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特呂弗是新浪潮電影大師之一,他的歷史地位為什麼這么高
關於特呂弗的地位和名譽,如果有所質疑,那就去看看他的代表作《四百擊》就可以了。你會被他擊中的。首先,電影的質感特別的好,會給人極大的舒適感。一個正在上課的孩童,寫作業,錯了,便將錯了的紙撕去,一節課的時間就這些過去,孩童忘乎所以,他不懂自己為什麼犯錯,沉浸式的犯錯,所以時間對於他來說,沒有一點概念。
看了有太多太多的電影,都沒有哪一部電影能讓我用高級來形容。我覺得這些是特呂弗獨特的地方,也是眾人追捧的地方。當然,特呂弗的代表電影還有很多,關於愛情,是《遇見帕米拉》,這是他寄予電影的一首情詩,永遠高級。特呂弗的電影還可以用“作者電影”來形容,這就是那種從書里長出來的情節,讓人慾罷不能,這才是特呂弗的魅力,而不是那些獎章。
B. 著名電影作家有哪些人
說到電影,如今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娛樂的一種日常的休閑方式,有人天天看電影,有人已經離不開電影,比如我!那麼這十個世界著名電影導演你究竟認識幾個?
蒂姆·波頓
1958年8月25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美國男導演、編劇、製片人。這位好萊塢的另類天才,他那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怪誕的視覺風格,充滿令人著迷的魔力,尤其是華麗而頹廢的哥特元素,隨處可見的象徵和隱喻手法,構成了獨特的奇幻影像世界。2007年,年僅49歲的她獲得威尼斯終生成就獎。對此,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馬克·穆勒表示:「蒂姆·波頓是美國最勇敢、最有想像力和最具創新精神的電影人之一。」
代表作《蝙蝠俠》、《剪刀手愛德華》 、《愛麗絲夢遊仙境2》、《小飛象》。
2.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出生於1899年8月13日,於1980年4月29日逝世,原籍英國。他是一位聞名世界的電影導演,人送「恐怖大師」。在他長達六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她共拍攝了超過50部電影,尤其擅長拍攝驚悚懸疑片,正式她創造並完善了製造懸念的藝術。其中,由他指導的驚悚片《驚魂記》(1960)標志著心理驚悚片成為恐怖電影的一個亞類型。時至今日,「希區柯克」已不僅僅只是一個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種電影手法,成為懸疑驚悚的代名詞。
代表作:《西北偏北》、《驚魂記》、《鳥》、《捉賊記》、《狂凶記》
3. 霍華德·霍克斯
1896年5月30日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戈申城,1977年12月26日卒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棕櫚泉城。美國電影導演,他幾乎能在所有的類型片領域內游刃有餘。這位「類型片大師」在他的幾十年導演生涯中精品迭出,涉獵過幾乎所有的電影類型(神經喜劇、黑色電影、傳記片、冒險片、西部片、科幻片、歌舞片等),並體現出鮮明的個人風格。其中《疤面人》(1932)被認為是最好的黑幫題材影片之一,可謂是黑幫犯罪題材電影的開山之作,影響了此後幾乎所有該類影片。霍克斯也是法國新浪潮電影人熱烈推崇的「電影作者」之一。
代表作:《星期五女郎》、《育嬰奇譚》 、《紅河》
4. 肯·洛奇
1936年6月17日生於英國,英國獨立電影與電視導演編劇。這位「新現實主義大師」敏銳地捕捉社會現實,並對底層民眾報以深切關注。在第64屆柏林電影節獲頒終身成就獎時,柏林電影節主席迪特·考斯里克稱:「肯·洛奇是歐洲當代最偉大的導演之一,在他長達五十年的職業生涯中,保持著非凡的持續性,並且能夠始終堅持創新。他對人類命運有著深切的關注,一直堅持只拍底層人的故事。我們尊重他的導演身份,並對其影片中對社會不公的揭露與幽默感表示贊賞。」
代表作:《風吹麥浪》、《關於我母親的一切》、《沒有過去的人》、《29棵棕櫚》、《兒子的房間》、《愛情是狗娘》、《迷失東京》
5.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1941年6月27日生於波蘭,逝世於1996年3月13日。是一位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波蘭電影導演、劇作家。因他的作品《三色》和《十誡》聞名世界。這位波蘭偉大的「作家式」導演,他的影片被認為「既有伯格曼影片的詩情,又有希區柯克的敘事技巧」。在他的鏡頭里,當代波蘭和歐洲的現實生活如畫般展開,並通過富於哲思和詩意的電影語言,來探討任性及生命的終極意義。
代表作:《三色:藍色白色紅色》、《十誡》 、《初戀》 、《生命的烙印》 、《殺人短片》
6. 費德里科·費里尼
1920年01月20日出生於義大利,逝世於 1993年10月31日。這位義大利國寶級導演,既是新現實主義的奠基人,又以他個性強烈的「費里尼風格」成為無數後世導演的靈感啟迪。童年時期對馬戲團和小丑的情有獨鍾也貫穿了他的電影生涯,並投射在他的電影作品裡。從新現實主義的寫實風格,到意識流式的奇幻世界,這位電影大師敢於推翻並重塑自我,卻始終飽含深邃的人文關懷。
代表作:《卡比利亞之夜》 、《大路》 、《甜蜜的生活》、《阿瑪柯德》、《費里尼自畫像》
7. 讓·呂克·戈達爾
1930年12月3日出生於法國巴黎。別名高達,法國著名電影導演、影評人,畢業於索邦大學。曾是《電影手冊》的影評人。這位思想激進且多產的法國新浪潮導演,是以蔑視傳統電影技法聞名的「破壞美學」的代表人物,她的影片在破壞傳統結構方面比特呂弗走得更遠。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電影作品都有其鮮明的主觀立場,並把自己的政治思想注入作品之中,比如常見的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子。
代表作:《隨心所欲》、《阿爾法城》、《狂人皮埃羅》、《芳名卡門》、《精疲力盡》
8. 宮崎駿
1941年1月5日出生於東京,日本動畫導演、動畫師及漫畫家。迪斯尼稱其為「動畫界的黑澤明」。這位受全球影迷喜愛的動畫大師,用動畫拷問著良知。他是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也是日本三代動畫家中承前啟後的精神支柱。半個世紀以來,他始終用豐富的想像和溫暖的畫風,傳遞著和平、環保、博愛的信念。回顧創作生涯,他曾說:「創作一部動畫也就是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慰藉著那些失去勇氣的、與殘忍現實搏鬥的靈魂」
代表作:《天空之城》 、《龍貓》 、《螢火蟲之墓》 、《魔女宅急便》 、《紅豬》、《千與千尋》
8. 英格瑪·伯格曼
1918年7月14日生於瑞典烏普薩拉,逝世於2007年7月30日。他是宮廷牧師之子。先在業余劇團,後在哥特堡、赫爾辛堡以及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擔任戲劇導演。是瑞典著名的電影、電視劇兩棲的導演,傑出的電影劇作家,現代電影「教父」。作為瑞典國寶級導演,伯格曼是是20世紀電影大師之一,他對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乃至整個歐洲的藝術電影都有著巨大影響。他是一位「哲學的電影家」,在他的電影中充滿隨處可見的奇藝構思和對人生意義的個性化沉思,是「作者電影」的典範代表。
代表作:《第七封印》、《女人的期待》 、《野草莓》 、《魔術師》
9. 李安
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屏東縣潮州鎮,編劇、導演。在華人導演中,李安無疑是一個標桿性人物。東西兩種文明的碰撞與融合,造就了他與眾不同的視野和氣質。他的電影含蓄細膩卻又欲語還休,通過傳統與現代、倫理與情慾、東方和西方等矛盾沖突,訴說著人性的普世價值。在題材上他也勇於探索,不拘一格,並取得了斐然的藝術成就。2001年,小行星64291以李安的名字命名。2009年,入選美國《娛樂周刊》評選的「當代最偉大的50位電影導演」。2016年,被授予「大不列顛獎」傑出導演獎。2017年,李安出任下屆金馬獎主席。
代表作:《卧虎藏龍》 、《斷背山》 、《色戒》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喜宴》
10. 王家衛
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上海,香港電影導演、監制及編劇。1988年,首次執導電影《旺角卡門》 。他的電影不多,但幾乎每一部都耐人尋味。這位以「文藝」著稱的風格化導演,通過斑駁陸離的光影奇景、隨心所至的散漫情節和囈語般的特色獨白,營造出如夢似幻的別樣情調,並塑造了一個令人見之難忘的角色。不驚天動地,卻糾纏人心。1997年,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泄》,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4年,拍攝電影《2046》。2006年,成為首位擔任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華人。
代表作:《花樣年華》、《春光乍泄》、《阿飛正傳》、《東邪西毒》、《重慶森林》
C. 詳細的新浪潮電影全解!詳細!!
讓專家告訴你什麼是新浪潮
<<劃時代的作者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始末>>
來源: 作者:讓一皮埃爾.讓科拉
「有一點我們強調得不夠:『新浪潮』既不是一場運動,也不是一個學派,又不是一個集團,它只是一定的量,是報界創造出來的統稱,為的是把兩年來崛起於本行業中的五十餘名新手統歸一類,以往,每年只能出現三四名新人。」
——弗朗索瓦.特呂弗 《法蘭西觀察家》1961年10月19日
「……不過,這的確是一段好光景。既然這一套吃掉開,製片人當然都希望拉青年人為白己拍『新浪潮』影片.
——米歇爾.德維爾 《正片》,第58期,1964年2月
1958年是法蘭西歷史也是法國電影史的轉換點。
1958年5月至9月,政局動盪,法蘭西第四共和國行將消亡①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戴高樂當選總統前的法國。——譯者……有一位慈父將親自出馬,把法國人從阿爾及利亞戰爭的泥潭中、從奇恥大辱中拯救出來。法國人真是三生有幸。
大體與此同時,電影出現了更新的跡象,這在文藝沙龍中引起了反響,隨後,各大報刊便把這種新動向冠以美名,日「新浪潮」。
新法國要新電影。口號應運而生。當然,無論是法國,還是法國電影都沒有象當時宣揚的那樣明顯改觀……這也無妨,1958年畢竟算是轉折的一年。
「新浪潮」這個名詞一直洪福不淺,至今人們還在談論「 新浪潮」影片、「新浪潮」時期,或是抱有敵意,或是帶著懷舊情緒。一位才能有限,但富於想像力的製片人,為了發行放映比埃爾.德朗雅克的《尋槍記》,甚至於1966年某一天舉辦了「下一次浪潮日」,雖然這部影片不久便無人問津。「新浪潮」——這就是電影。
然而,「新浪潮」的出現有著遠為廣泛的背景。要想了解它的起源,應當追溯到1957年10月3日出版的一期《快報》。這一天,在周刊封面上印著一位妙齡女郎的面部特寫,標題是《新浪潮來了》,下面引用了夏爾.貝璣(夏爾.貝璣(1873—1914):法國詩人、政論家。曾在轟動一時的德雷福斯案中主持正義,為德雷福斯辯護。所寫作品有劇本《貞德》、長詩《夏娃》等。 1905年後發表《我的祖國》一書,宣揚沙文主義。——譯者)的箴言:「我們才是中樞和心臟,中軸線從我們這里通過。要以我們的表來對時」。當時,正在開展廣泛的全國性徵詢活動,總共提出了二十一個問題。自10月10日至12月12日,《快報》周刊連續登載了回答與分析文章,從中總結出來的《全國青年問題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當時,「新浪潮」的提法一直與《快報》聯系在一起,甚至從1958年6月26日至12月 11日,各期《快報》的封面都印著副標題;《新浪潮期刊》,前後達半年之久。……那時,還尚未涉及到電影。
「新浪潮」這一名詞見諸報端,多半是弗朗索瓦茲.吉羅(吉羅(1916一);法國女作家,《快報》創始人之一。後任激進社會黨副主席,曾在吉斯卡爾.德斯坦政府婦女部中任要職。著作有《新浪潮》、《青年肖象》、《假若我在說謊》、《權力喜劇》等。——譯者)涉筆成趣的產物。而電影開始湊趣則是數月之後的事。這家《快報》在1958年10月30日出版的一期上登出由影片《我們都是殺人犯》(影片攝於1952年,導演是卡雅特。——譯者)的導演署名的一則啟事,標題是《您願為卡雅特的影片出力 嗎?》啟事內容是:「拜讀過『新浪潮』之後,我決定拍攝一部這類題材的影片。我在幕前,諸君在幕後。本人成竹在胸,諸君則希望有人代言……候迴音,煩告巴黎愛麗舍田園大街八十一號,《快報》周刊,安德烈.卡雅特先生」。果然,報社收到了一些回信,並登在 1958年 11月 2 0日的《快報》上。許多回信強調了阿爾及利亞戰爭,並且殷切希望在銀幕上對其有所表現。(在1957年春季進行的調查中,有個問題是:「對法國人來說,全國頭號難題是什麼?」在「新浪潮」青年的回答中,阿爾及利亞問題居首位(百分之二十八),其次是「找一個穩定的政府」(百分之二十四)。這兩個問題在隨後四年期間也是法國政治生活的中心,而所謂「新浪潮」影片對此只有寥寥無幾的反響。——原注)這件事未見下文。倘若安德烈.卡雅特的影片果然拍成的話,世人所知的「新浪潮」想必就不是如今這個樣子了……
後來,歷史為「新浪潮」一詞保留了特定的含義,最初將「新浪潮」用於這個含義上的人大約是彼埃爾.比雅爾。他在《電影》1958年2月號上發表了一篇調查匯報,題為《法國電影的青年學院》,他列舉了青年導演的一份名單,名單之駁雜,二十年後當令人捧腹(1918年後出生的導演一律算做「青年」:韋納伊、博爾德利和雷卡梅竟與路易.馬勒並列,而象阿侖.雷乃那些「拍短片出身的導演」和「電影手冊派」的里維特、特呂弗、夏布羅爾還榜上無名呢),比雅爾最後斷言。「這股『新浪潮』為什麼還服服貼貼地跟著前輩轉,真令人困惑。」
不過,直到1959年春季,圍繞著基納電影節和在拉納普爾的青年導演的聚會上,電影「新浪潮」才確實名聲大噪,並從此叫開了。
倒敘
可以沿著兩條平行不悻的路去尋找「新浪潮」的根。
一是,當浪潮已過,前景已經分明之時,一些有名望的前 輩要求承認他們在「新浪潮」中的一席地位。電影史學家是承認阿涅斯.瓦爾達(1954年他拍攝了《短岬村》)或亞歷山大.阿斯特呂克(1955年拍攝了《狹路相逢》)的先鋒作用的,或許還承認讓一比埃爾.梅爾維爾是前驅,他也大言不慚地以此自居:「『新浪潮』,這是新聞記者的發明,……新導演所做的事,我在 1937年就打算做了。遺憾的是,直到1947年拍出《海洋的寂靜》之後,我才實現了宿願」
另一條路子同樣值得注意,那就是,與同輩人一起,回顧一下在掀起「新浪潮」之前的幾個月中法國電影的變化,以及人們對這些變化的感受。
還必須提及《快報》周刊。在那幾年,這家周刊相當及時敏銳地反映出年青人的思潮變化。1958年1月30日,《快報》封面上刊登了影片《通往絞刑架的電梯》男主角莫里里斯.羅內的劇照,並引用了路易.德呂克的一段題詞:「今後,不僅僅是循規蹈矩的孩子去擺弄影象了」。同年,3月13日,德尼斯.溫桑著文分析愛德華.莫利納羅的影片《背倚高牆》:「多年來,無論哪一家法國製片廠拍出的影片都象是陳年舊貨,粗糙不堪,可是這部影片與眾不同。年青一代導演正把埋頭苦幹令人感動的老傢伙從攝影機旁趕走,他們要親自動手,以克魯佐或貝克為榜樣,大量拍片。這些年輕人多麼精明,記憶力多麼強!甚至有些過分……」
這一年11月6日,弗朗索瓦.勒代利埃談到不久前拍攝《戀人們》時的情景;「……只有當一個攝制組在導演身上感覺到對新電影的堅定信念和至少不照搬時下影片老套子的堅強意志時,才能發揮出這么大的干勁。總之,人數這樣多的一班人馬(近三十人)好歹得適應拍一部短片的物質條件。……效果如何,這要由觀眾來判定,不過。這種方法表明,在法國電影中,正出現某些變化。夏布羅爾 也採用了這種方法,他的攝制組的人數也大體相同。」
一周之後,在同一版面上,丹尼.溫桑更是把握十足地劃分了陣營:「為企業獲益,按生產處方炮製的盈利片最好也不過是《厄運臨頭》(《厄運臨頭》拍於1958年,導演是烏當.拉哈,主演是碧姬.巴鋒。一一譯者),最劣就會是《馬克西姆》一類影片,而與此同時,平行電影正在誕生,因為有些人已經感到,電影的革新不在於用變形鏡頭拍攝寬銀幕,不在於色彩,也不在於任何技術上的進步,而是來自『內部』;這些人大多數是青年……不錯,這種脫離傳統道路的作法所以能出現,多半是受了1955年12月設置的優質獎的激勵。」(法國文化部設置該獎鼓勵有創見的導演。——譯者)
1958年歲末,法國人更換了政府(他們對此已經司空見慣),也換了總統,甚至連共和國也改了號,取贊成態度者過了大半(百分之七十九點二五選票同意戴高樂新憲法,僅有百分之十五棄權);而且,他們被告知;法國人的電影也要變!
概述
「新浪潮」就是在 1958——1959電影年度期間問世的,其標志是:克洛德.夏布羅爾的頭兩部影片在商業網公映(1959年2月2日,《漂亮的塞爾傑》公映,1959年3月11日,《表兄弟》公映)、特呂弗的《四百下》和阿侖.雷乃的《廣島之戀》(對這四部影片的介紹均參閱。電影藝術譯叢》 1980年第 1、 2 NI期刊載的、法國「新浪潮」和「左岸派」。一文。——譯者)於1959年5月在戛納電影節放映。從1961年起,便有人宣稱「新浪潮」已趨低落。路易.馬爾科列爾在1961年10月17日《法蘭西觀察家》報上甚至寫道:「現在我們可以說,『新浪潮』已經終結…」 我們認為,「新浪潮」做為社會經濟現象總共延續了四年,這大概是不錯的。它的崛起是在1958年,到1962年期間便自行削弱了。
如果我們只限於綜述事實,不加評論地概括「新浪潮」現象,它就應當包括兩類情況。一方面涉及影片,另一方面涉及圍繞電影大作文章的報刊、新聞和評論。
首先是電影。上述四年期間,至少有九十七名導演拍攝和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這足以使專業人員和公眾輿論大為震驚。新聞報刊便跟著大事宣傳。嚴肅的刊物注重提高這一現象的意義,並且對它加以分析。而發行份數較多的報刊只圖保留「新浪潮」這個合適的商標,然後慷慨大方地四處加封:從影片到導演,從大明星到影壇新秀。「新浪潮」有銷路,大家都搞「新浪潮」,為了內銷,也為了出口。影片與圍繞著影片的沸沸揚揚的推銷活動混雜在一起,很快便難分彼此了。當時,阿爾及利亞戰事正緊,舞文弄墨「毒化空氣」成了時髦。於是,圍繞著「新浪潮」,人們又開始毒化空氣」了。
「新浪潮」與法國政局的變化同期發生,實在純屬偶然。即令第四共和國延續下去,仍然會出現「新浪潮」。下面我們會看到,這個現象有其必然性,而且,即便在另一個政治背景中,一系列具體原因也會促使「新浪潮」出現。但是,法國動盪不安的局面(或許這只是動盪的幻象)畢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需要新人、新形式、新語匯。各家報紙對這種動盪的局面自然求之若渴。「銷售暢旺」的就是金融界新巨頭、戴高樂講話、長筒裙、「新浪潮」一類消息。為了顯得在行,「新浪潮」乾脆被簡稱為N.V.」(法文「新浪潮」兩詞的第一個字母。——譯者)
「新浪潮」是個來勢洶洶、波及甚廣的現象,現在應試將匯成「新浪潮」的不同分支加以區別。
我們似應回顧一下第四共和國時期已經僵化了的電影。當時,電影創作者相對來說已為數不多,而且許多人已經上了年紀,因為自第二次大戰以來,人材更新十分有限。具體來說,1958年,馬克斯. 路 爾已經去世,雅克.貝克、讓.格萊米水也只有幾個月的光景了。讓.雷諾阿、雷內.克萊爾、阿貝爾.同斯、薩沙.居特里、馬塞爾.帕涅爾(文中所提導演是二十年代以來法國影壇的大師。——譯者)都是年邁老翁,到了創作生涯的末期。1957至 1959年是較為次要的,但是在過去十年中最多產的十二名導演拍完了各自的最後一部影片,他們是雷蒙.貝爾納爾、安德烈.貝多米奧、馬塞爾.布利斯丹諾、莫里斯.德卡依日、亨利.迪阿芒一貝爾熱、喬治.拉貢布、列奧尼德.莫居、讓.斯特利、羅貝爾.維內……為了保證法國電影能繼續在各方面生存下去,把擔子交給在次要崗位上等了十年左右的人就是必然的、刻不容緩的事了。總而言之,由科班出身的人來接班是勢在必行。
在第一類新崛起的導演之中,愛德華.莫利納羅是個樣板。他生於1928年,先是為莫里斯.德卡依日、安德烈.貝多米奧做過助手,後來拍過紀錄片,搞了十年專業之後,才戰戰兢兢地嘗試拍攝故事片(《背倚高牆》)。1959年5月10日,他在拉納普爾討論會上做了發言,指出自己在「新浪潮」中的地位,頗有自知之明。他說:「以我之見,似乎應當把所謂『新浪潮』一分為二,一方面是通過正規途徑進入影壇,即融入正規製片系統的青年導演;另一方面,是終於博得年青的製片人或因外人士的信任的一批人。我想,假若沒有特呂弗或夏布羅爾,我們這些從正規途徑走過來的人,仍舊是電影界正統『官員』。現在,既然他們的電影已經問世,我本人也算有幸,我的 下一部影片就不至於太蹩腳。固然,十年來,我不得已拍出那種風格的影片,這是出於無奈,那時,我也沒有別的辦法;而明年,我要改變拍法。」
愛德華.莫利納羅並沒有改變拍法。一旦「新浪潮」的狂熱趨冷下去,他便成了第五共和國一名地地道道的電影「正統官員」,他的電影年表上列著二十四部影片(這個統計數截止到1978年。1980年,莫利納羅又拍了一部影片。《瘋女牢籠》第二部。一譯者),是近二十年來最長的電影年表之—……
在「新浪潮」中,與莫利納羅同時開始拍故事片的科班導演有兩、三打人,如,比埃爾.格拉尼埃一德費爾,他當過讓一保羅.勒沙諾瓦、安德烈.貝多米奧或馬塞爾.卡爾內的助理導演;喬治.羅特奈,他當過場記、剪輯、攝影師和諾貝爾.卡爾博諾的助理導演;雅克.德萊,他曾經是讓.鮑育、吉勒.格朗熱埃、路易斯.布努艾爾、儒勒、達森的助手。在這份人名表中,似乎還應添人象克洛德.索泰、讓.吉羅爾或路易.馬勒那樣與眾不同的人物。對於所有這些人來說,涉足故事片是他們「修業期滿」之後的歸宿,雖說苦熬多年,卻也必不可少。
有些人發現自己也被賜予如此時髦的美名之後,大感驚訝.米歇爾.德維爾在數年後就曾流露出這種心情:「我是循著傳統老路一步步走過來的,這正是我與『新浪潮』不同之處。最初,我當過見習導演,然後是第二助理導演,並且做過德古安的第一助理導演,後來又成了技術顧問。拍完《今夜不再來》(該片攝於1960年。--譯者)之後,有人說,我屬於『新浪潮』,我大為吃驚。在編寫劇本時,尼娜.孔巴涅茲和我都深信我們是和『新浪潮』對著乾的。」(見《正片》,1964年2月,第五十八期。——原注) 短片起家
(短片包括紀錄片、科教片、實驗影片等。——譯者)
他們可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們無疑是眾望所歸:阿倉.雷乃、喬治.弗朗朱,還有比埃爾.卡斯特、亨利.法比阿尼、羅貝爾.門 戈茲、讓.多埃維,以及其他人……五十年代末,電影俱樂部活動達到了它的全盛時期,這些拍短片的人被介紹、被承認了。著名影片有《巴黎殘老軍人院》和《禽獸的血》(喬治.弗朗朱)、《戰禍》和《被詛咒的建築師》(比埃爾.卡斯特)、《彌天大罪》、《我的雅奈特及我的夥伴》、《住宅危機》(讓.多埃維)……當然,還有阿侖.雷乃的《梵高》《高更》、《格爾尼卡》、《夜與霧》和《世界的所有記憶》。本文無意撰寫三十人小組(三十人小組指阿侖.雷乃為首的拍攝紀錄片的一批人,到 1958年 12月,這個小組的成員已達一百二十三人。——譯者)的歷史,只是應該強調指出,十年來,短片為法國有所抱負的電影爭了光,也是它的容身之地。
這些人拍的短片從來廣泛放映過。或者,只是做為一部商業片的「加片」才有廣泛放映的機會,觀眾反應則是冷淡和不耐煩。而影片《夜與霧》是唯一的例外。這部影片在1957至1958年期間馳名遐邇,外省的觀眾所以趕去看盧奇阿諾.埃麥爾的義大利片《重婚》,就是因為他們得知要加映阿侖.雷乃的《夜與霧》,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特別是通過電影俱樂部、報刊雜志、電影節這些文化網的渠道,人們了解到,在法國,不僅僅有德拉諾瓦,也不僅僅有德尼.德拉巴特利埃(德拉巴特利埃(1921一),主要作品有《開往杜布魯克的計程車》。---譯者)來接替德拉諾瓦。人們對阿侖.雷乃寄以厚望。 人們期望他和其他電影導演拍出一種左傾電影。因為,不言而喻,從幾部短片來看,阿侖.雷乃和其他幾個導演就是左派;而第四共和國大多數導演「背叛了」現在,躲進趣聞軼事或古裝片中偷生。通過那些短片才能在銀幕上看到當代法國人的生活,看到住宅危機,看到礦工罷工……
也正是在這些短片中,新風格漸趨形成,電影避免了特呂弗曾經痛斥的過分精雕細琢的敘事方式。這些短片可以是實驗作品,可以筆觸大膽,揭露時弊。而在1957年「功成名就」的電影中痛感缺乏的恰恰是這些特徵。
當然,三十八人小組中的佼佼者轉行拍故事片也不是很有把握,即使比埃爾.卡斯特曾經戰戰兢兢地指過路(在這些人當中,比埃爾.卡斯特是第一個拍故事片的人,1957年他拍攝了《袋中愛情》----譯者)。不過,由於觀眾的進步、大城市中專門性電影院的建立,而出現了新需求。國家又通過預付收入的辦法進行資助,給予了最初的推動。從1957年5月起,各大報刊一呼百應,紛紛報道了阿侖.雷乃即將在法國和日本拍攝有關原子彈的大型記錄片的消息……(「大型紀錄片」一語系原報道所用、——原注)
異軍突起
什麼是史實,什麼是經過渲染的傳奇,在這里最難分辨。《電影手冊》的編輯們早有親自大幹一場的打算,他們也從不諱言。其中幾位已經在所謂的電影「專業」中立足了,因為這里的界限並不分明。比如,克洛德.夏布羅爾曾經擔任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新聞專員(當時夏布羅爾負責為美國影片的法文版編過新片名.——譯者),後來,他還把讓一呂克.戈達爾和保羅.日戈夫引薦進來(日戈夫有一段時間替夏布羅爾寫劇本,後來拍過一部《落潮》,這部影片也如「新浪潮」時期許多影片一樣胎死腹中)。有些人嘗試拍過紀錄片,不過成就不一(如,雅克.里維特的《牧羊人的運氣》、弗朗索瓦.特呂弗的《頑 童》)。繼承遺產、有油水的婚姻——這些偶然機會也為他們一下子提供了必需的資金去「籌劃」第一部故事片。影片未及問世,他們就開始大吹大擂,以至於「新浪潮」一詞的意義從此在大家的默許下變窄了。結果,這些冒牌的業余愛好者們便把「新浪潮」旗號據為己有。影片一部接一部,他們賺了些錢,開設了製片公司 (如,克洛德。夏布羅爾開辦了阿吉姆製片公司,後來這家公司為菲利普.德布羅卡、埃立克.羅麥爾、雅克.里維特的最初幾部故事片提供了全部或部分投資)。不久,連較保守的製片人也嗅出了生財之道、千載難逢的良機和政洽氣候(克洛德.夏布羅爾說過:「我們千萬別上當;各大報刊嘩嘩不休地談論我們,這是因為他們打算把一則方程式強加於人:戴高樂=革新。將軍來了,共和國變了,法國再生了、電影和其他領域一樣。看吧,天才崛起,知識分子在雙十字微的庇蔭下發揮才幹。青年人有用武之地!」,----原注),於是,也開始為低成本的影片投資。
兩年內,這家黃皮刊物的編輯們幾乎都到攝影機後面去了:克洛德.夏布羅爾和弗朗索瓦.特呂弗,然後是讓一呂克.戈達爾、雅克.多尼奧爾一瓦爾克羅茲、埃立克.羅麥爾、雅克.里維特、克洛德.德熱夫萊。在他們的提攜下,一些親朋好友也連袂而至,譬如,菲立普.德布魯十、讓.歐列爾、弗朗索瓦.莫雷伊、列奧納爾.凱熱爾或讓一路易.里查德。
比埃爾.卡斯特則另當別論。他不完全屬於「新浪潮」一代(除了十二部較有名氣的短片之外,在1957年,他已經導演了由讓.馬萊主演的《袋中愛情》,當時,這還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傳統影片),但是,他與「新浪潮」的各個分支都有瓜葛:他作為格萊米永的助手修完了傳統的「學業」;他又是三十人小組的成員,是人們翹首以待的左派;最後,他還是以賣文為生的自由記者,他為《電影手 冊》撰寫過不少文章,結果,《電影手冊》派便不知羞恥地把他拉入自己的名下,這與他們把拍《廣島之戀》時的阿侖.雷乃歸入自己一派的作法同出一轍。
1959至1960年間,全是一團亂麻,理不出頭緒,這或許是存心,或許是無意。每個製片人都希望有自己的「新浪潮」影片,有自己的新導演。在這股無法駕馭的游渦中,處女作竟有數十部之多,可是,其中不少影片從來就沒放映過。當時,在選擇應召待聘的導演的標准中,內行與否是最末一條。
這種含糊混亂的局面很快便與「新浪潮」這個稱呼聯系起來了。對「新浪潮」運動阿諛奉承的人往往也是運動的干將、他們在《電影手冊》或《藝術》周刊上大肆吹噓不受章法約束的格調、吹噓戲噓之中不失瀟灑的風格、吹噓與製片人或工會的刻板傳統的決裂……他們為用少量投資就能上馬而感到洋洋得意,他們有著無窮的幻想。在拉納普爾討論會期間,製片人亨利.多施麥斯特也來乘機趕浪頭,他在《藝術》周刊上寫道:「每個製片人都為『新浪潮』的年青人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因為是他們把電影從種種束縛中解放出來。他們使電影擺脫了行業工會強加於人的最起碼的攝制人員人數的限制。他們使電影從管理與財政上的困境中脫身,直接到街頭、屋內實景、真實的住房和自然景物中去拍攝。他們把電影從層層審查關卡中解放出來,這種審查機構對藝術、對生活、對道德,對如何影響青年人,對維護民族尊嚴的問題所持的觀點實在荒唐。他們打破了『老前輩們』拍片時的清規戒律。他們破除明星崇拜,摒棄單純追求技術完美的做法。」
以不諳業務為驕傲。夏布羅爾說過:「為了處理《漂亮的塞爾傑》的第一個鏡頭,我還要問,我應該盯住攝影機的 哪一個取景器,我甚至不知道眼睛該往哪兒瞧!」夏布羅爾在拉納普爾講的這件趣聞或是確有其事,或是笑話一樁,這倒無關緊要,它畢竟表明了,在1959年,以外行自居是多麼心安理得,甚至以此為榮!
在「巴爾納斯電影院」 (指專門放映藝術實驗影片的一些影院。——譯者)或巴黎電影資料館中學到的電影文化保證了這些新教徒們不至於染上過分嚴重的陋習,至少,在一批影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之前,他們是自以為是的。開始是讓一達尼埃爾.波萊的《瞄準線》找不到發行商,這是法國電影中最著名的「從未露面」的影片之一。可是,這位讓一達尼埃爾.波萊就在拉納普爾討論會上還擺出過教訓人的架勢:「我有機會隨心所欲地拍過一部影片。…我相信,用什麼題材都可以拍出精採的影片來,因為,電影是在攝影平台上開始的,而不是在寫劇本的時候。我拍了一部有價值的最無所顧忌的影片,但是,為了至少證實我對電影的看法不錯,我願意拍一部有規定題材的影片,只要由我物色演員,拍片時給我充分的自由。因為,至少就電影而言,敝人並不相信題材重於一切,而只相信畫面、相信視覺印象,並且要以詩的方式傳達出來,擺脫戲劇和文學的影響,以便易於接受音樂、舞蹈、繪畫和詩歌的影響。我相信,如果說我們之間有共同點的話,那它無非就是對題材的蔑視。」
落潮
自 1959年歲末起,分歧的意見便開始出現了。法蘭西文學報》曾連篇累續地報道「新浪潮」,影評界年高望重的權威喬治.薩杜爾在這家報紙上懷著激動不安的心情介紹過讓一呂克.戈達爾的第一部故事片(《精疲力盡》,這是六十年代的《霧碼頭》)。可是到1960年春天,《法蘭西文學報》請菲利普.埃斯諾爾寫了一篇法國電影 專論《可能成為藝術的企業》,文章驚動一時。他寫道:「目前,這代人的唯一傑作就是通過報刊、廣播、電視、海報巧妙組織的宣傳仗,其目的是向迷信神童的公眾灌輸空想,似乎返老還童的奇跡正呈現在你的眼前……如果對影片<危險的聯系>(<危險的聯系>拍於 1959年,導演是拍過風靡影壇的<上帝創造女人>的瓦迪姆。法國電影史學家喬治.薩杜爾也認為影片<危險的聯系>歪曲了德拉克羅的原著,把原著中的自由思想和對腐敗的上流社會的描 嬗 俗化。小說譯名為<風月箋>。影片男女主角由 錢拉.菲立浦和讓娜.莫羅扮演。——譯者)老朽不堪的內容用心思索,你便還會發覺,在這個由老年人統治的國家中,大家多麼喜歡拍冒牌青年的馬尼。我們情願拋開所有這些電影界的菲力克斯.卡雅爾,他們簡直比亨利.格依博士還老朽!(菲力克斯.卡雅爾(1919—1970)是 1957年新任的財政部長;亨利.格衣(1884-1970)於1948年至1949年期間任財政部長,後擔任過兩屆總理。——譯者)…… 不過,如果這些惡劣野心家的所做所為尚屬有益無害,我們仍可大大地原諒他們。遺憾!一切表明,他們秘而不宣的希望就是撬開商業電影的大門,擠走被他們大肆低毀的人。他們拍的是低成本影片,但是,他們夢想有朝一日搞出宏篇巨制;他們蔑視明星,直到有一天能付得起明星的酬金。」(見1960年 3月17日、法蘭西文學報。——原注)
對新浪潮電影導演的指責包括兩個方面。首先,人們指責他們拒絕採取政治立場(弗朗索瓦.特呂弗在共產主義大學生創辦的《光明》月刊上著文宣稱:「做為一個人,應當投票選舉,藝術家則不這樣做。他不能這樣做……在法國有共產黨藝術家,應該要求他們拍工人電影……我拒絕把愛與資產階級或警察對立起來。警察也會有愛情……」)。報刊雜志從讓一呂克.戈達爾那兒搞到的連篇累牘的言論就是集笑話與內 疚之大成。(可參閱1960 年6月16日至1961年7月27日《快報》周刊。——原注)假若《電影手冊》派的影片不是象現在這樣表現空虛與無能的話,那至多也只能表現一些意外巧事或次要現象。
但是必須記住,這是最糟糕的阿爾及利亞戰爭時期:酷刑拷打、夏羅諾事件(1962年2月8日巴黎群眾示威遊行反對秘密軍組織,在地下鐵道夏羅諾車站發生慘案。——譯者)、秘密軍組織、被《當代》雜志稱為「目無尊長」的極左分子的騷動使一代學生受到震動,克洛德.夏布羅爾的《表兄弟》卻沒有如實地表現當時這些學生的形象。況且,克洛德.夏布羅爾後來也承認,他的一部分創作靈感是回憶起巴黎法學生聯合會(巴黎法學生聯合會是五十年代初期的右
D. 和瓦爾達告別,和新浪潮告別,和一個時代告別
阿涅斯 ‧ 瓦爾達(Agnes Varda,以下簡稱瓦爾達)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開拓者,3 月 28 日上午於巴黎家中去世,享年 90 年。 她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思考採用不同的表現手法來為傳統法國電影注入新活力,其作品深深影響了戈達爾、特呂弗等新浪潮電影的代表性人物。
近年來,瓦爾達把她的精力放在紀實性影片的創作上,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與觀眾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職業生涯中的所悟所感作。在 2000 年出品的紀錄片《拾荒者和我》中,她以收集、收獲和回收為主題,回顧了自己的所有作品,一些評論家將這部視為她的傑作。
瓦爾達早期的一些電影充滿了戲劇性,不僅帶有濃厚的女權主義色彩,而且極具煽動性,正是些作品決定了其影視作品的藝術特點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講述了一個流行歌手在等待癌症檢查結果的 2 個小時中的心理變化過程;《幸福》(Le Bonheur,1965)則講述了一個年輕丈夫背叛妻子的故事。
早在 1959 年特呂弗的《400 擊》和 1960 年戈帶陸達爾的《氣喘吁吁》等新浪潮電影代表作出現之前, 瓦爾達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拍攝風格 。她在 1955 年出品的《短角情事》中率先使用兩條線索敘事的表現手法,一條線索是一對夫婦試圖挽回婚姻,另一條線索是法國小漁村村民們治理水污染的經過。這種敘事方式成為了新浪潮影片的一大特色,並深深影響了戈達爾、特呂弗以及阿侖 · 雷乃(擔任《短角情事》的剪輯工作)等導演的創作風格。而在雷乃的引見下,瓦爾達認識了許多巴黎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中女主角 Corinne Marchand 和男主角 Antoine Bourseiller 的合照。這部影片具有濃厚的女性主義色彩,內容極具煽動性,這是瓦爾達電影的一大特色。via Criterion Collection
法國電影有兩大流派,一派是以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以及侯麥等《電影手冊》(Cahiers Cinema,André Bazin 任主編)影評人為首的右岸派。另一個派別,是政治化和自由化程度更高的左岸派,其代表人物是雷乃、Chris Marker 和瓦爾達等人。
「剛開始接觸電影製作時,我總是有很多瘋狂的想法,並希望用作品來表達自己的心聲。」她繼續說。「現在我看過各種類型的影片,其中一些感人至深、畫風優美。我非常注重影片的質量。所以我既不拍商業電影,也不依靠明星來賺取眼球。 我從不拍攝別人寫的劇本,因為我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
瓦爾達用獨特的表現手法捕捉日常生活中充滿哲理性的瞬間。via Photofest
她的影片既含有虛構的成分又反映了 社會 現實,她還在很多作品中表達了性別平等的主題。 「瓦爾達強烈地感覺到,新浪潮存在非常嚴重的性別歧視問題,女導演很難獲得製片公司的支持,即使是 1962 年新浪潮代表性作品《五至七時的克萊奧》問世後,她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波士頓大學法籍教授數行伏 T. Jefferson Kline 在接受這篇訃告的采訪中說,他是「對話阿涅斯 · 瓦爾達」一文的編輯(Agnès Varda: Interviews,2013)。「作為一名女性導演,她在製作電影的過程中遭到不公平的對待,這另她感到非常氣悶。她只是和丈夫去了一趟洛杉磯,她說當她薯攜回到法國的時候,她就像不存在一樣。」
1962 年,瓦爾達與導演雅克 · 德米(曾執導《蘿拉》、《瑟堡的雨傘》)結婚,這段婚姻一直持續到德米去世。1968 年至 1970 年間,他們夫妻二人居住於好萊塢。在這里,德米為哥倫比亞電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指導了《模特商店》,瓦爾達則創作了電影《獅子、愛、謊言》。瓦爾達的這部影片將 1960 年代末洛杉磯的沉思美學與紐約的反主流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影片製作陣容包括 Warhol 所鍾愛的 Viva;音樂劇《長發》原著的作者 Gerome Ragni 和 James Rado;以及地下電影製片人 Shirley Clarke)。在同一時期,瓦爾達還拍攝了紀錄片《黑豹黨》,黑豹黨的領導人 Huey Newton 當時已被監禁,影片中包括了一段對其的采訪。這部影片受法國電視台委託而拍攝,但在當時依然受到了打壓。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瓦爾達結交了大門樂隊的領頭人 Jim Morrison。瓦爾達和德米在法國時,Morrison 曾拜訪過他們。根據 Stephen Davis 的傳記作品《Jim Morrison:生、死、傳奇》,1971 年,Morrison 的葬禮在巴黎的 Père Lachaise 公墓舉行,瓦爾達是葬禮上僅有的 5 人之一。同年,瓦爾達在法國簽署了《343 名盪婦宣言》(Manifesto of the 343)。在這份請願書中,343 名女性表示自己曾經墮胎,並抗議因墮胎而可能遭受到的起訴。
拍攝於 2009 年的一張瓦爾達肖像照。她是唯一一位在新浪潮電影運動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女性導演。攝影:Owen Franken
1972 年,瓦爾達的兒子 Mathieu Demy 出生,迫使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Mathieu Demy 現在是一名演員。瓦爾達在上一段婚姻中育有一女,德米接納了這個女孩並將其改名為 Rosalie Varda Demy。Rosalie 現在是一名服裝設計師,她和 Mathieu 都是瓦爾達仍在世的親人。1975 年的一次采訪中,瓦爾達對女演員 Mireille Amiel 表示:「盡管我很開心,但我仍對這次工作和人生的剎車(因生育而暫停事業)感到悔恨。」於是,瓦爾達在家中接起一條約合 91 米的電線,用來連接攝影機和麥克風。有了這條「臍帶」一樣的電線,瓦爾達成功地采訪了達格雷街上的店主和她的鄰居,並最終創作了影片《達格雷街風情》(Daguerréotypes,1976)。
瓦爾達的電影《功夫大師》(Kung-Fu Master!,1988)因其演員陣容而頗受爭議。這部虛構的故事片講述了一個成年女性(由瓦爾達的朋友、女演員簡 · 鉑金飾演)愛上了一名十幾歲的男孩(由瓦爾達的兒子飾演)。影片的名字正是片中男孩最喜歡的街機 游戲 。這部影片的法語名後改為《Le Petit Amour》(小戀情)。這部電影與瓦爾達的另一部作品《千面珍寶金》大約在同時拍攝。 這兩部影片都因跨越了事實與虛構的邊界,而被瓦爾達稱為「幻想傳記片」。
德米去世後,瓦爾達製作了 3 部電影作為紀念:劇情傳記片《南特的雅克 · 德米》;為紀念《柳媚花嬌》上映 25 周年的紀錄片《洛城少女二十五歲》以及《雅克 · 德米的世界》。
1991 年上映的《南特的雅克 · 德米》劇照,右側是主演 Philippe Maron。瓦爾達拍攝這部影片紀念 1990 年去世的丈夫雅克 · 德米。via Sony Pictures Classics
之後的幾年裡,瓦爾達相對沉寂。直到 1999 年,瓦爾達第一次使用數碼相機拍攝了電影《拾穗者》。這部電影重啟了瓦爾達的藝術事業。在之後的日子裡,瓦爾達的事業已經習慣了這種沉寂和復甦的輪回。『好吧,她只不過是跟著克萊奧游覽巴黎』。但其實,瓦爾達在拍攝前已經仔細構思了整部電影。」
在 1985 年的影片《天涯淪落女》中,影片以一具女屍開頭,隨後以紀錄片的形式揭開了這具女屍(Sandrine Bonnaire 飾演)生前的故事。Kline 說:「電影中每一個移動鏡頭的結束,和下一個鏡頭的開始,都有著相同的視覺提示。這使得觀眾能夠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電影。」
Alison Smith 是《阿涅斯 · 瓦爾達》(Agnès Varda,1998)這篇批判性研究的作者。她認為 瓦爾達「是一個詩人,她以生活中的物體,和人們使用這些物體的方式為題」 。這篇訃告在撰寫過程中曾采訪 Alison Smith,她在采訪中補充道:「瓦爾達是一名藝術家,她持久的新鮮感和好奇心一直吸引著我。她帶著這兩種特質,探究了日常生活,以及人們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她對生活細節的運用尤其令我著迷。」
2008 年上映的影片《阿涅斯的海灘》中的一個場景。穿黑衣服的演員是瓦爾達。攝影:Cinema Guild,via Photofest
紐約電影節導演 Richard Peña 曾將《拾穗者》介紹給美國觀眾,並稱贊這部影片和瓦爾達的《阿涅斯的海灘》為「新一代非虛構電影製片人的試金石」。
曼哈頓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展出了瓦爾達的影片、視頻和一個名為《努瓦穆捷的三聯畫》的裝置作品,這個裝置作品由 3 塊屏幕組成。Smith 說:「無論以何種標准衡量,(瓦爾達)80 多歲時轉行研究裝置藝術這一決定都非常了不起。 她的活力令人敬畏。 」
撰文:John Anderson
翻譯:熊貓譯社 馳逸 & 王奕琳
編排:Antoine Yang
Copyright © 2019 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E. 一月好片全在這,我想看的有十部
送走舊時光,我們迎來了 2019。
作為新一年的開端,自然不乏好片。
廢話不多話,老規矩,送上一月全球片單。
《影像之書》
導演:讓-呂克·戈達爾
主演:讓-呂克·戈達爾
上映日期:2019-01-25(美國)
這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者,傳奇導演 戈達爾 的最新作品。
全片沒有演員,聲音和畫面也對不上,甚至沒有拍攝;
只是用已有的各種影像,包括舊的電影、新聞畫面、紀錄片片段,重新剪接成新的內容,拼湊成一本名副其實的「 影像之書 」。
就是這樣一部極具顛覆性的作品,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上,《小偷家族》已拿下金棕櫚獎的情況下,獲得了評審團增設的「 特別金棕櫚獎 」。
製片人代替導演戈達爾領取獎項
面臘態對媒體對於「只能有一樽金棕櫚」的質疑,評審團主席凱特·布蘭切特如是回應:
「戛納以前也有頒發特別的獎項,戈達爾這部跟別的電影都不一樣,跨越了時間和空間,我們覺得無法跟別的電影一起考慮。」
或許大師之作,必定會伴隨著 爭議 。
一邊是,被業界大咖推崇備至,高達 82% 的爛番茄新鮮度,與 100% 的爆表期待值,足見本片魅力。
一邊是,在電影節上放映後,頻頻爆出「觀眾半場離席」「鼾聲不絕於耳」等尷尬新聞。
這個月,終於可以「驗貨」了。
作為影迷,靜下心來欣賞這部作品,就是對年近九旬的戈達爾 最好的致敬 。
《玻璃先生》
導演:M·奈特·沙馬蘭
主演:詹姆斯·麥卡沃輪褲源伊 / 布魯斯·威利斯 / 塞繆爾·傑克遜
上映日期:2019-01-18(美國)
這是 IMDb 評選的「 2019 最值得期待的十部電影 」之一。
魚叔此前介紹過一次,是 M·奈特·沙馬蘭 翻身之作《分裂》的續集。
沙馬蘭打通了自己 18 年前拍攝的《不死劫》,構築出驚悚電影宇宙。
《分裂》片尾彩蛋
這部《玻璃先生》,是收尾之作。
該片共有三位主角:
詹一美 飾演的 24 重人格分裂患者;
布魯斯 · 威利斯 飾演的刀槍不入的異能人士;
塞繆爾 · 傑克遜 飾演的骨頭一碰就碎的玻璃先生;
三位神棍將在一個神秘的人體研究機構里展開較量。
這場蛇精病大戰,究竟鹿死誰手,真是讓人莫名的期待了。
《寧靜》
導演:斯蒂文·奈特
主演:馬修·麥康納 / 安妮·海瑟薇
上映日期:2018-01-25(美國)
馬修 · 麥康納 與 安妮 · 海瑟薇 ,兩位奧斯卡得主自《星際穿越》後,再次聯袂主演。
上回沒能組成CP,這回總算湊成了一對。
只是戲中的兩人已經離婚多年。
再次遇見,是因為安妮想找馬修這個前夫幫「一個小忙」,逃出 現任丈夫 家暴 的魔掌。
為了前妻和他們年幼孩子的安危,馬修沒有選擇。
作為一名漁船船長的他,決定帶這個家暴男出海釣魚,然後趁機將其扔進海里喂魚。
一段有關誘惑與背叛的燒腦故事就此展開……
但可以猜想,安妮絕沒那麼簡單,故事也遠沒那麼容易結束。
《創世記第二章》
導演:克里斯蒂安·弗雷
主演:克里斯蒂安·弗雷
上映日期:2019-01-02(美國)
別誤會,《創世記第二章》並不是一部續集作品。
《聖經·創世紀》第一章,是講上帝創造萬物;
天地萬物都造齊了,第二章,就純清由我們人類續寫。
在北冰洋新西伯利亞群島,象牙獵人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 猛獁象屍體 。
屍體一經曝光,就引來了中美日韓各國專家。
他們只有一個目的:
通過提取猛獁象體內的基因,以類似《侏羅紀公園》中的方式, 復活冰河時期 的一系列古生物…
別誤會 X2,這不是一部科幻片,而是一部紀錄片。
通過跟進科研人員的研究內容,對各國專家進行采訪,以探討這項人類自己的「創世計劃」所蘊含的 科技 意義與道德困境。
《創世記第二章》的爛番茄新鮮度 高達 100% ,被媒體贊為「一部引人入勝,而又令人不寒而慄的紀錄片佳作」。
在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當下,確實需要這樣一部電影點醒我們:
高速發展的生物技術, 究竟是普羅米修斯的火種,還是潘多拉的魔盒?
《密室逃生》
導演:亞當·羅比特爾
主演:泰勒·萊伯恩
上映日期:2019-01-18(中國大陸)
這部懸疑驚悚片,被視為 《終極面試》與《林中小屋》的炫酷結合體 。
六個智商超群的陌生人,被邀請參加一場獨特的密室逃生 游戲 ;
成功逃出者,可獲得高達一百萬美元的獎金。
故事設定並不新鮮,但這個密室卻格外亮眼。
跟以往我們看到的都不一樣,這個密室 變幻莫測 。
地板門窗全都是假的。
火光沖天與冰天雪地只有一牆之隔。
連重力都可以被隨意逆轉。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幕後操盤者,通過各類機關暗器,一次次將六位玩家推入險境之中。
憑借獨特的密室設定,本片在沒有任何大明星加持的情況下,首支預告便在油管獲得了近一千萬的播放量,遠超《亮光》《領先者》等大咖主演的作品。
可見其吸引力。
《斯坦和奧利》
導演:喬·拜爾德
主演:史蒂夫·庫根 / 約翰·C·賴利
上映日期:2019-01-11(英國)
斯坦·勞萊與奧利·哈迪,是 20 世紀一對知名諧星。
兩人師從喜劇之王 卓別林 ,是 當時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喜劇二人組 。
就像任何組合都會發生摩擦和矛盾,斯坦和奧利也會因為創作理念的不合而爭執。
但任何間隙,都影響不了兩人的友誼。
哪怕再大的沖突,最後都會不計前嫌。
這對終此一生的摯友,也為影壇留下了一段佳話。
盡管有媒體毫不客氣地將本片描述為「通篇的陳詞濫調」,但下一句就瞬間真香:
「 但它帶來的心靈觸動,足以讓我們原諒並擁抱辛勤的劇組成員們 。」
《養家之人》
導演:諾拉·托梅
主演:莎拉·喬德利 / 索瑪·查亞
上映日期:2019-01-11(中國大陸)
這部動畫由 2014 年的動畫神作《海洋之歌》的原班人馬打造。
曾打敗《尋夢環游記》,獲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動畫。
並在動畫領域的奧斯卡「 安妮獎 」上,獲得了最佳獨立動畫長片。
原定去年 4 月內地上映,一直延到了今年 1 月。
總算還是等到了。
故事講述了塔利班統治下一個阿富汗小女孩的生活。
在這里,若沒有丈夫陪同,女人不能獨自出門。
而女孩帕瓦娜的父親被士兵抓進了監獄,家中唯一的支柱沒有了。
為了負擔起整個家,帕瓦娜毅然剪短了頭發,偷偷以男裝打扮上街,代父賺錢,成為了小小的「養家之人」。
這個「 中東花木蘭 」的故事,改編自加拿大同名獲獎暢銷書。
原作也是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極力推薦的小說 。
《假面飯店》
導演:鈴木雅之
主演:木村拓哉 / 長澤雅美
上映日期:2019-01-18(日本)
木村拓哉 + 長澤雅美 ,這兩個名字已經極具號召力。
更何況,除了大神和女神,還有松隆子、前田敦子、菜菜緒、渡部篤郎...
超豪華的客串陣容,絕對 亮瞎眼 啊。
還有一個名字,更是不能不提:
東野圭吾!
沒錯,改編自東野圭吾作家生涯 25 周年紀念的作品《假面飯店》。
圍繞高檔酒店「東京柯爾特西亞」發生的 連續預告殺人事件 展開。
在嫌疑人與受害者都不確定的情況下,這家豪華酒店被預告為下一個犯罪現場。
為了預防慘案發生,由木村拓哉飾演的刑警,奉命以服務生的身份打入酒店內部,進行調查;
並由長澤雅美飾演的酒店領班,作為接應。
不久後,住客們紛至沓來,酒店門庭若市,人滿為患,狡猾的殺人犯也在其中。
平日脾氣暴躁的木村刑警,變身有求必應的服務生,懸疑片秒變喜劇片有沒有?
這個月最期待的日本電影,非它莫屬了。
《詞典》
導演:嚴宥娜
主演:尹啟相 / 柳海真
上映日期:2019-01-09(韓國)
顏值負分的「金牌配角」 柳海真 ,終於獨挑大樑。
他在片中飾演一個 文盲 ,卻為編制朝鮮語詞典立下了頭等功。
也許大家不一定知道,朝鮮直到十五世紀,才有了屬於自己的文字。
可這套文字系統還未成熟,就被日本侵略者強行打壓。
尤其在二戰期間,日本在朝鮮推行日語教學, 全面禁止朝鮮文字 。
槍炮固然可怕,但從根本上斷絕一個民族的語言和文字,無疑是殺傷力更強的奴役手段。
由此,一群朝鮮愛國義士為了挽救本國文化,開始秘密收集資料,製作一本韓語詞典。
在日本人的殘酷統治下,完成這個任務談何容易;
為了掩人耳目,義士們找到了一位文盲小偷,來幫助他們。
隨著與義士們的多次接觸,這個不求上進的文盲,也開始自學文字,並領悟到了知識與文化對於民族的重要性。
不得不說,「 救一字等於救一國 」的主題非常有深度。
韓國的主旋律電影,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四個春天》
導演:陸慶屹
主演:陸運坤 / 李桂賢
上映日期:2019-01-04(中國大陸)
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僅 1500 元。
你沒看錯, 1500 元!
卻獲得第 55 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D20」提名,榮獲第 12 屆FIRST電影展最佳紀錄片獎。
並讓王傳君、章宇等演員看得 淚流滿面 。
吸引 黃渤 等四位FIRST大使,主動為其預告片配音。
這部電影究竟為何如此打動人?
兩個字: 真實 。
實際上,這就是一部用一家人四年家庭生活影像剪輯成的紀錄片。
導演陸慶屹,多年來一直喜歡用照片與視頻,記錄家人的日常點滴。
他將這些影像社交網路上,引發了不少遊子的共鳴。
大家建議他將這些瑣碎而又美好的生活片段製作成電影,這就有了《四個春天》。
如果你有機會走進影院,就會明白這家人的日常為何讓人感動。
因為愛,是人類共同的語言。
《海上浮城》
導演:閻羽茜
主演:鄔君梅
上映日期:2019-01-25(中國大陸)
單看「海上浮城」這個名字,可能會讓人一頭霧水。
英文名更貼切——DEAD PIG(死豬)。
根據 2013 年 長江死豬漂流事件 改編。
這起事件將鄔君梅、李夢、李淳等人飾演的五個渺小個體,聯系在了一起。
影片以多線性敘事手法,描繪了一副既荒誕又現實的中國當代老百姓的群相。
《海上浮城》獲得了 2018 年聖丹斯電影節 評審團特別獎 。
導演閻羽茜更是通過這塊敲門磚,打開了通往好萊塢一線大導的大門;
最近,她已被華納欽定為 DC 新作 《猛禽小隊》 的導演。
前途不可限量。
只是,現在離《海上浮城》上映已經不到一個月,卻連一支中文預告片都沒有,魚叔隱隱 為它感到一絲擔憂 。
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在內地公映,向來一波三折。
但願能如期在影院看到它。
好了,以上就是一月片單。
借這篇文章的尾巴,給各位魚友說聲 2019 新年好 。
一整年的佳片之旅,就此開始了。
魚叔 照常在此守候 。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