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瘦驢錦囊尋佳句是誰
夢織香草忠魂升,聖哲逍遙望鯤鵬。
筆究天人通史鑒,曲挑鳳凰合琴箏。洛水春潮寄思意,竹林絕響奏弦鳴。
先生門前垂五柳,天下墨香出蘭亭。一石之才得一斗,八代之衰起文宗。
酒醉天地仙人降,淚泣千古史詩成。瘦驢錦囊尋佳句,童子胡兒唱君聲。
無端錦瑟空垂淚,十里揚州醉春風。楊柳岸邊曉風起,赤壁灘頭驚濤騰。
志在沙場撫寶劍,淚浸胡塵悲老翁 。江南才子醉三笑,願為走狗拜青藤。
雙生牡丹自尋夢,一扇桃花祭國忠。鬼狐唱詩成人性,石頭譜緣度前盟。
民族英魂化野草,論劍華山我為峰。夢織香草忠魂升,聖哲逍遙望鯤鵬。
《離騷》——屈原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逍遙游》——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筆究天人通史鑒,曲挑鳳凰合琴箏。
《報任安書》——司馬遷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鳳求凰》——司馬相如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洛水春潮寄思意,竹林絕響奏弦鳴。
《洛神賦》——曹植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贈秀才入軍》——嵇康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先生門前垂五柳,天下墨香出蘭亭。《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蘭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一石之才得一斗,八代之衰起文宗。《登池上樓》——謝靈運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進學解》——韓愈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酒醉天地仙人降,淚泣千古史詩成。《將進酒》——李白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新安吏》——杜甫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瘦驢錦囊尋佳句,童子胡兒唱君聲。
《雁門太守行》——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長恨歌》——白居易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無端錦瑟空垂淚,十里揚州醉春風。
《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贈別》——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楊柳岸邊曉風起,赤壁灘頭驚濤騰。《雨霖鈴》——柳永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志在沙場撫寶劍,淚浸胡塵悲老翁 。
《破陣子》——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示兒》——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江南才子醉三笑,願為走狗拜青藤。《醉詩》——唐伯虎 三杯渾白酒,幾句話衷腸。
何時歸故里,和她笑一場。《題墨葡萄詩》——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 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雙生牡丹自尋夢,一扇桃花祭國忠。
《牡丹亭》——湯顯祖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桃花扇》——孔尚任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鬼狐唱詩成人性,石頭譜緣度前盟。《聊齋志異》——蒲松齡 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
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紅樓夢》——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民族英魂化野草,論劍華山我為峰。
《自嘲》——魯迅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天龍八部》——金庸 誰家子弟誰家院,無計悔多情。虎嘯龍吟,換巢鸞鳳,劍氣碧煙橫。
蒲松齡,曹雪芹
這是描寫大才子的詩句,前一句是蒲松齡,後一句是曹雪芹
【才子詩】
夢織香草忠魂升,聖哲逍遙望鯤鵬。
筆究天人通史鑒,曲挑鳳凰合琴箏。
洛水春潮寄思意,竹林絕響奏弦鳴。
先生門前垂五柳,天下墨香出蘭亭。
一石之才得一斗,八代之衰起文宗。
酒醉天地仙人降,淚泣千古史詩成。
瘦驢錦囊尋佳句,童子胡兒唱君聲。
無端錦瑟空垂淚,十里揚州醉春風。
楊柳岸邊曉風起,赤壁灘頭驚濤騰。
志在沙場撫寶劍,淚浸胡塵悲老翁。
江南才子醉三笑,願為走狗拜青藤。
雙生牡丹自尋夢,一扇桃花祭國忠。
鬼狐唱詩成人性,石頭譜緣度前盟。
民族英魂化野草,論劍華山我為峰。
【答案】屈原,莊周,司馬遷,司馬相如,曹植,嵇康,陶淵明,王羲之,謝靈運,韓愈,李白,杜甫,李賀,白居易,李商隱,杜牧,柳永,蘇軾,辛棄疾,陸游,唐伯虎,徐渭、湯顯祖,孔尚任,蒲松齡,曹雪芹,魯迅,金庸。
錦囊佳句,成語,典出《全唐文》卷七百八十〈李商隱十·李賀小傳〉。李賀」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後遂以」錦囊佳句
「等指優美的文句。亦省作「 錦囊句
」。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游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未嘗得題,然後為詩,如他人思量
牽合,以及程限為意。唐朝時期,詩人李賀身體很瘦小,經常帶著一名書童,騎著一匹弱馬,在郊外閑游,看到漂亮的風景,即景生情寫下幾句,放到書童背上的錦
囊中。
您好,這首詩里的28位才子分別是屈原 莊子 司馬遷 司馬相如 曹植嵇康 陶淵明 王羲之 謝靈運 韓愈李白 杜甫 李賀 白居易 李商隱杜牧 柳永 蘇軾 辛棄疾 陸游唐寅 徐渭 湯顯祖 孔尚任 蒲松齡曹雪芹 魯迅 金庸原文如下: 夢織香草忠魂升,聖哲逍遙望鯤鵬。
筆究天人通史鑒,曲挑鳳凰合琴箏。 洛水春潮寄思意,竹林絕響奏弦鳴。
先生門前垂五柳,天下墨香出蘭亭。 一石之才得一斗,八代之衰起文宗。
酒醉天地仙人降,淚泣千古史詩成。 瘦驢錦囊尋佳句,童子胡兒唱君聲。
無端錦瑟空垂淚,十里揚州醉春風。 楊柳岸邊曉風起,赤壁灘頭驚濤騰。
志在沙場撫寶劍,淚浸胡塵悲老翁 。 江南才子醉三笑,願為走狗拜青藤。
雙生牡丹自尋夢,一扇桃花祭國忠。 鬼狐唱詩成人性,石頭譜緣度前盟。
民族英魂化野草,論劍華山我為峰。
錦囊佳句
《李長吉小傳》:「(李賀)恆從小奚奴(奚,僕役),騎駏驉,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
釋譯:李賀外出常帶一小僕役,騎著駏驉(一種似騾的動物),背著一隻上代留下的破錦袋,遇到想出的詩句或心得,就寫下丟進口袋中。後遂把作詩也叫做「錦囊所得」。
李賀常騎著一頭跛腳的驢子,背著一個破舊的錦囊,出外尋找靈感。他的詩作想像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
詞目:錦囊佳句
拼音:jǐnnáng jiājù
解釋:指優美的文句。
用法:作賓語;指優美的文句
示例:
宋 陳瓘 《驀山溪》詞:「錦囊佳句,韻壓池塘草。」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詢其故,笑曰:『無師之作,願得知己堪師者敲成之耳。』余戲題其簽曰『錦囊佳句』,不知夭壽之機此已伏矣。」
明 楊慎 《升庵詩話·九字梅花詩》:「近觀 盧贊元 《酴醿花》詩雲:『……風流何事不入錦囊句,清和天氣直挽青陽回。』」
李賀錦囊藏詩的典故
錦囊詩草原文「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未嘗得題然後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書所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罪及喪日,率如此。」 [編輯本段]翻譯長吉每天都與他們一同出遊。從沒有先確立題目然後再寫詩,如同他人按照法式連綴成篇那樣,以符合作詩的規范為意。常常騎弱馬,跟隨一個小書童,背著古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寫下來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來,他的母親讓婢女取囊中所有,見所寫很多,就怨怒地說:「這個孩子要嘔出心肝才算完嗎?」說完就點燈,送上飯給長吉吃。長吉從婢女那裡取出書, 研墨拿紙補成完整的詩,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喪的日子全都如此。
李賀,字長吉。工詩,能苦吟疾書。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恆騎驢,背一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時已。」
文言文譯文
李賀,字長吉。擅長作詩,能艱苦吟詩快速寫書法。每天白天,外出和各位公子交遊,一直騎驢,背著一個破爛的錦囊。每逢有所感想,就寫下來投到囊中。到了傍晚回家,太夫人接過錦囊拿出(紙條),看見寫的很多。就說:「這個人要到把心嘔出來的時候才會停止。」嘔心瀝血四字由此得來。
每小句用一個典故軼事等指代一位文人才子 五柳先生,蘭亭序,才高八斗,文起八代之衰 陶淵明,王羲之,謝靈運,韓愈 全文如下 : 夢織香草忠魂升,聖哲逍遙望鯤鵬。
筆究天人通史鑒,曲挑鳳凰合琴箏。洛水春潮寄思意,竹林絕響奏弦鳴。
先生門前垂五柳,天下墨香出蘭亭。一石之才得一斗,八代之衰起文宗。
酒醉天地仙人降,淚泣千古史詩成。瘦驢錦囊尋佳句,童子胡兒唱君聲。
無端錦瑟空垂淚,十里揚州醉春風。楊柳岸邊曉風起,赤壁灘頭驚濤騰。
志在沙場撫寶劍,淚浸胡塵悲老翁。江南才子醉三笑,願為走狗拜青藤。
雙生牡丹自尋夢,一扇桃花祭國忠。鬼狐唱詩成人性,石頭譜緣度前盟。
民族英魂化野草,論劍華山我為峰。
屈原,莊周,司馬遷,司馬相如,曹植,嵇康,陶淵明,王羲之,謝靈運,韓愈,李白,杜甫,李賀,白居易,李商隱,杜牧,柳永,蘇軾,辛棄疾,陸游,唐伯虎,徐渭、湯顯祖,孔尚任,蒲松齡,曹雪芹,魯迅,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