信時拚命抗拒著它在他身心中引起的劇痛,他踏上了那條路,獨自一人按照信上寫的地址驅車前去。他以一個父親的身份來到女兒的新家,慰問他們,給他們錢,然後洛麗塔告訴了他真相,那個將洛麗塔從他身邊拐走的人正是那個禿頂像臟豬一樣的老頭兒,他的名字叫奎迪,是個編劇,有時還做點廣告。他是洛麗塔唯一真正愛過的男人。他把她騙走,為他拍一些色情照,洛麗塔不肯,於是她就給趕了出來。
雖然亨伯特仍然試圖挽回這段感情,但此時的洛麗塔已不是當初的那個妖艷的小仙女了,亨伯特從他的口袋裡拔出了自動手槍,准備將一腔仇恨都發泄到那個拆散了他們的人身上。他找到了這個讓他憎恨一輩子的男人,把子彈射進他的身體,就像這是一隻該死的老鼠。他沒有一絲憐憫,沒有一點猶豫,他只知道,他要幹掉這個男人,為自己也為這段要命的戀情復仇。
·相關鏈接
作者:納博科夫被世界文學評論界定為20世紀最偉大的散文體大師。這位1917年革命時流亡歐洲的俄裔貴族子弟,曾靠教英文,教打網球為生,同時寫俄文小說,30年代末到了美國,在各名牌大學輪番教文學,暑假時到各地撲蝴蝶,做成標本放進實驗室。除了研究蝴蝶翅膀斑點的嗜好,他還翻譯普希金長詩《葉甫蓋尼·奧涅金》,用直譯法,註解多於翻譯加原著的分量。為了生存,他改用英文寫小說,以康奈爾教書經驗寫的小說《微暗的火》,一位教授一邊研究著一位風格隱晦的作家,一邊在學院文人堆里勾心鬥角。小說大註解套小註解,冷幽默,也夠艱深。就是這樣一位高度優雅的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兼翻譯家的納博科夫,寫了他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講述了一個中年男子和未成年的少女洛麗塔之間的一段「感情」,由此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禁書:1954年,《洛麗塔》完稿後,「對幾個上了年紀閱讀能力差的人來說,是一部令人憎惡的小說」,於是先後遭到四家神經緊張的美國出版社的拒絕。此書在美國盡人皆知,是把它當做一本「黃書」來讀的。從1955到1982年間,此書先後在英國、阿根廷、南非等國家遭禁。
1955年9月,歷經挫折之後,《洛麗塔》終於在巴黎得到奧林匹亞出版社認可,並獲得出版。在寬容的法國出版後,屢屢被批評是一部非道德甚至反美的小說,也是由於這部小說一眼看去必定會產生的這種理解(即使在九十年代,情況也是如此。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在網際網路上鍵入主題詞「洛麗塔」,所搜出的全部網頁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涉及到性和色情)。
爭議:關於小說,爭議的焦點自然是有關藝術的社會責任問題。《紐約時報》的一篇書評稱:「《洛麗塔》無疑已是圖書世界的一樁新聞……」《洛麗塔》爭議的關鍵和最令人難解的是,納博科夫對道德問題顯得很沒興趣。許多人的閱讀動機可能確實出於要看一看《洛麗塔》到底有多「不道德」,好奇的讀者總是由它聯想到因為色情描寫而引起世界性爭議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和《尤利西斯》。一位論者自覺找到了被這種含混性掩埋了的真義,稱《洛麗塔》是「衰老的歐洲誘奸年少的美國」的象徵,但另一位論者卻發現:《洛麗塔》是「年少的美國誘奸衰老的歐洲」的寓言。
面對不同的議論,納博科夫本人的回答非常明確:「在現代,『色情』這個術語意指品質二流、商業化以及某些嚴格的敘述規則,那也是千真萬確的。因此,在色情小說里,必須有一個個性描寫場面。此外,書中描寫性的場面還必須遵循一條漸漸進入高潮的路線,不斷要有新變化、新結合、新的性內容,而且參與人數不斷增加(薩德那裡有一次花匠也被叫來了)。因此,在書的結尾,必須比頭幾章充斥更多的性內容。」納博科夫也說:「《洛麗塔》根本不是色情小說。」
國內首位譯介納博科夫作品的人:
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洛麗塔》,但或許正因為如此,到現在為止,納博科夫也沒有在中國產生真正的重大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對第一個譯介納博科夫的梅紹武來說更是如此—— 「我是第一個介紹納博科夫進入中國的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上海譯文出版社要出一套書介紹美國文學,找到我的時候,我就選擇了納博科夫,因為他當時是西方很重要的一個作家,被稱為『小說之王』。
他們本來要我翻譯《洛麗塔》,但我拒絕了,這個小說講的是一個老頭和一個小姑娘談戀愛,我不太喜歡,覺得它和我們中國的道德不太相符。但後來我看到評論,說它諷刺了美國社會,還是有積極意義的,所以不要把它當做一部黃色小說。現在它在美國也得到很高的評價,我想,它還是一部好作品吧。
1985年,一位美國作家到我家裡來聊天,聽說我翻譯了《普寧》,就建議我翻譯《微暗的火》,說它是納博科夫最好的作品。我看了之後覺得這部書太難翻譯了,李文俊建議我選譯。我花了半年的時間翻譯了其中幾章刊登在《世界文學》上。1999年的時候,我才又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把它全部翻譯了出來。
納博科夫好用生僻的古典字,翻譯他的書得備一本《韋伯斯特國際大詞典》。他的文筆晦澀,頭一遍讓你雲里霧里,第二遍理出些頭緒,第三遍才能茅塞頓開。所以,翻譯自有翻譯的樂趣。像納博科夫就盡製造謎語,有時我怎麼也想不明白,等到豁然開朗就會很高興。
納博科夫的作品在世界上很有名,但在中國知道他的人不多,大約是因為他沒有象米蘭·昆德拉那樣被宣傳得厲害。」
電影 《洛麗塔》 Lolita (1997)
劇情
[編輯本段]
故事講述了一個中年男子與未成年少女洛麗塔之間的姦情。在大學里靠教授法文為生的亨勃特年過中年,自從年幼時的初戀女孩死去後,心中總藏著一個溫柔而猥褻的夢魘。那些十幾歲的青春少女們對他有著不可抗拒魔法般的吸引力。他包藏著這個隱秘的慾望,只是用顫抖的靈魂呼喚著那些膚淺狂燥的精靈們。
一次偶然的機緣下,他成為了夏洛特(洛麗塔的媽媽)的房客。他瘋狂地愛上了夏洛特年僅14歲的女兒——洛麗塔。而與此同時,夏洛特也看中了亨勃特,一心要為自己洛麗塔找個靠山。為了能夠繼續跟心中的精靈——洛麗塔生活在一起,亨勃特違心地娶了夏洛特為妻。但最終夏洛特還是發現了亨勃特對自己女兒的迷戀。激憤的夏洛特沖出家門,卻遇車禍身亡。亨勃特於是帶著洛麗塔開始了一段美國高速公路上到處逃竄的亂倫愛情……直到狂燥的洛麗塔開始厭倦最終離開了他。失去了生命中的精靈的亨勃特在絕望與悲哀中殺死了當初拐走洛麗塔的男人——克拉爾·昆寧。
幕後/花絮
[編輯本段]
1962年,電影怪才庫布里克和他的製片人詹姆士·B·哈里斯花了150萬美元買下了《洛麗塔》小說的版權,這在當時可說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在電影劇本的第一稿中,編劇凱爾德·威廉漢姆為了迎合電影審查委員會的標准而將故事的結局改為亨伯特最終跟洛麗塔結為夫婦。但沒有一個人喜歡這個結尾,於是庫布里克決定在不違反審查委員會標準的原則下,盡可能地忠於原著。而其中對審查委員會的一個重要妥協就是,電影中的洛麗塔的年齡要比小說中的12歲大。最後這部小說被庫布里克改編為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
1962年,電影大師庫布里克將小說搬上銀幕。在今天開來,這一版本顯得過於「保守」,但在六十年代初期,如此大膽的銀幕題材可謂驚世駭俗,非庫氏此等先鋒不敢吃這個「螃蟹」。
很明顯,庫布里克是把這個故事當作「諷刺畫」處理了,因而其主旨更接近於文化層面上的嘲諷和隱喻,而不是個體層面上的悲憫和描摹——他要把人物的可笑和荒謬剝給人們看。比如本片的配樂幾乎是清一色的泡泡糖舞曲,輕佻的「cha cha cha」.......全片充滿黑色幽默,其不合時宜的「搞笑」甚至讓人懷疑庫氏居心何在。比如有一場戲,漢伯特和一個黑人侍者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打開一張折疊帆布床,其滑稽的身體語言和與環境、道具的互動直讓人想起卓別林的橋段。洛已經睡了,這張打不開的床可謂遂了漢伯特的心願(他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和洛同床了)。但不幸的是,這張床到底還是被多事的黑人侍者制伏了——漢伯特的性企圖落敗,萎了.這個搗蛋的黑人侍者代替庫布里克調笑著可憐的漢伯特。
從故事的角度看,這一版本有很多不足.最大的缺憾是:影片根本沒有交待漢伯特「為什麼」會如此迷戀洛麗塔,庫氏完全忽略了原著中安娜貝爾這個人物。按說150分鍾的片長隨便抻出一段來也已足夠鋪陳漢伯特少年時期打下的心理基礎,但導演似乎假定了觀眾對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耳熟能詳,因而砍去了必要的「前因」,使漢伯特幾乎一上來就是個心理變態者。可實際上,小說中的漢伯特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我最終未能使我的安娜貝爾階段保留一個完整的結局也許是因為最初那次不成功的約會」——成年後的漢伯特始終留戀著那種像童年一般純真的美妙的感覺,因而在他第一眼看到草地上穿著比基尼,戴著太陽鏡,沐浴在陽光中讀書的洛麗塔之後,就徹底淪陷為她的俘虜。
其次是演員問題。
扮演漢伯特教授的人選可謂幾經周折。導演庫布里克和製片人詹姆斯 B 哈里斯的首選是James Mason.但由於此君有百老匯的演出任務在身,所以庫氏不得不考慮勞倫斯奧立弗。但後者在經紀人的勸說下拒絕了這個角色,於是庫轉而考慮Peter Ustinov,後被刷掉;製片人又推薦了David Niven,他倒是同意了,但考慮到自己的電視節目贊助商"四星劇院"會反對這一決定,這廝還是臨陣脫逃了.最後,James Mason終於痛下決心,從百老匯的演出劇目中退出,參加洛麗塔一片的攝制.然而遺憾的是,這個演過西北偏北的「惡棍」總是一臉壞相,我始終看不到他詮釋的漢伯特表現出劇烈的感情調動。影片一開始就是故事的結尾:漢伯特槍殺Quilty。據說是因為發行商想讓漢伯特被觀眾發現是戀童癖者之前先成為冷血殺手,這樣就不會有人同情他的遭遇(!)。
扮演迷人而危險的電視劇作家Quilty的是Peter Sellers。你也許奇怪為什麼我第二個就提到了他,這也正是我想問庫布里克的問題。因為在影片中,這個角色即使沒有喧賓奪主也至少和漢伯特平起平坐——以致新版導演亞得里安林恩笑稱本片應改名為「Quilty」。他的戲分太多了,一會是電視劇作家,一會是便衣警察,一會是德國精神病醫生,一會又是誘拐洛麗塔的花花公子,他像變色龍一樣不懈的與漢伯特周旋,其噼里啪啦的語速簡直像個饒舌的rap歌手。也許庫的意思是他和漢伯特兩人是硬幣的兩面,一個君子一個小人一個明槍一個暗箭,一個是英國的高級知識分子一個是美國的低級性倒錯者。不過Sellers確實演技出眾,這在稍候的「奇愛博士」中有更淋漓盡致的表現。
至於洛麗塔,這個混雜了天使與魔鬼的尤物,在書中只有12歲(!),而她的扮演者Sue Lyons當時年屆14(影片1961年首映時15歲,未出席;直到62年英國首映時,方才獲准入場),以今天的審美觀來看並不具備「小妖精」的素質。雖然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不過始終缺少那股「致命」的吸引力。相信是因為電影分級制度尚未實施的原因,庫氏必須小心翼翼的處理性場面以避免禁映的命運——實際上,片中根本沒有「成人」鏡頭,這無疑使洛麗塔空有一身本領而無用武之地。假設庫布里克是在1999年「大開眼戒」之時拍這個片子,想必就真的是「大開眼界」了。
Shelley Winters扮演洛麗塔的母親夏洛特海斯,一個富有漫畫般喜劇色彩的悲劇人物,粗俗、多情、敏感、神經質。
總之,庫氏沒有在人物身上傾注(我認為)應有的同情或理解,缺乏悲劇感.雖然是大家手筆,但我仍然對片中的諸多手法不明就理,而且,你會發現這個片子帶有很明顯的西區科克似的懸疑味道,比如漢伯特策劃謀殺海斯時的心理活動,Quilty化身後的匿名電話和跟蹤----尤其是他在旅館里背對漢伯特時兩人的對話,以及後來在公路上若即若離的追車場面,都極盡西區科克的精髓.這些使得全片頗具「娛樂性」——可是你知道,在庫布里克的片子里出現「娛樂」意味著什麼。
1997年,拍電視廣告出身的美國導演亞得里安林恩(Adrian Lyne) 重新拍攝的「洛麗塔」在歐洲上映。同30年前相比,這一版本無疑更加「狂野」,更加忠實於原著。尤其是對男女主人公性關系的描繪,可謂「赤裸裸」。畢竟是《愛你九周半》的導演,片子的整體氛圍頗有「軟核」色情片的味道。
我國影迷應該對亞得里安林恩的風格非常熟悉,像D市上很早就出現的《愛你九周半》、《致命吸引力》、《不道德的交易》等等都出自他的手筆。其特點是情慾味道很濃,深層思考不足,總是長久的糾纏於中上層資產階級意亂情迷的男女兩性關系。當年他放出口風來要重拍洛麗塔的時候,很多評論當即回應「太糟了」,但林恩依舊不為所動,只不過拍竣之後做了重新剪輯,以符合美國嚴厲的反兒童色情法(就是這項法律把「鐵皮鼓」一片告上法庭)。但緊接著又在國內院線遇到紅燈,雖然導演名頭很亮,且片子有強大的演員陣容和成功的海外票房,但依然沒有美國發行商願意摸這塊燙山芋,因為亂倫題材在美國社會可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於是此片只落得在有線電視網「秀時間」(Showtime)率先放映的厄運。不過還好,塞繆爾高德溫公司(注)高價買下了該片的影院放映權,並在98年9月25號開始了小規模的局部上映。在將近2年的漫長等待之後,美國觀眾終於可以一睹其廬山真面目。
從技術上講,兩部片子可謂今非昔比.新版的攝影(Howard Atherton)極為出色,用光和服裝都非常考究,配樂更請來馳騁多年的大師級人物Ennio Morricone,兩相呼應,狠狠的渲染了那股陰郁,絕望和晦暗的情緒。全片預算高達五千六百萬美元,足見林恩重塑經典的野心。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傑瑞米艾恩斯所扮演的漢伯特教授,其毀滅性的反英雄形象絕對勝過當年的James Mason.另,小說的磁帶版由艾恩斯本人親自朗讀,可惜國內影迷無緣聆聽其殺人聲線。
扮演洛麗塔的是從2500多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15歲少女Dominique Swain,當時的她還是一名中學生,之前沒有任何錶演經驗。其沐浴著陽光和灑水器濺出的水滴。趴在草坪上讀書的出場可謂情色經典。日後她還在吳宇森的《奪面雙雄》中扮演約翰屈弗塔的女兒——又一個「洛麗塔」形象。
Melanie Griffith和Frank Langella分別扮演海斯和Quilty。
綜上可見, 兩位導演對同一題材的處理截然相反。前者是諷刺的黑色幽默,後者是移情的黑色哥特。必須承認,後者比前者更加激動人心,對情緒的攪動有股欲罷不能的氣勢。也許是先入為主的影響(新版很早就出過vcd),我覺得97年的版本更加原汁原味,人物豐滿,各方面都很精緻。雖然詆毀大師庫布里克的版本有淪為亂臣賊子之嫌,但我仍然堅持認為,新版要更勝一籌。
註:塞繆爾高德溫(1882-1974),美籍波蘭電影製片商,他在1917年創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1925年跟路易斯·比·梅耶公司合並成立了邁拓-高德溫-梅耶公司(Metro-Goldwyn-Mayer),即米高梅。
1997年,《洛麗塔》的故事第二次拍成電影,洛麗塔變得更鮮艷更明亮,更讓人動心,然而意境卻也變得淺薄了,愛情空茫了,只剩情色慾望在蠢動著。
2005年,《洛麗塔》再度在銀幕上亮相,美國導演賈木許在坎城影展參賽片《愛情,不用尋找》中,安排了21歲的女明星AlexisDziena演出洛麗塔。
服裝風格洛麗塔
[編輯本段]
我們最早聽到的洛麗塔,是一本小說的名字和一位12歲少女的名字。如果僅從對小說的理解,可以將其單純地理解為早熟的性感少女以及她和戀童癖的聯系,而且有接觸西方文化的人會發現,西方人說的「洛麗塔」女孩是那些穿著超短裙,化著成熟妝容但又留著少女劉海的女生,簡單來說就是「少女強穿女郎裝」的情況。 但是當「洛麗塔」流傳到了日本,日本人就將其當成天真可愛少女的代名詞,統一將14歲以下的女孩稱為「洛麗塔代」,而且態度變成「女郎強穿少女裝」,即成熟女人對青澀女孩的嚮往。 而幾乎所有東方型的「洛麗塔」,都以電影《下妻物語》里的宮廷娃娃時裝作為標准來打扮自己。港版「洛麗塔」由此而來,而慣於向香港取經的粵版洛麗塔也一樣。但不同的是,粵版洛麗塔玩家年齡集中在13-25歲,而且大部分人不超過20歲,十七八歲的這類玩家,她們並不存在要拚命裝嫩的需要,更多時候她們追求的是一種嶄新的衣著態度,和尋求有別一般的生活方式。
洛麗塔風格
[編輯本段]
在Old school朋克,Hip&Hop,Guru等一波波穿著風格在過去的十年中輪流主導了從東京到紐約的街頭風尚後,另一種完全與棒球,滑板,水手服,牛仔,超短裙等「現代時裝元素」毫不相關的服飾風格興起了,它使原宿到布朗克斯區的街頭彷彿落入了一場永不落幕的萬聖節狂歡: 14至18歲的高校女生穿著華麗的絲絨長裙,或起褶篷裙綴滿蕾絲花邊的緊身胸衣從她們系滿綢帶和紐扣的燈籠袖上衣中綻放出來,並罩以寬大的斗篷和高筒長靴。與這些格林童話式的裝束相搭配的是濃重的淚滴式黑色眼影與蒼白的歌舞式粉底。
沒有Lolita情結的女人就像是過於成熟的水果,失去了青澀帶來的回味。現實而安全,但誰還稀罕這些?於是,那些綴滿白色的黑色的花邊裙子,胸前的綁帶把我們帶回到逝去的懵懂歲月,那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裝嫩,而是對於自己的最好獎勵,允許自己生活在非現實的世界中,鼓勵自己犯那些小小的錯誤,甚至有那麼一點殘忍和邪惡。
時尚界自然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可以大做文章的由頭,女人要的無非是虛榮,美貌,年輕,如今又加上了肆無忌憚的華麗。在這個洛麗塔般「小妖精」橫行的年代,John Galliano在Dior05秋冬秀場上摒棄了以往多變眩暈的風格,用華麗和不同季節服裝的混搭,製造出早熟的摩登小女郎風格,碩大的太陽眼鏡,女人味十足的皮草搭配芥末黃的百褶裙和吊帶上衣,性感清純一個都不能少。時尚精英們紛紛向懵懂和叛逆致敬,他們和普通大眾一起進入一場拒絕長大的游戲中。年輕且性感的裝扮,並不難做到,因此近年來,蕾絲花邊和蝴蝶結曾風靡一時,且風頭不減。法國設計師Josiane Pividal和Joseph甚至為自己的服裝品牌起名為Lolita Lempicka美國小說家Nabokov的名著改編電影《Lolita》和畫家Tamara de Lempicka的姓兩者之結合),其靈感多來源於40年代的服裝風格,在巧妙的整體風格中以略帶嬉戲的態度平衡摩登和古典兩種感覺。充滿了女性化的色調,浪漫而獨特。在今年春夏,他們用嫩黃或嫩藍的色調搭配柔軟而輕薄的面料,青春洋溢。
連一貫成熟優雅的Chanel也在05春夏的Haute Couture(高級成衣)中,穿插許多可愛細膩的小細節,蓬蓬裙,草帽和碩大的蝴蝶結。Jean paul Gaultier則將街頭洛麗塔的風格帶入其秀場中,印花連衣裙配以帶著花邊的遮陽傘。同樣的設計,在John Galliano為Dior設計的白色裙裝上也能找到。日本設計師品牌KENZO在屢次換人之後,亦有傑出表現用濃濃的懷舊感詮釋少女風范,一套以粉色基調為主的碎花裙裝,配以寬沿帽,荷葉邊的裙擺搖曳生姿。
在這個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的世界中。還有多少人願意做個中規中矩的淑女?叛逆不再是年輕女孩的專利,用迷人的高跟鞋,滿綴花邊的連身裙,猩紅色的唇膏和維尼熊做武器。倘若能夠活地多姿多彩,做個迷人的小狐狸精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