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我愛你》-徐靜蕾佟大為演 影評
聽了王菲的《我愛你》才發現這部影片,原著是王朔的《過把癮就死》。
女主角(徐靜蕾)歇斯底里,總是找事,男主角(佟大為)也沒閑著,兩人一不小心的就鬧得不可開交。從頭到尾,這個女主角所要表達得不過就是三個字「我愛你」,她吵來吵去想要得到的也就是聽到男主角告訴她「我愛你」。可能跟女主角的成長歷程有關系,她的性格里夾雜了很多的不安感,她對於自己得到的東西都有很不確定的感覺,所以她要去證明。於是她就拚命的表達出自己的佔有欲,但是自尊心很強的她又不能表現得過於明顯,在感情的糾葛上,一開始她就是一個弱者,一個需要別人愛,而且積極渴求著別人愛的女人。可惜,男主角並不明白這一點,他大概不知道這個女人在面對他是內心有多麼的不安,其實他只要表露出那麼一點點在乎,這個女人就會得意起來。可惜,他不知道。
小桔的這種病態心理的突出表現是自我安全感的缺乏。這是一種只有憑借愛的庇護才能獲得的安全感。因為缺乏安全感小桔才會瞎猜胡鬧,歇斯底里;因為缺乏安全感小桔才會在王毅第一次提出離婚的時候痛不欲生,苦苦挽留。在影片的最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小桔成長於破碎的家庭,父親親手殺死了母親。所以她比平常人更渴望被愛,哪怕僅僅是口頭上的被愛,所以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她發作的也會更猛烈。而王毅在一次次被小桔問及「你愛我嗎?」都無言以對。他對婚姻的期望來源於小說中玫瑰色的描寫,現實與期望相悖,他只能說「不知道愛誰,誰也不愛,連自己也不愛。」
「你愛我嗎?那還用說?真的,那我是你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嗎?你說呢?我不知道所以才問你呢。嗯,嗯,我是你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嗎?當然是啊。不然的話,我怎麼會和你好啊。那我也是。是什麼?是——說出來。是我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真的?咱們結婚吧。」這段台詞在電影中重復出現兩次。於是,愛成為冠冕堂皇的結婚的理由。以「愛」之名步入婚姻殿堂的小桔和王毅顯然並沒有能力經營他們的愛。他們的婚姻硝煙不止,頻頻告急,他們始終找不到化解危機的辦法。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沉默了很久,哭得滿臉淚花,突然審視自己的愛情,也許電影裡面有自己的影子,沒有安全感的愛,和極力爭取愛的勇氣。但是,可能是表達方式不夠好,最後弄的兩敗俱傷。兩個相愛的人為什麼一定要以彼此傷害的方式表達感情呢? 我不禁要問愛情與現實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如果,你正處在熱戀中,如果,你可能即將有一個愛人;如果,你也是一個渴望愛的人;如果,你希望懂得怎樣去愛別人,我建議,看看這個片子,有的時候,也許我們不是愛錯,而是表達錯了愛。
「你愛我嗎?
那還用說?
真的,那我是你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嗎?
你說呢?
我不知道所以才問你呢。
嗯,嗯,我是你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嗎?
當然是啊。不然的話,我怎麼會和你好啊。
那我也是。
是什麼?
是——
說出來。
是我從小到大都想要的那個人。
真的? 那,咱們結婚吧。 」
電影的開頭,便是這段對白,兩個陰影。十幾分鍾之後,還是這段對白,依舊兩個陰影。只是,男主角有著不同的側面。
莫名其妙的被這段話感動。
原來女人要的不是男人,而是愛情。
被一個男人深深愛著的,愛情。
這個男人,可以是王學兵,也可以是佟大為。
現在才明白,那年的我,不是愛上他,而是愛上愛情!
漆黑的夜晚,鏡頭只有王學兵急促而沉重的步伐跑上跳台。我知道,他會死!
果然,他跳下的,是乾涸的游泳池。那意味深長的一灘鮮血,同時,印證了佟大為閃爍的眼神。
你愛我嗎?
也許每個女人都曾問過同樣的問題。而男人們究竟認真回答過嗎?也許敷衍,也許厭煩,也許不在乎。究竟有多少女人一生都在尋找那個虛無的答案啊?
媽媽常對我抱怨,說爸爸在家什麼事都不做,也沒有從前那麼關心她。她說,其實並不是真想讓他做什麼家務,只是想聽他說一句:「放那兒吧,呆會兒我來!」多麼簡單的滿足啊,爸爸卻始終不明白。
徐靜蕾不厭其煩的問著「你愛我嗎?」本想撒撒嬌,換來的卻是傷害。直到,刀架在脖子上,才聽到了那三個無力的字,而那一刻,又有誰會相信那是真話!
是和媽媽一起看這部片的,從頭到尾我都流著淚,媽媽沒跟我說一句話,我知道,她也在哭。
爭吵,無休止的爭吵,直到變成一種生活方式。為一句話,為一個動作,甚至為一個眼神。看起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而生活中又有誰敢說沒遇到過!
著實為片中那個倔強的小女人心疼。她像一把刀子,鋒利,卻又單薄得要命。吵鬧、撒潑、哭泣、出走、委屈、憤怒……愛吃醋、愛找茬兒、愛撒嬌、蠻橫無理又極度缺乏安全感,時時刻刻感到威脅和恐懼的存在……
在她身上,我漸漸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又一次的爭吵後,佟大為說,你在外面不是挺能忍的嘛,在單位上人緣兒那麼好,怎麼在我這兒就不能忍了呢?
說這句話的男人真的是大笨蛋!
不能在你面前忍,那還不是因為愛你嗎?那還不是你也愛她嗎?那還不是相愛的人之間的特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