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台灣宜蘭外海連續發生地震,當地是否有傷亡情況
台海有我們熟知的台灣海峽以及台灣整個地區經常會出現相關海域的地震,而地震的震級頻繁都會出現在4級5級左右,而地震震感非常的強烈,在當地的民眾會感覺到房屋的搖晃以及地殼的震動,不過幸好政府有相應的准備,在建設房屋的時候設計的還是比較的好,基本上碰到4級5級左右的地震,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基本上人員傷亡都比較的小。
台灣宜蘭外海連續發生地震,這是每年季節性會頻繁出現的地震,這主要是與台灣島由歐亞板塊,沖繩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引起的相應地震地理板塊處於交界處,所以說地震就頻繁出現在該海域周邊,台灣宜蘭海域發生的地震是每年的中旬下旬都會有相應發生地震的情況,震源等級一般是4級到6級左右,震源深度一般都不超過80千米,主要是正中離台灣島也就15~20公里左右的距離,所以在台北市地區震感就非常的強烈,嬴政也能夠感受很明顯,就連挨著該海域附近的福建廈門等都有明顯的感覺,所以請市民要提前做好相應的准備。
『貳』 4級颶風等於幾級台風
4級颶風等於17級超強台風,風力等級對照表如下:
0級、無風
1級、軟風
2級、輕風
3級、微風
4級、和風
5級、清風
6級、強風
7級、勁風(疾風)
8級、大風
9級、烈風
10級、狂風
11級、暴風
12級、台風(一級颶風)
13級、台風(一級颶風)
14級、強台風(二級颶風)
15級、強台風(三級颶風)
16級、超強台風(三級颶風)
17級、超強台風(四級颶風)
(2)台灣4級擴展閱讀:
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我國人民除了記載陰晴雨雪等天氣現象之外,也有了對風力大小的測定。唐朝初期還沒有發明測定風速的精確儀器,但那時已能根據風對物體征狀,計算出風的移動速度並訂出風力等級。
李淳風的《現象玩占》里就有這樣的記載:「動葉十里,鳴條百里,搖枝二百里,落葉三百里,折小枝四百里,折大枝五百里,走石千里,拔大根三千里。」這就是根據風對樹產生的作用來估計風的速度,「動葉十里」就是說樹葉微微飄動,風的速度就是日行十里;「鳴條」就是樹葉沙沙作響,這時的風速是日行百里。
另外,還根據樹的征狀定出來的一些風級,如《乙巳占》中所說,「一級動葉,二級鳴條,三級搖枝,四級墜葉,五級折小枝,六級折大枝,七級折木,飛沙石,八級拔大樹及根」。
這八級風,再加上「無風」、「和風」(風來時清涼,溫和,塵埃不起,叫和風)兩個級,可合十級。這些風的等級與國外傳入的等級相比較,相差不大。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風力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