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露出類電影

露出類電影

發布時間:2024-06-10 03:01:42

A. 「喜歡你」這類小妞電影,何時才能擺脫直男審美

最近在映的 [喜歡你]

影評人 普通觀眾

都收獲了許多誇贊

成績已算亮眼

▲7.3的評分還是很中肯的

▲金城武和周冬雨很棒,陳可辛再次扶植了一位優秀新導演

它擁有亘古不變的瑪麗蘇套路:

相識—相互討厭— 霸道總裁愛上我

但完成度卻意外地不錯

▲很多人說這片用美食打破了愛情片刻板陳規

不過,刨除少女心的部分

[喜歡你]除了劇情上的套路

更反應了 國產小妞電影 的現狀

打著以女性為目標觀眾的旗號

實則偷偷藏著「直男癌」視角

這一類型片在我國面對它的受眾群體——女性觀眾時,以 直男審美 來要求女性已不是第一次。

(*為了避免有人沒看過電影,下面會簡述幾段劇情*)

就像[喜歡你]裡面, 新晉金馬影後周冬雨 是個偶爾犯迷糊,有點邋遢,但天賦不凡的 創意廚師 。她在以男人為主的廚房打拚,卻混得風生水起,在職場年紀輕輕已小有成就。

但在愛情里,無論是面對酒店經理前男友 楊佑寧 ,還是坐擁350億美金的霸道總裁 金城武 ,她總會露出一副 嬌俏柔弱 的模樣。

當然,每個女人都有 小女人 的一面,特別是在戀愛時。但現實中,兩性關系裡的女性常常也會 照顧 保護 另一半,柔軟是她們性格中的一部分,但 並非全部

以直男癌所希望的樣子在電影中 片面地包裝 ,彷彿在說:你們女人就該這樣。實在讓人不舒服。

小妞電影 起源於好萊塢 ,它的英文是 chick flick ,沒用film或movie來定義,已不難看出其格局。

而根據好萊塢的定義,它們多是 以女性為主角的愛情片 ,輕松活潑,側重於人際關系和情感。小妞電影所描述的 浪漫甜蜜 是不少女性掏錢消費的動力,所以它的誕生和崛起,的確 得益於市場需求

▲1961年的[蒂凡妮的早餐]被認為是小妞電影的開始

但作為市場構成中的一員,女性觀眾常會感到自己 被低估 。比如霸道總裁的設定,似乎都還停留近 20年前的[流行花園]時代 ——

難道你的時間比兵庫縣但馬的牛肉還重要嗎?

我最討厭別人跟我道歉了!

你能不能不要用你的腦,而用我的腦思考?!

這些「 道明寺式 」的台詞不僅絲毫get不到蘇點,且只能感受到 滿屏凌亂的尷尬 ,唯一的好處在甩掉了[擺渡人]陰影的 金城武 為這個角色 加分不少

縱觀小妞電影中的男神,不是如這般 霸道 得讓人覺得有點腦殘 ,就是 高冷 得彷彿不食人間煙火 。難道編劇和導演認為,世界上的女人只好這兩口?

可多數 心智成熟的成年女性 ,現實中反而最不愛這兩款。

不過電影里有個橋段幾乎沒有爭議地 收到了 一致好評 ——

路晉和顧勝男在家裡煮火鍋,兩人吃河豚中毒 產生幻覺 。房間霎時變成海洋,接著便是淅淅瀝瀝地 下雨 。他們窩在沙發上,撐著一把 小花傘

他們像神經病般跑到乾爽的街上 肆意大叫 ,還撐著傘上了公交,路人的指點和嬉笑他們全然不覺, 沉浸在幻想的大雨世界裡

伴著陳綺貞的歌聲,這段給人的第一感覺真是 太浪漫了

但仔細想想,這車開得挺猛。

查閱「 雲雨」 的釋義,除了字面意思,還有「 男女歡合 」的解釋。古時候還流傳下來了「 共赴巫山雲雨時 」等文字,就連《紅樓夢》第六回都叫「 寶玉初試雲雨情 」。

而這場雨, 只屬於他們二人 ,周圍沒人能看見。更別說他們對著天空 喊「大」喊「小」 ,一會兒暴雨一會兒毛毛細雨,像極了高低潮。

▲周冬雨拿著雨傘的把手當吹風給金城武吹頭發這里,真讓人少女心砰砰跳

只有懂了這段的真正含義,在看到顧勝男面對 志玲姐姐 飾演的 美麗私廚 時,才覺得她的反應和言語,不覺得奇怪。

你怎麼能吃別人做的菜呢?

你不能喜歡兩個人的菜!只能喜歡一個人的菜!

這原本就不是兩個廚師在爭一個識貨的食客,從里到外這都是 兩個女人在為一個男人爭風吃醋

而回歸電影本身,把 美食與愛情 融合,不正應了孔孟曾講過的「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和「 食色性也 」。

但凡是人,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

而最該為這片豎大拇指的地方是,無論是 小清新 還是 老司機 ,都能 找到自己的解讀

▲就連女二奚夢瑤和男二孫藝洲,都是在一場火鍋戲里顯露的情慾

不過,讓河豚成為產幻的誘因 有些不妥 ,畢竟有些人會學電影電視劇里的行為。

所以在這里,必須鄭重地說一句:有問題的河豚吃了是要死人的,別亂吃! (重要的事情請默念3遍)

[喜歡你]通片鋪陳著

最能讓女性觀眾買賬的 浪漫

而繼[七月與安生]之後

周冬雨 陳可辛 再度合作

除了有點乘勝追擊的意思

也讓人忍不住猜測

她不會真想當「 小妞電影專業戶 」吧?

原本就有幾分靈氣的 周冬雨 在陳可辛的調教下,開竅般地找到了自己的路子,雖不至於直接躍為封神的級別,但過去形容她的「演技尚可」如今 明顯不夠 了。

當然,有很多聲音說她 只是運氣好 ,總接到能 本色出演 的角色。可自身與角色契合,並不會給演藝事業打折扣,而是老天爺賞飯吃。

▲監制陳可辛、女主角周冬雨、導演許宏宇

但話雖如此,面對如今 我國女演員斷層嚴重 的狀態,作為影迷和觀眾,還是更希望這位有金馬加持的 90後潛力股 ,能勇敢跳出這個圈子,尋求突破,哪怕會遭遇質疑和挫折。

從[心花路放]的小試牛刀起,到[七月與安生]的爆發,再到今年的[喜歡你]和撲街的[指甲刀人魔],她在電影里的角色 越發高度重合 —— 樂觀堅強的平凡少女

這也難怪 白百何 「出事」之後,「 小妞接班人 」的名號立馬就落在了她的頭上。的確,白小姐告別「 小妞電影專業戶 」身份後,縱觀演藝圈,只有 周冬雨 最適合。

可是,將自己局限在某一類型片里,對演員來說,絕非好事。更何況,雖然 小妞電影 並非爛片俗片,它們中的大多數也能看,但 價值觀 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

除了上面講過的以直男審美要求女性,這些電影里的女主角往往都是 命途多舛 ——

清一色的 工作失意還被男人甩 ,比如[非常完美]、[失戀33天],再慘點的 還患有絕症 ,比如[被偷走的那五年]、][滾蛋吧!腫瘤君]。

電影里的她們 無論在職場還是在病房 ,總會想方設法 取悅男神、追求愛情 ,好像人生要獲得蛻變或成功,都 離不開 男人似的。

求不黑廣大女性同胞,我們不是誰的附屬品, 沒男人的生活也精彩

價值觀上的偏差還能糾正 ,例如[喜歡你]中的周冬雨已基本擺脫了這一形象。而更讓人擔憂的,是片方和主創在這類電影里的 偷懶行為

2009年,由 章子怡 主演的 國內第一部小妞電影 [非常完美] 上映,收獲票房9000萬,擠進當年國產片票房前十。

早已蓄勢待發的 徐靜蕾 緊跟「國際章」的成功步伐,2010年自導自演了[杜拉拉升職記],隔年又出品[親密敵人]。雖然故事都不怎麼出彩,但 票房都順利破億

轉眼來到2011年,在11月的冷門檔期里從一眾好萊塢大片中殺出重圍, 以製作成本900萬收回3.5億票房 的黑馬 [失戀33天] ,無疑打開了那些還在觀望的投資方的錢包。

它的成功不僅把 白百何 推上了「 國產小妞電影第一人 」,也讓這類電影呈現出 井噴之勢 ,並成為了國產片中最主要的一種類型片。

而2013年, 國產電影票房前十名 中就有[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時代]和[北京遇上西雅圖] 共3部 小妞電影。而那年, 8部小妞電影票房累計超過26億元 ,約佔全年國產片票房125億元的 20%

郭敬明的 [小時代]系列 更是一拍就是4部,總計票房 超過17億 ,盆滿缽滿得令人心驚,即使我從沒進影院看過,也暗自覺得對不起那些兢兢業業 進行藝術創作 的導演們。

▲也是開創了買票看「閨蜜撕逼連載」的先河

從2009年到2016年,小妞電影走過了 7年

但它絲毫沒遭遇七年之癢,反而這年還有 品質參差不齊 的[七月與安生]、[28歲未成年]、[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等至少12部小妞電影。

即使是收獲了一票好評的 [七月與安生] ,依舊沒辦法用 佳片神作 來形容。即將走過10年的 國產小妞電影 ,還在照搬過去的套路, 毫無創新 ,甚至 質量下降 得越發嚴重。

▲同樣是撐傘漫步雨中展現浪漫,[喜歡你]的確高明不少

這類在豆瓣等網站里 評分大多徘徊在及格線以下的電影 ,依舊是女星們都想投身的類型片之一。

究其原因,是它們的製作費通常就幾千萬,而拍攝周期相對較短,卻常常能撈回破億的票房——導演可以 偷懶按套路拍 ,演員輕輕鬆鬆就 有錢賺 ,還有一群 要求較低 的觀眾,這等 穩賺不賠的買賣 當然要做。

▲累計超5.2億的票房,豆瓣卻僅有6.5的評分

所以,在看到 [七月與安生] [喜歡你] 這些 在「套路」的窗戶紙上捅出了幾個突破口 的電影之後,即使還欠把火候,但 普通觀眾 還是會給它們 不凡的評價 ,而像電影獎項和影評人等代表著 權威的方面 也會給予 褒獎

畢竟,國產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熱愛電影 的每一個人,都不願抹殺任何一絲希望。

B. 剝削電影的子類型

剝削電影可採用電影類別的題材和電影風格,特別是恐怖電影和紀錄片,剝削電影子類型以其運用的特徵做分類。 主題方面,剝削電影也會受到其他所謂剝削媒體的影響,例如:紙漿雜志(Pulp magazine)。 剝削電影可能同時包含二種、或更多的電影類別,常常模糊類別的界線,例如:桃樂絲·維斯曼(Doris Wishman)的《我要死於女兒身》(Let Me Die A Woman)包含驚悚紀錄片和性剝削的元素。
勸諭電影
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剝削電影,成功克服了當時嚴格的電影審查和監督,無論以多麼驚悚的主題為特色,只要宣稱具有教育性質即可。通常是關於所謂婚前性行為和毒品危險的警世故事(cautionary tale),例子包括:《大麻》Marihuana(1936)、《大麻狂熱》Reefer Madness(1938)、《瘋狂性愛》Sex Madness(1938)、《老爸老媽》Mom and Dad(1945)、和《野草》She Shoulda Said No!(1949)。 探討同性戀的剝削電影《寂寞孩子》Children of Loneliness(1937),如今被認定為逸失電影(lost film)。
File:Coffy.jpg黑人剝削電影的海報
由馬龍·白蘭度領銜主演的《飛車黨》The Wild One(1953),是首部關於摩托車黑幫的摩托飛車手電筒影(biker films)。 隨後,在1950年代興起一系列以改裝車和摩托車為中心主題的低成本不良少年電影。 1966年美國國際電影(American International Pictures)《野幫伙》(The Wild Angels)的成功,引燃了風潮,並持續到1970年代初期。 其他的摩托飛車手電筒影包括:《瘋狂車手》Motorpsycho(1965)、《地獄飆車天使》Hells Angels on Wheels(1967)、《天生失敗者》The Born Losers(1967)、Satan's Sadists(1969)、Nam's Angels(1970)、和 C.C. and Company(1970)。(請參見摩托飛車手電筒影清冊)
黑人剝削
黑人剝削電影(blaxploitation)以黑人演員為主,明顯訴求於黑人觀眾,常常是刻板印象上城市背景的非裔美國人,並以非裔美國人透過狡猾和暴力戰勝「大人物」(the Man)為重要的主題。 此子類型的先驅是梅爾文·范·皮布爾斯(Melvin Van Peebles)的《甜甜的壞屁眼之歌》Sweet Sweetback's Baadasssss Song(1971)。 其他例子包括: 《黑色凱撒》Black Caesar(1973)、Black Devil Doll、《黑古拉》Blacula(1972)、《黑色香波》Black Shampoo(1976)、《黑種治安官》Boss Nigger(1975)、《科菲》Coffy(1973)、《浣熊皮》Coonskin(1975)、《棉花闖哈林》Cotton Comes to Harlem(1970)、Dolemite(1975)、Foxy Brown(1974)、Hell Up in Harlem(1973)、《生死關頭》Live and Let Die(1973)、The Mack(1973)、《曼丁哥家族》Mandingo(1975)、《黑豹》Shaft(1971)、《毒山》Sugar Hill(1974)、《超級蒼蠅》Super Fly(1972)、 The Thing With Two Heads(1972)、和 Truck Turner(1974)。 昆汀·塔倫提諾的《黑色終結令》Jackie Brown (1997)則是針對此類型的近代致敬電影。
File:Cannibal Holocaust movie.jpg食人族電影 1970年代,在日本一個特別的修正主義類型、非傳統武士電影提升到某個流行程度,此子類型成為知名的日
本武士電影(chambara films),英文名稱『chambara』取其劍擊的擬聲。 日本武士電影的起源,可追溯到黑澤明的作品,他的電影以道德灰暗和誇大暴力為特色,不過與此類型最直接連結的是1970年代小池一夫的武士連環漫畫,他的多部作品陸續被改編成電影。日本武士電影只有少部分早期的時代劇以禁慾、正規的感性為特色,新日本武士電影則以復仇驅使的非正統派主角、裸露、性愛場面、擊劍、和血腥為特色。 著名的日本武士電影包括:《御用牙三部曲》(Hanzo the Razor)、《修羅雪姫》(Lady Snowblood)、《帶子狼》、《不良姐御傳》(Sex and Fury)、和《暗殺大將軍》(Shogun Assassin)。 現代的日本電影,例如:《百人斬少女》(Azumi)和電視動畫《劍豪生死斗》持續日本武士電影的傳統, 昆汀·塔倫提諾的《追殺比爾》系列電影,則是此類型傑出的美國版本致敬電影。其他電影,例如:《機關槍少女》The Machine Girl(2008)和《東京殘酷警察》Tokyo Gore Police(2008)包含日本武士電影的元素,和肉體恐怖(body horror)結合.。
生態恐怖電影(Eco-terror films)聚焦於一隻、或成群的超大型、具有非尋常攻擊性的動物,造成一特定發生地點內的人類恐慌,同時也有另一群人企圖獵捕。 此類型開始於1950年代,當時對於核武試爆的憂慮,導致巨型怪獸的電影大受歡迎。這些通常是被原子彈爆炸所喚醒的史前生物,或者是遭到輻射污染而突變的平凡動物。這些電影包括:《哥吉拉》、《巨螞》Them!(1954)、和《異變》Tarantula(1955)。在1970年代對於污染增多的覺醒,此類題材再度復活,並且譴責企業貪婪和軍隊不負責任而恣意破壞環境。《午夜魔兔》Night of the Lepus(1972)、《金蛙王》Frogs(1972)、和《哥吉拉對黑多拉》是這些電影的範例。 當1975年史蒂芬·史匹柏的《大白鯊》上映後盛況空前,為數眾多的高相似度電影(有時被視為徹底的仿製品)如雨後春筍般趁勢竄出,無非想如法炮製其財源滾滾的成功模式。 這些電影包括:《大鱷魚》Alligator(1980)、《狂犬驚魂》、《凶獸出籠》Day of the Animals(1977)、《巨浪白鯊》Great White(1980)、《大灰熊》Grizzly(1976)、《凶煞魚怪》Humanoids from the Deep(1980)、《紅海魔影》Monster Shark(1984)、《殺人鯨》Orca(1977)、The Pack(1977)、《食人魚》Piranha(1978)、Prophecy(1979)、《邊緣戰士》Razorback(1984)、《凶群出洞》Tentacles(1977)、和《追捕虎鯊》Tintorera(1977)。在這20年期間,羅傑·柯曼(Roger Corman)是這些電影的主要製作人。 此類型電影又再次復甦,例如:《桑樹街》Mulberry Street(2007)和賴瑞·費斯登(Larry Fessenden)的《最後的寒冬》The Last Winter(2006),反映出對全球暖化和人口過剩的關切。
義大利鉛黃電影(Giallo films)是義大利制的變態殺人狂電影(slasher films),聚焦於殺手犯下殘酷的死亡犯罪,以及後續的追凶偵查。 此類別以義大利字「鉛黃」(Giallo)命名,取自紙漿雜志(pulp novels)的背景顏色,這些電影最初從雜志刊載內容改編、或者受到啟發。 此類別的先驅是《知道太多的女孩》La ragazza che sapeva troppo(1963),其他例子包括:《四小塊灰色碎片》4 mosche di velluto grigio(1971)、《九命怪貓》Il gatto a nove code(1971)、《摧花手》L'uccello dalle piume di cristallo(1970)、《蠍子兇手案》La coda dello scorpione(1971)、《塔蘭圖拉毒蛛》La tarantola dal ventre nero(1971)、《妻子的罪惡》Lo strano vizio della Signora Wardh(1971)、《血與黑蕾絲》Sei donne per l'assassino(1964)、和《黑影》Tenebrae(1982)。達里奧·阿基多(Dario Argento)、盧西奧·弗爾茲(Lucio Fulci)、和馬力歐·巴瓦(Mario Bava)是最精通此類型的導演。
在義大利,當你提供電影劇本給製片人,他問的第一個問題不是『你的電影像什麼?』,而是『你的電影像什麼「電影」?』,正因為如此,我們只能作出《生人迴避》Zombie 2(1979),絕非 Zombie 1 -路奇·酷吉(Luigi Cozzi)。
惡搞電影(Mockbusters)有時稱為「重製剝削電影」(remakesploitation films),是企圖從強力推銷的主流電影廣告上從中牟利的抄襲電影。 著名山寨製片公司:庇護所(The Asylum)喜歡稱之為「相關產品」(tie-ins),是這些電影最知名的製片商。從歷史的角度,這些電影都與義大利電影業息息相關,而且很快理解出皆為西部片、007電影、和僵屍電影的趨勢。長期以來,這些電影都是如吉姆·懷諾斯基(Jim Wynorski)這類導演的主要產品,他的作品包括:《厄夜叢林2:危機四伏》The Bare Wench Project(2000)、和《巔峰戰士》Cliffhanger(1993)的仿製品《極地毀滅》Sub Zero(2005),大都直接以影像儲存媒體方式發行。此舉也開始吸引好萊塢主要製片廠的關注,甚至在《當地球停止轉動》上映時,企圖事先制止「庇護所」電影公司發行《當地球不再轉動》The Day The Earth Stopped(2008)的影像儲存媒體上市販售。
雖然這個名詞早在1950年代就已出現,例如:《污穢的怪獸》The Monster of Piedras Blancas(1959)明顯仿效《黑湖妖潭》,直到1970年代才開始普及,此時出現了仿製品《星戰計劃》Starcrash(1979)、Dünyayı Kurtaran Adam(1982)、和《超人們歸來》Süpermen dönüyor(1979),其中後二者未經授權盜用了約翰·威廉士為星際大戰譜寫的電影配樂、以及電影場景。
偽紀錄片(Mondo films)時常被稱為驚嚇紀錄片(shockumentaries),採取類似紀錄片的形式,集中在聳人聽聞的題材,例如:來自全球各地的奇風異俗、或可怕的死亡素材。 和驚嚇剝削電影(shock exploitation)類似,偽紀錄片的目的是為了驚嚇觀眾,而非只是處理禁忌的主題。 首部、也是最著名的偽紀錄片是《世界殘酷奇譚》Mondo Cane(1962),其他的例子包括:《古靈精怪東南亞》Shocking Asia(1974)、和《死亡真面目》Faces of Death 系列。
File:Shewolf.jpg納粹剝削電影
納粹剝削電影(Nazi exploitation;Nazisploitation;Il Sadiconazista)聚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於死亡集中營和妓院內以納粹方式折磨囚犯,所施加的經常是性折磨,囚犯則通常是女性,而且裸體。 此子類型的先驅是《第七愛露營》Love Camp 7(1969),此類型的典範則是《納粹女魔頭:殘酷瘋淫所》Ilsa, She Wolf of the SS(1974),啟動了類型電影的普及,並開創獨特的比喻手法,以體態豐滿、性慾亢進的女施虐者(Dominatrix)伊爾莎(Ilsa)的人物形象,折磨德國俘虜營(Stalag)的囚犯。 其他例子包括:《納粹瘋淫史2:間諜軍妓》Elsa: Fraulein SS(1977)、《納粹軍妓之魔域逃生》SS Hell Camp(1977)、《第三帝國最後狂歡》L'ultima orgia del III Reich(1977)、《納粹荒淫史》Salon Kitty(1976)、和《納粹軍妓血淚史》SS Experiment Camp(1976)。 許多納粹剝削電影受到藝術電影的影響,例如:皮耶·保羅·帕索里尼聲名狼藉的《索多瑪一百二十天》、和莉莉安娜·卡瓦尼(Liliana Cavani)的《魂斷多瑙河》Il portiere di notte(1974)。
裸體主義者電影(Nudist films)起源於1930年代,當時電影意有所指地描繪裸體主義者的生活型態,迴避了海斯法典(Hays Code)針對裸體的限制,此情況一直持續到1950年代後期,當紐約州上訴法院在「Excelsior Pictures 電影公司 對 紐約評議委員會(New York Board of Regents)」一案,裁定銀幕上的裸體並非猥褻,此舉等於為更多公開描繪裸體的電影開了大門。從魯斯·梅耶(Russ Meyer)的《不道德的提斯先生》The Immoral Mr. Teas(1959)開啟新頁,被認定是首部將剝削元素置於主要地位的電影,不帶一絲一毫的歉意,也不必假裝背負著道德與教育的包袱。 當《伊甸園》Garden of Eden(1954)淪為法院案例的主角時,這個情勢的發展,為1960年代和1970年代更直接露骨的剝削電影鋪了坦途,也導致裸體主義者類型顯得過時,令人玩味。 此後,裸體主義者類型分裂為二個子類型,例如:「裸體美人兒」(nudie-cutie)以裸體為特色,但是不包含肢體接觸;「性暴力女」(roughie)則包括裸體、暴力、和反社會行為。
裸體主義者電影被貼上了品質自相矛盾的標簽,一方面標榜著教育性的電影,另一方面卻剝削他們的主題,將主要焦點擺在天體營中最美麗的女性房客,盡管當時否認有此剝削的存在。 他們描繪以限制衣著而解脫束縛的生活型態,然而此描寫受到不得露出外生殖器的規定限制。對此還是有一個顛覆性的元素,就如裸體主義者天性地拒絕現代社會,以及關於人體的基本價值。這些電影也常常牽涉到階級體系的批判,認為身體羞恥等同於上流階層,裸體主義等同於社會平等。《問心無愧》Unashamed (1938)的一個場景立論關於矯揉造作的衣著,以及透過仿效描寫一群裸體藝術家漆上整套衣服,所顯現的相關價值。
澳洲剝削電影(Ozploitation)或稱為澳洲子類型電影(Australian sub-genre films),廣泛地涵蓋恐怖、情色、或犯罪題材的1970年代和1980年代電影。 1971年針對澳洲電影分類系統的改革,導致許多相對低成本、私人集資的電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稅負減免和目標外銷市場,也有推波助燃的效果。 經常聘用氣勢漸漸下滑的國際知名演員擔任主角,許多澳洲剝削電影以話語簡潔的角色和沙漠場景為特色,此一名詞被應用在當時依賴驚嚇觀眾、或煽動觀眾情慾的各式各樣澳洲電影。 一些較為知名的澳洲剝削電影包括:《沖鋒飛車隊》Mad Max(1979)、Alvin Purple(1973)、Patrick(1978)、和《土耳其射擊》Turkey Shoot(1982),也有一部紀錄片《澳洲B片真牛B》Not Quite Hollywood: The Wild, Untold Story of Ozploitation!(2008)專門探討此電影類型。 這些電影探討關切澳洲社會的主題,特別是關於男子氣概(尤指粗魯的澳洲男生)、男生對待女生的態度、對待澳洲原住民的態度、暴力、酗酒、和對環境的剝削破壞,這些電影也代表性地以鄉村或內地的設定,來強調澳洲景色和環境為最具精神象徵的邪惡力量,因而離間了澳洲的白人,使得他們的個人野心活力、以及他們壓制這一切的企圖心遭受挫折。
File:ISpitOnYourGraveposter.jpg強暴/復仇電影 變態殺人狂電影(Slasher films)聚焦於一位精神變態的殺手,以寫實暴力方式,跟蹤和追殺一系列的受害者,受害者經常是青少年、或年輕的成人。亞佛烈德·希區考克的《驚魂記》常常被歸功為創建了此類型的基本前提框架,也確實在1970年代期間浮現出此類型,並於1980年代達到高峰。 知名的變態殺人狂電影,包括:《半夜鬼上床》系列電影、《食屍人》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1980)、《女生驚魂記》Black Christmas(1974)、《靈異入侵》Child's Play(1988)、《電鑽殺人魔》The Driller Killer(1979)、《十三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1980)、《月光光心慌慌》(經常被認為於1978年啟動了此類型)、《血腥情人節》My Bloody Valentine(1981)、《恐怖夜》Prom Night(1980)、《平安夜,殺人夜》Silent Night, Deadly Night(1984)、《血腥死亡營》Sleepaway Camp(1983)、《德州電鋸殺人狂》The Texas Chain Saw Massacre(1974)、和《工具箱殺手》The Toolbox Murders(1978)。 隨著《驚聲尖叫》的成功,此類型在1990年代經歷了一段主流的復甦,既模仿變態殺人狂電影的傳統手法,也向其表示敬意。 變態殺人狂電影常常證實受到難以置信的歡迎,也孕育了許多的續集、前傳、和舊片新拍的電影,持續至今。
File: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poster.jpg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知名的義大利西部片 女子監獄電影(Women in prison films)在1970年代初期興起,直到今日仍然是一個受到歡迎的子類型。 以窺淫癖者關於監獄生活的性幻想為主,依賴大量裸體、女性同性戀、性侵犯、羞辱、施虐、和女俘虜之間反叛的題材。此類型電影包括:羅傑·柯曼(Roger Corman)的《籠中女》Women in Cages(1971)和《玩偶屋》The Big Doll House(1971)、《女集中營》The Bamboo House Of Dolls(1973)、傑斯·佛朗哥的《鐵窗性玩偶》Barbed Wire Dolls(1975)、布魯諾·馬太(Bruno Mattei)的《女子監獄大屠殺》Womens Prison Massacre(1983)、湯姆·狄賽門(Tom DeSimone)的《感化院女孩》Reform School Girls(1986)、和強納森·戴米的《監獄風雲錄》Caged Heat(1974)。
英國剝削電影(Britsploitation films):將劇情背景設定在英國的剝削電影,有時也向漢默恐怖片(Hammer Horror)類型電影致敬。 例子包括:1974年的《惡魔墳場》(Let Sleeping Corpses Lie)和1981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美國電影《美國狼人在倫敦》(An American Werewolf in London)。
李小龍剝削電影(Bruceploitation films):因李小龍之死而獲益的剝削電影,尤指利用長相神似的演員。
香港三級電影(Cat III films):經過香港電影分級制度審查,限制十八歲以上成年人觀賞的中國電影。 這些電影估計佔了香港電影工業的四分之一,而且各類型剝削電影都有代表作。 此外,西洋電影也經常被判定為三級電影,例如:《野東西》Wild Things(1998)和《大開眼戒》。 依據電影檢查制度的准則,這些電影劃分成三種類別:「准色情片」(quasi-pornographic),例如:《玉蒲團之偷情寶鑒》;「類型電影」(genre films),各類型香港電影的成人版本;以及令人不安的「情色暴力電影」(pornoviolence films),例如:《人肉叉燒包》,經常依據警方真實性暴力案例改編。 著名的香港演員和導演,例如:成龍或周潤發,也都與此類型電影有所關聯。
女女剝削電影(Dykesploitation films):以同性戀和雙性戀女生為特色的性剝削電影,例如:《溫柔的接觸》That Tender Touch (1969)。
末日剝削電影(Eschploitation films):基督教啟示錄的末日驚悚電影。(詳見:末世論)
嬉皮剝削電影(Hippie exploitation films):關於嘻皮非主流文化的1960年代電影,嘻皮文化始終被定型為與吸食大麻和搖頭丸毒品、性愛狂野迷幻葯派對等活動有所關聯。幾乎從草創初期,好萊塢也加入行動製作出許多極端火熱的嘻皮剝削電影,卻冒充為警世的公眾訊息服務節目;事實上假裝站在道德制高點,卻直接瞄準去喂養病態的大眾胃口;也經常描繪毒癮狂的嘻皮生活,和以「查爾斯·曼森殺人集團」(Manson family)形式聚集吸毒來逃避現實的景況。諸如電影:《幻覺世代》Hallucination Generation(1967)、和Riot on Sunset Strip(1967)都描繪年輕嘻皮族狂野狂歡的集體性交、吸毒、犯罪、甚至謀殺。其他例子包括:The Love-Ins(1967)、《精神錯亂》Psych-Out(1968)、《旅行》The Trip (1967)、和 Wild in the Streets(1968)。
美南剝削電影(Hixploitation films):關於美國南方的電影,以誇張手法描述刻板山區鄉巴佬(hillbilly)角色為特色。 例子包括:《食人族大屠殺》Eaten Alive(1977)、Hillbillies in a Haunted House(1967)、《秋酒之鄉》Moonshine Mountain(1964)、Poor White Trash 2(1976)、Redneck Zombies(1987)、和《兩千狂人》Two Thousand Maniacs!(1964)。
猶太人剝削電影(Jewsploitation films):以刻畫猶太人報復對抗世仇,或是在所處社區內表現出怪異舉止的電影。猶太人剝削電影與黑人剝削電影、以及刻板動作電影有類似的聚焦點,通常只要以猶太人演員換掉傳統亞利安人角色即可。此子類型起源於2003年的電影《希伯來鐵錘》The Hebrew Hammer(2003),原為黑人剝削電影之拙劣模仿者。此類型電影的最佳範例為2008年昆汀·塔倫提諾的作品《惡棍特工》,以一群猶太人組成的突擊部隊為非史實劇情重心,出任務拿下二次大戰法國戰區納粹最高指揮總部。史蒂芬·史匹柏的作品《慕尼黑》也可以被視為另一部突出的猶太人剝削電影,因為專門刻畫1972年慕尼黑大屠殺之後猶太人報復「黑色九月」的行動。盡管電影劇情依據史實,這部電影也展示了許多此類型的元素,包括報復典型猶太人仇敵,以及以非猶太人演員廣泛使用於假想的角色。此類型的其他例子,包括:《狂熱份子》The Believer(2001)、《特勤沙龍》、《猶太毒犯》Holy Rollers(2010)、和《誰吻了潔西卡》Kissing Jessica Stein(2001)。
功夫電影(Martial arts films):運用各種形式的功夫,以大量打鬥場面為特色的動作電影。 例子包括:《必殺拳》The Street Fighter(1974)、和《女必殺拳》(Sister Street Fighter)系列,以及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和《龍爭虎鬥》)。
墨西哥剝削電影(Mexploitation films):關於墨西哥文化、或墨西哥境內生活描述的電影,經常處理犯罪、販毒、黑金和性的議題。雨果·史提格利茲(Hugo Stiglitz)是此類型著名的墨西哥演員,與馬力歐·阿瑪達(Mario Almada)、費南多·阿瑪達(Fernando Almada)兄弟一起合作過上百部相同主題的電影。
忍者電影(Ninja films):功夫電影的子類型,這些電影以刻板、歷史不正確、忍者服飾與其隨身武器的影像為中心,經常包括奇幻的元素,例如忍者法術。 許多此類型的電影拼接來自不相關電影的庫存忍者打鬥片段。
修女剝削電影(Nunsploitation films):以修女處於危險、或情色局面為特色的電影,例子包括:《群魔》The Devils(1971)、《煞女修羅》 Killer Nun(1978)、《聖獸學園》School of the Holy Beast(1974)、Sinful Nuns of Saint Valentines 和《霹靂修女》Nude Nuns With Big Guns(2010)。
日本粉紅電影(pink films):風行於1970年代的日本性剝削電影,經常以軟調性愛、強暴、酷刑、BDSM、和其他非傳統的性主題為特色。
巴西性喜劇電影(Pornochanchada films):巴西人率直的軟調色情電影,大部分於1970年代製作拍攝。
迷幻電影(Stoner films):以詳盡描繪濫用大麻毒品為中心主題的電影子類型。此類型電影常以喜劇和正向風格詮釋濫用大麻為特色;濫用大麻成為電影的主題之一,並因此誘發大部分的電影情節。美國喜劇搭檔「大麻民間英雄」切奇和崇(Cheech and Chong)就是好例子,最近的《豬頭漢堡包》(Harold & Kumar)電影系列則與前面描述的內容極為貼切。
青少年剝削電影(Teensploitation films):以青少年為導向的剝削電影,劇情經常捲入毒品、性、酗酒、和犯罪。「青少年剝削」(Teensploitation)一詞首次出現於1982年商業刊物的發表會,並於2004年首度列入「韋氏大字典」(Merriam 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改編自瑪西·瑞妮·康拉德謀殺案(murder of Marcy Renee Conrad〉的《大河邊緣》The River's Edge(1986)為此電影類型最具代表性作品,由克斯賓·葛洛佛(Crispin Glover)和基努·李維主演,丹尼斯·霍柏客串演出。賴瑞·克拉克(Larry Clark)的電影作品《橫行霸道》Bully(2001)、《性滑板七年級》Ken Park(2002)、和《沖擊年代》Kids(1995)或許是最知名的青少年剝削電影。關於1950年代的青少年電影,詳見美國國際電影(American International Pictures)。
復仇電影(Vigilante films):以採取違反法律手段追求公平正義的類型電影。1970年代因為美國政府貪污腐敗、越戰失利、和犯罪率大增,導致民心不安,而令這類型電影得以生根,這些電影指向正逐漸竄起的新保守主義政治趨勢。據信此子類型起源於1970年的《喬》(Joe),最經典的例子為查理士·布朗遜領銜主演的《猛龍怪客》(Death Wish)系列電影,這些電影經常處理在體制內求助無門的個體,例如:《比利傑克》Billy Jack(1971)的美洲原住民主角,或是諸如黑人剝削電影《科菲》Coffy(1973)的角色人物,以及從小鄉鎮到大都會尋找流亡親人的甘草人物(如1979年的《赤裸追凶》(Hardcore)和1976年的《除害》(Trackdown))。另外也有「治安警察」(vigilante cop)電影,系描繪一位感受到司法制度迫害的警察,諸如:《捍衛家園》(Walking Tall)系列電影、《沖鋒飛車隊》Mad Max(1979)、和克林·伊斯威特的《緊集追捕令》(Dirty Harry)系列電影中的主角人物,依據傳統的觀念,這些電影並不被視為真正的警察電影,因為並無牽涉普通百姓個人遭受迫害後而尋求公平正義。同樣地,馬丁·史柯西斯的《計程車司機》也不符合此類型,因為電影主角系為精神障礙,其他例子包括:山姆·畢京柏的《大丈夫》Straw Dogs(1971)、克林·伊斯威特的《西部執法者》The Outlaw Josey Wales(1976)、喬舒·馬克(Joel Schumacher)的《城市英雄》Falling Down(1993)、和蓋瑞·葛雷(F. Gary Gray)的《重案對決》Law Abiding Citizen(2009)。

C. 跪求像 特洛伊和斯八達300勇士那種可以看到女主角陋奶又好看的電影!

兄弟 你只要找R級,uk:15的電影基本都會有女主角裸露鏡頭

因為已經是限制級了,就不怕露一下增加賣點

另外推薦給你幾部 守望者,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致命快感,發條橙子,搏擊俱樂部

別告訴我你未成年,不然我就教壞小孩子了

D. 公路電影的經典電影

1、《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
公路片中通常都有不止一個主角。導演們習慣於把兩個或者更多的人湊在一起,通過他們之間的互動製造出更多的戲劇效果。而這些在路上的人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在好萊塢公路電影類型化之後,路上最常見的就變成了那些淪落天涯的亡命者們。因為,通常只有亡命者會馬不停蹄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逃亡本身就是他們唯一的使命,而逃亡的過程在好萊塢導演的手中也變得跌宕起伏。這樣就使劇情本身有了足夠的強度和張力,符合了公路片主流觀眾,也就是年輕人的需要。或許這就是好萊塢攝影棚制度的強大威力,電影創作者們為生計考慮不得不在自己的作品中安置許多的商業元素。這樣也使得公路片具有了眾多類型片的成份,動作片中的驚險刺激,文藝片當中的愛恨情仇,懸疑片當中的峰迴路轉,有關亡命徒的公路電影逐漸成為了此類影片的主流。也因此,我們在公路電影當中常常都能看到亡命天涯的雌雄大盜。《邦妮和克萊德》就是此類影片的典型
阿瑟·潘(Arthur Penn)導演的《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無疑是亡命者公路電影的經典之作。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Bonnie Parker 和 Clyde Barrow是一對雌雄大盜,在30年代橫行德州,持槍搶劫銀行,最後為警方擊斃,是聳動一時的社會新聞。而阿瑟·潘在1967年所拍的這部電影,用的手法亦頗受爭議。他們搶銀行在電影中被正當化為向當時社會秩序挑戰的行為。30年代美國全國籠罩在一片不景氣的低潮下,失業率急劇攀升,銀行關門,股市崩盤,許多人生計發生問題。當國家機器不能夠保障個人生存時,社會大眾開始對現有的秩序懷疑。Clyde在一間空屋前面看見一家人駐足觀望,依依不捨,詢問之下才知道這原是他們的房子,後來因為付不起貸款被銀行沒收了。激於義憤,Clyde對屋門前銀行的封條開了一槍,而決定開始搶銀行。影片的背景雖是30年代,但其中所表達對現存體制和國家機器不滿的情緒,正好與60年代末美國社會反戰反政府的氣氛相吻合。
事實上兩人並非一路上相依為命,而是有一群同夥跟著:Clyde的哥哥Buck和他的太太Blanche,以及一個會修車的小個子CW。故事的主線即是圍繞在這一夥人之間的沖突上:Clyde與哥哥難兄難弟,感情甚篤,Bonnie和Blanche則勢成水火。因此四人之間呈現微妙的關系:Clyde要維系和Buck之間「哥兒們」(buddy)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要時時安撫Bonnie。Bonnie則經常在追求自由理想和因為愛人所作的犧牲之間掙扎。最後這種緊張關系在Buck被擊斃與Blanche被逮捕後結束。兩人獲得獨處的機會,也達到了完滿的性高潮。然而這還是暗示兄弟哥兒們的關系和男女之間的情愛往往是不相容的。這種主題,常常在以男性為觀眾對向的動作片中。
車子在全片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男女主角相遇是因為Bonnie看到Clyde正要偷她媽媽的車,而兩人的結局也是以在車中被亂槍打死而告終。他們每搶劫一次就換一次車,當然一輛比一輛更好更新。車子在本片中不僅是作案逃亡的工具,也正是對物質慾望的投射和通往自由的機器。
最後一幕是暴力美學的經典之作:一群鴿子飛上樹梢,兩人正欣賞一剎那的美感。告密者忽然鑽到車底下。男女主角往樹叢看一眼,心知大勢已去。兩人對望,男主角急速跑向車中,但此時亂槍已起。慢動作,兩人被打成蜂窩。這裡面有許多元素被往後的電影一再借用。大家必不陌生。
《邦妮和克萊德》雖以兩人伏法結束,但這部電影非宣揚「惡有惡報」的陳腔濫調。相反的,它的影像語言的運用是希望我們同情認同死者的。事實上本片推出以後造成極大的爭議。當初被Bonnie和Clyde所殺害的人其家人紛紛指責電影美化了兇手;而另一方面青少年卻奉二人為偶像。飾演Bonnie的菲·唐納薇(Faye Dunnaway)在片中的穿著甚至成為當年最流行的款式。在那個以抗爭、罷課、反戰為風潮的年代,這部電影的確亦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2、《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尼古拉斯·凱奇(Nicholas Cage)現在紅極一時,恐怕很少有人記得他在1990年演過的那部《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吧?這部電影由大衛·林奇(David Lynch)導演,根據Barry Gifford的短篇小說改編。Gifford的原著只有五頁,電影卻洋洋灑灑地擴充到兩小時。林奇的電影以懸疑和風格詭異著稱。這部片在表現形式上詭異,本質上則不折不扣是個愛情童話。
Sailor和Lula是一對戀人,但是Lula的母親極力反對二人交往,還派了一個混混去對付Sailor。Sailor一下子就把混混幹掉,他也因而坐了兩年牢。出獄後他攜女友遠走高飛,Lula的媽媽間接找上一群變態殺手去追回女兒並解決那小子。於是情節就在漫長的汽車旅程中詭異的經歷,殺手的追殺,和由回憶中抖露出 Sailor的媽媽與人勾結害死丈夫的陰謀中展開。
如果說邦妮和克萊德的旅程向觀眾展示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平與黑暗,進而正當化他們的行為的話,Lula和Sailor的旅程則幾乎全都是反映其內在的經驗。片名叫做《我心狂野》,本片著重的是一個狂亂的心靈如何因愛情的浸潤而被「馴服」(結局Sailor對Lula唱的正是《Love me tender》)。火焰是本片最常出現的主題。除了代表Lula的父親被火燒死的記憶片段以外,也暗喻狂暴難安的心靈。Lula許多段不愉快的回憶,如被父親的朋友強暴、墮胎等,也是為了強調擾動難平的心理狀態。即使連他們在一路上碰到的詭異事物——例如騎掃帚的巫婆,因車禍而死的男女孩,小鎮上裸著上身跳舞的肥女人,和滿嘴黑牙長相猥褻的傢伙——都似乎像是存在他們的幻想和夢中。能撫平他們狂野的心的,是兩人肉體的結合和由肉慾升華而成的愛情。就如大多數的愛情故事一樣,兩人最後以圓滿結合結束。
八十年代通俗文化最重要的事件是MTV的興起。MTV之異於以往之處,不在於它把影像和音樂連接起來 (在這之前歌舞片早已行之有年了),而是在於它用一連串斷裂的、快速變化的影像來搭配音樂,而賦予音樂新的意義。後現代主義理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提出「作者已死」的觀念,認為每個讀者可由文本中讀到不同的意義。我們在看MTV時,對影像的詮釋依我們本身的生活經驗、心理狀態和慾望而有所不同,確實有一點後現代的味道。《我心狂野》雖然沒有使用斷裂和快速變化的影像,但它加入了許多詭異而與本身主題較不相乾的影像元素,再加爵士樂、重金屬搖滾和貓王的情歌穿插交織,不免讓人覺得有MTV的味道。 3、在層出不窮的公路電影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比較共通的規律,那就是無論這些人的旅途是如何開始的,大多都是基於一種叛逆和自由上路的精神,都是對於自己所現存的世界不滿而開始的一種叛離。《逍遙騎士》中的瓦特和比利反抗著,《邦妮和克萊德》中的主人公反抗著,特拉維斯也在《德克薩斯的巴黎》中反抗著。但是,這些反抗之外還有一種反抗,一種對整個父權社會的否定。最能夠體現這種雙重反抗的,就是主動向整個社會宣戰的末路狂花們。
《末路狂花》又名《女人的公路》Thelma & Louise 雷德利·斯科特 1991
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導演的《末路狂花》(Thelma&Louise)為公路電影開啟了新的方向——成功地引介女性主義到這個一向為男性陽剛意識型態所主宰的文類。Thelma和Louise是一對閨中密友,Thelma是一個小女人,平凡的家庭主婦,Louise則是個長相普通(甚至有些醜陋),有些男子氣概的餐廳女侍,兩人相偕開車出遊。這原本應是一次簡單而愉快的旅行,但最後卻成為兩個女人對抗男性社會壓迫的奮斗。
在一間酒吧里一個男人與Thelma搭訕,原本只是單純的應酬,但是那男人卻進一步企圖強暴她。情急之時Louise趕到開槍將男人打死。原本這是單純的自衛殺人,但是現場沒有其他證人,在恐懼證據不足會被判重罪下,兩人展開逃亡的旅程。
在逃亡的過程中父權在社會對他們的壓迫一一展現開來:Thelma的丈夫除了在電話中大聲吼叫要她回來(主要是因為他沒有辦法應付家事)以外,什麼忙也幫不上。警察不斷尾隨追逐她們,進一步把她們逼上樑山而不考慮自衛殺人的可能性。唯一相信她們清白的檢察官,卻因為好幾次陰錯陽差而始終連絡不上她們。連途中碰到和Thelma發生一夜風流的情人,到頭來也不過是偷人錢的騙子壞蛋。換言之,她們唯一能靠的就是自己。然而她們卻發現自己作為一個與男性社會對抗的女戰士,要比當一個小女人要適合得多。她們搶劫,把性騷擾她們的司機的卡車打爛,並且搶奪警察配槍。這些舉動也把她們逼向無路可走的地步。最後她們在新墨西哥州被警察重重包圍之下,寧死不屈地開車沖入萬丈峽谷之中。
《末路狂花》所描繪的旅途,無疑的是兩個女人對抗整個父權社會的過程。沿途所發生的事物或遇到的人,對她們來說大多是危險的,充滿敵意的。這程環境下只有自己的夥伴是能倚靠的對象。Thelma與Louise兩人間的情感,是同志間相依為命的革命情感,但亦不能否認其中包含了同性戀的成分。這在以往的公路電影是看不到的。傳統的公路電影,結伴而行的多半是一男一女的情侶,要不然就是氣味相投的哥兒倆,因為只有男女之間的愛情和男人之間的友情被允許出現在這種陽剛味重的,以冒險為主題,以男性觀眾為主要對向的影片中。然而本片的出現,肯定了電影中「另類」旅行拍檔的可能性。《末路狂花》之後,各種組合在公路電影中紛紛出現:同性戀、艾滋病患者、少數族裔、殘障或智障。這些人的旅行經驗提供了不同的世界觀,也豐富了公路電影的多樣性。 4、《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 1994
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攝於1994年的《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是這里提到的公路電影最晚近的一部。它放映後也造成極大的爭議。與《邦妮和克萊德》不同的是,《天生殺人狂》並非改編自某一社會事件,卻似乎「預演」了社會事件:該片放映之後有一個棉花工人在密西西比州被謀殺,兇手被逮捕後宣稱自己的舉動是受到該片的啟發。
承襲了《生於7月4日》、《刺殺肯尼迪》的主題,斯通在《天生殺人狂》也以譴責美國主流社會的文化為主。這一次的對象是媒體。電影描寫一對殺人不眨眼的雌雄大盜Mickey和Mallory的故事,兩人絕非正義的化身,而是如片名所說的「Natural born killer」,所到之處腥風血雨,只留下一個活口宣揚他們的事跡。但是他們的事跡被新聞媒體渲染以後,竟成為全世界崇拜模仿的對象。
兩人在一次槍戰中被捕,分別被關入監獄。但是一家電視台的新聞主播希望在「American maniacs」的節目中訪問Mickey,於是說服典獄長讓他在獄中訪問。不料當訪談節目傳到獄中時,其他囚犯群起暴動。Mickey趁機劫持記者一行,救出Mallory並闖出監獄。記者為了要搶新聞,也想到他們為了出風頭不會殺他,於是和他們一起劫獄沖出重圍。但最後仍免不了一死。兩個殺人累累的黑天使從此逍遙法外,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斯通是玩媒體的高手,他用現有的各種媒體表現迥然不同的題材,因而達到顛覆觀眾對媒體成見觀感的目的。他用一個電視情景喜劇的格式來描述男女主角兩人的相會,罐頭笑聲內封裝的卻是粗鄙的對話的血腥的場面這些電視媒體不可能出現的成分。他用電視新聞報導的格式來敘述槍戰、劫獄等場面,讓人更加混淆真實與虛假的分界。再加上卡通影片的暴力打鬥畫面,文藝片羅曼蒂克的畫面。各種斷裂急促的鏡頭復雜地交錯在一起,把我們平常熟悉的電視劇、電影、新聞、動畫、電子游戲的強度乘上十倍加起來,讓人有飽和得想吐的感覺。然而吊詭的是他對媒體的批判仍不免要借重媒體,而且他的弄真成假——揭露媒體對新聞事件的誇張報導,而使之虛假化——反而最後弄假成真——觀眾將片中呈現出來的虛幻情景內外成自己的一部分,並將謀殺付諸實現。就這一點而言,斯通是要負道德責任的。
《天生殺人狂》中公路與旅程本身己完全淪至邊緣次要的地位。中途碰到的人物,只是提供男女主角血祭的犧牲品,而旅行的主要目的,也只是讓新聞媒體在後苦苦追趕,好產生更多報導而已。它的風格也正好反映了當前美國的文化氛圍。在這個「虛擬真實」(virtual reality)當道的時代,真真假假的分界越來越混淆不清。同樣的,激進與保守反動的區隔也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激進的作品其內容與形式很快地被資本主義體系所吸納,再生產為可在市場銷售的商品了。 5、《德州巴黎》Paris, Texas
其實,同樣在票房上獲得巨大成功的《邦妮和克萊德》拍攝時間早於《逍遙騎士》,也比後者擁有更多的商業元素,但它一開始並不是作為一部公路電影被人們記住的。本片的重點在於它對於暴力的刻畫,直接而又無情,所以一開始它是作為一部犯罪題材或是黑幫題材的電影入主美國影院的。但就是這樣一部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血腥的電影拯救了美國電影業,並且為後來類型化的公路電影提供了可模仿的範本。片中的很多元素都為之後的電影頻繁借用,由此奠定了這部電影在同類題材的影片中的不朽地位。
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是所謂「德國新浪潮」運動中的精銳導演。雖然身為德國人,文德斯對公路電影和美國西部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卻特別著迷。他的作品幾乎都是公路電影,而且甚至把自己的製片公司命名為「Road movie proction」,對公路電影的執著可見一般。
《德州巴黎》(Paris, Texas)是一部以發掘一個人過去為主題的公路電影。Travis在德州的沙漠里獨自行走了好幾年,當他回到文明的世界時起初他拒絕說話,即使最關心他的弟弟Walt一再追問,他也三緘其口,不肯透露這幾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們沉默著繼續從德州到洛杉磯的旅程,車子駛過沙漠。突然 Travis講了一句「巴黎,德州」,那是德州中部的一處荒蕪之地,他父母第一次做愛的地方,也應該是他開始的地方。Travis說。
他們回到Walt家以後,Travis漸漸適應文明的生活,也漸漸學會和兒子Hunter相處。但是他始終不肯透露他和妻子Jane發生了什麼事。
從Walt的妻子Ann的口中,Travis得知Jane的下落,於是帶兒子開車前往德州,在一家銀行門口等待妻子。Jane出現又走了,Travis跟蹤她到一棟老舊的建築前。他來到一個小房間,牆壁是半透明的可以看到對面,但是對面看不過來。他的妻子在這里從事色情行業。Travis將過去的事娓娓道來,終於讓妻子認出是自己:Jane一心想要離開,他則因妒嫉把妻兒鎖在車庫。半夜醒來發現家裡失火,趕忙去車庫看,但他們已經走了。這時他心中一片空白,只是漫無目的地跑著,跑著,跑出文明的疆界。
Travis告訴妻子兒子旅館的住址,讓她們母子團聚,自己則悄悄地走了。
在這部片中,記憶在兩次旅程中漸漸展開。L.A.是文明生活的象徵,德州則是Travis的起點與終點。那裡包含了他的過去,他在4年前跑到沙漠時遺留在那裡了,所以當他回到文明生活後,還必須要再回去一次把它找回來。前面介紹的幾部公路電影,沿途的景觀多半隻是陪襯劇情的背景。文德斯對公路的喜愛,使得《德州巴黎》花了很大一部分在描繪沿途的景觀,原本他想要拍一部從阿拉斯加縱貫北美洲到德州的電影。不過他的編劇告訴他「你可以在德州發現美國全部」。而事後他同意這點。他在拍攝本片時也用相機捕捉了美國西部的風貌,而有攝影集問世。 6、《玻璃玫瑰》The Voyager
《玻璃玫瑰》(Voyager)是德國導演沃爾克·施隆多夫(Volke Schlondorff)1991年的作品。這部電影與其稱為公路電影不如說是「旅行電影」(因為搭飛機和坐船亦佔有很重的份量)。全片是由兩個相關的片段組成。男主角 Walter Fabor搭乘的飛機中途失事,迫降在墨西哥的沙漠中。他閑來與一個德國商人攀談,發現商人的同學正好是他在二次大戰前的同窗好友。而好友的前妻亦正是Walter青梅竹馬的女友。
Walter是一個水利工程師,做事一向理性。但是當他們獲救以後,Walter卻突然和商人一起去墨西哥叢林找他哥哥,而不顧在紐約堆積如山的工作。但當他們前往那好友的住處時,發現的卻是一具懸吊在樑上的屍體。
葬禮之後Walter匆匆回到紐約。為了擺脫情婦的糾纏,他決定坐渡輪前往巴黎參加一個會議。在渡輪上他碰到一個年輕女孩Elizabeth,兩人似乎是不同世界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不相配:Walter是純粹的理性主義者,Elizabeth則酷愛存在主義哲學;Walter專長於科學技術,Elizabeth則鍾情於藝術;Water己過中年,Elizabeth正當豆蔻年華。但兩人卻彼此互相吸引。
在巴黎兩人再度巧遇,並相偕前往南歐旅遊。途中並發生了超友誼關系。但在無意中Walter得知Elizabeth是年輕時女友Henna之女。驚詫之中他不得不懷疑這個女孩是她女兒。在希臘Elizabeth不慎為毒蛇咬傷,危急之下送醫急救,在醫院Walter遇到多年不見的Henna,也得知Elizabeth就是他的親生女兒。第二天 Elizabeth就死了。
本片看似普通的愛情文藝片,不過前後兩段迥然相異的旅行經驗,卻足以豐富其本身的意義。男主角身為一個理性主義者,對任何事都抱持科學的態度冷然對待,連飛機失事也無動於衷。然而理性並不能解釋他為什麼要和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去墨西哥叢林找尋多年未連絡的朋友,不能解釋他為什麼會和自己的女兒墜入愛河,更不能解釋花樣年華的少女為什麼會猝然而死。他在旅程中的經歷,除了跟他過去的回憶牢牢糾結在一起以外,也凸顯出人生的偶發性和荒謬性。

E.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大逃殺》赤裸暴露人性

《大逃殺》中飾演殘酷班主任的正是日本「暴力宗師」北野武。
日本導演深作欣二新作《大逃殺》,在暴力方面毫不手軟,它的血腥是手段,反血腥則是目的。該影片因涉及校園,在日本一度引起國會要禁映的風波。

人生70古來稀,性格或許已磨得淡淡的,但,吳宇森最敬重的日本殿堂級導演深作欣二,依然火氣十足。

見純肉體搏殺暴力意識

自1978年的《柳生一族之陰謀》後,深作欣二已拍過很多不同類型的電影,但20年後,他老人家突然拍了一部《大逃殺》(Battle Royale),盡管《大逃殺》並非他《仁義之墓場》、《黑社會之墓場》和《縣警對組織暴力》等時期的黑幫暴力片,但,那種純肉體搏殺的暴力意識,依稀可見。

深作欣二比今村昌平稍遲出道,與山田洋次、大島渚、熊井啟等導演同輩。在千禧年的決算中,他1973年的作品《無仁義的戰爭》成功突圍,打入日本知名的《電影旬報》選百年最佳100部日本電影的十大之列,在同輩導演中排眾而出,其定位顯然是被肯定了。其實,深作欣二在70年代替黑澤明拍美日合作的國際片《偷襲珍珠港》時,就開始有名氣。

引起日本國會欲禁風波

《大逃殺》充斥著黑色幽默,班主任要同學們自相殘殺的同時,還關心同學不要著涼。

《大逃殺》今天正式在本地推出,但由於影片暴力,而且涉及校園,所以它在日本還引起日本國會欲禁映的風波,所以沒有多少人看好它能在本地推出。但是經本地電檢局的明智之「剪」(因剪得不影響劇情),觀眾最終有眼福看到此片。

其實有暴力劇情不一定是沒有意義的影片,深導演在日本電影界中,被喻為是借黑幫片的暴力仇殺來反映出戰後社會低下層的觀點;以暴力宣洩於戰後虛妄的民主主義下,低下層失去方向感的無助與孤立。

「暴力宗師」北野武主演

《大逃殺》以新世紀的一個未知世界為背景,說國家面臨崩潰,社會動盪,校園暴力事件不斷發生。日本軍政府索性與這些問題學生玩一個野外戰爭的游戲,來一個互相殘殺。故事描述一群42個學生,在班主任的設計下被騙到荒島。他給同學各種不同的武器,且下令只有一個人能生存。為了活命,平時要好的同學不得不露出獸性,使出最殘酷的方式來殺死好友。飾演該殘酷班主任的正是日本「暴力宗師」北野武主演。

《大逃殺》片首是以一個「大逃殺的優勝者」小女孩登場,血跡斑斑的臉,稚氣由邪氣取代,手中還拿著沾滿血的洋娃娃,小小年紀,猙獰的笑,因為她靠成功殺死所有同伴而生存下來,那種恐怖簡直令觀眾的背脊都涼了起來。人性的醜陋、軟弱、邪惡、自私、赤裸裸呈現。

由第一個同學的死亡開始,觀眾見證的是各種人的恐怖心態,有的因柔弱而死,有的乘機發泄平日壓抑的仇恨和獸性,有的消極退出尋死,有的積極對抗求生,一場場真面的揭露,比爛面噴血的不忍卒睹畫面還要震撼。

你的評價:(5★為最佳,1★為最差)
★★★★★
★★★★
★★★
★★


驚嚇之餘有黑色幽默

為了增加諷刺意味,導演也加入了荒謬的幽默,例如垂死的同學臨終遺言是:你是我見過最有型的男孩;殺人老師北野武雨中出現,竟神奇的關心起學生不要著涼生病,看官這時不知是該笑還是哭。總之影片在驚嚇之餘,還充斥著黑色幽默。

如果說上周四在本地推出的韓國片《漂流欲室》對人性的暴露還有留力的話,《大逃殺》在這方面絕不手軟,血腥是手段,反血腥是目的。不論導演手法、內容及啟發的思考反射教育意義,本片絕對是2001年不可錯過之選。

西洋「大逃殺」同樣撼人心

電影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大喊創意荒、創作旱災,困獸斗格局類型的影片早被好萊塢玩到爛。大家以為困獸斗真的被徹底榨竭殆盡之際,海外票房超勁的《大逃殺》又為困獸斗片打開天空,再證江湖地位。

若說不久前在本地上映,由王晶執導,謝霆鋒主演的《我的野蠻同學》沒有《大逃殺》的影子,任誰都不會相信。據查詢,本地片商已購入西洋版的大逃殺「Series 7」(暫譯《大逃殺生還者》),相信觀眾很快就看得到這部同樣震撼人心的影片。

《大逃殺生還者》由丹尼爾米納漢(Daniel Minahan)執導,波姬史密斯(Brooke Smith)等人主演,以電視節目為出發點。話說「大逃殺」是美國其中一個高收視的電視節目,節目以人性和血腥場面作賣點。節目從政府簽發的身分證號碼中抽出參賽者,被抽出的人可分獲一支槍和一個攝影師,然後逐一將所有參賽者殺死,成為唯一的生存者。雖然大家以為只是在看一個電視節目,然而大家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險境,影片恐怖程度不遜日本版。

大逃殺 Battle Royale

導 演: 深作欣二【偷襲珍珠港】

原 作: 高見廣春
編 劇: 深作健太
演 員: 北野武
安藤政信
柴崎幸
藤原龍也
栗山千明
發行公司: 學者影業
電影類型: 驚悚
上映日期: 2005/6/3
官方網站: 英文 www.battleroyalefilm.net

《劇情介紹》
新世紀開始 , 當時國家面臨崩潰,失業率持續高達15% , 整個社會陷入動盪狀態,社會失控,校園暴力不斷,甚至有超過千名教師因而殉職。失去自信的成年人,懼怕青少年失控,決定聯同政府鎮壓騷亂,通過「新世紀教育改革」法案,亦即「BR法」(Battle Royale)。這一次 , 某高中的42名學生,被軍政府強勢壓迫, 參與這個為期三天的「大逃殺」。他們被派給糧食及千奇百怪的凶器 , 並要互相殘殺,只准一人生還;期間還有軍隊嚴厲監守,絕對不準逃走!而那一群在荒島上的無辜高中生,便因此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殘酷殺戮游戲……。

「BR法」生存游戲規則:

從全國共4萬3千班中學三年級學生當中,隨機抽選一班,參加一場互相殘殺的游戲,直到只剩下1人生還為止;否則,全部格殺勿論…被抽選中的一班,會被送到無人小島進行游戲。

¥ 每人獲發糧食、水、地圖、手電筒以及一款防身武器
¥ 每人須佩帶特殊設計的頸環,防水防震、可作探測行蹤和盜聽之用,強行破壞頸環會爆炸
¥ 游戲場所當中某些地區列為禁區,闖入者會被啟動頸環爆炸致命
禁區會每1小時or2小時改變位置
¥ 每6小時會有廣播,分別播報已死亡人員名單及公布接下來6小時內的禁區位置
¥ 游戲場所會被士兵嚴密包圍,沒有逃走的機會
¥ 游戲時間只限3天,時間一到,多於1人留下活口,全部頸環爆炸

《主要演職員表 》
北野武 (飾演北野教師)
日本當代電影大師黑澤明曾經這麼說:「北野武,日本電影靠你了」
◎1947年1月18日生於東京。明治大學工學部肄業
◎當過計程車司機、脫衣舞秀場的喜劇演員,1973年與兼子清組成對口相聲團體〈Two Beat〉
◎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界,並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歡迎,成為日本80年代相聲熱潮的靈魂人物。
◎1981年開始參與電影以及電視劇的演出,其中包括大島渚執導的【俘虜】。
◎1989年執導第一部電影【凶暴之男】一鳴驚人,之後的幾部作品更奠定他成為90年代日本
代表導演的地位。
◎北野武的作品【花火】曾贏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讓日本電影成為國際影壇注目的焦點。

安藤政信
與漥冢洋介、妻夫木聰同被譽為日本最具影響力的三位新生代明星
◎安藤政信可以說是以北野武執導的電影《Kids Return》而出道的。電影當中不像演戲而自然流露出的演技,讓他一出道既以新人之姿奪得了多項大獎。Ex.第21屆"報紙映畫獎最優秀新人獎"、第9屆"日刊體育映畫大獎新人獎"、第18屆"橫濱映畫電影最優秀新人獎"。由此一舉成名,開啟了演藝事業。
◎演藝重要作品&共演者 :
1996<鐵道員-廣末涼子>、2000<大逃殺I-北野武>、2004<69-妻夫木聰>
在日本最新作品<亡國的神盾艦-真田廣之>
柴崎幸
稱霸 影、視、歌三棲的新生代東洋女星 柴崎幸
◎1981年出生的柴崎幸,16歲時以一支化妝品廣告進入演藝界
◎2000年被導演深作欣二相中,在《大逃殺》中飾演殺人狂女學生相馬光子,角色冷艷且殘酷
也因為這一部電影使她在日本藝能圈開始嶄露光芒。
◎2001年以行定勛執導的電影《Go!大爆走》拿下多項大獎。「日本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人獎。
◎出道至今已有多項代表作品:
電影→2000<大逃殺>、2001< Go!大爆走>、2003< 黃泉路>、2004<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
日劇→2002<從天而降的億萬顆星星>、2003、2004
藤原龍也
日本新生代演技派男優
◎1997年參加舞台劇「身毒丸」(由蜷川幸雄監督)甄選,由5537人當中脫穎而出,更在倫敦成功演出,一躍成名。
◎重要演藝作品:
日劇「天國之吻」、「新白色之戀」以及電影「假面學園」、「大逃殺」等…。
◎曾獲得2000年藍絲帶新人獎、日本奧新卡最佳男主角以及新人獎
堪稱日本新生代當中的佼佼者。
栗山千明
日本國際化新星女優
◎1984年出生,一出道即以全裸寫真讓所有人目光一亮。
◎重要演藝作品:
電影→1999「死國」、2000「假面學園」、「大逃殺」、2003「追殺比爾」
◎值得一提:因為演出<大逃殺>表現亮眼,進而被國際知名大導演昆丁塔倫提諾相中,
接演<追殺比爾>,躍上國際舞台,現在已經是國際影壇認知度最高的日本明星。

日本動作片鬼才導演--深作欣二
◎深作欣二於1930年出生於茨城縣,1953年日本大學藝術系畢業後進入東映電影公司工作,和山田洋次、篠田正和大島渚同屬日本戰後的第二代導演。

◎最能代表深作欣二風格的當屬他於七三年執導的「無仁義戰爭」系列電影,敘述黑社會兄弟的快意恩仇之實錄,深得日本浪人精髓,票房奇佳,也獲得相當高的評價,地位可與「英雄本色」時期的吳宇森相呼應。

◎深作欣二的作品曾有多部在台灣上映或參加過金馬影展,尤其是真田廣之與葯師丸博子主演的「新里見八犬傳」,當年在台灣締創近億票房,真田廣之和澤田研二主演的「魔界轉世」也曾在台灣做商業映演,日本人最近還重拍了「魔界轉世」,由當紅偶像窪冢洋介主演。
◎被日本媒體譽為「鬼才導演」的深作欣二,在日本影壇擁有相當崇高的地位,近年更以「大逃殺」一片掀起日本影壇的熱門話題。當時他曾經表示早在十五歲時就想拍「大逃殺」這樣的故事題材,「因為當時日本面臨二次大戰戰敗悲劇,父母就教我要為國捐軀,但是沒有人告訴十五歲的我為什麼要這樣犧牲生命。」電影完成後,過多的暴力鏡頭備受爭議,指責他渲染暴力聲光,只會教壞孩子,但是他強調他是因為青少年犯罪太多,才想「以暴制暴」,讓年輕人抗拒成人世界的墮落與腐敗,因為人生只有愛才能走下去。
◎深作欣二充滿活力的表演技術以及嶄新的藝術姿態曾給世界有名的電影導演,如:昆汀塔倫提諾、吳宇森等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電影名:大逃殺~東京聖戰
英文名:Battle Royale
主演:藤原龍也 前田亞季 山本太郎 安藤政信 北野武
導 演 深作欣二
電影語言:日語
電影類別:恐怖片
獲獎記錄 影片類型 劇情/動作
日本電影藍絲帶「最佳電影獎」
出品年代 2001年1月
出品公司 日本

故事梗概——
因未成年人蔑視成年人,所以有權的高層成年人制定了「RB大逃殺」法案。
42個國中生乘坐大巴假期旅遊時,被人迷昏在車里,深夜,當他們陸續在一個小島上的一間房子里醒來後,發現頸上都套有一個頸環,大家驚慌不安時,屋外響起了直升飛機的聲音,接著他們看到班主任北野從軍用飛機上下來。北野帶領一隊軍人進入了房間,開始給同學們介紹兩位新同學川田和桐山,接著用錄象帶向他們介紹「RB大逃殺」法案,法案中要求他們在這個小島上相互殘殺,殺到只剩最後一人勝出,他們的頸環是用無線電控制跟蹤他們的,誰要想逃跑不到指定區域參加游戲,頸環中的炸彈就會爆炸,錄象帶講解過程中,有兩位同學反抗,結果被北野當場殺死,剩下的40為同學被迫拿上軍隊為他們准備的各種武器後,點名陸續離開。
剛到屋外,幾位同學就開始了殘殺,男同學秋也帶著女生惠子逃到了一個山洞裡,不想參加殘殺的兩人的武器是一個鍋蓋和一把手電筒,山洞外面的同學有幾個被桐山殺死,有的跳海自殺,女生光子也殺死三個。
清晨,音樂響起,在音樂聲中,北野在廣播里念出了死亡同學的名單,一共死了12人,北野又把游戲范圍縮小到了另一個區。秋也帶著惠子趕往指定區域時,誤殺了一個同學,又見到另一同學被殺死,這時,不願殘殺的兩位女生在山頭呼喊同學們停止殘殺時,不想,卻成為了桐山的目標。中午,音樂聲中,北野把范圍再次縮小。三位男生意外的在一間房子里找到了一台電腦,他們想利用病毒破壞北野總部的系統後逃跑。在野外,同學們繼續他們的游戲,音樂響起時,又有三位同學死去,范圍再次縮小。川田救了生病的惠子和秋也後,向他們說出了以前他曾參加過這個游戲,當只剩下他和女友慶子時,慶子先開了槍,最後微笑著死在他懷里,川田還告訴他們,他知道逃跑的辦法。
第二天,北野的統計再次報出,剩下的同學只有10人了,野外的殘殺仍在繼續。到了第三天,只剩下了7個人,找到電腦的三位同學成功破壞了總部的電腦系統後,卻被趕來的桐山殺死,受傷的桐山又被川田殺死。剩下的三人來到海邊,這時,川田用槍對准了秋也和惠子。
軍隊離開不久,川田找到了獨自一人的北野,隨後趕到的秋也為了保護惠子,開槍打死了北野,身受重傷的川田也死在返家的船上。
生還的秋也和惠子也成了全國的通緝對象,兩人隨身帶著武器,開始了流亡生活。

F. 大家幫忙推薦一部電影.謝謝

1、不可饒恕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金·哈克曼|摩根·弗里曼|理查德·哈瑞斯
類型:動作片
威廉·蘭尼曾是一個臭名遠揚,無惡不作的盜賊和殺人犯。但自從他與漂亮的克勞迪婭結婚並生下兩個孩子之後,他決定棄惡從善,過正常人的生活。不久他的妻子病逝,他滿懷悲哀地帶著兩個孩子到堪薩斯郊外經營養豬場,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把孩子撫養成人。
兩個牛仔在懷俄明州的酒吧鬧事,其中一人用刀劃傷了妓女的臉。妓院老闆恨不得弔死兩個牛仔,但警長「小比爾」達格特只讓他們陪了七匹馬就草草了事。眾妓女憤怒難平,集資懸賞一千元,找人殺死兩個牛仔。
「斯科菲爾德小子」來找蘭尼一起去揭榜。開始蘭尼因答應過妻子不再涉足江湖,不想再捲入罪惡的勾當。可是為了能使年幼的子女過上富裕的生活,告別殺手生涯11年的蘭尼決定重操舊業,參與這次追殺行動。「斯科菲爾德小子」、蘭尼以及蘭尼的老搭檔內德·洛根一起追至大峽谷,結果了兩個牛仔的性命。然而不幸的是洛根卻被「小比爾」達格特的手下抓去,並被他們折磨至死。
蘭尼看到洛根被暴屍酒吧間外,憤怒至極。他殺死了「小比爾」達格特為他的朋友報仇。臨走時他向「小比爾」的手下發出了警告:「誰要是開槍射我,我就要殺光他的親人朋友,燒掉他們的房屋財產。你們最好不要給妓女毀容,不要傷害她們,否則我會回來把你們逐個殺光。」
蘭尼完成了血腥的工作,領取了賞金,帶上了兩個孩子到舊金山經商去了。

《不可饒恕》評析
影片《不可饒恕》是1993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同時,這也是他所拍攝的第10部西部片。該片在1993年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角逐中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配角、最佳電影剪輯等四尊金像,稱得上西部片的又一次勝利。
不過與以往西部片不同的是,該片可以說是將傳統的西部片中的英雄神話徹底地打了個粉碎。影片中充滿了懺悔悲愴的氣氛。片中的幾個角色也都是悲劇人物,各自背負著不可擺脫的罪孽和厄運。傳統的西部片的世界往往是黑白分明,忠奸對立的,永遠是正義戰勝邪惡。然而在影片《不可饒恕》中,是與非、善與惡的界限卻變得模糊了,每一個人都背負著罪孽,暴力是解決一切的最終力量。導演將美國西部作為一個弱肉強食的陰暗世界展現在觀眾們的面前,人性的黑暗亦在此暴露得淋漓盡致。這使影片達到了一種奇特的藝術效果,具有了引人深思的力量。
影片保留了以往西部片的暴力宣洩的特點,同時又有著一種憂郁的基調。男主人公曾經身負的沉重罪孽和對妻的懷念為影片蒙上了一層灰色的情緒。影片中充斥著槍戰與謀殺,但卻又與故事情節相輔相承,融合得十分成功。
在片中飾演警官的金·哈克曼以此片榮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他以其充滿魅力的表演為自己的光榮榜上又增添了醒目的一筆。而飾演主角芒尼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雖然未能獲得最佳男主角,其表現卻同樣非凡。他以此片獲得了最佳導演獎,同時也把最佳影片獎的金像握到了手裡。這也是伊斯特伍德自從影以來第一次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未能戴上影帝桂冠固然有所遺憾,但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這兩尊沉甸甸的金像也足以令他心慰了吧。

2、最後的莫希幹人

導演:邁克爾.曼
主演:丹尼爾.戴-劉易斯,瑪德琳.斯托
類型:
1757年,英法這兩個在歐洲大陸結下世仇的國家,在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上又在進行一場爭奪殖民地的戰爭。 在哈德遜河西岸,居住著一個只剩下三個人的印第安部族-莫希干族,父親金卡加、兒子安卡斯和白人養子那達耶過著傳統、安寧的游獵生活,他們敬慕神靈,只為生存而狩獵。但英法兩國為了自己的私慾,將各印...

3、火舞狂沙

導演:山姆.雷米
主演:莎朗.斯通
類型:
該片是部西部片,內容描述一個名為雷敦普遜的小鎮,由霸道、目中無人的惡人伊洛(金哈克曼 飾演)所掌管,伊洛平時作惡多端,仇家眾多,為了鞏固勢力范圍,於是他想了一個迅速解決的妙招-吸引來自各地的快槍手展開一場場決斗,並藉此良機鏟除勁敵。此時,一位懷著復仇的女牛仔(莎朗史東 飾演)出現,她以強大的火力,快、狠、準的槍法,准備好好地懲治這群無惡不作的惡徒…

4、無法無天

導演:雷斯-梅菲爾德
主演:科林-法瑞爾|斯科特-坎|艾麗-拉特|加布里埃爾-麥希特|格雷戈里-史密斯
類型:動作片
美國內戰剛結束不久,戰敗的南方人回到自己的家鄉重新開始生活,但那些有錢的北方佬卻不給他們好日子過。
在美國中西部密蘇里州的一個小鎮上,當居民們聽說自己的田產都被貪婪的鐵路巨頭薩迪歐斯·瑞恩斯在他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攫取一空之後,傷心和憤怒的心情油然而生。在群情激奮的局面下,一群內戰中當過兵的牛仔開始了用武力奪回原本是自己合法所有物的行動。
傑西·詹姆斯充當了這群年輕人的首領,他和弟弟弗蘭克一起,指揮著一幫血性方剛的西部牛仔同瑞恩斯展開了公開的對抗:在1866到1881年間搶銀行、劫馬車、扒火車,製造了一起起驚天動地的搶劫案,成為婦孺皆知的西部大盜。
而財大氣粗的瑞恩斯則僱傭了帶有傳奇色彩的私人偵探艾倫·平克頓,在廣袤的西部荒漠追捕詹姆斯,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和他斗到底。在這場金錢與勇氣的較量中,誰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呢?

幕後:
傑西·詹姆斯在美國是一位盡人皆知的傳奇人物,他的故事的精彩程度似乎不亞於我們中國觀眾所熟悉俠盜羅賓漢。因此,多年以來以他的生平為內容的影視作品多達30幾部,僅次於亞伯拉翰·林肯和比利小子兩位美國歷史名人的「上鏡率」。其中,最經典的一部是1939年亨利·方達主演的《盪寇志》;而最近一部有關傑西·詹姆斯的影片是1994年的《弗蘭克和耶西》,是由羅伯·洛和比爾·帕克斯頓主演的。
雖說這兩年美國的西部片有點兒疲軟(《飆風戰警》和《駿馬》票房的不如意就是例證),但這絲毫削減不了好萊塢電影人對西部題材的熱情,畢竟西部精神是美國民族精神的代表,而且更重要的是西部影片也曾是美國電影史中賺錢最快的類型片之一。在好萊塢,幾乎每個導演都夢想著有朝一日能拍一部自己的西部片,本片導演萊斯·梅菲德爾也不例外。據這位曾指導過《飛天法寶》和《笨賊妙探》等喜劇片的導演自己說,他是看著西部片長大的,傑西·詹姆斯傳奇般的一生對梅菲德爾來說一直是個引人入勝的迷,這次拍攝傑西的故事也算一償多年的宿願了。

5、與狼共舞

導演:凱文·科斯特納
主演:凱文·科斯特納|瑪麗·麥克道尼爾|格拉漢·格里尼
類型:文藝片
南北戰爭中的英雄鄧巴中尉為了尋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騎著馬西斯科來到了神奇的西部。海斯要塞的范布魯少校把鄧巴派到了最偏僻的哨所塞克威克。大草原的壯美深深吸引了鄧巴,他決定獨自在無人的哨所住下。但由於范布魯少校的自殺和車夫被印地安帕尼族殺死,鄧巴變得與世隔絕了。
鄧巴獨自過著平靜而單調的生活。這無這邊無垠的蒼天原野彷彿就是他的天堂。鄧巴還和一隻兩條前腿都是白色的野狼交上了朋友,並給它取名為「兩只白襪」。
然而平靜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鄧巴和印第安蘇族人有了接觸。蘇族人為鄧巴的到來而議論紛紛,在對如何對鄧巴上起了爭執。
鄧巴決定主動去找蘇族人。在途中他救起了一位想要自殺的蘇族婦女「站立舞拳」,她原先也是白人,但自小就失去了親人並被蘇族人收養。在把「站立舞拳」交還給蘇族人之後,鄧巴騎馬離去。
鄧巴的來訪極大地震動了蘇族人。印第安人頭領們一致同意去回訪鄧巴。第二天,幾個印第安人來到鄧巴的駐地。就這樣,雙方開始了緩慢而友好的接觸。漸漸地鄧巴成了蘇族人的朋友,他還有了一個印第安名字,叫做「與狼共舞」。
在捕獵野牛時,鄧巴的騎術和槍法令蘇族人大為折服。他還救了一位印第安男孩。從此以後,鄧巴搬入蘇族人的營地居住,開始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與此同時,鄧巴與「站立舞拳」之間也產生了真摯的感情。
在兇殘的帕尼族人來襲時,鄧巴傾其全力,將哨所里的槍支彈葯分給了蘇族人,幫助他們戰勝了仇敵鄧巴再次成為蘇族人的英雄。所有蘇族人都敬慕鄧巴,他們祝福鄧巴與「站立舞拳」的相愛和結合。鄧巴深切地認識到了印第安人的朴實、善良和友好,他自由而快樂地生活在蘇族人中間。除了膚色和長相不同之外,鄧巴已經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印第安人了。然而,就在鄧巴想要去哨所取回日記本,永遠地住到印第安人中間時,他發現那裡已經駐扎了一隊白人士兵。他們看到印第安人裝束的鄧巴就開槍射擊。愛馬西斯科死了,鄧巴也成了囚犯。
鄧巴為印第安人的辯護招來了一再的虐待和毒打。他們認定鄧巴是叛徒。於是鄧巴再也不說英語,而毅然說起了印第安語。駐軍少校無計可施,只好派一隊士兵押送鄧巴回海斯要塞。蘇族人發現了這一情況,他們消滅了押送隊,救出了鄧巴。
嚴冬來臨了,蘇族人在深谷中住了下來。為了不連累蘇族朋友,鄧巴謝絕了挽留,帶著妻子「站立舞拳」離開了蘇族人村落。
十八年後,蘇族人被迫與政府簽訂了協議,放棄他們世代相傳的土地。

賞析
影片《與狼共舞》是凱文·斯科特納的導演處女作。該片長達3個小時,耗資1800萬美元,是部動用了3500頭野牛、300匹馬、130多名技術人員和400名臨時演員的大型史詩式西部片。它也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配有印第安語字幕的影片。凱文·斯拉特納認為:「我所要表現的是印第安人在那個時代的遭遇,是一部土著人的歷史。」他堅持影片必須打上印第安語字幕,並且自信它必然會引起人們的強烈興趣和關注、支持。果然他成功了。
在首映式上,他邀請了許多印第安人觀看影片。三個小時過去了,電影院里掌聲雷動,經久不息。《與狼共舞》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內涵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
《與狼共舞》在第63屆奧斯卡評獎活動中一鳴驚人,榮獲12項獎項提名,並最終奪取了,令世界為之矚目。凱文·斯科特納大膽地採用了十幾年來不被看好的西部片樣式,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考察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的復雜主題。影片所表現出的多元化顯現,為西部片注入了新鮮而強勁的活力,他復興了一個片種,同時也使自己獲得了輝煌的成功。
影片雖然採用了傳說的敘事式的故事結構,但與眾不同的是影片巧妙地將寫實主義風格與浪漫主義色彩情調融為了一體,使整部影片有了大放異彩的藝術魅力。而影片在拍攝技術上也有著極可稱道的精彩之筆。把渾厚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氛與雄渾壯美的西部大草原的風光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豐富的攝影角度,巧妙的動態節奏和復雜而又出色的場面調度,使影片達到了極其出色的視覺效果。但是影片真正的成功原因還應歸結到其深刻的主題內涵。隨著二戰的結束,人道主義在文學藝術上被提到了相當的地位。歷史的反思使戰爭題材和西部開拓史成為電影的兩大主題。《與狼共舞》反映的就是這種極難把握和表現的西部拓進的歷史和思考。印第安人的悲慘遭遇越來越受到人們普遍關注。本片一反以往影片特別是西部片中將第安人一律寫成野蠻民族的作法,肯定了印第安人的純朴真摯和善良。影片還提出了民族間應放棄斗爭,和平共處的理想,並以鄧巴與蘇族人各善相處體現了這種理想的自由與美好,奏起了友愛、平等、和平的旋律。這些藝術上的成功之處最終使影片在奧斯卡獎的角逐中取得輝煌的勝利。

6、燃情歲月

導演:愛德沃德·斯威茲
主演:布拉德·皮特|安東尼·霍普金斯|朱麗婭·奧蒙德|依丹·奎恩
類型:愛情片
騎兵上校威廉厭倦了戰爭,他帶著全家來到西部荒原,在一處偏僻的山區開墾牧場。上校的妻子因為無法忍受艱苦的環境而拋夫棄子回到了東部,威廉上校獨自一人肩負起了養育三個兒子的重擔。
在艱苦的環境中三兄弟漸漸長大,他們手足情深但性格卻大不相同。大哥艾爾弗萊德為人忠厚,辦事認真;三弟塞繆爾是位理想主義者,深受父親的寵愛;而老二特里斯坦則是一位狂放不羈的人,他自由奔放,常與印第安人交往,從他們那裡學到了不少東西。父子四人在一個純男性的世界裡過著淡泊的生活。
然而,塞繆爾大學畢業後,把未婚妻蘇珊娜帶回了家裡。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艾爾弗萊德暗戀上了蘇珊娜,而特里斯坦的氣質卻又打動了蘇珊娜的心。四個年輕人在痛苦地壓抑著各自的情感。
就在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三兄弟不顧父親的勸阻,參軍前往歐洲。在戰爭中,特里斯坦眼睜睜地看著塞繆爾死去卻無能為力。無限悲哀的特里斯坦按印第安人的方式挖出了弟弟的心臟,帶回祖國埋葬。
艾爾弗萊德在向蘇珊娜求婚被拒絕後離開了家鄉。弟弟死亡的陰影也使特里斯坦無法面對他所深愛的蘇珊娜。特里斯坦也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訊。在苦苦的等待中光陰流逝。蘇珊娜心灰意冷,終於答應嫁給艾爾弗萊德。
這時,上校不幸中風,流浪多年的特里斯坦此時又回到了家中。在這些年中,他吃了許多苦,回來後他娶妻生子,想過上平靜的生活,一切似乎就要這樣平靜的結束了,然而在一次進城返回途中,妻子不幸被人誤殺,這再一次燃起他心中躁動的烈火。
蘇珊娜一直對塞繆爾深感內疚,如今特里斯坦妻子的死又使他十分痛苦,她忍受不住這樣的折磨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特里斯坦此時已將所有的一切置之度外 ,他終於在父親和大哥艾爾弗萊德的幫助下報了仇。
特里斯坦又重新過起艱苦的生活,他活的時間很長,他親手送走了自己的父親,又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結婚生子,他是在60年代的一場與熊的激戰中,被熊爪奪去生命的,他的死法很英勇... ...

評論
這是一部充滿著溫情和陽剛之氣的影片,說起來就象是一個遙遠的童話。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本世紀初,背景是美國西部的群山平原之間,那時的天空是那麼的湛藍,遠山是那麼的清亮,一個軍人出身的父親帶著三個兒子在這片山野里過著安逸的生活。在與巨熊搏鬥,與烈馬同奔的歲月中成長起來的三個兒子,有著不同的志趣與追求,他們以不同的方式體現著自己的優秀。
一個女性的進入似乎打破了這這里的寧靜,破舊的屋子了突然出現了一位這樣有教養的女子,使老上尉威廉心中尋到了許久未有過的溫馨,而三個兒子此時也都在同時的愛著她。
如果你在此時以為這個故事會在兄弟反目、手足相殘中展開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整個故事,父子之情、兄弟之情、愛人之情交錯彌漫其中,使人揮之不去。講述了一個十分漫長卻又讓人牽腸掛肚的故事,這確實是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在這個功利的社會中,我們已經許久沒有這樣沉浸在這樣的一個充滿人性真情的氣氛中了。
影片的畫面拍攝十分優美,將一個不同於《與狼共舞》式的美國西部風光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觀眾的眼前,背景中的巍峨的大山與片中的男性世界十分和諧並具有一定的視覺沖擊力,草原、藍天、駿馬,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令人嚮往,本片因此獲得了第六十七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影片中男主角特里斯坦的扮演者布拉德·皮特是當代好萊塢熠熠生輝的英俊小生之一,他曾在《夜訪吸血鬼》一片中光芒直逼湯姆·克魯斯,而在此片他的角色定位成為他日後在人們心目中的典型形象:邊幅不整、放盪不羈,卻充滿著男子漢氣質。片中的另一個不能不提的影星是安東尼·霍普金斯,他在此前曾因《沉默的羔羊》一片獲得奧斯卡影帝桂冠,在這部影片中他的台詞不多,出場的時間也不長,但卻是整部影片的靈魂人物,他把一名倔強、剛韌、威嚴的父親形象充分表現了出來,讓人肅然起敬,不愧是一代巨星,難怪後來大導演奧立弗.斯通極力邀請他出演《尼克松》中的尼克松一角。
按照慣例,這里仍然要提一下片中的音樂,如果你仔細聆聽,是否能夠感受到泰坦尼克船頭吹來的海風?沒錯,這部影片的配樂的確出自後來為《勇敢的心》和《泰坦尼克》配樂作曲的詹姆斯.霍頓的手筆,應該說這部影片的配樂也是十分優秀的,詹姆斯.霍頓擅長運用樂器獨奏與樂隊組合銜接旋律,常常將人帶入到一種十分悠遠的境界中去。這部配樂正是巧妙的將鋼琴和小提琴的獨奏融入其中,為情節發展作鋪墊,使整部影片增色不少。

7、黃金三鏢客

導演:瑟吉歐·萊昂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李·范·克里夫
類型:動作片
好萊塢十大西部片之一。西部片宗師瑟吉歐.萊昂內執導的鏢客電影三部曲的完結篇。個人看過的最好西部片,我目前最喜歡的西部片,如果讓我選一部電影來代表整個西部片我只能選它。

南北戰爭期間,三個匪徒趁著政局混亂,謀奪一批財富,三人時而互通有無時而勾心鬥角時而舉槍對峙……

本片的震撼在於,強盜哲學才是真理:強盜所信奉的生存原則其實就是整個國家的生存原則乃至可以理解為自然人和社會人必需尊崇的生存原則--這里所說的「強盜原則」是中性詞無貶意。正因為他們對「強盜原則」信守,他們才在那片荒蠻之地建立起一個偉大的國家。反觀喜歡說自己民族有優秀品格鼓動道德建設的我國,人們的基本慾望都得不到尊重,拍出《獨》和《羅生門》那樣的電影是永遠不可能的了……

值得深思的是,本片中對代表「善惡丑」三種力量的三個強盜的交鋒過程作了嚴肅認真地交代,反將南北戰爭的背景視作一場鬧劇,當兩軍對壘和交戰的場景出現時,整個世界真正冷靜而保持理智的就剩下三個強盜,其他的人則在毫無意義的擁擠和追逐中受傷、喪生。顯然,強盜和軍隊是互為映射的,世界的多元和不平等源於大小強盜對資源的掠奪……當初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因為導演居然可以在高度商業化的劇情模式中滲入關於政治斗爭的深刻思考而心生敬意,後來讀到導演本人對本片創作時的只言片語,更暗喜自己讀解無誤,導演瑟吉歐·萊昴內說:「在我心裡,美國內戰是愚蠢徒勞的,沒緣由的。這部片子的關鍵在一句台詞『我從來沒見過這么多蠢貨死掉,而且是沒有目的的』。 」

8、西部往事

導演:Sergio Leone
主演:Henry Fonda|Claudia Cardinale|Jason Robards|Charles Bronson
類型:動作片
義大利西部片宗師李歐尼的傳世經典之作,繼與克林伊斯威特合作「鏢客三系列」之後,李歐尼這部近三個小時的長篇鉅作,被稱之為影史上最偉大的西部片。

故事敘述一名神秘客(查理士布朗遜)來到小鎮上,被捲入一名寡婦(克勞蒂雅卡迪奈爾)與鐵路大亨的土地搶奪戰,此片最有趣的角色,是由一向形象正義的亨利方達,難得在此片中扮演一名冷麵的殘酷殺手,從頭到尾幾乎沒有表情,只有嘴角偶爾小有動作,讓人不寒而慄... 當年影片在美國上映時,曾因為片長過長而被片商修剪,導致故事架構含混不清,語焉不詳 。

9、壯志千秋
片 名: 壯志千秋(Cimarron)
類 型: 愛情片 獲獎片 其他
導 演: 韋斯利.拉格爾斯
主 演: 艾琳.鄧恩、羅斯科.阿蒂斯

本片描述楊西帶著妻子莎布拉從東部來到西部大草原定居,和一群移民一起艱苦努力開墾土地。由於觸犯了牧場主的利益,於是雙方發生糾紛和斗歐。楊西見義勇為,劫富濟貧,極力維護印第安人的權益,使原本荒蕪的西部平原漸變為一個現代化的都市。後來由於油田失火,楊西也葬身火海。理查德.迪克斯和艾琳.鄧恩的表演都很出色。

10、驛馬車

片 名: 驛馬車(Stagecoach)
類 型: 動作 其他
導 演: 約翰.福特John Ford
主 演: 約翰.韋恩John Wayne、克萊

19世紀末,驛車是美國西部蠻荒邊區的唯一的交通工具。車夫巴克駕車來到當途鎮換馬,准備前往羅特斯堡。乘客里有酗酒潦倒但心胸開闊的蓬納醫生,到部隊探親的已近臨產的露茜,酒商以及綽號「捲毛」的警長。

鎮上保衛法紀大同盟的女盟員把妓女達拉絲攆出當途鎮。她昂著頭,帶著一副挑釁的神情,登上驛車。 越獄的牛仔靈果也准備搭車到羅特斯堡,去找殺害了他父母和弟弟又陷他入獄的伯魯姆三兄弟報仇。

途中,又上來了兩個乘客:因賭博而破產的紳士赫脫飛和攜款潛逃的銀行老闆蓋特烏。驛車抵達來福克站時,曾在軍隊里服過役的赫脫飛照顧露茜太太下車。 休息時,社會的偏見使自命不凡的乘客冷落靈果和達拉絲,只有善良的醫生同情這位全家被印第安人殺害而淪落風塵的女子。

孤獨的驛車在荒原上疾馳,保護驛車的軍隊已奉調撤回。由於一路顛簸,露茜暈倒在飯廳里。在眾人的關心照顧下,嬰兒平安地降生了。 胸襟坦盪的達拉絲和靈果互訴身世。靈果懇求達拉絲接受他的愛,達拉絲則勸靈果逃出邊境。

印第安阿巴虛族人焚劫後的景象令人不寒而慄。他們的首領佐羅格姆體格魁梧,臉龐粗獷,彷彿紅岩雕出的一尊石像。 阿巴虛人開始襲擊了。驛車載著眾人飛馳逃命。荒野上展開了激戰。靈果身手不凡,赫脫飛不幸中彈身亡,蓬納醫生勇敢迎戰,達拉絲一路緊抱嬰兒,只有銀行老闆露出了自私的本性......危急之際,一隊聯邦騎兵及時趕到,打退了印第安人,使驛車脫險。

終於抵達羅特斯堡,馬羅里大尉接走了露茜和新生兒。「捲毛」接到鎮上打來的電話,拘捕了蓋特烏。靈果找到了仇人的蹤跡,經過一場槍戰,殺死了伯魯姆三兄弟,自己也負了傷。當他准備向「捲毛」自首時,警長把他和達拉絲推上了一輛馬車,讓他倆越境出逃,開始新的生活。

11、正午

片 名: 正午(High Noon)
類 型: 其他
導 演: 弗萊德.津納曼Fred Zinnemann
主 演: 賈利.古柏Gary Cooper、格雷

1870年,美國西部海德萊鎮警長威爾凱恩五年的任期已滿,准備離任。他與艾米舉行婚禮後,正准備離去時,五年前由凱恩送進監牢的歹徒弗蘭克米勒刑滿出獄,乘「正午」抵鎮的火車前來報復凱恩。副警長、鎮長等人勸凱恩迅速離開,與他們械鬥是無益的。可是凱恩不願鎮上居民再次被歹徒欺詐。在新任警長未來之前,毅然決然的留了下來,四名歹徒在街頭一字排開,向凱恩步步逼近。凱恩毫不畏懼在獨立無援的情況下,打死了三名歹徒。最後弗蘭克抓住了艾米做人質逼迫凱恩放下武器走出來,否則打死艾米為死去的兄弟們報仇。凱恩無奈,為救艾米,他舉起了雙手走到街中心。弗蘭克正要開槍射擊凱恩時,艾米不顧一切地用那隻沒被攥住的手,狠抓弗蘭克的臉和眼睛,凱恩乘機將弗蘭克擊斃。隨後,凱恩從胸前摘下警長徽章,往地下一扔,與妻子艾米駕車離開了小鎮。

12、西部開拓史

片 名: 西部開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
類 型: 其他
導 演: 約翰.福特(John Ford)、亨利.哈撒韋(Henry Hathaway)、喬治.馬歇爾(George Marshall)
主 演: 亨利.方達(Henry Fonda)

全片以三段故事紹白人開拓美國西部的歷史,由三位大導演執導,其中,約翰?福特拍《南北戰爭》、亨利?哈塞威拍《河流、平原、非法之徒》、喬治?馬歇爾拍《鐵路》,很多場面都有拍得十分壯觀,攝影與音樂亦具一流水準。

G. 哪位影民能介紹幾部偷窺的經典片

2014
6月最新版,永久使用免費更新,妙影激活版速度相當給力,操作也很簡單,
去官方有教程的,謝謝了。

閱讀全文

與露出類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許願神龍電影完整版國語免費下載 瀏覽:399
電影床吻戲完整版 瀏覽:275
電影白鹿原上映時間 瀏覽:686
365天電影免費看 瀏覽:967
孫堅電影完整版 瀏覽:556
電影her圖片 瀏覽:641
兒子讓父親模仿電影片段 瀏覽:184
千禧年三部曲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149
國產超清戰爭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67
點點怎麼做一個簡便的電影 瀏覽:934
古代戰爭排面電影 瀏覽:263
歐洲中世紀題材的愛情電影 瀏覽:726
韓國電影勇敢號迅雷下載 瀏覽:786
鄭州有哪些汽車電影院 瀏覽:542
鐵拳男人電影精彩片段 瀏覽:336
浪客行系列電影 瀏覽:69
公主電影西瓜 瀏覽:938
三亞看電影地方在哪裡 瀏覽:886
樊少皇的電影力王哪裡看 瀏覽:469
電影app軟體怎麼開發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