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時候,看露天電影你最難忘的是什麼
記得七十年代可以看到的電影非常少,我居住的附近就一個電影院。由於父親的單位是一大形的軍工企業,一般來說都是單位工會發票。有時候小學校組織我們學生包場觀看,影片發行放映日期短的時候我們只能乾瞪眼看不上了。就要等待父親單位如果能有多餘的電影票,我可以有幸獲得觀看。
由於文革時期感情影片基本沒有,只有《地道戰》《南征北戰》這些革命影片。朝鮮電影故事片《賣花姑娘》批准在國內放映,渴望精神食糧的人們盼來了希望,這一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由於就放映10場,電影票是每個人都可望得到的,誰有一張電影票那可是天大的美事。有的人乾脆就到電影院的後台牆外聽著實況。聽到那電影插曲「賣花姑娘」沉醉在無限的快樂之中。每天電影院門口站著很多找機會混進去的人,工廠出動了工人民兵預備役人員看住電影院大門,維持秩序防止發生意外。
就在人們觀看無望的時候,工廠工會經研究請示有關部門,同意在廣場晚間6點30分露天放映一場,這好消息一出大家非常高興。我吃完晚飯去觀看時大道上人們臉上透著濃濃的笑容。在人山人海的廣場看台上一塊放映幕早已經掛好,一台解放牌 汽車 停在中間上面架著一台放映機。電影開映前放著新聞簡報,一會兒正式放映開始人們鴉雀無聲專心觀看。每個人的心情隨著劇情發展而變化著,看到激動時痛哭流涕,後來聽說有的人把兜里的襪子誤以為手帕擦著鼻涕眼淚 留下笑談。這是我有生以來經歷的最多人一起觀看露天電影的經歷,真的使人難忘。
在文化生活缺乏的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看露天電影就是最好的精神享受。每當聽說今晚村裡要放映電影,我就高興得不得了,整天精神都很亢奮,甚至忘了飢餓和一切不愉快。
看露天電影最讓我難忘的有下列幾點:
一,若村裡當晚有露天電影,幾乎家家都吃「蕃薯飯配豆乾壓韮菜」。
在我們潮汕普寧縣,「蕃薯飯配豆乾壓韮菜」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是頂級 美食 。就是用大米加上蕃薯絲煮成干飯,配上普寧豆乾炒韮菜。這道菜平時少吃,在有露天電影這喜事的當天晚飯是一定要吃的。一來是喜慶時刻慶賀一下;一來不用看電影半途擠出來拉尿而錯過精彩鏡頭,不像平時老吃稀飯尿多。
二,早早就拿著家裡破草席去佔位,生怕去晚了占不到居中並靠前的好位。因搶佔好位而吵架是經常的,嚴重者甚至大打出手。
三,一部老電影放了又放,戰斗片最受歡迎。
放映頻率較高的戰斗片有:《奇襲》、《偵察兵》、《三進山城》、《小兵張嘎》、《渡江偵察記》、《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游擊隊》、《地下游擊隊》、《平原游擊隊》、《南征北戰》等。
四,幾乎每次都在電影間隙開批鬥大會。
挨批鬥者有盜竊者、投機倒把者、逃港者、五類分子等。
五,每部電影都有電影放映員進行解說。
解說員解說生動有趣、語言詼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每部電影都要換好幾次片(拷貝),尤其是小型機。中型機和大型機少些,並且銀幕比較寬大,小型機銀幕很小,有人笑稱像手帕。有個別電影是寬銀幕的,比較好。
七,大部分電影是黑白的,彩色的少。
八,電影機經常出故障。
每當出故障時很掃興,我們經常喝倒彩。學著街巷的叫貨子的叫賣聲:「銅鐵換糖塊喲!」意思是電影機可以當廢鐵去換糖塊吃了。這時大隊的民兵會拿著竹枝來打我們,叫我們住口坐下。
那時候的我還太小,看不懂電影演了什麼,但我和小夥伴們卻能「看懂」大人們在看電影時發生的各種偷偷摸摸的事,因此發生了很多有趣並且驚險的事。
我的家鄉通電比較晚,那個時候人們的 娛樂 活動少得可憐,除了逢年過節「打花鼓子」(花鼓戲)外,就剩下農閑時為數不多的幾場露天電影了,老家人叫「演電影子」。
所以,只要聽說有哪個村晚上會「演電影子」,村裡人奔走相告,早早做好晚飯,一吃完碗都顧不上洗就拿著小板凳往那邊趕。有時要翻山越嶺,老人們還會備上火把,年輕人則把家裡所有的一號電池都找出來,一節一節試哪個還有電,然後將三四節接在一起,拼成一個超長號手電筒。
我們小孩子則聚在一起,根據聽說的電影名字,討論「打的凶不凶」(激烈武打場面),打得凶的,我們跑得比大人還快,打得不凶,我們就磨磨唧唧不想去,或者乾脆聚在村裡不願去的人家,免得大人走了在家害怕。
後來不知道哪一天,一個大孩子告訴我們,他在電影開始之後看到有人「親嘴」,開始我們還以為他說電影情節,都覺得甚是無聊,那是大人們才喜歡看的畫面,我們毫無興趣。
但那傢伙卻敢用全家人來賭咒,說不是電影,是某某和某某某,這下我們都來了興趣:這不是那誰的媽媽和誰的爸爸嗎?他們兩個咋親嘴了呢?於是我們發現了比看電影還有趣刺激的事情,每次者積極地跑在大人前面。
跟著那個大孩子觀察幾次皇,我們知道他的確沒有撒謊,雖然沒有再看到他說的某某和某某,但每場電影真的都會有一些大人「親嘴」的事情在黑暗中發生。
慢慢地,我們從露天觀看的位置上就能發現秘密:
每場電影,永遠積極搶點第一排位置的人,基本上都是每個村裡平時能說會道、說話喜歡大聲大氣的人,大部分都是小夥子和比我們大的孩子,因為他們回村後會負責直到下次電影開場前的「講電影」工作,經常在一起干農活或者乘涼歇息時看到很多人熱火朝天地和他們討論有趣的電影情節的場面。
中間位置,基本上就是大致按照先到先得的順序,補七大姑八大姨五叔六嬸這類人佔了,有些聽說鄰村某個親戚今晚會來看電影的人家,還在小凳子擺有零食吃的,佔一片地方早早地等著。
我們這些看不懂電影的孩子,就不停在放映場地四周奔跑呼叫,興奮無比地期待著電影開場。個高一些的孩子,會跑到銀幕前比比劃劃搞怪,在空白的銀幕上留下影影綽綽的樣子。
放映的電影有些是已經放過很多次的老電影,但每次放映場地也是人滿為患,大家看電影熱情依舊不減。
而最讓大家興奮、舉村拖家帶口去看的則是那些剛剛流傳過來的「新片子」,特別是聽說「打得特別凶」的那種。這時候放映員也特別忙,一個村挨著一個村趕場,有些村子為了早點迎來放映員,還送禮請客。
我印象中有好幾次就是這樣,放映員在熱情的村民家裡喝多了,沒來得及「洗電影片子」,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倒帶」——把上一次放過的膠片卷到另一個盤子上倒回去。於是經常有放映員在電影開場前在場地片「洗電影片子」。
這是我們所有孩子最興奮的時刻,能最近距離看到神奇的電影片子,有時洗斷了,還能看到放映員把片子接上。
也有放映員完全忘了「洗電影片子」的情況,我們就曾經和大人看過一場「倒著演」的電影,裡面的人和車都是往後退,武打片中本來飛上樓頂的人,會從樓頂上「摔下來」,耳光從臉上「飛」起來,子彈從腦袋上飛回槍裡面……看電影的男女老少都興奮得像自己演電影了一樣,鬨笑聲淹沒了放映員「不要吵,不要吵,馬上就洗完了」的大喊。
對於我們這些躲在人群背後的小孩子們而言,真正的「電影開場」是在銀幕上的電影演到關鍵時——通常是剛過1/3或者過半,所有人全神貫注瞪著銀幕、甚至有人忍不住站起來的時候。
這時,坐在後面那些「懷著某種目的」的人,就開始動作了:我們經常看到有小夥子偷偷拉起旁邊姑娘的手或者姑娘偷偷塞給小夥子一個什麼東西,然後兩個人一起低下頭。任憑人群吵鬧,銀幕上如何熱鬧,他們都毫不在意,就那麼偷偷拉著,偷偷看對方一下,可能偷偷在笑或者臉紅。
而像某某和某某那類型的人,就比小夥子大姑娘們大膽的多。我們經常看到他們在看電影時靠得很近,邊看邊不時地你碰我一下,我拍你一下,電影還沒演到一半,他們就開始四下張望,然後自語一句「呀門忘了鎖」「火可能沒熄」之類的,往人群外面黑暗處走,另外一個隔一小會也偷偷摸摸跟著去了。
這個時候我們這些看不到也看不懂的小孩子,就激動得眼睛發亮,偷偷跟著他們看他們幹嘛去。但經常他們去的地方太黑了,我們都害怕不敢去。只有幾次,可能他們太著急還是怎麼了,被我們模模糊糊看到,我們就興奮地相互叫到「哇抱住了」「快看親嘴了」,其實每個跟來的孩子都能看到,但我們總是忍不住想相互通知。
聽到聲音的大人會像被蛇咬到了一樣突然跳開,對著我們罵一句「哪來的小雜種瞎扯!」然後一前一後去了其它地方,這時他們都會走得很快,我們經常就跟丟了
只有一次,我們特別幸運!
那次我們跟著兩個人,到了一片玉米地邊,他們就在地頭草叢那裡被我們看到「親嘴」了,我們激動得剛喊了出來,就看到那個男的向我們這邊扔了什麼。我們都以為要被打死了,撒腿就跑,但幾個沒反映過來的孩子彎腰找到扔過來的東西,發現是糖!我們激動瘋了,就一起像小狗一樣爬在地上摸找起來……等我們找得差不多時,那兩個人已經從玉米地裡面出來了,路過我們身邊時,還「嘻嘻」笑著。
也大概就一兩年光景吧,我們村通電了。
村裡慢慢有黑白電視機,人們都開始晚飯後聚在有電視的人家看電視劇。露天電影漸漸沒人看了,再好的片子,現場也經常沒幾個人了,還都是老頭老太太,再也沒了我們這些小孩子的樂趣了。
再慢慢地,又有了彩色電視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連聚在一起的熱鬧場面也沒有了。
村裡的夜,變得像白天一樣平淡無奇和沒有樂趣了。
最難忘小夥伴們哪種天真浪漫、風雨無阻、執著追隨、廢寢忘食勁頭。
那時候,村村都有小學,學生人數眾多,二三百是有的,喧囂熱鬧非凡。同學們居家分布方圓好幾里旮旯角落,信息靈通,隔村鄰隊哪裡要放電影,早就打探清楚。(那時每個區鄉都有電影隊,按鄉村序列逐一播放,有時間按排和規律可追尋)。在上學的來迴路上,課間 娛樂 操場,稍有丁點消息,迅速傳遍整個學堂。一聽說某個地方放電影,個個興奮得像過年,心裡象吃了蜜糖一樣快活。
一放學,即像離弦之箭一樣向家奔去。毛里毛燥忙完家長交待的農活,也顧不得換衣就飯,即刻拉開嗓門,吆喝起左鄰右舍、同灣同隊小夥伴,向電影播放里急切進發。幾里、十幾里山路,那怕刮風下雨、坡陡路滑,統統都不在話下。牽浪打群、翻山越嶺,瞎火黑燈,打著個光腳板,從不叫苦喊累,更莫說打退堂鼓。那一路的嘰嘰喳喳、一路的嘣嘣跳跳,一路的嘻笑打鬧,還帶著時不時來一句口號:「沖啊!」。那吶喊聲、那勁仗,那氣勢,用興高彩烈、滿心歡喜、心滿意足、滿載而歸等字眼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有了電影的耳濡目染,家裡泥巴牆、籬笆壁、門框、小格窗上貼的畫像《董存瑞》、《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雷鋒》、《沙家濱》等英雄事跡圖片,連環畫地道戰>地雷戰>雙槍老太婆>等等小人書,塞滿了各種破書包、布口袋、爛桌櫃,這不僅是青少年追捧、模仿、崇敬的偶像,更是陪伴我們年輪增長的忠心朋友、精神大餐。誰家的畫多,便有了在其他發小面前炫耀的底氣。誰要是把家裡當個兵的帽子或軍衣或軍鞋兜起,盡管大得出奇,一點不合身,只要在同伴中亮個相,旋一圈,那驕傲自豪表情,用一句四川方言,港得狠哦!真的不擺啰!直讓人高看幾眼,饞慕三天。
有道是:
少小樂趣純天然,電影畫圖枕耳邊。田間地頭追風跑,樹梢懸岩敢登攀。嘻逐打鬧沖鋒喊,爭扮豪傑斗敵玩。自古英雄出少年,誰當叛徒要挨鞭。
在那個 娛樂 活動匱乏的年代,露天電影的存在,成了幾代人心中揮之不去的情愫!最難忘白色的幕布前,那一張張充滿笑意的臉,彷彿定格在了腦海里,成了一張發黃的老照片,喚醒著塵封的往事……
電影帶子轉動著,一束光照在白色的幕布上,故事片就這么開始了……《新龍門客棧》、《鐵砂掌》、《黃天霸》、《霸王花》、《鷹爪鐵布衫》、《十兄弟》、《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中南海保鏢》……
70年代那時候物質匱乏,80年以後才有電視。
記得小時候農村除啦牆上的小喇叭,那就是每月兩場電影了,媽媽早早把飯做好催趕我們快吃,拾掇完趕緊叫哥哥扛起板凳占個好位置,我們到的時候人早滿了找到哥哥趕緊坐好,焦急的等待。電影一開演立刻鴉雀無聲,先開始《祖國新貌》《閃閃紅星》《英雄兒女》《紅牡丹》《小花》《上甘嶺》《柳堡的故事》《鐵道游擊隊》《董存瑞》《戴手銬的旅客》……兒時滿滿的回味[再見][再見]
哈哈哈,上世紀60年代,還是在丹江口市上小學,一天找老娘要了5分錢在露天電影院看電影,不知道什麼時候在水泥橙子上睡著了,半夜醒了一看,就自己一個人在那裡,幸虧露天電影院沒有鎖門,趕快回家去了。(因為不知道時間,也不知道幾點鍾)。[大笑][大笑][大笑]
小時候,看露天電影你最難忘的是什麼。
小時候那時不僅物質匱乏,文化生活也是很匱乏的,看電影在當時絕對是一件所有人開心的一件大事。
廠區的廣播總是提前通知今天會有電影,甚至今天什麼電影,幾點開始放映都通知的明明白白。
爸爸媽媽趕緊的抓緊時間把飯就做好,我和姐姐快速吃完飯後趕緊的抱起小板凳去佔位置。
那時電影院都是露天電影院,位置絕對的不能太靠前,否則只能仰著頭看電影了,但也不能靠後,靠後會被會被被前面的人擋住視線,只有前面靠後一點的地方是最好的。我和姐姐總能佔到前面靠後一點的位置。
其實那時放什麼電影,對於還是小孩子的我並不重要,只是喜歡那種熱鬧的氣氛,哪怕有時刮著風,下著雪,即使腳都被凍僵了,也樂此不疲。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部電影就是《畫皮》有的小朋友直接嚇哭,我也被嚇的鑽進爸爸的懷里,再也沒敢看。
後來廠子里就專門蓋了電影院了,即使刮風下雨也吹不到淋不到了。
如今雖然電影院里的環境已經非常的好了,我卻很少去看電影了,露天電影就像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記載著我兒時許許多多美好的回憶。
露天電影也是幾代人美好生活的回憶,看過露天電影的人多少都有一段難忘的記憶。
小時候,物質文化生活不豐富,看個電影像過年一樣,有時候要跑幾十里地,也不嫌累,看完電影回家 睡一會,天就亮了。
記得那時候的電影片子也不多,反反復復就是那幾部,《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賣花姑娘》,都是黑白片窄熒幕的,情節簡單,畫質也不好。前面還有加演。「中國的新聞簡報,朝鮮的哭哭笑笑,越南的飛機大炮」。
最難忘的是看《賣花姑娘》,跟一夥同學走了很遠的路,到了放電影的地方 ,人都站滿了,沒地方了,只好擠在熒幕的後面,湊合看著。畫面里的人物及圖像都是反的,津津有味的看著,跟著劇情一會哭一會笑,那時也沒有餐巾紙,用袖子擦眼淚。
看完回家要過一個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橋,先過去的人使壞,把橋板拆了,後面的人不知道,掉進河裡好幾個,後來有人把橋板搭上了,我們才過去,大冬天凍的鼻涕眼淚的。
現在生活條件太好了,家門口幾個電影院,十幾年也不看一次電影。上次單位包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拿住電影票也沒好好看是那個電影院,去了找不到,打電話問同事,人家說了地方,一看票面,跑錯地方了。
小時候,看露天電影最讓我難忘的就是一部叫阿福的電影,故事講敘了一個小男孩在美國入侵越南的時候,堅決抗擊侵略者的故事,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
⑵ 一部韓國電影
韓國電影《睡美人》
影名: ??? ??
導演: 李漢娜
語言: 朝鮮語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上映日期: 2007
簡體中文名: 睡美人
imdb編號: tu4451740
主演: 金子英, 李羅利
又名: 睡美人
劇情簡介:
第一個故事:度妍的記憶。
電影海報
在某個午後,一個人在家的五年級小女孩度妍不顧家中鈴聲大作的電話而在似睡似醒之間將手伸進了自己的內褲,而臉上是緊張與期待的皺眉……
外婆逝世的噩耗傳來,度妍跟隨母親回到了鄉下參加外婆的葬禮。一直都不曾哭泣的母親,頹喪古怪的舅舅以及比自己大一歲卻比自己高30厘米的堂兄,度妍在外婆生命終結的最後儀式上開啟了自己的生命之門。母親和舅舅一直以來的對話都曖昧不清,似乎其中隱藏著某段秘密,而母親與父親的離婚也疑點重重,可是度妍全不把這些放在心上,她只是對自己的堂兄有著特殊的好奇。在清晨醒來,和堂兄住在一個房間的度妍在堂兄的目光下轉身又一次皺起了眉……
送走了弔唁的客人,餘下的人都擠在一個狹小的房間里看著無聊節目,度妍起身離開了房間,在看門的那一瞬,她回頭望瞭望專注於電視的堂兄,臉上心事重重。一個人在屋外坐著的度妍遇到了母親的情人,也看到了雨中那個人的離開。稍後出來的堂兄帶著度妍溜進了沒人的學校,在五年級二班的教室里,這兩個孩子像成人般從容地踏上了性之旅……
第二天,度妍發現自己來了初潮,而昨天還很溫柔的堂兄卻對自己表現出了冷漠和不耐煩,在分不清是黃昏還是黎明的時刻,度妍一個人騎著剛學會的自行車在鄉間狹窄的小路上漸漸行遠……
第二個故事:伊禮的憤怒。
伊禮是個表情木訥的鄉下女人,養著一群鴨的她要照顧年老痴呆的父親,還要忍受同村女人對自己的嘲笑,生活已然不易的她在某個早晨發現自己的丈夫抑或是情人(該處交代不清)偷偷溜走了,在這個時候因為禽流感的肆虐,她辛苦飼養的鴨群又要遭到強行掩埋,而她唯一的親人父親又像個惡魔一樣折磨著她,在一次給父親洗澡的時候,父親居然把伊禮的手放在了自己的下體上,他的嘴裡喃喃著,臉上一副享受的神情……憤怒的伊禮在掩埋了鴨子之後再一次給父親洗了澡,躺下的父親又一次把她的手抓了過來,伊禮起初本能地把手抽了出來,可是在呆立片刻之後,伊禮主動將手伸進父親的褲子里……
接近黎明的時候,伊禮父親的臉被曙光籠罩,而側卧在一邊的伊禮則在隱隱啜泣……
第三個故事:蘇瑾的血。
來自中國朝鮮族十七歲的少女蘇瑾為了讓母親能如願移民南韓,她被一個小流氓賣給了一個南韓鄉下的惡棍。以養女身份入住的蘇瑾在第一天晚上就被養父奪去了貞潔,之後還承擔著繁重的家務和農活。養父還有一個孫子,這個眉目俊朗的少年對蘇瑾的到來不聞不問,他從不和家人吃飯,很早就出門,而徹夜不歸。懷孕了的蘇瑾常常在養父發泄完獸欲之後沉沉睡去的時候獨自一個人到附近的小樹林里哼唱。一天,她發現昏倒在樹下的少年,而少年的衣襟上血跡斑斑……主動幫少年洗了血衣的蘇瑾似乎贏得了這個冷漠少年的好感,他主動幫身形臃腫的蘇瑾整理牧場,並且告訴她「鹿角蟲也要飛了……」
借口要到城裡看醫生的蘇瑾和少年開始了他們僅此一次的奇怪約會。回來之後,蘇瑾和少年都被凶惡的養父狠狠地「教訓」了一番,晚上的時候,養父報復般地對已經腹似穹頂的蘇瑾實施了性虐待……又一次,蘇瑾在接近黎明的時候去到了那個小樹林,她和少年一起體驗了游離在生命邊緣的感受,然後在大雨中又笑又哭……
回到家的蘇瑾和少年又一次遭遇了邪惡的養父,養父如紅了眼的禽獸一樣狠狠地踢著蘇瑾的肚子,一腳又一腳……為了保護蘇瑾的少年用刀刺死了他的爺爺,亡命之旅就此展開。故事的最後,蘇瑾握著少年的手在一個車站旁平靜地讓鮮血流滿了白皙的小腿……她告別了肚子里的孩子,而她身邊的少年如孩子般脆弱。
韓國導演李漢娜有女版「金基德」之稱,她在這部電影當中用三個隱晦含蓄的故事揭示了性在女性意識里充當的破壞與塑造。影片以童話睡美人(sleeping beauty)為名,在其中的基礎細節也體現出了虛幻和真實的交錯與消融。在第一個故事當中,度妍在堂兄的幫助之下學騎自行車,不小心從自行車上摔下來的度妍,小腿上有了上口,急忙跑過來的堂兄用白襯衫蓋住了上口,血液反而在堂兄的襯衫上留下一朵綻放的花朵,這朵開放的血之花象徵著度妍和堂兄之間的性之初體驗的到來,同時,這朵花也就是度妍自己,她即將在堂兄的覆蓋下盛開。在那個雨夜之後的度妍發現自己來了初潮,而同樣的,血跡又一次形成了一個圖形——月牙。月在哲學意象中象徵著女性,月即為陰,而月牙的出現則表明度妍作為女性的開始是不完整的,或者說是不夠完滿的,這從堂兄轉天態度的轉變就可以看出,這次的經歷只是一種游戲,是少年的戲弄。在堂兄離開之後,度妍把他留下來的指甲一片一片的握在手心裡,她在心裡已經喜歡上了他,只是他並無留戀。這個故事表明了性在男女心中不同的分量和象徵,歸結在一個很俗的命題上來說就是男人為性而性,女人為愛而性,抑或因性而愛。性意識的覺醒對於女性來說更具有開辟性意義,了解或體驗過,女人就會告別女生的心境,她的一切都將不同,而她也要註定孤獨地開始青春歲月,這也是在結尾處度妍突然學會了騎車並且一個人駛向遠方的隱喻。
第二個故事更像是一個女人憤怒而又無奈的獨白。在這個故事裡,童話色彩出現在伊禮掩埋鴨子的情節上,被痴呆父親折磨到身心憔悴的伊禮在掩埋鴨子的時候看到了父親那張慘白的臉,電影蓄意處理成父親與鴨子一起埋葬,是為了讓觀眾誤以為一直困擾伊禮的父親和鴨子都將從她的生活里消失,但是一身疲憊的伊禮回到家後還是見到了把家裡弄得一片狼藉的父親,即使這個老人在這樣的時候無助地抱著行將崩潰的伊禮,嘴裡哭喊著「媽媽……」,我還是對他充滿了厭惡。父親的存在就是伊禮的揮之不去的噩夢,而那個男人的失蹤也是因為父親的存在,影片當中,伊禮面無表情地質問著父親:「你就是不想讓我高興,是吧?」影片的最後,當伊禮「頓悟」般地將手伸進父親的被子里,她成功地說服自己在這場彼此都無意識的強奸里充當了志願者。很難說清伊禮最後的妥協代表著什麼,是對如惡魔般存在的父親的臣服還是對性最後的放棄,我們只是知道黎明時分哭泣的伊禮,她的噩夢還沒有結束。
第三個故事是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因為她更像是一個童話,有公主也有王子。蘇瑾的經歷將女性在男權社會力的從屬性極端化,是每個人的眼裡都是一個凄迷慘淡的世界。母親為了能移民南韓而將自己的女兒送給別人,這是蘇瑾作為一個十七歲少女最初的從屬性,她從屬於大人的私慾。進入養父家的蘇瑾一直忍受著養父非人的虐待,不僅夜夜折磨,第二天還要做沉重的家務,唯一的女性婆婆對此似乎是麻木不仁了,抑或婆婆作為一個女性也只能從屬於養父的強權之下,她對蘇瑾的遭遇無能為力。在影片當中,睡在地板上的蘇瑾如孩童般無辜,坐在一邊的婆婆為她拿來了竹枕,這一細節刻畫出婆婆雖然心疼蘇瑾,但她沒有權利和能力改變現狀。屈服於養父的蘇瑾每夜都會在月光下觀察自己的身體,直到有一天肚子在月光之下瞬間膨脹,這個童話般的細節又用到了月亮的象徵義,也表明蘇瑾遠離了她那個年紀的天真和命運。王子雖然玉樹凌風,但卻是一個軟弱病態的少年。父母的早逝讓這個少年一蹶不振,沉迷墮落,在樹林里,他一次又一次地呼吸煤氣,他說「世界游離在我的生命邊緣……」這樣一個弱者註定不能帶給蘇瑾拯救,在和蘇瑾逃亡到醫院的時候,他又一次試圖以那樣的方式逃避責任和現實。在故事的最後,一直扮演弱者的蘇瑾突然變得淡定和從容,她像個母親般地握住少年的手,並且微笑著讓滾燙的血液留下來……
這部電影以一貫看似平靜安詳的鏡頭記錄下了洶涌的人性和無常反復的命運,以性為契機展示了現代女性在男權社會中的弱勢,故事當中的女性都沒有徹底覺醒,她們依然按照原來的路線繼續前行和忍受,這三個故事都以未完成的狀態出現,暗示了女性必須自我救贖,指望男人是不靠譜的。
⑶ 很早很早之前小時候看的一部電影,只記得是在一個全白得室內,一些穿
後窗 Rear Window (1954) 導 演: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Alfred Hitchcock 主 演: 詹姆斯·斯圖爾特 James Stewart 格雷斯·凱利 Grace Kelly 溫德爾·科里 Wendell Corey 塞爾馬·里特 Thelma Ritter 雷蒙德·伯爾 Raymond Burr Judith Evelyn Ross Bagdasarian Georgine Darcy 地 區: 美國 對 白: 英語 顏 色: 彩色 聲 音: Mono 時 長: 112 分鍾 類 型: 驚秫 神秘 劇情簡介: 攝影記者傑弗瑞由於一次意外摔斷一條腿,經常周遊的他如今也不得不在輪椅上過一段無聊的日子了。時值紐約的盛夏,周圍的鄰居們日夜都敞開窗戶,閑來無事的傑弗瑞總是喜歡透過窗戶觀察周圍的鄰居們。一位體態迷人的舞蹈女演員每天身穿胸罩短褲、邁著優美的舞步幹家務;一位獨居的作曲家經常坐在鋼琴前創作,幹家務時也不例外;一對無子女的夫婦熱得躺在三樓陽台上消暑,每天把小狗放下去玩耍;二樓推銷商蘇先生的妻子久病卧床,不時可以看見兩人口角;一樓的單身女子似乎總也找不到伴侶,被傑弗瑞稱為「寂寞芳心」;一對新婚夫婦搬進公寓後忙不迭地親熱,隨即放下窗簾,此後就難得亮相……傑弗瑞就在窺視中打發無聊的時間。 傑弗瑞其實並不寂寞,除了每天慈母般耐心照料他病體生活的護士斯泰拉以外,還有個聰明美麗狂熱地愛著他的女友莉莎。斯泰拉總是埋怨他不趕快娶這個幾乎十全十美的女孩,而莉莎也不斷發起溫柔攻勢,但自認散漫自由的傑弗瑞有些擔心麗莎能否和自己相處愉快。 對面窗口的推銷商夫婦又一次發生了爭執,當晚傑弗瑞發現那個蘇先生三次冒雨拿著大皮箱走出家門。第二天,傑弗瑞發現蘇先生正在包裹刀和鋸條,蘇太太也從她卧病很久的床上消失了,小狗在樓下花壇不停地刨著什麼,一切都令傑弗瑞不安。莉莎來了,又注意到蘇先生正在准備一個大箱子,還從太太的手包里拿出首飾、戒指,兩個人由此得出蘇先生殺人分屍的結論。 傑弗瑞找來當警察的老友調查此事,但結果是蘇太太到外地療養,老友對傑弗瑞等人的緊張不無嘲諷。那隻小狗被殺了,傑弗瑞、莉莎和斯泰拉再度緊張起來,為了找到真憑實據,兩位女士決定親自尋找證據。 莉莎在蘇先生家尋找證據時被堵在屋子裡,傑弗瑞及時報警才使她免遭毒手,她向傑弗瑞示意自己已經找到證據,推銷商才知道自己正在被人監視。蘇先生很快找到傑弗瑞,行動不便的傑弗瑞只能在黑暗中用閃光燈保護自己,拖延時間。兩人扭打的時候,老友帶著莉莎和警察趕到,但傑弗瑞還是從樓上摔了下去。 又是白天了,寂寞芳心小姐在作曲家屋裡正欣賞著他的作品,蘇先生的住處正在重新粉刷,又一隻新的小狗出現了,女舞者和一個矮矮的士兵相戀了,新婚夫婦還是經常掛著窗簾。傑弗瑞背對窗口,躺在輪椅上酣睡,雙腿都敷上了石膏。麗莎靜靜地倚坐在旁邊的床上,心滿意足地放下小說,拿起一本廣告雜志。 這部把偷窺與謀殺進行饒有興味地組合的影片是希區柯克後期作品的典範。平凡甚至乏味的生活背後的謀殺,帶著些微陰暗面的幽默,精巧的故事設計,出人意料難以預測的結局,都深深打上了希區柯克作品的烙印。 開頭一大段偷窺的描繪悠閑自得,絲毫沒有大部分驚險影片的凌厲之氣,於無聲處等待驚雷。接下來的情節峰迴路轉跌宕起伏,讓人一刻無法轉移視線,所有的線索都等待你去推想,而你所有的推想又都不能肯定,希區柯克就象一個狡黠的老人,不斷向聽故事的孩子們不緊不慢地賣著關子。從麗莎到庭院尋找證據開始,雙方才開始間接的接觸,已經和主人公習慣了躲在窗子後偷窺的觀眾也不得不面對即將發生的直接接觸了。我們這些觀眾和遠遠在窗子這邊的傑弗瑞一樣,只能眼巴巴看著麗莎冒險、遇險、搏鬥而幫不上一點忙。這個段落應該是希區柯克最得意的段落之一了吧。和這種提心吊膽的著急相比,後面傑弗瑞用閃光燈拖延時間的情節設計固然心思巧妙,也只是雕蟲小技了。 在所有人無聲尖叫的時候,在銀幕背後,是希區柯克狡黠、得意而又胸有成竹的笑饜。 下面轉一則影評:-- 《後窗》——關於電影的電影 《後窗》Rear Window是希區柯克為派拉蒙影片公司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取材於科內爾•伍德里奇的同名小說,影片拍成之後,被公認為使希區柯克的經典作品之一。 《後窗》沿襲了《電話謀殺案》的形式,全部在有限的室內場景中拍攝完成。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家養傷的攝影師,他每天坐在輪椅上從窗口向外觀望。一天,他發現對面樓房裡一起謀殺案的線索,同時懷疑是一個推銷員殺死了自己的妻子。攝影師把所看到的一切告訴女友和朋友,並想辦法找出了證據,同時也招來兇手的包袱,自己險些喪命。幸虧警方及時趕到,逮捕了殺人兇手。 關於《後窗》,著名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曾經非常簡潔肯定地說過,「這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也就是說——「元電影」。希區柯克要把電影的本性在《後窗》中全部展現出來,影片的主人公攝影師傑弗瑞是一個有偷窺癖的人,一切情節都是從他的角度出發,拍下他的所見所聞,然後表現他的反應。觀眾實際上也成為了偷窺者,電影則合理地成為滿足偷窺者心理慾望的工具。在影片中,希區柯克很巧妙地嵌入了一些小隱喻,使觀眾在觀影時從故事中抽離出來而聯想到電影本身。 首先,主人公傑弗瑞的家就像一個攝影棚,他的眼睛和他的相機就像是記錄劇情發展的錄影機。希區柯克沒有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拍攝這部電影,而是把傑弗瑞推向了故事的陳述者。於是,觀眾在影院觀影,也就和傑弗瑞一樣,被放在了一個「窺視者」的視角上,從中得到樂趣也付出代價。傑弗瑞打著綁腿坐在輪椅上,偷窺窗外的人和事,為想辦法找到推銷員謀殺妻子的證據而絞盡腦汁,在麗莎遇險的時候心急如焚卻無法動彈、無能為力,觀眾們在影院里的觀影經驗與傑弗瑞的處境和心情非常相似。 其次,養病的六個星期里(我想即使不是養病,他也有偷窺的習慣,可能是因為職業的敏感),傑弗瑞通過後窗觀察他不同類型鄰居的生活。細細品味,不難發現,鄰居們的窗戶里正在上演著一部部不同類型的電影:「孤心小姐」的窗戶里上演著「社會倫理片」;推銷員家的窗戶里上演著「犯罪片」,養狗夫婦的窗戶里上演著「生活悲喜劇」;作曲家的窗戶里上演著「音樂傳記片」;女舞蹈家的窗戶里上演著「米高梅」式的「後台歌舞片」。同時,攝影師傑弗瑞的窗戶里上演著「偵探推理片」;《後窗》本身又是一部「驚悚懸念片」。 此外,希區柯克經歷了從默片時代到有聲電影的轉變。1928年的《蒙克斯人》The Manxman 是希氏的最後一部默片,《訛詐》Blackmail 則是他的第一部有聲電影,也是英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有聲電影。回到《後窗》中來,傑弗瑞所觀察到的鄰居生活很少運用特寫鏡頭去表現,拍攝距離、角度也幾乎始終不變,「孤心小姐」的三場戲,活脫一部完整的默片;而傑弗瑞與女友麗薩、護士斯泰拉、偵探朋友多伊爾之間的戲,聲色處理都很精緻,鋼琴家演奏的音樂也美妙動聽、恰到好處。 阿爾弗雷德•希區科克曾經說過:「假如你在看《後窗》這部影片時,未曾感到那種耐人尋味的恐怖,趕緊掐自己一下,因為你八成是死了。」 有人說,「懸念大師」利用這個既詼諧又可怕的偷窺狂故事以及「謀殺之星」、學術獎得主詹姆斯•史都華和摩納哥已故的王後葛瑞絲•凱莉這位曾風靡熒幕的最美麗女子為號召,捍衛了這個他應得的響亮頭銜。《後窗》這部電影典型地具備了希區柯克電影的元素,如心理懸念、空間張力、視覺特徵等。 希區柯克的影片往往有張有弛,在每一次新的緊張與恐懼之前都互有一種讓人放鬆的情境(如幽默的對白、動聽的音樂、美麗的風景等),但這種放鬆,有時候也可能是讓人無趣的絮絮叨叨,又總讓人感覺到不正常,使觀眾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下一次緊張的來臨。懸念就是這樣產生的。比如,麗莎來到傑弗瑞的住處與他共進晚餐,他們照例為要不要放棄攝影工作而爭論不休,爭論持續了很長時間,最後麗莎傷心離去,留下傑弗瑞無奈地坐在輪椅上。突然,一聲尖叫傳來,畫面頓時定格在窗外的黑暗中。晚上又下起了雨,他看到推銷員提著箱子出門,來回多次,卧室的窗簾緊閉。究竟發生什麼了???又如,警察及時趕到,從推銷員家「救出了」麗莎,一陣緊張之後觀眾們終於鬆了口氣,並為聰穎麗質的麗莎拿到犯罪證據——推銷員太太的結婚戒指而感到歡欣,也為麗莎背手向傑弗瑞展示戒指的舉動所嘆服。就在這個時候,鏡頭轉向了推銷員,他充滿懷疑與警覺的目光對准了鏡頭,向窺視者步步進逼。與之相反,原本安全地在黑暗中窺視的傑弗瑞,頓時心虛緊張起來,驚慌失措地向後退,並且非常不理智地讓斯泰拉把燈關上,這無異於自我暴露在光線里。隨著電影情節的,觀眾已經與傑弗瑞取得了心理上的認同,這一心理認同尤其因為觀眾始終與傑弗瑞以同樣的觀點和視距觀察對面發生的一切而得到了強化,推銷員凝視的目光所帶來的驚嚇與緊張可想而知,而且可以說絕不亞於傑弗瑞。然而,等推銷員推開傑弗瑞的家門,從黑暗中一步步向傑弗瑞走去的時候,傑弗瑞用以抵抗的卻是毫無殺傷力的高倍閃光燈。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可能是現代的影片中,驚悚和恐怖的成分太多了,以至於我們不知不覺有了一種免疫力。再看《後窗》,並不覺得裡面有很多讓我驚悚、恐怖的情節,其中的懸疑在今天看來雖然仍不失為成功,但始終有節奏過於緩慢之嫌。綜觀《後窗》一片,其藝術、技巧上的成就或許更勝於情節,該片對於電影本質的探討、在道德倫理觀念上對偷窺的反思都有深刻的價值。 希區柯克本人曾說過,有人靈機一動,把拍片的地方用富有藝術色彩的名字命名,叫做「攝影棚」,而不是「工廠」或「車間」什麼的,這才是最大的遺憾。在希區柯克的內心深處,也許和好萊塢的著名導演約翰•福特和霍華德•霍克斯一樣,否認自己是藝術家,但是這並不阻礙人們從藝術、美學的角度出發來他們的作品。作為一名講求實際的電影工作者,希區柯克傾其一生,痴迷地獻身於電影事業。惟此一點,就令那些自詡為藝術家的附庸風雅之輩望塵莫及。 影片中,傑弗瑞透過後窗觀看對面窗戶里上演的一幕幕人間悲喜劇,攝像機的遠景鏡頭也總是保持一定的角度和距離,現代社會生活中的隔膜無形中橫在了人與人之間,無法擺脫、無法跨越,人與人之間的疏遠與冷漠是那樣的力量強大。如果說當「陽台夫婦」的小狗被人無情地殺死之後,太太的哭訴是影片中對這種冷漠與疏遠的悲情反抗:「誰殺了我的小狗?你們這些惡鄰居!鄰居間應該互相照顧、互相問候、關心別人的死活,但你們這些人都不這么做。我真不敢相信你們會殺了我的小狗,但問題是你們都不互相關心。你們殺了它,只是因為它喜歡你們嗎?」那麼,傑弗瑞「非法的窺視」反倒是對這種冷漠疏遠的人際關系與心理距離積極的強行干擾和打破,傑弗瑞試圖拯救准備自殺的孤心小姐,從捕捉線索、到逐步破案和幫助緝拿殺人犯,都是這種積極努力的表現。正是這些富於正義感的行為,讓觀眾從窺視的陰暗心理中走出來,對這位「偷窺者」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與評價,偷窺也順理成章地合理化。從影片《房客》開始,希區柯克已經嘗試去表現一種曖昧的道德觀念,界也一直關注幾乎存在於希區柯克所有作品中的一種很深的基督教道德觀念。在《後窗》這部元電影中,我們不難對這位通俗而絕不媚俗,送是把藝術性、文化品格與通俗性、視覺感、情節性等融合在銀幕藝術世界中的「懸念大師」的人文關懷略見一斑。 希區柯克在工作中總是給人沉穩自信、樂觀開朗的印象,他在電影中巧妙安排的隱喻與幽默也為影片增色不少。在為《後窗》尋找劇本改編的合作者時,希區柯克從廣播電台請來了約翰•邁克爾•海斯,他對人物對白的處理非常精彩,恰到好處而且風趣幽默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和處境。觀眾在觀影過程中自然有各自的體會,這里就不再贅述。 特呂弗在《我的朋友希區柯克》中回憶道: 「六十年代初期,當我第一次到美國訪問時,發現美國電影界對希區柯克的態度竟然如此冷漠。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法國十年前他就已經備受電影界推崇了。……當時,一位美國影評人對我說:『你對《後窗》感興趣,那是因為你不了解格林威治村的緣故。』我回答說:『但是《後窗》並不是描寫格林威治村的,它是一部實實在在的純粹的電影,我恰好對此非常熟悉。』」 該片的男主角詹姆斯•史都華也認為,「我個人最滿意的作品是《後窗》。我在片中扮演的角色難度非常大,他必須整天坐在輪椅上。希區柯克通過觀眾的反映來渲染影片的緊張氣氛,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有效的。由於他的巧妙處理,觀眾也參與到影片的情節中來了。」 正如特呂弗所說的,《後窗》是關於電影的電影,是一部元電影。這部影片或許不及諸如《精神病患者》、《愛德華大夫》、《蝴蝶夢》等希區柯克的知名影片一樣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比起《三十九級台階》、《知情太多的人》等影片在驚恐上也略遜一籌,但是,作為一部更具有藝術性、思想性的作品,無論在整個世界電影史上還是在希區柯克的個人成就展中,它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無怪乎,連希區柯克自己都要把《後窗》(與另一部作品《疑影》一起)當成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後窗 希區柯克懸疑影片的經典之作充分體現了希區柯克影片在藝術性和娛樂性上的高要求電影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1954年出品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主演:詹姆斯·斯圖爾特格蕾絲·凱莉 ·好萊塢懸疑片的代表作·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 每一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一些名字,一些象徵著成功、精彩、受歡迎和財源滾滾的名字,在今天,這個名字是喬治·盧卡斯,是斯皮爾伯格,而在20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的30年間,這個名字就是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希區柯克無論在任何時期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名最佳導演,他開創了恐怖懸疑電影的新世界,其導演風格影響了一批又一批人,許多導演都稱自己是希區柯克的學生,家也把他稱為"影壇的莎士比亞"。 希區柯克執導的影片最終的目標是展現出人性最深層的恐怖和最異常的思想,因而盡管他的影片沒有我們現在所崇尚的各種特技和特效,但仍然極具懸念,發人深思。 《後窗》便是希區柯克懸疑影片的代表作之一,它製造出了恐怖與懸念的氣氛,形象地發掘出了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隱藏著的喜歡偷窺的心理。影片以《後窗》為名似乎蘊涵了某種意義--門緊閉著,打開後窗,那是另一個被我們所忽略的世界。 在懸念片和恐怖片領域里,希區柯克稱得上是當之無愧的開拓者,他所開創的"希區柯克模式"對年輕一代的導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美國著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希區柯克電影中的對白是世界上最精彩的,電影語言的表達也是無與倫比的。像其他少數電影天才一樣,他對電影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安德烈·巴贊 使我感到無比震撼的是:在他的影片中,所有的愛情場景都拍得像兇殺的場面,而那些兇殺的場面又都像愛情場景……在希區柯克的作品中,愛情與死亡的主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弗朗索瓦·特呂弗 希區柯克是個偉大的導演,我有幸與他合作過4次。我個人最滿意的作品是《後窗》,我在片中扮演的角色難度非常大,他必須整天坐在輪椅上。希區柯克通過觀眾的反應來渲染影片的緊張氣氛,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有效的。由於他的巧妙處理,觀眾也參與到影片的情節中來了。希區柯克比任何人都更擅長製造銀幕上的緊張氣氛,許多人都在模仿他,但是沒有人能在電影中再現希區柯克模式的恐怖效果。 --本片主演詹姆斯·斯圖爾特 攝影記者傑弗瑞由於一次意外而摔斷了一條腿,經常到處周遊的他如今也不得不在輪椅上度過一段無聊的日子了。時值紐約的盛夏,周圍的鄰居們日夜都敞開窗戶,閑來無事的傑弗瑞總是喜歡透過後窗觀察周圍的鄰居們--一位體態迷人的舞蹈女演員每天都身穿胸罩短褲、邁著優美的舞步幹家務;一位獨居的作曲家經常坐在鋼琴前創作;一對無子女的夫婦常常在3樓陽台上消暑,每天把小狗放下去玩耍;2樓推銷商蘇先生的妻子久病卧床,不時可以看見兩人口角;1樓的單身女子似乎總也找不到伴侶,被傑弗瑞稱為"寂寞芳心";一對新婚夫婦搬進公寓後就忙不迭地親熱,隨即便放下窗簾,此後就難得亮相了……傑弗瑞也並不寂寞,因為如慈母般耐心照料他生活的護士斯泰拉和聰明美麗的女友莉莎經常陪他聊天。 一次,傑弗瑞看到對面窗口的推銷商夫婦又一次發生了爭執,當晚他就發現那個蘇先生3次冒雨拿著大皮箱走出家門。第二天,傑弗瑞發現蘇先生正在包裹刀和鋸條,蘇太太也從她卧病很久的床上消失了。3樓的小狗在樓下玩耍時,總愛在花壇邊不停地刨著什麼……一切都令傑弗瑞不安。莉莎來了,她也注意到蘇先生正在准備一個大箱子,還從太太的包里拿出首飾、戒指,兩個人由此得出蘇先生殺人分屍的結論。 於是傑弗瑞找來當警察的老友調查此事,但對面樓的房東卻說蘇太太乘著夜間車去外地療養了,老友對傑弗瑞和莉莎的杞人憂天不無嘲諷。可過了不久,那隻小狗被殺了,傑弗瑞、莉莎和斯泰拉再度緊張起來,為了找到真憑實據,兩位女士決定親自出馬。 莉莎在蘇先生家中尋找證據時被堵在屋子裡,幸虧傑弗瑞及時報警才使她免遭毒手,為了除掉後患,蘇先生很快找到傑弗瑞,試圖殺人滅口,正當兩人扭打的時候,老友帶著莉莎和警察趕到,但傑弗瑞還是從樓上摔了下去。 又是一個白天,"寂寞芳心"小姐在作曲家的屋裡正欣賞著他的作品;蘇先生的住處在重新粉刷;又一隻新的小狗出現了;女舞者和一個矮矮的士兵相戀了;新婚夫婦還是經常掛著窗簾……一切又似從前又有了改變。傑弗瑞的雙腿都敷上了石膏,莉莎靜靜地伴在他身邊。 希區柯克的"後窗" 希區柯克的電影風格可歸結如下:細致深刻的心理刻畫,諷刺性的幽默,當然,還有扣人心弦的懸念。但是,希區柯克所貢獻給電影藝術的絕對不僅僅是純電影的技巧,就像他的電影中的人物往往有多重人格一樣,希區柯克的電影人格也是多重的。他是懸念大師,也是心理大師,更是電影中的哲學大師。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如此深刻地洞察到人生的荒謬和人性的脆弱。希區柯克的電影是生與死、罪與罰、理性與瘋狂、純真與誘惑、壓制與抗爭的矛盾統一體,是一首首直指陰暗人心的詩。 希區柯克在他的電影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憤世嫉俗的人生觀。他想要告訴人們的似乎是,在美國人正常的表面之下,暗藏著最驚人的政治腐敗、道德淪喪、心理異常和性變態。在他看來,在美國人的生活中,最有趣然而也是最可怕的是人們對平庸的心滿意足。但是這種平庸的生活實質上是最不正常的,其中的一個標志就是美國人對看電影的熱衷,而這實際上體現了美國人的窺視狂傾向。窺視狂成了希區柯克的電影要揭露的一項重要內容,這在影片《後窗》一片中得到了最為徹底的表現。 《後窗》粗看似乎只是一部平常的偵探片,而深入其內部我們才發現這實際上正是"看電影"的寓言。當傑弗瑞拉開公寓後窗的窗簾,也就預告著一部電影的上演。坐在輪椅上的傑弗瑞也就是一名電影觀眾,他對窗外情景的體驗也就是一名電影觀眾的體驗:身體被固定著,對窗外(電影上)發生的一切都無能為力,只能觀看、、推測、同情、興奮…… 通過一個個的畫格,傑弗瑞捕捉著鄰居們的表演,鄰居們也成為演員。每一個住家好像都在上演著一場小電影,不僅有演員,有故事,甚至有鏡頭的變換,從遠景鏡頭(肉眼觀察)到特寫鏡頭(望遠鏡觀察)一應俱全。 但是,如果電影觀眾混淆了電影和現實的界限,試圖參與電影的表演,失去了旁觀者的身份,麻煩也就來了。 影片的結尾是讓人深思的,傑弗瑞撿了一條命,但另一條腿卻也摔斷了,要比影片開始時更為虛弱可憐。他決定不再窺視,拉下了後窗的窗簾,而電影也就閉幕、散場了。從來沒有一個導演能夠拍攝如此激動人心的電影,同時又對電影的激動人心做如此辛辣、深刻的自嘲。希區柯克的電影,其實也是希區柯克心靈的後窗。(方舟子)
⑷ 找一部電影,一群女孩被一個組織給捉住,這個組織專門給富人提供變態的殺人服務
中文名 人皮客棧2 外文名 Hostel: Part II 製片地區 美國 導 演 伊萊·羅斯 類 型 恐怖片,懸疑片,驚悚片 主 演 理查德·布基,傑伊·赫爾南德茲,喬丹·萊德,大衛·巴克斯亞 片 長 94分鍾 上映時間 2007年6月7日
⑸ 你看過的最毀三觀,無下限,顛覆你認知的電影是什麼
我覺得最毀三觀、無下限的莫過於當年非常紅火電影《晚娘》了。
《晚娘》由性感的鍾麗緹、帥氣的桑提蘇克普羅米斯里等主演,當年非常火爆,不僅是因為劇中情色尺度大膽、暴露,更因為它無視綱常倫理、縱欲無度。
劇中主人公名叫阿真,他母親因為他難產而死,從小被父親詛咒、虐待。他父親也是個很奇葩的人物,專制、荒淫,任何女人都是他父親征服的對象,在家裡他父親就是君主。挨父親打、被關小黑屋,似乎都微不足道了,小時候目睹了父親和繼母肆無忌憚的做愛場景,令他世界徹底改變了。
曾經被父親趕出家門,因為妹妹懷孕了,他又回到了家中,因為沒人提誰是孩子的父親,他是族中唯一的血脈,父親只能選擇他做他同父異母妹妹的丈夫。一下子他儼然成為了家裡的主心人物,於是他開始了的報復,性是 娛樂 ,也是報復的工具。
女人便是他拿來玩弄和報復的對象,他的妹妹成為了他的性伴侶,並不滿足,他把手伸向了他的晚娘(繼母),一個性感豐滿,充滿肉慾的女人,同時又與年少時相愛的女人保持性愛關系。
他的成長和行為註定他不能得到正常的情愛關系,他一點點變成他痛恨和鄙視的父親形象,他想逃脫的卻越逼越近,他和他身邊的人在情與欲里沉淪。
如果有人跟我說日本電影變態,那我一定要鄙視他一下,不是我沒看過日本變態電影,但我覺得那種變態只是流於表面,真正的變態是震撼你的三觀,在這點上韓國電影當之無愧
首先說說給我印象很深的一部韓國電影
《美麗》
印象如此之深可能跟男主長得特別像我弟弟和發小的結合體吧…
這部電影一開始人設一位美麗的讓人一眼難忘不能自拔的女主,美到路上一走周圍人的呆滯,自然追隨者眾多,尾隨跟蹤者也不少
於是白蓮花女主在某一天被一個猥瑣男在家裡QJ,女主身心嚴重受創,報警後在警局遇到了警官大叔和我們的「啞巴」男主,而施暴者猥瑣男瘋狂叫囂,都是因為她太美了是她的美勾引我犯罪,大叔在筆錄過程中毫不在意的態度再次嚴重傷害女主,男主確默默的關注女主,知道了她的痛
女主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美造成的開始折磨自己,折騰一段時間又發現憔悴的失去美麗的自己以前受到的額外附加待遇都不復存在又開始後悔,這一切都是男主在默默關心她陪著她
電影演到這里大家都會覺得這是一部多麼正能量的片子啊,男主陪伴女主治癒女主最後倆人幸福的在一起
然年真,啞巴男主發現女主心理還是有陰影,因為太愛女主了,他把女主弄暈,在女主手上用膠帶纏上了槍,再次QJ了女主,過程中女主醒了過來看見身上的男主精神崩潰,男主把女主的手抵到自己頭上,崩潰錯亂的女主無意扣了扳機殺了他
穿著吊帶睡衣渾身是血的女主失魂落魄的走到街上,聞訊而來的警局大叔帶著一群警察包圍女主,女主無意識的揮了揮還纏著槍的手,被一眾警察亂槍打死
電影到這里結束的話也就算是個悲劇吧
但女主赤身裸體的躺在停屍房…
倆個屍檢的人員說…這個女人太漂亮了…今天剛送來的還是溫的呢…我先去門外…
Ps:日本電影我看過不少,有一個系列叫紅色房間吧,很久之前看的,題材很新穎,蠻不錯但流於表面,看個新奇而已,其它一些真是看的特別無聊,惡心跟毀三觀是倆碼事,大家清楚命題~
另一部毀三觀的韓國電影比較出名的應該是《鏡子》了吧,是不是叫這個忘了,一會查查,有一陣刷電影刷瘋了,名字真的不太記得
我看過最毀三觀的應該是12年上映的電影《萬箭穿心》,是根據武漢籍著名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主要講了女主角丈夫鬧離婚,女主角跟蹤後發現和已婚女性在賓館開房,悲痛屈辱,本想闖進去鬧,忍住打了報警電話稱有人賣淫,之後在廠上級領導的勸導下裝作寬宏大量把老公領回了家,就因為這事,玻璃心的男主角加上被下崗,投河自盡,女主角的孩了因此記恨女主角,高考之後和女主角斷絕母子關系,逼女主角過戶房子,女主角在老公死後一直靠做扁擔過日子,勤勞不屈,卻最終落個這么個結局,而那時的已婚出軌女完發無損,還是她向男主角暗示那時舉報他們賣淫的是女主角。
要提最讓人震驚、最讓人毀三觀的電影,我可以給你舉一串歐洲文藝片出來,但是要論及電視劇,怎麼也繞不開這部就是主打以「毀三觀」為噱頭的美劇《無恥之徒》。《無恥之徒》:美國最毀三觀的電影,看完簡直懷疑人生!
這部改編自原版同名英劇的美劇,摒棄了原版有些晦澀深刻的黑色幽默,仍舊以加拉格一家的幾口人的生活為主線,但輔以各種美式無節操挑戰人類道德底線的劇情。一家人的日常就是各種偷盜行騙、煙酒臟話,人人嘴炮技能滿分,直指美國體制漏洞。
要盤點美劇中的同性情侶,這兩人一定要上榜的。從一開始的單純肉體關系,到後來的相互牽絆、他眼睜睜看著他與別人結婚、他眼睜睜看著他避世落入風塵……
這一對從第一季開始貫穿到第七季,勉強算有了個不算結局的結局,這毫無下限和尺度節制的過程簡直虐得人神清氣爽、前無古人。
因為混賬父親和神經病母親的不管不顧,她一人又當姐姐又當媽,操起一大家子的全部事務。
而你不要以為這很正能量,夜夜留情、處處勾搭已是家常便飯,有男朋友了還以偷情於男友哥哥為榮;草率跟人閃婚,說離就離;在家大姐頭地位看起來更像是個「控制狂」……
整個系列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個外表是個長相甜美、出身中產階級家庭衣食無憂的乖乖女,實際各種勾搭自己的補習老師、為了挑起矛盾和報復自己的父親,裝瘋賣傻、勾引男友的爹,甚至將過程拍成錄影帶,結果導致父親自殺,她還跑到父親墳頭撒尿……
而她的媽,更是字母文化的強力倡導者,不過話說這個老太太還是蠻可愛的。
《無恥之徒》就是這樣一部可以讓你見識到美國從最底層 社會 到精英 社會 全階級的各種怪癖、各種煩惱、各種無恥和各種甜酸與苦樂的神劇,五星推薦。
在去年3月份的國內影壇,出現了一部神秘感十足的電影,它頑強的在票房排行榜的末端幾個位次徘徊,但始終不願在拍片率上被剔除,堅持了這么多天才拿到不足7000萬票房,甚至連當天上映的影片都能搜到的片源網站,都難見這部電影的TC版,這是得著始終沒想到的。
沒錯,我說得就是這部名為 《閨蜜2》 的電影。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身段,深深的吸引了得著的目光,而真正見其真容的時刻,得著忍著辣眼睛、胃生疼的尷尬,在片子放到四分之一時,終於做了一個決定:保護生命,遠離銀幕。
《閨蜜2》是一部「集大成者」的電影。《前任》的輕佻、《小時代》的浮誇和《宿醉》的屎尿屁,在這一刻靈魂附體,毫無保留的聚集在《閨蜜2》當中;綠茶婊、白蓮花、傻白甜,所有瑪麗蘇文學中最經典的女性性格,全心全意聚集在《閨蜜2》當中。
本來得著想客客氣氣的表示, 《閨蜜2》更像是一場瑪麗蘇集中爆發的豪華視覺盛宴 ,後來咬咬牙、狠狠心,硬擠出了一句: 就是個屁。
用電影來形容《閨蜜2》,都是對那個詞的侮辱和誹謗 。混亂的節奏、浮誇的演技、低俗的笑料、扭曲的身心、混沌的邏輯和尷尬到極點的劇情,也許能糊弄糊弄十來歲的小姑娘,但三觀稍微正一點、身心稍微成熟點的大姑娘小媳婦,是基本不會為這種豪華版垃圾套餐買單的。
當然,重度瑪麗蘇患者,算你們例外;被「閨蜜」兩個字騙進影院的,算你們倒霉。
能夠將恬不知恥、人格扭曲到如此程度,《閨蜜2》真的讓普通人的得著大開了眼界。 能拍出這種片子的,不是壞就是傻。
得著不相信導演兼編劇的黃真真是個傻子,所以,從《女人那話兒》高開低走後的一路墮落,已經讓她修煉成中國邪典旗手的新水平了。
一部未播先火的泰國劇《吹落的樹葉》,因為劇情除了顛覆人倫,更是將三觀攆在腳底狠勁的踩,讓人不得不佩服泰劇的大尺度。目前,這部劇還並未播出,但網路上關於這部劇的討論已經熱火朝天了,網友們都等著一睹這部「大劇」。
先來說下劇情吧:
男孩Niraw的父親脾氣暴躁,特別厭惡Niraw並且時常虐待Niraw的母親。內心裡,Niraw十分渴望得到父親的關愛,但父親似乎並沒有打算好好善待這個兒子。還好,Niraw的叔叔Chatchavee給了他父親般的關懷,Niraw也感受到了除母親之外的溫暖。如果劇情朝這個方向發展的話,也是一部普通的家庭劇。
但是,劇情就在叔叔給Niraw長輩般的關懷後發生逆轉。Niraw居然愛上了自己的叔叔,並且向叔叔Chatchavee表白了。此舉自然遭到了叔叔的拒絕,並且教育Niraw要有自己正常的婚戀觀。可叔叔的拒絕居然極大的傷害了Niraw的內心,在母親的支持下,他接受了變性手術。在手術過程中,母親不幸過世了。
變性後的Niraw應該是由男主變為女主了吧?
女主華麗轉身後,特意安排了一場與叔叔不期而遇的現場,沒想到叔叔居然對女主一見鍾情,愛上了她。果然,叔叔很快就和老婆離婚了,打算正式追求女主。一個偶然的機會,叔叔的前妻發現女主就是前夫的侄子時,對前夫尚存愛意的她想盡辦法阻止這段孽緣的發生。
「撩」到叔叔後,女主為了給母親復仇,討回自己的公平,居然還去撩自己的父親,以此來報復他。萬萬沒想到了是,集萬千寵愛於一生的女生,父親居然也愛上了她。為了女主,父親和叔叔相繼沉淪了,兩人要一決高下來爭得女主的芳心。
看到這,有沒有佩服編劇的腦洞大得可以裝滿地球,這種倫理三觀顛覆的電視劇,恐怕只有泰國能拍出並且能播吧。
就說一個前段時間剛剛上映的《此悲傷更加悲傷的故事》。這部電影的題材就是很傳統的愛情電影,但是男主和女主的故事以及三角、四角戀真的相當奇葩。
男主和女主的關系,是接吻、擁抱、上床、同居但是我們是很好的朋友,這種定義恕我直言,實在不能接受。就在這樣的關系中,兩個人都沒有更進一步明確關系,但是真的相當明顯,超曖昧的好嗎???這就是一種py之上,戀人未滿吧。
實在不知道假如一直這么繼續下去的話,兩個人會不會繼續發生點什麼,不過劇情也是相當狗血,20年前非常老套的路子:男主得了白血病。好景不長,但是男主惦記女主,放不下她,就想給她找一個好歸宿。
因此男主就直接對女主說,希望它能找到一個好的對象。我真的想罵人,這是什麼爛人啊!!!這么渣的借口都想得出來,真是之前的卿卿我我全都喂狗。
不過女主也夠厲害的,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情,認識了一個備胎。不巧的是備胎有未婚妻,接下來的劇情我想大家都能猜到,男主為了女主,攪黃了備胎的婚事。
而女主終於在最後關頭意識到了男主的病情以及男主的良苦用心,在婚禮上逃婚,男主幸福的死在女主的懷里。
對於整個故事的三觀,我也表示是真的醉了。但是很奇怪,一些網友表示十分理解,說這是孤獨的人才能理解的 情感 。
其實愛沒有錯,但是在你們相愛的時候請坦誠,對你們的關系坦誠,對你的病情坦誠,兩個人的事情,為什麼到最後成了四個人的錯呢?搞不懂這個邏輯。
《大魚海棠》善良的女主(?)為了幫一個救過她的人類起死回生,舍了自己半條命,置所有族人性命於不顧??深深的愛著只見過3面然後現在被她拯救過來變成一條大魚的鯤,而對從小和自己長大青梅竹馬的湫普通地像對待哥哥??族人和從小長大的世界都要毀了,母親失望的看著自己時才覺得哦我要彌補我犯下的錯誤…
這部電影真的不是為了滿足大家的我有愛的人不是你但你真的是個很好的備胎願意為我犧牲一切我很感動最後和我愛的人在一起了的情懷與美好(…)幻想and全片中我最不能接受的一句話就是椿她爺爺說的「只要心是善良的,對錯是別人的事。」excuse me???so 電影這是在宣揚好心辦錯事或者舉個 我母親快要死了我沒錢給她請醫生於是我殺了幾個人恐嚇醫生不給我母親治病就得死然後我母親得救了我「善良的心願」實現了??全片都三觀不正?真的不明白你們很多人在哭什麼。
我覺得長這么大最毀我三觀的電視劇就是瓊瑤的小說改編的《情深深雨蒙蒙》。記得這是我小學的時候看的,當時收視率好像挺好的,看的人很多,幾乎所有家庭都會看。那時候年紀還小,我所看到的就是幾個青年人之間的愛恨糾纏,只覺得她們總是哭,愛來愛去,實在有點悲哀,更多的是同情他們的愛情。而現在,我再去看裡面的台詞、情節,我只覺得她們的愛情觀扭曲、家庭倫理混亂、勾心鬥角、虛情假意,把愛情和親情弄得亂七八糟,實在是不符合 社會 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人的正確認識有誤導作用。
愛情和親情是我們人生幸福的源泉,而在這部劇中,我們根本感受不到溫暖,為了愛情姐妹之間撕破臉皮、虛情假意,兄弟之間反目成仇、惡語相對,把一個家弄得烏煙瘴氣,偷情出軌還義正言辭。
現在很多網友都調侃說何書桓是渣男,我現在一想,還真的是,真是三觀盡毀。
看到這個問題,鄙人腦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由香港大佬向華強投資拍攝的,以《封神演義》故事為藍本的"史詩級大作"——《封神傳奇》。
這部封神傳奇,如果僅僅從演員陣容上來看,那真可謂是"星輝熠熠",香港影帝張家輝,內地知名"國際影星"范冰冰,動作巨星李連傑,會同"教主"黃曉明夫婦傾力加盟,當然,本片絕對的主角居然是封神演義原著中的一個二線人物——雷震子,飾演者是向華強大佬的兒子向佐。
本片的前期宣傳可謂是噱頭十足,影星雲集,號稱特效由好萊塢頂級團隊打造,等等等等。但實際走進電影院,真正觀看這部影片,就會發現,這部電影真是在侮辱觀眾的欣賞能力。
首先,雷震子成為了絕對的主角,這一點無可厚非,畢竟電影來源於文學,又可以進行適當改編,但主角向佐的演技可以說是相當尷尬,全程喜怒哀樂都是一個表情,尤其是對白戲,表現得極其不自然。
再者,這部影片將商朝的首都朝歌和周的都城西岐都設計成了西方式樣的城堡,給人一種觀看西方魔幻大片的感覺,這與主體非常脫節,給人以強烈的違和感。
最可笑的是,這部電影將道教仙人太乙真人塑造成了一個與姜子牙存在 情感 糾葛的"女神經病",簡直是侮辱觀眾智商。
除此之外,本片劇情沒有主線,各個支線之間毫無聯系,結構混亂,給人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且,觀眾根本難以融入這種氣氛。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是,西岐城堡整體飛起來,飛往朝歌和紂王決戰,預示著這部爛片很有可能拍第二部。
這部電影毀三觀的點不在於內容情節,而是在於其投資人對觀眾的侮辱,這種高投資的爛片充斥著整個電影市場,不斷刷新著影迷的下限,這,才是真正的毀三觀。
⑹ 看不見的客人劇情解析,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艾德里安是一名事業蒸蒸日上的企業家,家中有美麗賢惠的妻子和活潑可愛的女兒,事業家庭雙豐收的他是旁人羨慕的對象。然而,野心勃勃的艾德里安並未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生活,一直以來,他和一位名叫勞拉的女攝影師保持著肉體關系。
(6)三個女的為了門不被關而站著被人乾的電影擴展閱讀:
影片中所有人都是正常人,只在偶發的不正常中,被擠壓、不斷變形,又在變形中產生新的擠壓、裂變——這樣的過程,除了讓人享受神經緊攥,也感受被自己心中同類質黑暗「嚇到」的真實感,產生後怕綿延的況味。
故事在男人和律師的不斷虛與委蛇中,層層剝繭,呈現出一個又一個版本。觀者也隨著講述的反轉,對故事的理解不斷進入下一層。西班牙導演編劇奧里奧爾·保羅把故事布局安排得很精緻,細節有鋪有墊有收,氛圍凄惶黯淡,卻並非一驚一乍的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