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評價電影《光棍兒》
《光棍兒》這部電影從敘述的角度講,有點紀錄片的意思,給人感覺非常的真實,我個人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評價,第一從題材角度評價,這部電影題材以及關注人群,都特別的新穎,足以抓住觀眾眼球,第二從運用意象的角度講,它給人的感覺非常巧妙,更能加深觀影者,看電影時的代入感。
01、題材新穎獨特
在我國不缺農村題材的電影作品,例如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的《紅高粱》,再如有著小品王之稱的趙本山,他自導自演的《落葉歸根》等,都是我國農村電影中的精品,影片所聚焦的對象,極具象徵性。而這部名叫《光棍兒》的電影,雖然它同是農村題材的電影,可是它的題材是獨具一格,內容上大概講的是我國偏遠山村,關於男人渴望情慾的問題,這還不算完,男主角是四位老大爺。
第一位男主角影片裡面的名字叫老楊,他這一輩子都生活在顧家溝,可是他生活作風不咋地,跟別人家的媳婦偷情,不正當男女關系一維持就是30來年。老楊是個講究人每次偷情之後都會給這個女子錢財,幫助她的解決生活上的經濟問題,但令老楊沒想到的是這個女人慾求不滿,跟同村兒其他老光棍也保持著不正當男女關系。
02、影片意象用的巧
影片中偏遠農村主要靠販賣西瓜,作為經濟來源,整部片子男主想要跟女方偷情時候,都會對地里的西瓜來一個大大的特寫,所以每當鏡頭聚焦在西瓜上時,有很強的性暗示。影片開場一群村兒里的娃閃亮登場,利用這個畫面與四位男主角作對比,在重男輕女以至於男女比例失調的偏遠村莊,這些小孩子,很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老光棍兒。
『貳』 鄉村女教師電影
是下面這部電影了。
片 名: Meili de dajiao
譯 名: 美麗的大腳
導 演: ( 楊亞洲 Yazhou Yang )
主 演: (倪萍 Ping Ni) (袁泉 Quan Yuan) (孫海英 Haiyin Sun) (許亞軍 Yajun Xu) (戈治均 Zhijun Ge)
上 映: 2003年05月02日
劇情介紹:
影片講述了因愚昧無知而失去了丈夫和孩子的農村婦女張美麗(倪萍飾),為了村裡的孩子們不再愚昧下去,開辦了一所鄉村學校。在北京過膩了養尊處優生活的夏雨(袁泉飾)報名成為了一名志願者,來到了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她的到來讓這個原本平靜的地方變得燥動起來。山村以外的世界讓孩子們包括張美麗感到因惑與茫然,山村貧窮而乏味的生活讓夏雨感到辛酸與難熬,張美麗與電影放映員王樹的偷情也即將暴露……在夏雨因山村生活過於艱難而即將選擇離去的時候,山裡人淳樸的性格感動了夏雨,她說服有錢的丈夫出資贊助,帶著張美麗和孩子們來到了北京想讓他們見見世面,可是這又能改變什麼呢?最終張美麗死在一場意外的車禍中,夏雨開始了她自己新的生活,孩子們回到學校繼續他們的生活和夢想……
影片關注的是西部窮鄉僻壤里的鄉村女教師的個人命運,挖掘的是人性中最為可貴和永恆的母性.片中為農村教育事業而傾心竭力的張美麗的形象,成了打動我們的第一因素.她把學校里的每一個"娃兒"當作自己的"娃兒",他把女性所特有的母性延拓開來,溶滴到自己所從事的農村教育事業中,這完全是其美麗心靈的彰顯.物質經濟的發展,大大滿足了人類的需求,同時,一些弊病也紛至沓來.單元樓代替了筒子樓,卻丟掉了那股"親勁兒";電話、手機交談代替了串門,卻淡化了"人情味兒".處於最內層的人性因為被物慾所掩蓋而越顯欠缺,需求旺盛.《美麗的大腳》所宣揚的母性恰恰迎合了這種市場,打動了我們的心靈.張美麗傾心於學生、傾心於學校建設,她能為來了有知識的老師而歡欣雀躍,也能為買一台電腦而猛灌一瓶白酒.這樣的"母親",這樣的老師,誰能不為所動?
《美麗的大腳》全片洋溢著淡淡的詼諧,但詼諧背後卻是無盡的酸楚.從把"千里迢迢"念為"千里召召",到將皮衣水洗;從給電影配音到王大河學驢叫;從王樹的葷段子到孩子們搶橘子皮,影片處處有詼諧幽默,也不免使受眾發笑.但靜心而論,又不免發生幾許酸楚.這就是他們的生存狀態碼?這就是我們西部鄉村的小學教育嗎?當他們為存一點水而搬盆運罐時,我們又在干什麼?思考…… 思考 ……
片中"城裡人"與"農村人"有著明晰的界限.張美麗一直想"成功",希望他的"娃兒們"能像城裡人一樣,這也許是所有"農村人"的理想.夏雨的到來使兩種人、兩種思想碰撞在一起.兩種思想極力妥協,但始終未能合拍,農村在接受城裡的一切時,都是那麼的困難,那麼的小心.唯一使他們產生共鳴的就是農村的教育,就是那所小學校.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改變愚昧落後的生存狀態,才能使每個"娃兒"都"成功".影片最後,電影放映員王樹將光束打到小學校舍上,把學校裝點成了一座庄嚴的聖殿,這也許是影片主題的最大體現.
《美麗的大腳》無疑是一部優秀的故事片,但白璧微瑕,影片的剪輯及鏡頭的轉換,些許讓人感到不順暢,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好的影片也許不能盡善盡美,但終會留給人磨礪不掉的印象.我們記下了那雙美麗的大腳,也看到了那顆美麗的心靈.
影片女主角張美麗語錄:
1、我有兩個不成功:第一,我的腳太大了;還有我這個名字,也不成功.你說吧,長得不好看吧,又叫個美麗,不成功啊,不成功……
2、我這一輩子啥都不成功,我可就是希望我的娃將來都是成功的.
3、咱們來到這個世上是哭著來的,我走的時候啊,要笑著走.
『叄』 求一部台灣電影,有一個鏡頭,在農村裡,一對夫婦在廚房親熱,然後她親戚來借米,夫婦還繼續,然後被發現
台灣導演王童1987年作品《稻草人》。
劇情:日本統治台灣的末期,佃農陳發、陳闊嘴兄弟倆除了撫養一群孩子,還要供養耳聾的母親和因丈夫戰死海外而發瘋的妹妹,加以田裡收成不好,家境十分貧困。一天,地主下鄉避難,兄弟倆盡其所有加以招待,誰知地主吃喝之後,聲稱所有旱田將出售他人。第二天,在兄弟倆那塊小田地上掉下一個未爆炸的大炸彈,全村震驚,卻樂壞了刑警,他認為上繳這個炸彈,可能因此而陞官。於是在刑警鄭重其事的押解下,兄弟倆恭恭敬敬地抬著這個「呈獻天皇」的禮物運往市鎮。途中山路崎嶇,炸彈不時出現險情,兄弟倆和刑警都發揮了「只要炸彈,不要性命」的勇氣,終於把炸彈抬入市鎮。豈料日本警察一見炸彈甚為驚恐,要他們立即丟入海中。兄弟倆絕望之下只好從命。炸彈一入海中應聲爆炸,卻見海面浮起死魚無數。兄弟倆沖入海中撿魚,脫下褲子裝魚,最後滿載而歸。兄弟倆看著全家人興奮地吃魚的樣子,覺得老天還是公平的,總會掉下些運氣來。
『肆』 反映農村婦女偷情的電視劇
《
插樹嶺
》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
東北
農村
。插樹嶺牛、馬兩姓闖關東落腳開荒的
地方
。
在這塊土地上
的
人們
坐井觀天,遠離
外面
世界。張立本因不甘貧窮外出謀業,
妻子
銀鳳屈從家族勢力離婚另嫁。但張立本衣錦還鄉引起
屯裡
人的驚恐,懷疑和不安。為了
一個女人
,張立本插手牛、馬兩家親事的紛爭之中。由此在插樹嶺村攪動一場又一場的風波。發生了一幕又一幕荒誕離奇又真實可信的故事
L7
『伍』 農村寡婦偷人的電影有哪些
有:寡婦村,泉水叮咚,芙蓉鎮。
《寡婦村》是王進執導的劇情片,由郝嘉陵、梁玉瑾、朱士軍等主演,於1988年上映。
該片講述在閩南一個有著奇特婚俗的漁村裡三對性格各異、情況不同的年輕夫妻的命運。
劇情簡介:
我國東南沿海有一個小漁村。多年前,一場強台風使出海的男人全部遇難,村中留下了許多寡婦,人稱「寡婦村」。這個小村落里有著奇特的婚俗:妻子只有在清明、中秋和除夕夜才可到夫家;成親不滿三年夫妻不許同床,三年後妻子若不生孩子又要受到恥笑。誰違背了祖訓, 就得去跳海自盡。1949年,寡婦村某家有三姐妹:婷姐、多妹、阿來,她們父母雙亡,相依為命。
清明之夜,女人們紛紛來到夫家。
婷姐和萬福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孩子,這次相會又趕上婷姐來了月經,這使原來興致很高的萬福十分惱怒,把婷姐打倒在地。多妹和四德結婚三年,每次都是和丈夫隔簾相坐,至今連丈夫的模樣都不知道。阿來從台南嫁過來一年多,不能常與丈夫阿泰在一起,怨聲不絕。婷姐病了,多妹為給她買葯治病,忍痛將唯一的黃牛拉到集上去賣。
『陸』 有沒有一些關於平窮山村拐賣婦女的電影或者電視劇比如(阿霞)這類的。像電視劇阿霞裡面那種在陝西農村
片名叫《盲山》,其中的「盲」字其實是一種誤導,當所有人都在為這個字引申出來的「法盲」二字而感到唏噓的時候,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便原諒了愚昧本身,也理解了這種愚昧產生的原因,但是否真的存在著愚昧呢?
答案其實是否定的,當上級來視查工作的時候,所有被拐賣來的婦女都在男人的嚴格控制下而轉移了,僅僅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法盲這個詞並不適用於這群號稱樸素的農民,正如現代許多罪犯在認罪時的一句托辭「我不懂法」。這是很荒謬的說法,卻成為整個中國為自己錯誤開脫的最好解釋,但我們為什麼寧願承認自己愚昧而不願遵守法紀呢?
一部紀錄性質的影片往往線索是較為單一的,所以影片中白雪梅的行動便構成了整部影片,我們可以看到逃亡,然後被抓,這樣的過程一次一次地重復著,但毫無疑問,白雪梅的所有努力都是以失敗告終的,強大的嚴防死守是白雪梅根本無法逾越的障礙。嚴防死守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對於德貴個人來說,怕失去了這個買來的媳婦,失去了為黃家能夠傳宗接代的女人,可對於整個村子來說,是怕這種惡習不能延續下來,真正防範的是法律與道德的更新。所以我們能夠看到村民們的集體行動,追捕白雪梅,以及與前來解救白雪梅的警察做著大無畏的斗爭。
說到這里,如果用愚昧來解釋這販買婦女的根源顯然是錯誤的,至少也是不足信的,知法而犯法才是村民們真正做出來的事情。如果說法律是教人行善的准則,那麼一定有某種信念超越了法律本身,而教人行惡或不願脫離那種惡習。這種信念僅僅是傳宗接代嗎?
影片中多次強調白雪梅生下孩子以後便能夠逃脫了,當然,一定是男孩,否則十月懷胎的苦難將付之東流,而警察之所以能夠成功解救白雪梅的前提更是白雪梅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孩子,於是我們當然可以認為傳宗接代是一種殘酷的信念,這種信念在德貴母親雙膝下便顯得更加明顯,也更加具有震撼力。在最古老的傳宗接代的信念中,血脈毫無疑問被提升到了一個無法超越的高度,於是女性的貞操觀尤其顯得重要。但在影片中當白雪梅與德誠偷情被發現的時候,情節卻是平淡如水,任何觀眾都不難理解,德誠以付嫖資的手段取得了勝利,於是,所謂的貞操觀便在金錢面前盪然無存了。
這是一個極為可怕的遞進關系,現實法律之上是傳宗接代的惡習,而傳宗接代之上卻又是現實中的貧窮。任何正義,任何道德在貧窮面前都是脆弱的,白雪梅因為貧窮而受騙被賣,德忠因為貧窮而只能買個媳婦,他根本沒有明媒正娶的能力,甚至白雪梅的父親因為貧窮也只能救白雪梅這一次,不成功則成仁的悲壯令人心酸。司機與郵遞員的冷漠,村人的助紂以及德誠的無能,所有這一切都是貧窮的直接體顯。對貧窮感受頗深的人勢必會對金錢格外崇拜,這也就造了對人性的踐踏,於是,七千元與白雪梅之間劃上了等號,無論她是否生過了孩子,這個女人只值七千元。
影片結尾,當所有的嚴防死守都將白雪梅逼上絕境的時候,小學生李青山的出現似乎寄託了導演的希望,但這僅僅是一廂情願。李青山的確是一個好學的孩子,但他對白雪梅的拯救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兒童的純凈,而不是知識帶來的文明,與愚昧並沒有產生任何沖突,他作為一個孩子更是體會不到貧窮的災難。於是,這點幻想也必然會隨著李青山的長大而淪喪。
白雪梅由於堅定的信念而逃走,她是幸運的,但傳宗接代與貧窮之間的關系勢必令更多的女性成為犧牲品,與法盲無關,這是人的本能,尤其是傳統的貧窮的男人的本能!當然,這也是某種社會狀態下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