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正史上唯一記載與母親有不倫關系的天子是誰
孝武帝劉駿,與母親的不倫之事人盡皆知,最後源自他的罪行,也沒有落個好下場。
㈡ 適合50歲老媽的抖音昵稱
適合50歲老媽的抖音昵稱有:
1. 赤子之心
2. 靜靜乖乖
3. 十里溫柔
4. 雲淡風輕
5. 有糖就會笑的孩紙
6. 清風繞指柔
7. 藍夢琳
8. 仙靈兒
9. 淚影
10. 清歌
11. 余韻
12. 淡墨青衫
13. 沒人要的野貓
14. 小草青青
15. 追憶似水年華
16. 芒果太忙i
17. 獨看夕陽
18. 絕戀紅茶
19. 墨花飄香
20. 幸福是在一起
21. 一世安穩
22. 小草青青
23. 機杼
24. 清風繞指柔
25. 棲息的家園
26. 逝佉の羙
27. 初月出雲
28. 水墨丹青
29. 日出而作
30. 挽衫
31. 墨花飄香
32. 十里溫柔
33. 此情已成追憶
34. 燭光
35. 平凡人生
36. 挽袖
37. 有糖就會笑的孩紙
38. 力量
39. 獨看夕陽
40. 藍夢琳
41. 蒼茫無垠
42. 淡墨青衫
43. 粉紅の羽毛
44. 赤子之心
45. 紫夢憂馨
46. 涼城以北
㈢ 秦始皇母親的身世有誰知道的詳細嗎
秦始皇的母親淫亂後宮
呂不韋(?~前235年)�戰國末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人。原為大商人,在趙都邯鄲遇見入質於趙的秦公子異人,認為「其貨可居」,因入秦游說華陽夫人,立異人為太子。庄襄王繼位,任為相國,封文信侯。庄襄王卒,秦王政年幼繼位,繼任相國,稱為「仲父」。食邑藍田十二縣、河南洛陽二十戶。有利用燕趙矛盾,取得燕所獻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十城作為封邑。執政時,攻取周、趙、魏等地,建立三川、太原、東郡。門下有賓客三千,家僮萬人。
戰國末期,秦用商鞅變法圖強,與山東六國攻城略地,日見盛強。周赧王將土地與象徵國家政權的九鼎獻給秦國。在六國之中,趙國與秦國實力相當。趙國在名將廉頗的指揮下,兩度擊敗了秦國的進攻。秦國被迫把當時秦國太子的一個妃子的幼子送入趙作為人質。在公元前265至前259年的某個時期,陽翟大商人呂不韋經過趙國國都邯鄲遇到了異人。他作為人質被送往趙國居住。呂不韋見了異人,私下以為奇貨可居,就傾心結納,漸漸成為知交。
異人在異地舉目無親,有個人願意聽他訴說苦楚,替他設想將來的政治路途,他真是感激涕零,就把羈旅異鄉的苦衷,向不韋一一傾訴。呂不韋就替他設法,他在秦國通過賄賂和陰謀,取悅秦太子寵妃華陽夫人,誘使太子接受異人為儲貳。呂不韋又以千金贈異人,讓他結交賓客。異人感激萬分,便與呂不韋訂下密約,若他日為秦王,必與不韋共富貴。呂不韋便西去秦國為異人活動,他沿途購辦了無數珍奇寶物。
到了秦國,呂不韋首先買通了華陽夫人的姐姐,因為華陽夫人是安國君最寵愛的姬妾,但是無子嗣,於是華陽夫人的姐姐說服了華陽夫人收異人為義子。她勸華陽夫人說:「夫人無子,應該盡早過繼一個,不然待至色衰愛弛,有何依靠?現在異人出質趙國,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何不乘此機會,立異人為嫡嗣,這樣異人必感德不忘,夫人亦終身有靠,一舉兩得!」這一席話說得夫人如夢初醒。當夜轉告太子,決定立異人為嗣子。
呂不韋返回趙國,從此與異人的交情,越加深厚。呂不韋卻另有打算,雖然呂不韋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但他深感商人社會地位太低,在亂世爭霸的年代,趙國與秦國相比,趙國太弱小,他萌發了去秦國從政的雄心。呂不韋深謀遠慮,利用秦國人質嬴異人,布署進入秦國的計劃。
趙都邯鄲有一個歌妓趙姬,她生得一點櫻唇,兩行碎玉,裊娜娉婷,楚楚動人。呂不韋不惜重資買來為妾。過了三個月,趙姬懷了孕。呂不韋實告趙姬說:「我打算謀取強秦天下,因此娶你,待你有娠,進獻給異人。異人現在質於趙,沒有妻子。如果生子是男,異人必會立為嗣子,異人過世後,此子必然登基,你我夫婦憑此而取秦之天下!」趙姬應允。
隔日呂不韋設宴請異人。珍饈百味,盈滿筵席,笙歌舞女兩邊排立。酒到半酣,令趙姬盛妝出來勸酒。異人見趙姬雲鬢輕挑,蛾眉淡掃,玉步輕移,香風襲人,禁不住目眩心迷,神情恍惚,只顧偷眼相窺。趙姬也秋波宛轉,與他對視後嬌羞不語。趙姬敬酒進前,異人接酒,左顧右盼,目不舍離。正好呂不韋醉酒在席間打瞌睡。異人便去拉趙姬的袖子。趙姬若嗔若喜,半就半推,不防座上啪的一聲,接連便聽見呂不韋厲聲喝叱:「你敢調戲我的姬妾么?」異人慌忙回頭看,見不韋已怒氣沖沖地站在座前,頓時嚇得魂飛天外,只好跪地求饒。
呂不韋又冷笑說,「我與君交好多年,不應如此戲侮,就使愛我的姬妾,也可直言相告,何必鬼鬼祟祟?」
異人聽了,頓時轉驚為喜,向呂不韋叩頭哀求:「異人身質此處,客館寂寞,欲求趙姬為妻,若蒙見賜,此後如得富貴,誓必圖報。」
呂不韋沉吟半天。異人又說:「在下生當銜環,死定結草,誓不敢忘!」
呂不韋假裝生氣地說:「既然殿下中意,就送給你,談什麼報答呢。」呂不韋將他扶起來,讓趙姬坐在異人的座側,一直飲到深夜,才讓趙姬陪伴異人上車,同返客館。
異人得到趙姬之後,與趙姬日夕綢繆,不覺八個月有餘,趙姬生了一子,生得隆準長目,方額重瞳,生下來就有牙齒。因孩子生日是正月元旦,便取名為趙政。
三年後秦趙失和,邯鄲被圍,趙國打算殺害異人,呂不韋賄賂守吏,把他放歸秦國。異人見了華陽夫人哭著訴說數年離別的思慕,他又因華陽夫人本是楚女,特地改穿楚服。華陽夫人悲感交並,也揮淚說:「我本是楚人,你能曲體我心意,我願養你為子,你不如改名為子楚。」異人拜只比他大三歲沒有子嗣的太子妃華陽夫人為母。從此早晚問安,格外殷勤。
秦昭襄王病死,孝文王嗣位,便立子楚為太子。才過了三天,孝文王也逝世。子楚即位為秦王,尊華陽夫人為華陽太後,生母夏姬為夏太後,立趙姬為王後,子嬴政(嬴政即趙政,因回到秦國,所以恢復本姓)為嗣子,進封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陽十萬戶。
轉眼間又是四年,子楚過著糜亂的宮闈生活,精血耗盡元氣大傷,趙姬夜夜獻寵,使盡妖媚之能事,子楚貪歡成癮,不久便衰弱不堪,一次在床上纏綿玩樂時中風身亡,年僅三十六歲。
嬴政十三歲,即位為秦王。 因為他年幼,便由太後趙姬聽政。國事都委任呂不韋,稱為「仲父」。趙姬此時為庄襄太後,年紀不到三十歲,耐不住深宮寂寂,孤枕難眠,兩人便秘密來往。呂不韋經常隨意出入宮幃,又與趙姬恢復兩性關系。宮娥彩女大都是太後的心腹,自然守口如瓶。嬴政還是少年,不知其中隱秘,所以兩個人暗地往來,與夫妻相似。
漸漸地嬴政長大了,呂不韋也因年老力不從心,趙姬卻淫亂不止,時常宣召呂不韋入宮貪歡。呂不韋恐事情敗露,私下找到大陰人嫪毐,任為舍人。嫪毐陽具壯偉,曾以陽具拱戲桐木小車,用陽具插入輪軸,就能使車子轉起來。不韋向趙姬稱嫪毐的絕技。趙姬果然歆羨,想親自試一試。
於是呂不韋拔去嫪毐的須眉,假作太監,入宮服侍趙姬。趙姬引嫪毐登卧榻,一試果然久戰不疲,惹得趙姬樂不可支,如獲至寶。從此趙姬與嫪毐在後宮朝夕貪歡,不久趙姬就懷孕了。嫪毐與趙姬密商,買通僕人,詐言宮中不利母後,應該遷居避禍。嬴政不知有詐,就請母後徙往雍宮。從此母子不在一處,不必顧忌。趙姬連生兩個男嬰,嬴政均不知曉,反而在母親的要求下,還封嫪毐為長信侯,賜他數千奴婢,食邑山陽。
嫪毐威權日盛,私下與趙姬密謀,打算將他們的私生子,立為嗣王。但嫪毐畢竟是市井小人,小人得志,難免會忘乎所以,往往得意妄言。有一天,他與大臣飲酒,喝得酩酊大醉,便起了口角,嫪毐叱罵說:「我是秦王的假父,你敢與我鬥口?你難道有眼無珠,不識高下么?」大臣不甘心受辱,便將這些話告訴了秦王。
嬴政本來蜂鼻長目,鶻膺豺聲,本性刻薄少恩,聽到此等消息,不禁憤怒異常,當下密令調查虛實。後來得到密報,說嫪毐本不是閹人,確與太後有奸通且生子的醜事。嫪毐得知消息,不甘坐以待斃,便偽造詔書調發衛兵縣卒對付秦王。兩下交鋒,嫪毐兵潰散。嬴政命處嫪毐以五馬分屍,又誅夷嫪毐的三族。遣將士搜查雍宮,捕殺趙姬私生的二子。趙姬被驅往嫚陽宮拘禁起來。呂不韋因送假太監進宮伴太後,犯下欺君之罪,本當連坐,因念他侍奉先王有功,功罪相抵,褫免相國職銜,勒令去河南鄉下閑置。
呂不韋在河南住了一年余,山東各諸侯國,多派遣使問訊,使者絡繹不絕。這件事被秦廷知道,嬴政防他謀變,寫信給呂不韋:「君與秦究有何功,得封國河南,食十萬戶?君與秦究屬何親,得號仲父?今可率領家屬速徙蜀中,毋得逗留!」呂不韋看完書信,長嘆數聲,幾乎淚下。若說出實情,秦王政生性暴戾高傲,倘若泄漏出去,反致肇禍。想了又想,將來不會有良好結果,不如就此自盡,免得受苦。便取了鴆酒,勉強吞下,頃刻間毒發畢命。呂不韋一生苦心經營,以美酒始,以鴆酒終。幾年後趙姬亦死。
《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了這樣一個嬴政實為呂不韋之子的傳奇式故事,說嬴政的母親原來是呂不韋之姬,但子楚被她的美色所迷而要她,呂不韋勉強地把她獻給了子楚。趙姬足月後生下嬴政,子楚遂立趙姬為夫人。據《史記》記載,她來到子楚之處時已經懷孕,而子楚並不知道。在文中所描述的「至大期時」,她生下政,因此他的生父是呂不韋——雖然由於懷孕期長,子楚及世人都認為是子楚之子。後來子楚登上王位,封趙姬為王後,嬴政為太子,呂不韋為丞相。此說為班固所接受,於是《漢書》徑稱嬴政為呂政。卜德《中國的第一個統治者》,對此有進一步的討論,認為這一描述不尋常的懷孕期的話是一個不知其名的人加在《史記》之中的,為的是誹謗秦始皇,說明他政治的和出生的非正統性。要做到這點,難道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即不但把他說成是私生子,而且把他說成是商人(在傳統上商人被後世的儒生列在社會最低的階層)之子?這句插入的話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因為直到近期為止,關於秦始皇是私生子的說法幾乎沒有人懷疑過。但《史記》是否被篡改也沒有明顯的證據。
明代王世貞《讀書後記》懷疑《呂不韋列傳》這段記載的真實性,提出兩條理由:一是呂不韋為使自己長保富貴,故意編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親的故事;二是呂不韋的門客罵秦始皇是私生子以泄憤,而編造此說。郭沫若《十批判書》也懷疑呂不韋為秦王政生父之事,指出三個疑點:(一)僅見於《史記》而《戰國策》卻不記載,沒有其他的旁證;(二)和春申君與女環的故事如同一個刻板印出的文章,情節太類小說;(三)《呂不韋列傳》又有「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之說,顯然與上述故事自相矛盾。
轉眼間,兩千多年過去了,有關秦始皇身世的爭論仍未取得一致看法。但不論趙姬是否是有娠而嫁,還是嬴政真為皇室血脈,這些謅議均無法掩映他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或許,這不足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