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維吾爾族電影

維吾爾族電影

發布時間:2024-04-09 14:29:20

① 維吾爾族老電影

綠洲凱歌 (1959)
阿娜爾罕 (1962)
向導(1979)
艾里甫與賽乃姆 (1981)
幸福之歌 (1981)
姑娘墳 (1982)
熱娜的婚事 (1982)
不當演員的姑娘(1983)
邊鄉情 (1983)
冰山腳下 (1984)
故鄉的旋律 (1984)
奴爾尼莎 (1984)
親人 (1985)
神秘的駝隊 (1985)
魔鬼城之魂 (1986)
不平靜的鞏巴克 (1986)
天山歡歌 (1986)
孤女戀 (1986)
買買提外傳 (1987)
血濺加拉曼 (1988)
西部舞狂 (1988)
阿凡提二世 (1991)
阿曼尼莎罕 (1993)
浴血駝城 (1996)
阿娜的生日 (1996)
庫爾班大叔上北京 (2002)
吐魯番情歌 (2006)
買買提的2008(2008)
烏魯木齊的天空(2011)
生死羅布泊(2012)

② 新疆拍電影小兩口收養了很多小孩子是什麼電影

《真愛》 由天山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真愛》。影片根據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阿尼帕·阿力馬洪的事跡改編,講述了維吾爾族母親阿尼帕老人歷經千辛萬苦,用超越血脈、民族的人間真愛,在幾十年的時間里,撫養了6個民族的19個孩子的故事。 中文名 真愛

③ 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後感

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後感

《塔克拉瑪乾的鼓聲》影片由維吾爾族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執導,他的《真愛》曾在美國洛杉磯第13屆世界民族電影節上獲得過評委會最佳電影獎。以下是勵志網帶來的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後感(一)

4月16日下午,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摩研討會在北京市中國電影家協會舉行。來自中國電影家協會、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出版社等影視界的專家、學者們觀摩了該影片後,對影片的主題、風格、表現內容及思想藝術性等進行了廣泛深入地研討。大家一致認為,該影片立意高遠,思想深邃,藝術感染力強,把主旋律與文藝片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是一部具有豐富精神內涵的優秀電影,應當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和重視。

“我一直沉浸在劇情中,影片的藝術感染力很強。一個‘鼓’,一個‘舞’,用兩條線索講述故事,切入點非常好。如此重大的題材,通過小的切口,通過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表達出來,非常了不起。我們要抵制宗教極端思想,就需要用正能量去對沖,創作出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影片里的音樂非常打動人心,既宏大又細膩,既粗獷又婉約。下一步的重點工作應是加強各方的溝通、交流、安排,把這部優秀的作品宣傳好、推廣好、發行好。”中國電影出版社社長、《電影藝術》主編宋岱說。

“這部影片完美地將主旋律與文藝片、故事片結合起來,體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影片讓觀眾感受到了維吾爾族人民的勤勞質朴、善良熱情;‘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的奉獻與辛苦;宗教極端思想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正常生活的肆意踐踏與破壞;凸顯出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整部影片潤物細無聲,令人印象深刻。”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張宏說,“把這部影片推廣好,除了通過市場化運作外,也應該組織廣大內地幹部、群眾都來觀看。通過這部影片去了解美麗的新疆,了解一線工作同志的辛苦、奉獻與情懷。”

《中國藝術報》社長向雲駒表示,該影片劇情特別感人,“觀影過程中,淚水一直在我眼眶裡打轉,這是很難得的觀影體驗。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振奮士氣、鼓舞人心。這部作品對新疆的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貢獻不言而喻。很多人都非常關注新疆的發展,影片真實地反映了‘訪惠聚’駐村工作隊與宗教極端思想斗爭的情況。工作隊保護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順應民意,這一點揭示得非常深刻。影片抓住關鍵環節,展現了工作隊扭轉局面取得的重要成果,讓我們看到了新疆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

“我看完影片的感受是:‘鼓’與‘舞’深入人心,影片鼓舞人心。這部影片整個的基調、效果都讓人眼前一亮。影片盡顯新疆之美,有新疆的自然風光之美、風土人情之美,能激發、喚起大家熱愛新疆的美好感情和去新疆看看的願望。其次,影片真實再現了新疆‘訪惠聚’駐村工作的效果,影片中駐村工作隊的工作作風,對老百姓的真情實感,都值得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王一川說。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授鍾大豐認為,看到這樣少數民族題材的主旋律影片很振奮、很鼓舞。影片令人深思的地方在於,一直被作為文化象徵的打鼓、跳舞,怎麼就成了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的禁忌?我們怎麼能夠喚醒他們?這其實是一種探索。“通過影片可以看到,‘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帶給村民們的是新的思想觀念、新的`生活方式。這部影片很有啟發性,我看到的是一個認認真真做出來的精品。”

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後感(二)

4月17日,新疆題材主旋律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在人民大會堂首映。

該片故事發生在新疆的一個村子裡,這里原本是“鼓鄉”,鄉民們最擅長的就是打鼓、跳舞。但是因為受到宗教極端思想的侵蝕,村子裡再也沒有鼓聲,女孩子跳舞也被家長禁止。駐疆幹部下鄉支持農村建設,鄉親們才又慢慢有了歡聲笑語,從小喜歡跳舞的阿依古麗終於實現了她的舞蹈夢想,擅長打納格拉鼓的老人和小孩們也讓鼓聲再次響了起來。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在首映會上表示,影片生動呈現了新疆的風土人情和生活氣息,有機融入了納格拉鼓和民族舞蹈等民族元素,充滿了濃郁的藝術氣息。在新疆的社會穩定狀況日益受到關注,與宗教極端勢力斗爭愈加嚴峻的形勢下,影片的推出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古麗夏提-阿不都卡德爾表示,電影藝術再現了近年來新疆社會穩定、民生改善、民族團結、事業進步的生動現實,表現了新疆各族幹部群眾為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攜手並進的良好精神面貌和昂揚的鬥志。

該片編劇之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常委、天山電影製片廠廠長高黃剛說:“願這來自昆侖山腳下沙漠邊緣的鼓聲,傳遞出我們鏗鏘激昂的心情,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熱切追求。”

近幾年來,隨著新疆近30萬幹部先後深入全疆1萬多個農村、社區,開展“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駐村工作,天山南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變化。工作隊與各族群眾手牽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天山電影製片廠組織精乾的編劇團隊,深入多個有代表性的“訪惠聚”工作點,體驗生活,采訪采風,搜集了大量一手資料和感人素材,展開劇本創作,並將該影片作為重點項目進行拍攝。

影片由維吾爾族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執導,他的《真愛》曾在美國洛杉磯第13屆世界民族電影節上獲得過評委會最佳電影獎。

新疆題材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觀後感(三)

2017年4月17日,由我擔任編劇之一的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在北京舉行了首映式。當震撼的納格拉鼓聲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激盪的時候,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彷彿有千萬只鼓槌打在我心裡最柔軟的地方。

2015年10月,天山電影製片廠廠長高黃剛先生(也是本片的編劇之一)和我第一次談到“訪惠聚”駐村工作題材電影的創作時,我的心中一片茫然。“訪惠聚”駐村工作的體量實在是太龐大了——每年7萬名幹部,在新疆一萬多個鄉村、社區駐村工作,上千萬群眾直接從中受益。要把這個在新疆近幾年來影響最大、涉及面最廣、牽扯層面最多的政治工作,用電影的方式來表達,我感到老虎吃天,一籌莫展。

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先用最笨的辦法。我開始大量瀏覽“訪惠聚”駐村工作的各類新聞報道,文件資料,采訪曾經駐過村的幹部,試圖從中采擷到哪怕一個觸碰心靈的瞬間。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我突然在海量的報道里發現了一篇“鼓聲響起的地方”,激動不已的我立即撥通了高廠長的電話。多年擔任製片人、策劃人、出品人的高黃剛在電話那頭興奮不已,藝術直覺告訴他,這是塊上好的“籽料”!

2016年初,在和田仲冬的暖陽下,我和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也是本片的編劇之一)在南疆大地上展開了一次收獲頗豐的行走。整個采風是在滿滿的感慨和感動中度過的,故事太多,感受更多,一些場景到今天還不時地出現在我的腦海里,並在我的內心掀起波瀾。有好幾次,當我正在專注地采訪、認真地記錄時,接受采訪的駐村幹部早已淚流滿面了,毫無准備也根本沒有前兆。我的心靈被震撼了。究竟是什麼讓這些平日穩健內斂的幹部變得如此“脆弱”?

近一年的劇本創作過程是艱辛、痛苦與喜悅糅雜在一起的“胡辣湯”,現在每每回憶起來還是感慨萬分。編劇創作團隊之間的商榷、爭論、妥協,劇本人物重塑、結構大變、推倒重來,人物死而復生,生而復死,如今都歷歷在目。我們和劇中的人物談著戀愛,鬧著別扭,時而天各一方,時而合二為一,有時乾脆就是他們的“真身”。

在開機前的國慶節,我和高黃剛廠長36小時沒合眼,對劇本進行最後一次打磨定型。

2016年10月8日,在美麗的和田秋光中,電影《塔克拉瑪乾的鼓聲》終於開機了。作為跟組編劇,我投入到了近兩個月的拍攝工作中。天山電影製片廠的美術工作者把和田縣、於田縣的鄉村民居,打造成了農村維吾爾建築文化的“大觀園”;新疆一線維吾爾族演員和來自內地的著名演員們精誠合作,打成一片;導演團隊和攝影團隊默契聯動(均為影片《真愛》團隊),不斷創新鏡頭語言,不斷突破以往的光影敘事手法,亮點頻出;其他服化道、後勤安保部門,更是不分晝夜地辛勤勞作。

劇組克服南疆晝夜溫差大、轉場路途遙遠的困難,克服和田多日的沙塵,喀什突來的飛雪,在曙色未明的深秋黎明望著星星出發,在一身塵土滿身疲憊中再看著星星歸來……

現在,影片終於和觀眾見面了,我心裡的鼓也終於打響了。我愛這鼓聲,它給了我太多的美好回憶:在和田的一個清晨,我終於想出了劇本中一個一直沒有解決圓滿、影片開機後還在困擾我們的高潮處理方式,我立即和廠長、導演溝通,並達成共識——多日思想上的困擾和精神上的煎熬終於釋放了。中午,在距離喀拉喀什河渠首不遠的拍攝現場,一個沙土丘陵上,我倒在劇組服裝廂式貨車的車廂地板上,沉沉地睡去……

;

④ 電影阿依古麗是什麼意思

電影《阿依古麗》是講述了一個關於信仰、愛情和家族紛爭的故事。阿依古麗是一個美麗、獨立的維吾爾族女孩,她愛上了同樣是維吾爾族的歌手哈木。兩人深情相愛,但家族的紛爭和全民族信仰的沖突卻讓他們的愛情陷入了泥潭。電影的故事背景設置在新疆,反映了當地的文化以及族群之間的矛盾。同時,電影也表達了對於維吾爾族文化和信仰的尊重和探究。
電影《阿依古麗》通過一個愛情故事,表達了對於文化多樣性的尊重和包容的主題。它展現了維吾爾族獨特的文化和信仰,同時也揭示了因文化差異和族群沖突所帶來的痛苦和困境。通過阿依古麗和哈木的愛情故事,電影向觀眾傳遞了一個愛情和諧共生、文化交流互鑒、共同前進的信息。
電影《阿依古麗》透露出的啟示就是:尊重並理解不同的文化,擴寬自己的視野,增長社會經驗和文化素養。同時,電影也告訴我們,任何文化都不應該被貶低和否定,每一個文化都有獨特的魅力和價值。這個啟示對於國家的文化交流、民族團結以及人類文明的多樣化和交流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⑤ 一夢十七年電影原型

維吾爾族夫婦司迪克和比力克孜。《一夢十七年》是嚴高山導演以新疆南部地區的一對維吾爾族夫婦為原型創作的微電影。電影《一夢十七年》由:馬明陽王文傑吾守爾·賽來祖麗菲亞·熱西提主演,在庫爾勒開機。

⑥ 有一個新疆維吾爾族踢足球的電影叫啥

《買買提的2008》

《曼蘇爾的夢想》新疆足球微電影,維吾爾語

10:13

《曼蘇爾的夢想》新疆足球微電影,維吾爾語

閱讀全文

與維吾爾族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快速找到一部電影的看點 瀏覽:68
戰爭軍懺悔電影 瀏覽:82
現在的視頻播放器哪個電影比較全面 瀏覽:509
怎麼刪除來自mac的電影 瀏覽:970
美國電影排名前十票房 瀏覽:865
自己照片製作電影軟體下載 瀏覽:708
如何整理硬碟高清電影 瀏覽:921
有隻眼睛附體什麼電影 瀏覽:4
古裝微電影倫理 瀏覽:805
電影插曲追捕主題曲 瀏覽:827
神秘世界歷險記大電影1 瀏覽:676
4k資源電影 瀏覽:132
二戰電影戰爭與回想 瀏覽:388
電影五鼠鬧東京在哪裡拍攝 瀏覽:964
北京電影學院進修班真實經歷 瀏覽:686
免費看永無止境電影 瀏覽:462
兩把半圓刀是什麼電影 瀏覽:537
兩個哥斯拉的電影天堂 瀏覽:924
電影鬼胎手機免費看 瀏覽:744
愛情來的時候微電影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