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蘇軾的電影有哪些

蘇軾的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04-23 07:15:54

⑴ 不止電影會被禁播,電視劇也會被禁,而且還不少,原因各有各的

var vote_init_scri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ote_init_node");if(!vote_init_script){var _vote_init_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_vote_init_script.id="vote_init_node";_vote_init_script.src="http://s2.pstatp.com/pgc/mp_vote_file.js?1489018269";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_vote_init_script);} 看過了那麼多電視劇,你知道被禁播的電視劇有哪些?被禁的電視劇是太不好看,還是為什麼?這其中涉及太多了……這里特列舉多年來被廣電總局禁播的十部電視劇,其中不泛好劇啊!

一、陸毅版蘇東坡

二、大槐樹

主演:陳好、陸毅等演員。

2006年拍攝,初定2007年登陸央視黃金檔,因為種種原因,最後沒能上星,走的是地面台的非黃金檔,後來就是被禁了。

三、秀才豆腐

主演:陳好、王學兵 等演員

江南楊州秀才竇至品,因不屑行賄考官而鄉試不舉,返楊州創制馳名美食「秀才豆腐」。當竇至品聽說忠臣馮御史被抄家問罪的消息,即率領一班讀書人到衙門為馮御史請願,被縣令拘入縣衙……

這劇更慘,無論是地面還是上星衛視都從未播出過,這么多年了也沒解禁。

四、秦始皇

秦始皇,中國內地古裝歷史電視劇。2002年出品,共32集,由張豐毅、宋佳、高明、趙亮、許還幻、范冰冰、張靜初等主演。香港無線電視(tvb)於2003年3月24日在翡翠台播出。被禁幾年,06年央視要播,但是又由於各種原因被禁了。

五、江山風雨情

電視連續劇《江山風雨情》由朱蘇進編劇,陳家林導演,陳道明、唐國強、陳寶國、鮑國安、劉威盡數加盟。該劇最大的看點就在於人物群戲,很多角色都極具風骨,吳三桂隻身平叛、陳圓圓青樓獻唱、皇太極單騎初會吳三桂、王承恩范仁寬泛舟議國事、平台之上重臣分食袁肉……詳細看主演名單華麗麗的陣容,全是影帝級別的,仍未逃脫被禁的命運。

六、大唐書魂顏真卿

我國首部真實再現我國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顏真卿一生光輝事跡的大型電視連續劇,本劇通篇飽含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情懷,洋溢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拍完5年了,至今仍未過審,想看的話遙遙無期。

七、雪域迷城

賴水清 餘明生 楊智謙導演,趙文卓 寧 靜主演的32集電視劇。講述了瀚海的叛亂平復了,克爾特領主也死了,黑暗聖杯再也不會危害任何人了。大家因此皆大歡喜。就在這時,皇帝下來秘詔,密詔之中,皇帝滿懷對舞陽的愧疚之情,皇帝讓雷歐和舞陽永駐翰海,重建分裂的13部落聯盟。用光明之珠鎮守黑暗聖杯的邪惡力量。永保世間太平。

八、胡笳漢月

主演:寧 靜 唐國強 夏 雨 羅嘉良 王泊文 左小青 郭冬臨等

大型傳奇歷史正劇《胡笳漢月》是由香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北京東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的鴻篇巨制,講述了北魏時期鮮卑族漢化、封建化過程中社會各階層經歷的巨大歷史陣痛,再現了北魏艱難的改革之路和統治階層中的改革者為實現理想所付出的沉重代價與所獲取的輝煌成就。該劇06年殺青,從來也未播出過,屬於苦逼到家的那種。

九、戰神韓信

由焦恩俊、孫海英、李莎等主演的古裝歷史巨制《大將軍韓信》(又名《戰神韓信》)以韓信一生的歷程為主線,從他在淮陰的少年生活寫起,歷經仗劍從軍,棄楚歸漢,建功立業,至被斬長樂宮鍾室結束,濃墨重彩地展現了這位西漢開國大將軍大仁大義、大智大勇、大功大悲、大起大落的人生。禁播原因猜測,凡事涉及到重大歷史人物的總局都不給播。

十、孫子大傳

《孫子大傳》以歷史為背景,以戰爭為葯引,講述中國最偉大的「軍事家」、「兵家」孫武跌宕起伏的一生,演繹古今第一兵書《孫子兵法》中「止戰」與「和」的至高境界。《孫子大傳》有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精神注腳,相比以往的歷史劇,不再是皮囊臉譜,而具備了有血有肉的人性。故事沒有局限於孫子的刻畫,而是以他作為一面鏡子,再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春秋時代全景圖。目前該劇已在美國中文台、日本wowow電視台、韓國中華TV頻道等海外頻道播出。

人家都到海外轉一圈來了,國內還不能播,咱中國人拍的電視劇自己都不能看,真悲劇。

好了,這次就先列舉10部,大家有發現被禁播,又好看的電視劇,不妨下方評論,你認為不該被禁播的原因。

你認為最不該被禁播的電視劇 (多選) lzslot.fill(42)

⑵ 電影《河東獅吼》中的經典台詞是什麼

《河東獅吼》是由一百年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愛情喜劇電影,由馬偉豪執導,古天樂、張柏芝、許紹雄、范冰冰等主演。該片2002年9月28日於香港上映。影片根據蘇東坡的《河東獅吼》改編,講述了野蠻妻子柳月虹和小男人程季常之間發生的搞笑感人的愛情故事。

2、陳季常-古天樂版

從現在開始,我只疼你一個,寵你,不會騙你,答應你的每一件事情,我都會做得到,對你講的每一句話,都是真話,不欺負你,不罵你,相信你,有人欺負你,我會在第一時間來幫你,你開心的時候,我會陪著你開心,你不開心,我也會哄著你開心,永遠覺得你最漂亮,做夢都會夢見你,在我的心裡,只有你!

⑶ 人文歷史紀錄片《蘇東坡》解說詞(摘要)

第一集《雪泥鴻爪》

    一道美食,蘊藏生活智慧。東坡肉It's very delicious。

    明月幾時有。一首詞,傳唱大江南北。一種人生態度,凝結幸福生活的秘訣。

    一提到蘇東坡,總會引起人們親切敬佩的微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近千年來,他的形象,不斷地被呈現、描繪和刻畫。

    人們誦讀蘇東坡的文章詞賦,臨摹他的書法,談論他的生平軼事。

他是永不過氣的偶像,追隨者不分老幼跨越古今,是什麼鑄就了蘇東坡的魅力,讓人們對他喜愛至今?

    崛起於才華一考成名

    公元1037年,蘇東坡出生在四川眉山。民間傳說,就在這一年,眉山一座原本鬱郁蔥蔥的大山,不知為何,突然花草凋零樹木枯萎。

    今天的三蘇祠,曾經是蘇家的老宅。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從這扇門里走出來。他們就是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

    公元1056年春天,蘇東坡平生第一次,離開了生活近二十年的故鄉眉州。他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一起,前往汴京參加科考。

    蘇東坡最大的一個幸運,就是他父親帶著他去考進士那一年,遇上當年考試的主考官、北宋文壇的領袖歐陽修。

    閱卷時,歐陽修讀到了一篇文風質朴、立論深邃的文章。他拍案叫好,打算把此人取為第一。歐陽修估計是他的學生曾鞏寫的,給自己的學生第一名不太好,給個第二名吧。

 液漏   拆去糊名的紙片,歐陽修才發現這篇文章的作者,並非曾鞏,而是蘇東坡。

    歐陽修說,他(蘇東坡)的畝埋鬥文章寫得非常好,自己經常讀他的文章冒汗,他說三十年以後,沒有人知道歐陽修了,人們只會知道蘇子瞻。

    在文人地位極高的宋朝,蘇東坡二十歲高中進士。三十歲時,他已成為名頭最響亮的大文豪。

    跌倒於才氣牢獄之災

    蘇東坡入仕之初的宋仁宗年間,表面的太平之下,掩蓋的是積貧積弱的王朝。

    宋仁宗去世後,宋神宗即位。他任用王安石實行改革,力圖自強,這就是王安石變法。

    別有企圖的官員混進變法機構,新法沒有起到正面效果。朝廷官員以支持變法與否而分裂成兩派。內耗式的黨爭愈演愈烈。

    宋神宗,急於做出改變。宋神宗的急切、王安石的獨斷,讓蘇東坡陷入了憂慮。

    明知是以卵擊石,蘇東坡還是忍不住要發聲。他寫下了《上神宗皇帝書》,就經濟、軍事以及變法,提出自己的見解。

    蘇東坡等人的勸諫無法扭轉大局。王安石變法的第三年,歐陽修辭去官職,退隱林泉。不久後,司馬光也向朝廷遞交了辭呈,隱居洛陽。

    公元1071年,七月里,蘇東坡來到杭州任通判。在江南綿綿細雨中,他聽到了百姓的哀怨與痛哭。蘇東坡只能通過文章來代替老百姓,表達其悲憤之情。

    御史台的官員,彈劾蘇東坡在《湖州謝上表》中,大放厥詞,愚弄朝廷。接著他們找出蘇東坡的詩集,指責蘇東坡譏諷朝政,犯欺君之罪。

    前來抓捕蘇東坡的差官氣勢洶洶,徑直闖入州衙。差官下令差役,用繩子把蘇東坡捆起來,押往京城受審。

    公元1079年臘月,北宋王朝最高司法機關御史台的監獄里,關押著一個特殊的囚犯,蘇東坡。在牢獄里,蘇東坡度過了一百多個日夜。

    獲救於才華貶官黃州

    有人想要置蘇東坡於死地。然而,在這生死之際,挺身為蘇東坡說情的人更多。

    王安石,他也託人帶話給神宗,說這個聖明時代,不能殺有才華的人。曹太後生病期間,神宗去探望的時候,曹太後說,先帝在的時候,認為這兩個兄弟都是宰相之才,趕緊把他放了。大家的這種援救,也等於給神宗一個台階下。朝廷的判決終於降臨:蘇東坡貶官黃州,任團練副使。「烏台詩案」終於塵埃落定。

    蘇東坡第一次為官,到鳳翔赴任,在途中他給蘇轍寫了一首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雪泥鴻爪,這四個字宿命般地成為蘇東坡一生的寫照。

    第二集《一蓑煙雨》

    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蘇東坡在漫天風雪中,踏上了通往黃州的路途。前路迷茫,蘇東坡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將是怎樣的命運。他不會想到,天高地遠的黃州,將成為他人生的轉折之地。

    詩人「變」農民開墾荒地

    因一時無處落腳,定慧院的方丈把一

    間塵封已久的小屋,借給了蘇東坡。驚魂未定的蘇東坡整天閉門不出。

    深夜夢醒時分,在徹迅磨骨的孤寂中,蘇東坡寫下了一首《卜運算元》: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面對逆境,蘇東坡變得更加坦然,沒有那麼焦慮了。蘇東坡一點點地擺脫了內心的困惑。但生活的困境,卻對他步步緊逼。

    所幸蘇東坡有一個朋友,他叫馬夢德。當蘇東坡以戴罪之身被貶黃州,馬夢德竟然千里迢迢趕來,與蘇東坡同甘共苦。

    從宋代到現在,假如說他(蘇東坡)的這個粉絲有成千上萬,這個馬夢德是第一個,頭號粉絲。(劉小川語)

    馬夢德出面找當時的黃州太守徐君猷,說蘇軾家裡非常的困難。看你能不能給點地他種。

    徐君猷爽朗地答應下來,就把黃州城內,廢棄掉的軍營地,交給蘇軾無償耕種。

    馬夢德向官府請領的這塊地,蘇東坡一見傾心。這本是一塊無名高地,因為它位於城東,蘇東坡便以「東坡」命名,自號「東坡居士」。

    公元1081年,蘇東坡開始了自己的農民生涯。

    有時,蘇東坡乾脆跑到田間、水畔、山野、集市,追著農民、漁父、樵夫、商販談天說笑。

    皇帝他可以陪,普通的百姓、農民,甚至乞丐他也不見外,也可以平等交往,在他的眼裡,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那是真正的對人的大愛。

    日暮時分,勞作歸來,過城門時,守城士卒都知道這位老農,是一個大文人,但不知道他為何淪落至此,有時候還會拿他開幾句玩笑,蘇東坡總是泰然處之,笑而不語。

    此時的蘇東坡,漸漸遠離憂憤,早年作品中的諷刺與憤怒,慢慢地轉化為人性中的寬容和溫暖。那是一種能夠笑納一切的達觀。

    世事的風雨滄桑,草木的萬千變化,都被收納進蘇東坡的生命里。假若他不曾遭遇「烏台詩案」,假若他不曾躬耕東坡,心境必然大大不同。不經歷那些痛苦與折磨,他不會知道「也無風雨也無晴」,竟是讓人喜悅。

    第三集《大江東去》

    公元1082年,中國文學史上充滿奇跡的一年,在黃州,蘇東坡寫出了流傳千古的傑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

    黃州,在公元1082年之後,發生了奇特的轉型。當一個豐盈的生命,與一片博大的土地相遇,必然會演繹出最完美的歷史傳奇。

    知識分子在宋代,突然面對了一個空前廣闊的政治舞台。宋代,皇帝是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北宋的士大夫——那些最優秀的知識分子,他們始終都知道要約束皇帝,要幫助皇帝成為聖君。

    當年初入汴京,蘇東坡無意於詞的創作。在他看來,唯有幫助聖上成為明君的策論,才是文章的「正道」。

    當蘇東坡外放杭州後,他開始了詞的寫作。蘇東坡逐漸意識到,與策論不同,詞不是為朝廷、為帝王寫的,而是為心,為一個人最真實的存在而寫的。

    大江東去浪漫與豪放齊飛

    當時詞壇的霸主是柳永,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柳永的詞在當時被萬人傳唱。

    在蘇東坡之前,詞一直是被正統文壇輕視。到了蘇東坡手裡,詞才真正的與詩一樣,成為言志與載道的文學形式。

    在日本東京,有一座湯島聖堂,它被稱為日本的孔廟。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這里都會開辦一次蘇東坡文學講堂。這個宋代文豪,在日本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影響力。

    詞人的豁達,躍然於字里行間。這樣的意境超越時空和疆界。而在時間的另一頭,蘇東坡也停下匆匆的腳步,在驚濤拍浪的赤壁前,露出久違的笑容。

    黃州西北的長江之畔,山麓突入江中,石頭鮮紅如丹,因而得名赤壁。公元1082年,蘇東坡在赤壁前,寫下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李清照評價蘇東坡的詞不協音律。但正因這份自由灑脫,使得蘇東坡的詞不為時空所阻,在千萬人的心頭迴旋。

    歷經了世事變遷,蘇東坡的詞進入了自由天真的境界,以至於豪邁詞句里,仍然埋藏著「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這樣的細膩之筆,也為蒼茫的歷史,增添了動人的青春之美。

    清風明月豁達與自由同在

    公元1082年,七月十六,蘇東坡與幾位好友,泛一葉小舟,在赤壁之下飲酒賞月。

    那一晚,人世間的所有喧囂都退場了,他們的視野里,只剩下了月光水色,還有臨江獨立的赤壁。

    酒過三巡,一個叫做楊世昌的道士吹起了長簫。嗚咽的簫聲如泣如訴,蘇東坡不禁黯然神傷,他問楊世昌為何吹得如此悲涼。

    第六集《南渡北歸》

    蘇東坡對朋友說,「天地萬物,各有其主,不是自己的,一分一毫也無法獲取。惟有江上的清風和山中的明月,耳朵聽到它就成為聲音,眼睛看到它就成為色彩,只要我們愉快地享受這江上清風,山間明月,又何必擔憂生命的短暫,羨慕江水的永恆呢?」

    蘇東坡的一番妙語使朋友們豁然開朗,大家又開始舉杯暢飲,不知不覺,夜色越來越深,大家橫七豎八地睡在船上,直到天色大亮。

    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的中國展區,古老的東方文明吸引著各國遊客駐足。但有些人難免失落,這里並沒有展出他們期待已久的「鎮館之寶」。那是一幅描繪蘇東坡《後赤壁賦》的畫卷。

    在寫完《赤壁賦》的三個月後,蘇東坡再一次夜遊赤壁。而這一切,都被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了納爾遜博物館收藏的這幅畫卷上。

    蘇東坡獨自一人,登上赤壁高崖,對著夜空長嘯一聲。

    於是蘇東坡回到船上,任小舟在大江中隨波逐流。

    時近半夜,舉目望去,四面茫然,恰巧一隻孤獨的仙鶴橫越大江,一聲長鳴,掠過小舟而去。

    蘇東坡問道士的名字,道士低著頭並不回答。蘇東坡恍然大悟:「那隻橫越大江的仙鶴,莫非就是您?」道士回頭一笑,蘇東坡陡然驚醒。打開門窗去看,除了清朗的月光,什麼也沒有。

    在黃州的這段歲月,是蘇東坡文學和藝術創作的黃金期。公元1082年,他的詩詞、散文、書法,皆可雄視千年,為宋朝代言。這,或許就是命運的另一種補償。

    蘇東坡歷經榮華和苦難之後,在死亡的邊緣獲得了重生。對蘇東坡來說,黃州不再是一個困苦的流放之地。對黃州而言,蘇東坡也不再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天地過客。

    第四集《成竹在胸》

    菊池惺堂喜歡收藏古董書畫。蘇東坡的書法作品《黃州寒食帖》現藏於台北故宮。

    公元1082年,蘇東坡來到黃州的第三個寒食節。按照傳統,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

    蘇東坡凝望著窗外的雨絲,突然間有了寫字的沖動。他拿起筆,伏在案頭,寫下了《寒食帖》。

    山中無日月,時間早就被遺忘了。對於寒食節的到來,蘇東坡更恍然無知。直到看見烏鴉銜著墳間燒剩的紙錢,悄然飛過,他才想到這一天是寒食節。

    書畫藝術古今文人爭相收藏

    蘇東坡把一個流放詩人的沮喪與憔悴寫到了極致。心如死灰,不能復燃。

    飽經憂患的蘇東坡,在四十六歲終於領悟——藝術之難,不是難在技巧,而是難在不粉飾,不賣弄,難在能夠自由而准確地呈現一個人的內心處境。

    18年後,這幅《寒食帖》,輾轉到黃庭堅的手上,他揮筆寫下題跋。

    黃庭堅的題跋論語精當,書法絕妙,與蘇東坡的《寒食帖》可謂珠聯璧合。

    在繁華的東京街頭,有一家名叫榮豐齋的書法教室。每個周末,書法愛好者都會來這里上課。臨摹《黃州寒食帖》是今天這堂課的內容。

    日本從古至今出現了很多「東坡迷」,在京都這個古老的城市,便住著一位。

    公元1082年,年輕的畫家米芾,從遙遠的湖南來到黃州拜望蘇東坡。

    那一次相聚,酒酣耳熱之際,蘇東坡拿出一張宣紙,叫米芾貼在牆上,自己面壁而立,懸肘畫了一幅《枯木怪石圖》。

    蘇東坡用自己獨具功力的書法功底,引領了中國「文人畫」的潮流。

    除了喜歡畫石,蘇東坡也愛畫竹。他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有一次,米芾發現蘇東坡畫的竹子沒有竹節,而是一筆從底部畫至竹梢,就好奇地問:「為何不一節節分著畫?」蘇東坡回答:「竹子生長時,哪裡是一節一節長的呢?」

    公元1083年,在黃州生活了三年後,蘇東坡見到了自南國北歸的好友王定國。

    臨皋亭下的江水不舍晝夜,一晃,四年過去了,就在蘇東坡把黃州當作自己的故鄉,決心做個安然的農夫時,他的命運再一次發生轉折。

    昔日政敵相會金陵把酒言歡

    公元1084年的春天裡,蘇東坡收到了調離黃州的一紙詔令。

    天高地遠的黃州,將他生命中的悲苦、艱辛、安慰與幸福都推到了極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創作幾乎都在這里完成。

    黃州的鄉親好友同樣不舍,紛紛攜酒相送。

    蘇東坡就這樣離開了黃州,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以後的日子裡,每當他遭遇政敵迫害,痛苦無解時,他都會想起黃州,甚至打算逃回黃州去,在東坡上重新開始耕種生涯。

    蘇東坡辭別了黃州。過金陵時,他要去拜見隱居多年的王安石。

    王安石雖曾掌握相權,但晚年命運坎坷。經歷了親信的背叛,變法失敗,又經歷了喪子之痛,王安石選擇了歸隱金陵,從此不問世事。

    聽聞蘇東坡過金陵,王安石迫不及待地趕往江邊,去等待蘇東坡的到來。

    在金陵相會的日子裡,蘇東坡與王安石唱和詩文,談佛論道。從前的爭論,也都成了過眼煙雲。

    那是蘇東坡在羈旅困頓中最痛快酣暢的一段時光。藝術在不知不覺中,彌合著橫亘在兩個人之間的鴻溝。那一次,金陵相別時,王安石慨然發出這樣的長嘆:「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當西方文明的光澤隱遁在中世紀的幽黯里,中國則在宋代迎來了自己的文藝復興。

    在這個時代里,個性和創造力得到充分舒展,而所有藝術種類的變化,都在蘇東坡身上匯攏交織。在政治漩渦里掙扎沉浮的蘇東坡,雖然在藝術上並無野心勃勃的構想,卻在無意間爭得了那個時代的文壇首席。

    第五集《千古遺愛》

    公元1085年,北宋的政治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宋神宗駕崩,年僅10歲的太子趙煦即位,高太後垂簾聽政。

    蘇東坡獲得了東山再起的機會。短短十七個月,蘇東坡從一個犯官一路直升到三品大員,提升了六個品級,距離宰相只有一步之遙。

    司馬光擔任宰相後,對王安石變法全盤否定。哪怕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法也要盡行廢除。蘇東坡發出不一樣的聲音。

    不追隨,不盲從,堅持實事求是,這是蘇東坡的為政原則。公元1087年,北宋取得了對西夏吐蕃作戰的勝利,百官稱賀,並主張借機議和。蘇東坡卻上書皇帝,提出「為國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不合時宜的蘇東坡受到政敵的攻擊,他擔憂自己重蹈「烏台詩案」的覆轍,於是再三請求離開朝廷,到地方任職。公元1089年,朝廷終於批准蘇東坡出任杭州太守。

    勤政為民 遺愛黃州

    蘇東坡,他的精神世界,既與現實相糾纏,又不失宗教的寧靜與超脫。他的內心「可豪邁,可深情,可喜氣,可憂傷」,但那底色,終究還是儒家的,是救世濟民。

    黃州與蘇東坡有著不解之緣。公元11世紀,蘇東坡在「烏台詩案」後遭遇貶謫,來到偏僻荒涼的黃州。千年時光流轉,如今這里已是滿目繁華。

    在這座城市的中心區域,大自然慷慨地賜予了一片3平方公里的水域。政府為民造福的決心賦予了這片湖區新的生命。黃岡人因此幸運地擁有了一份「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自在與悠然。這座公園有一個浪漫的名字:遺愛湖。它的由來與蘇東坡息息相關。

    蘇東坡貶謫黃州時,有一位特殊的知己。他就是當時的黃州太守——徐君猷。

    黃州安國寺的竹林間,有一座小亭子。每每閑暇之時,蘇東坡與太守徐君猷就相約來到這里,說古論今,詩酒相酬。

    後來徐君猷要調離黃州到湖南任職,蘇東坡想,徐君猷在這兒當太守,為黃州人做了不少的好事。他就提議是不是把這個竹簡亭改一個名。

    蘇東坡將這座亭子取名為「遺愛亭」,並作《遺愛亭記》,贊美徐太守的功德。

    如今,人們把「遺愛」之名贈予了這座造福百姓的公園,意義深遠,令人回味。在遺愛湖旁,消失了近千年的遺愛亭也得以重建。

    無論當多麼小的官,蘇東坡都不曾喪失內心的溫暖。他滅蝗,抗洪,救孤兒,能力所及之事,他從不錯過。

    大愛無疆 為民解憂

    公元1089年,蘇東坡出任杭州太守,這是他第二次來到杭州。他收到黃庭堅專門寫來的一封信,勸他不要去杭州,朝廷里的位置更加重要。但蘇東坡沒有理會黃庭堅的建議,義無反顧地奔赴杭州。

    黃州赤壁讓蘇東坡看到了功名的虛無,所以在政治上,他更加務實。在杭州任職期間,蘇東坡最有名的業績就是治理西湖。

    為了疏浚西湖,蘇東坡通過各方渠道籌措錢款,空缺的部分,他向朝廷申請予以解決。

    疏浚西湖的錢款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出現,如果將西湖中的淤泥全部挖掘清理出來,估計會堆積如山。

    無處安置的淤泥築起一道長堤,橫跨西湖南北。堤上芙蓉楊柳、小橋亭閣構成了西湖十景中著名的「蘇堤春曉」。

    為了讓水草不再滋生,蘇東坡還想出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將岸邊的湖面租給民眾種植菱角。

    蘇東坡在西湖中建造了三座小石塔,圍成一個水域,嚴禁民眾在這個區域內種植菱角。小石塔後來逐漸演變為最著名的西湖美景「三潭印月」。

    這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完成給蘇東坡帶來的成就感,絲毫不亞於藝術創作。或許,這是另外一種傳世的經典作品。

    蘇東坡熱愛著自己締造的美,和一切受他庇護的民眾。他溫情地注視著人世間,把自視甚高的理想主義,置換為溫暖的人間情懷。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千年後,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們親切敬佩的微笑。

    公元1091年,蘇東坡重新受到朝廷重用,他被調離杭州。

    蘇東坡或許已經猜到,在汴京這個權力中心,正有一個巨大的政治漩渦等待著他。

但他想不到,此後自己將被一路拋到命運的最低谷。

重新進入朝廷,這一次他再也無法全身而退了。

第六集 《南渡北歸》

公元1091年,蘇東坡被調離杭州,召回京城。受到高太後的重用,蘇東坡很快官升禮部尚書。這是他一生中的最高官職。

然而,高太後去世後,18歲的宋哲宗執掌朝政。新的黨爭卷土重來。

年少的宋哲宗開始瘋狂打擊舊黨,重用被冷落多年的新政改革派。新法堅定的擁護者章惇當上了宰相。

再次被貶 屋漏逢雨

唐宋時期,荒涼偏僻的嶺南,是被貶官員的流放地。

公元1094年,蘇東坡再次被貶。由汴京,到定州,再到惠州,他在人生軌道上轉了一大圈,重新回到了被貶黃州時的境況。

在惠州,蘇東坡又一次成為由當地官府看管的犯官。

蘇東坡是一個容易感傷的人,也是一個善於發現快樂的人。當個人命運的悲劇一再降臨,他就用這樣細小而具體的快樂將苦痛化於無形。

被貶嶺南前,蘇東坡把家中僕人和侍妾一一遣散,唯有朝雲,不肯在這憂患之際離開他。朝雲堅決隨同蘇東坡,前往惠州。

有一天,蘇東坡與朝雲在家中閑坐,看窗外落葉蕭蕭,景色凄迷。蘇東坡一邊飲酒,一邊吟出一首《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里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在惠州居住兩年後,朝雲因病去世。

朝雲葬在湖邊的山坡上。附近寺院的僧人籌款在墓上修了一座亭子,用以紀念她。亭柱上鐫有蘇東坡撰寫的一副楹聯:「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不屈命運心靈超越

在朝雲走後的日子,蘇東坡的人生猝不及防地滑向了深淵。來自朝廷的一紙詔書,把蘇東坡貶到更加荒遠的儋州。臨行前,他一一交待後事,如同永別。

唯一讓蘇東坡略感欣慰的是,在前往海南的路途上,他與弟弟蘇轍相遇了。他們在雷州天寧寺居住了三天。兄弟二人又跟少年求學時一樣,同睡同起,形影不離。

林語堂先生曾說:「往往為了弟弟蘇轍,蘇軾會寫出最好的詩來。」其中,最著名的是蘇東坡寫給弟弟的《水調歌頭》。

從宋代到今天,從中國到國外,蘇東坡作品的生命力超乎想像。

蘇東坡在孤獨中與世界對話。他對弟弟的思念,留在他的詞與字里,遠隔千載,跨越重洋,依舊脈絡清晰。

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在不同的境遇里與蘇東坡相遇。

於是,世間的每一個人,都能從蘇東坡的藝術里重新感受人生,而蘇東坡也定然在後人的品讀里,一遍遍地重新活過。

蘇東坡留下一千多封書信,短則十餘字,長則百字,使用「呵呵」有四十多處。

「呵呵」兩字是這種自得不加掩飾地自然流露。

謫居海南三年後,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蘇東坡再次被朝廷起用,他從海南島渡海北歸,返回大陸。

蘇東坡再次路過大庾嶺,這是他當年被貶謫到嶺南時,所走的驛道。

年老的蘇東坡被貶海南,歷經劫難,但幸運地活了下來。他正准備退隱養老之時,厄運卻降臨了。到了常州,他的旅程,已無法再繼續了。

蘇東坡病了幾十日。他預感自己將不久於人世。

蘇東坡把三個兒子叫到床前,交待後事,他說:「我這一生沒做虧心事,不會下地獄。我心中毫無畏懼,你們別為我而哭泣。」

去世前三個月,蘇東坡途經金山寺,即興寫下一首詩,也算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回首一生,蘇東坡最想誇耀的不是高居廟堂的輝煌,而是他受貶黃州、惠州和儋州的流離歲月。不是讓自己屈從於時代,而是從這個時代里超越。他在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中走了一生,直到這一刻才真正悟到。

在這世上,有些美好的事物是可以逆生長的。

當枯樹發芽,石頭花開,一張紙頁成為傳奇,人們就會從那張古老的紙上,嗅出舊年的芬芳。

閱讀全文

與蘇軾的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媽廣場舞電影 瀏覽:311
電腦看全電影的軟體 瀏覽:678
芒果tv有哪些感人電影 瀏覽:418
甜蜜的人生韓國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683
日劇電影在哪個軟體裡面看 瀏覽:456
電影票房以什麼時間段 瀏覽:842
上海拍電影街叫什麼名字 瀏覽:110
西瓜電影武林志 瀏覽:71
怎麼在淘寶買最新電影 瀏覽:168
中國式相親的微電影 瀏覽:493
國產微電影女主角叫東東 瀏覽:47
古九寒是哪個電影 瀏覽:865
八一電影廠戰爭片有哪些 瀏覽:641
微電影雨後 瀏覽:418
有一塊青苔很明顯是哪個電影 瀏覽:484
偵察兵免費看電影 瀏覽:564
RES電影完整版 瀏覽:666
1992無法無天在線電影 瀏覽:916
平板抖音怎麼看電影 瀏覽:493
巴金哪些作品被改編成電影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