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武漢疫情的電影叫什麼
武漢疫情的電影叫《中國醫生》。
《中國醫生》根據新冠疫情防控斗爭的真實事件改編,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核心故事背景,同時兼顧武漢同濟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火神山醫院、各方艙醫院等兄弟單位,以武漢醫務人員、全國各省市援鄂醫療隊為人物原型,全景式記錄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疫斗爭。
影片中,張涵予、袁泉、朱亞文、李晨、易烊千璽等飾演的醫務人員面臨接踵而至的挑戰,畢瞎型爭分奪秒手猜地從病魔手中「搶人」,心肺復甦、氣管插管等急救神肆場面令人揪心,而張涵予、袁泉等人的台詞也生動地解讀了何為「醫者的使命與擔當」。
《中國醫生》影評
影片中塑造的以張競予、文婷、陶峻等為代表的醫護人員群像,凸顯了中國主流價值觀中的集體主義和奉獻精神,而每個醫生身上的英雄主義氣質也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現。
《中國醫生》刻畫了一群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這其中,張涵予飾演的張競予原型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而包括文婷、陶峻在內的其他醫生,雖然沒有明確的人物原型,但他們的事跡都讓人似曾相識。相比之下,易烊千璽飾演的年輕醫生楊小羊,是一個虛構的角色,從他的身上,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好學、樂觀和樂於助人的年輕人形象。
❷ 武漢疫情的電影有哪些
武漢疫情的電影有《武漢日夜》。
《武漢日夜》是由央視電影頻道與湖北廣播電視台聯合出品,曹金玲執導,田定遠、孟憲明、楊莉、蘇潔、李青兒、曹珊、王紫懿、王震、李超、王楓嬌、左雙貴、石長江領銜主演的中國抗疫紀錄片。
該片根據2020年抗擊新世皮冠肺炎疫情真實事件,講述了來自中國各地的白衣逆行者在這場浩大戰役中紛紛挺身而出、爭分奪秒、浴血奮戰在武漢前線,不顧自身安危守護國人生命安全的故事。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900萬武漢人與來自全國各地醫療系統及其他行業的一線人員,共同打響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創作背景
2020年4月,曹金玲接受導演工作後,反復觀看已有的1000多個小時視頻素材,終於定下《武漢日夜》主題是陪伴,根據這一主題進行梳理,讓人物一組一組出現,因為病患與疾病的抗爭也都是在家人、醫生的鼓勵下進行的。且這幾條線也相對完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便於人物的立體呈現。
李瑋表示,選取哪些人物在大銀幕上呈現,這一過程持續了10個月,每版都不一樣,一直到第四版才出來大致的框架。與一般紀錄片是從策劃開始,然後拍攝,再後期製作不同,該片的素材直接來自當時沖在抗念畢擊疫情第一線的武漢媒體已有的新聞素材。因疫情原因,2020年疫搜高差情高峰期攝制組進不去現場。
❸ 李佳琦在直播中推薦紀錄電影《武漢日夜》,你對這個電影了解多少
《武漢日夜》是一部你想像不到的戰疫紀錄電影。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900萬武漢人與來自全國各地醫療系統及其他行業的一線人員,一起打響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武漢日夜》內容來源於從疫情開始,武漢當地三十多名攝影師在抗擊一線持續拍攝數月,多達數千小時的素材之中。
❹ 中國醫生影評
中國醫生影評如下:
2019年末,伴隨著北半球的冬天到來的,是後來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
電影《中國醫生》以急促的鼓點聲和醫院里忙碌的腳步聲開場,鏡頭隨著急診室搶救人員的跑動劇烈地晃動。隨後背景音開始響起新聞聯播關於肺炎病例以及宣布離漢通道暫時關閉的真實錄像畫面,那段全民抗疫的集體回憶頃刻之間被喚醒。
在急診室接收病人的指令聲中,觀眾彷彿又回到了新冠疫情暴發之初的緊張時刻。
街道空無一人,只有接送醫護人員的公交車定時定點穿梭在醫院和隔離酒店之間;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救治壓力陡然增加,而短時間內醫療物資補充供給還跟不上;全國各地援鄂醫療隊的醫生護士們在除夕夜告別家人,「逆行」踏上與病毒搶生命的戰場。
《中國醫生》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原型,將抗疫的真實故事搬上了大銀幕。
電影里醫院院長的原型就是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作為一個漸凍症患者,他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夠多做一些事情,多守護一些生命。
因此,即便行走困難,他仍然堅持站在抗疫最前線——無論是在急診大廳里維持秩序,還是為確保醫護人員的防疫裝備多方籌措物資,又或者是全天候巡視跟進每一宗病例的情況,他始終履行著作為院長的擔當。
重症醫學科主任文婷則是許多醫護人員的縮影:被病人誤解,與同事在專業問題上針鋒相對,也曾在壓力之下體力不支。許多時候,在疫情風暴中戰斗的醫生與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並無二致。
他們是脾氣暴躁又不失柔情的傳染病學專家,是剛剛畢業就不得不面臨疫情大考的實習醫生,也是會因為臉上滿是口罩勒痕而沮喪的愛美小姑娘;他們來自天南地北,講著地道的武漢話、帶有「燒鵝味道」的廣普,或是吳儂軟語。
他們是兒子女兒、丈夫妻子或者父親母親;但他們更是人民的生命衛士——在疫情面前將治病救人的職業操守放在了第一位,譜就出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為了盡可能地兼顧作品的藝術性與真實性,導演劉偉強帶著製作團隊對廣州的醫院進行了長達數月的調研采風,對曾參與援鄂和在廣州抗疫一線的醫生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觀察。
因此,影片除了在人物塑造和事件經過上貼合真實故事以外,對於醫療器械的標准使用、醫護人員手術操作規范、醫患在治療過程中的互動反應等細節,也盡可能地還原了真實情景。
例如,被口罩和護目鏡勒到過敏的臉頰,因長時間浸泡在汗水中而變得粗糙的雙手,標准地從左到右摘口罩的小動作,護士難過落淚後下意識地更換浸濕的口罩等等。
這些電影細節的真實還原,凸顯了中國醫生群體在重大疫情挑戰面前對救治專業性和防疫科學性的堅守。
影片雖然以「中國醫生」為名,但這並不僅僅是一部關於醫生的故事,還是一幅全民抗疫畫卷:在悲痛中仍同意捐獻遺體作醫學解剖之用的逝者家屬,主動返回醫院做後勤保障的保潔阿姨,感染後自覺在家裡隔離的年輕夫婦,為維持生計也為幫助隔離居民而堅持跑腿送貨的外賣員。
電影鏡頭還多次以航拍視角掠過寂靜的街道,空盪盪的交通樞紐。這些畫面看似在呈現城市風貌,實際上卻是無聲地講述著每一位武漢居民的防疫故事。
一座座高樓大廈、窗戶的後面是1500萬名武漢人,為了盡可能地阻止病毒的傳播,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一直堅守隔離政策、暫停生產活動,為全國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2020年4月8日,武漢宣布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這座經歷了疫情重創的城市開始恢復生機。
2020年的春天如期而至,武漢的櫻花又開了。生活總會繼續,愛美的護士,醫生,院長在他們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一如既往地默默守護著人民的健康。有的人永遠地留在了那個冬天,再也沒能看到來年春天武漢的櫻花。
但路過櫻花盛開的人們都不會忘記,有一群醫生曾以逆行之姿,為他們拼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