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皺妓》完整版

電影《皺妓》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4-04-06 08:50:40

A. 10大經典勵志電影

很多人都問我說最經典的10大 勵志電影 都有哪些,下面我就為大家帶來10大經典勵志電影推薦,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10大經典勵志電影之:阿甘正傳

人生是否有固定的命運,還是時常出現偶然,又或者,二者同時在發生。

我們都像在風中飄著的羽毛,因為風,我們註定要飄盪,也因為風,我們不知道下一秒要飄到哪裡,那片羽毛是阿甘的人生,忽高忽低,忽疾馳忽盤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人的一生是一個又一個的 故事 組合,因為這些故事,我們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阿甘的一生。

「做愚蠢的事的人才叫愚蠢。」

他低能,IQ只有75,也是因為母親的努力,他從來都不被認為跟別的人不同,他奔跑,並因此擺脫了無法正常行動的雙腿,還拿到學位證書。或許有幸運的成分,但是人生本就是奔跑的過程,奔跑中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我們比阿甘正常,但又少了阿甘的單純。

阿甘答應布巴要跟他一塊捕蝦,布巴在戰爭中喪生,阿甘不但照顧了布巴的家人,信守承諾買了一條捕蝦船,當人們都懷疑這個傻瓜是否知道他做的傻事時,阿甘義正言辭的說「做愚蠢的是的人才愚蠢。」

「Run!Forest,just run!」

對於阿甘來說,復雜的事情或許都變得簡單。面對戰爭與死亡,珍妮告訴阿甘,一旦遇到麻煩,只要奔跑。阿甘 乒乓球 打得很出色,因為他記住「無論如何,你只要眼睛不離開乒乓球。」在阿甘跑遍美國的時候,采訪他的人們為他的奔跑賦予各種各樣的意義,為了和平,為了女性權力……,但是再阿甘看來,他只是想奔跑。

在那次戰爭中,阿甘救出了許多隊友,卻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布巴。他並不會像丹上尉那樣認為死亡是獲得榮譽的方式,參加戰爭就是為了國家犧牲在戰場上。阿甘把他變成一個無用的殘廢,與其說他厭惡阿甘,還不如說他厭惡沒有使生命走向既定軌跡的自己。但是丹上尉最終認為生命有既定軌跡,但是也有偶然。他感謝阿甘讓他能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

生命從開始到結束,是一個奔跑的過程,阿甘在奔跑的兩年(還是三年)中,偶爾遇到「shit」,但也看到過沙漠上美輪美奐的日出,山間清澈透亮的湖泊。這或許就是人生,有既定的軌跡,但」偶然」也時不常發生。

而這部片子之所以被看做經典,還因為它通過阿甘這條線,用幽默的方式敘述了美國歷史上重大的事件,濃縮了美國那一代人。

在影片中,總統競選,總統辭職,遇刺,中美建交,乒乓外交,美國登月,貓王。都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人們熟悉的人物和故事。

這部影片是商業與藝術的融合,是 文化 與生活的融合,所以經典。

10大經典勵志電影之:肖申克的救贖

監獄何嘗不是一種比喻呢? 何嘗不是比喻的我們的困難喝反對意見嘲笑誹謗呢不是習慣的束縛呢? 我的主人公卻只又一把勺子, 何能逃出監獄呢勺子逃出監獄你看見會否會心一笑。 但是他他確實是用的勺子逃出了監獄。 我們何嘗不是人人都有一把勺子, 確之用他吃飯僅此而已詳情見肖申克的救贖。

10大經典勵志電影之:天堂電影院

故事發生在西西里的一個小鎮,更確切的說,是圍繞著一個名叫「天堂」的電影院展開的。

電影中的一對忘年交,莫艾多和多多,也是因為電影而走到了一起。

多多的父親二戰中犧牲在了戰場,只剩下美麗的母親艱難的撫養著一兒一女,但多多的人生卻並不是灰色的,那裡充滿了電影的光色,或者,是因為只有在電影中才可以名正言順的沉浸於別人的生活,忘卻現實的憂愁吧。莫艾多是這個小鎮上唯一的放映師,是他把一部部電影帶給了小鎮的居民,讓大家可以接觸到外面的世界,感受時代的發展。整部電影沒有費力刻畫時代,卻讓觀眾從一家小小的影院體會到電影的發展,社會的發展。真正做到了以小見大。

多多對電影的熱愛是執著的,他是因電影而生的。多多總是私自收集一些廢棄的底片,總是賴在影院,纏著莫艾多,偷偷擺弄放映設備,就是想要更加接近電影。甚至把媽媽交給他買牛奶的錢也買了電影票,而當媽媽責難他時,莫艾多出面解圍,一個善意的小謊言,透出了他的善良與對多多的關愛。莫艾多不願多多學放映,是覺得這是一份限制人生的差事,他想要多多有更廣闊的發展。

精靈鬼多多通過幫助莫艾多考試作弊贏得了學習放映的機會,影片這一段的展現很有藝術性,輕松而溫馨,活靈活現的展現出一老一少的可愛,小多多的「狡詐」,莫艾多的「無奈」,淋漓盡致。

然而,真正讓多多獲得這份職業的,卻是一個意外。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電影,老少爺兒倆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鏡頭對准窗子的玻璃,再折射到影院外的白牆上,當人們歡呼於電影的精彩時,爺兒倆滿足的相視一笑,讓人欣慰。多多也奔出去欣賞這露天電影。但這時,不幸卻發生了,放映機起火了,看到白牆上的圖像消失,放映室的滾滾濃煙時,影院外的人們四散逃離,卻沒有想到莫艾多還置身火海,令人憤慨。這時,多多卻逆著人流,向影院回奔,不停的沖撞,摔倒,體現了他的焦急,他弱小的身軀與逃散的人群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正是這個淘氣的,瘦小的多多,奮不顧身的將莫艾多從二樓的放映室拖了出來。

火災過後,小鎮唯一的影院也被燒毀了,不過,一個中獎的當地人卻把獎金拿來修建了一個更加氣派輝煌的新天堂電影院,而多多由於是除莫艾多以外唯一會放電影的人而成為了放映師。因火災失明的莫艾多還是依然光顧放映室,來找他的莫逆之交,平淡的日子在不斷更換的電影海報中匆匆逝去。

轉眼多多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他在無意的拍攝中看到了美麗的女孩兒,並一見鍾情。他的堅持不懈打動了女孩兒,兩個人度過了一個天堂般的暑假。然而好景不長,女孩兒的父母極力要拆散他們,一定要讓女孩兒到別的地方去念書。臨行前夜,女孩兒偷偷來放映室找多多,而此時多多也按捺不住奔向了女孩兒家,只留下莫艾多幫忙守著放映室。就這樣,緣分失之交臂,他們再未相見。

與此同時,多多收到了入伍通知,無奈的來到部隊,日子就在每天不停的給女孩兒寫信收退信中度過,本來以為父親參軍可以免兵役的多多,在焦急的等待中度過了一年的歲月。再次回到小鎮,讓他有種物是人非的落寞。在莫艾多的勸說下,多多決定到外面去闖世界,莫艾多最後的叮囑就是「不要想起我,不要想起這里,不要回來」。

多多一走就是三十年,當年青澀的毛頭小子已經變為成熟的著名導演,是為了參加莫艾多的葬禮才重回故里,故地重遊的多多內心無限感慨,昔時的畫面不斷上演。門庭若市的影院已經廢棄,望著蕭索的影院,縈繞著塵封的記憶,雖然沒有言語,卻令人感到歲月流逝的無奈。

而就在小鎮上,多多邂逅了初戀情人的女兒,早已嫁為人婦的當年的女孩兒,依然深愛著多多。依然是在多多的堅持下,兩人得以再次見面,三十年的時光彷彿被剪掉的底片,回到離別的日子,才發現命運的無奈,莫艾多隱瞞了女孩兒找過多多的事實,而多多也未曾看到女孩兒留下的字條。當多多在三十年後從那堆發黃的放映清單中找到女孩兒當年留下的筆跡時,該是怎樣的心情呢。多多又能否體會到莫艾多的良苦用心呢,他不要多多再重復他的人生,活的沒有自我,以為小鎮就是世界,他要多多去看去闖,建立自己的事業與輝煌,他的願望實現了。莫艾多幫助多多選擇了犧牲愛情投身事業,只是,多多是否快樂呢?他身邊總有不同的女人,卻一直沒有結婚,是對小鎮生活的祭奠,還是對初戀情人的難忘,無從得曉,但生活畢竟不是電影,剪掉底片就可以當作未發生,終於,還是順從了命運與時間,兩個有情人終不能逃過三十年的現實,回到了各自的生活。

莫艾多一直保留了一份送給多多的禮物,使得整個電影有個夢幻的結尾。天堂電影院原來的主人是當地的神父,微有些古板,在每個新電影上映前,神父都要先審一下,一旦遇到有旖旎曖昧的鏡頭,就馬上搖鈴,莫艾多就在相應的底片上做標記,剪輯後才放映。當人們看到即將開始的親吻鏡頭時,總是凝神屏氣,然後銀屏畫面迅速跳過,伴隨突兀跳轉畫面的是大家的統一噓聲。直到新天堂電影院易主,才保留了親密畫面,以及神父無奈的搖頭。而當三十年後的多多把莫艾多給他的禮物帶回羅馬,在黑暗的預映室,獨自觀看著所有的那些重新粘合的剪切鏡頭,一遍一遍,看到的是三十年的過往,逝去的青春與愛情,就在這一個個的接吻的瞬間中流過了,莫艾多終於實現了自己把剪切底片全部送給多多的諾言,這是記載了多多人生的底片,多多的眼中迷漫了璀璨的淚霧……

除此之外,影片還通過表現一群小鎮居民兼影迷的生活狀態來訴說時代的保留與發展,把廣場作為自己財產的拾荒者,總是在影片途中睡著的大鬍子,能把電影台詞倒背如流的骨灰級粉絲,喜歡坐在二樓第一排向下吐痰的小市民……彷彿多年從未曾改變,但是漸漸的頭發斑白了,皺紋浮面了,就連總在電影放映時分親昵的一對兒也有了自己的結晶,只有那拾荒者依然理直氣壯,只有那妓女目光依然撲朔迷離。只有多多的母親,依然在每個晚上留一道門,為了多多能夠隨時找到回家的路。

這是一部為紀念電影百年的而生的作品,細膩的筆觸,流動的畫面,真摯的表演,讓人感受到了亞平寧半島的暖風。一個電影院,一個電影人,道盡了百年電影的發展。

電影是濃縮的人生,人生是永不落幕的電影……

10大經典勵志電影之:放牛班的春天

這是一部洋溢著愛與尊重,伴隨著樂符的流淌演繹著的故事。這里有調皮搗蛋的可愛孩子們,有其貌不揚充滿愛心的禿頭學監,有嚴厲不近人情的校長……在音樂聲中,放牛班的孩子們迎來了他們的春天,徹底走出了「池塘之底」。

這個春天的到來是建立在愛與尊重之上的,因為,「愛與尊重是人格得以完整健全的特別需要的元素。」

首先,我們來看這位德育工作者克萊蒙特的素質結構。他是一位積極樂觀、學高身正、才華橫溢的德育工作者。

老師離去時收到了孩子們寫滿祝福話語的紙飛機(高牆窗口被禁錮的孩子們搖動雙手,擲出紙飛機,這是動人的一幕),這說明老師是完全被學生接受並且受愛戴的,足以證明他美麗的心靈世界對於學生的影響是何其大。他雖然平淡度過餘生,卻留下了一個健全人格的生命光輝。

其次,影片中處處反映出了克萊蒙特是一位善於利用 教育 規律的良師。

面對學生因惡作劇而使一位學監受傷,他善意地引導學生承認錯誤並以他的行動去照顧關心受傷的學監,這說明他善於利用疏導原則。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以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積極向上。

面對學生偷取他的樂譜,他為他的學生們隱瞞了真相,使他們免於受罰做苦力的命運。這體現了他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的一面。如果沒有對他學生的信任,是不可能有這樣的表現的。

面對學生唱著損他的歌曲,他並沒有介意歌詞的內容,反而告訴這位學生哪個音符不到位。可見,他很好地發揚了積極的因素,克服了消極的因素。也因此,使他萌發了組建合唱團的意願。而音樂,正是凈化心靈的靈丹妙葯,為放牛班迎接春天打下了基礎。

利用合唱團可以開展很好的集體教育。因為合唱團是集體性的,藉助音樂與歌曲的媒介,孩子們被很有秩序地集中在一起,專心投入地歌唱,而不是散亂無所事事。這樣,正可以避免許多意外的發生,也可以在美育中陶冶情操,從而影響他們的道德素養。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利用了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的原則。練習 唱歌 的時候,他根據每位學生不同的嗓音的特點,讓他們在適合的音部歌唱;對於歌唱的准確性,他嚴格要求,不容許有任何雜質。當然,他還尊重學生的選擇,有一位小朋友不願意說話唱歌,他就讓他在一邊充當指揮。

就個別教育而言,最典型的就是他發現了一匹音樂界的「千里馬」。對於這個 傳說 有著「天使臉蛋,魔鬼心腸」的學生,他沒有對他抱以太大的戒心,而是通過與他母親的溝通以及對他才華的發掘,讓他成為合唱團中脫穎而出的「新星」,使這位學生最終走上了音樂之路,並如願成為著名的音樂家,這也間接實現了學監平生的夢想。以上兩點都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再次,影片中的反面事例校長則很好地與克萊蒙特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了愛與尊重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

校長表現出可憎的專制獨裁和暴力傾向,他的武斷與暴力,加深了仇恨,挨打男孩的復仇火焰熊熊燃燒,告訴我們:這就是暴政的可怕後果。克萊蒙特的寬容、善意和愛的教育方式彷彿是一根芒刺,讓校長無法忍受,因為從克萊蒙特這面鏡子校長反照出自己的醜陋和失敗。

由此可見,老師的愛與尊重是對學生進行良好道德教育的前提,也是手段,而使學生的心靈充滿愛與尊重是目的。所以,放牛班的春天收獲的正是愛與尊重。

余論

每一位學生都是可塑的,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潛藏著愛,只是,有些人顯現得早些,有些人顯現得晚些。因此,需要我們老師用我們心靈最深處的愛去感化激發這些潛藏著的愛的種子。愛每一位學生,是老師最基本的職責。

10大經典勵志電影之:克萊默夫婦

好的劇本,好的演員,我向來偏愛的法庭戲,家庭倫理戲,統統集合在一個片子里,這個片子就是《克萊默夫婦》。我面對這樣的電影,看一遍兩遍根本無法客觀,因為實在太易入戲。

整個片子的手法很規矩,唯一感覺到有一點「特殊」的是結尾,與很多國內的家庭題材影片不同,最後一個鏡頭是女人進了電梯准備上樓見孩子,一道電梯門把夫妻兩人隔開,影片結束。用一句很俗的話來形容:簡潔而意味深長。想到國內的一些所謂的溫情片,總是把故事講得圓滿至極,甚至還要狗尾續貂地加上孩子長大以後的內容(《暖春》、《父子》等等),總覺得只有這樣才是電影,才是講故事,才是編劇,才是有拓展。看人家好萊塢,30年前就做到了你再過幾十年也未必能領悟到其中奧妙的事情。

有一種演員可以達到一個境界——如果一個片子不是他演的,這個片子也就不存在了。達斯汀霍夫曼之於《克萊默夫婦》就是這個境界。小孩子是天生的演員,演得好不足為奇,一個大人能演成這個樣子,這個影帝真不是蓋的。至於大家從《克萊默夫婦》就是開始吹捧一直吹捧到《穿prada的女魔頭》的梅麗爾斯特里普,我覺得表現很一般,也許是《法國中尉的女人》中莎拉的角色過於深入人心,看她其他的角色總帶著莎拉的影子,所以很期待學校的FTP傳《穿prada的女魔頭》,看了之後將會更加客觀地評論她的演技。

10大經典勵志電影之:奔騰年代

今天晚上我一夜沒睡,不知是什麼動力讓我在看完《肖申克的救贖》後又看了《奔騰年代》。也許是。。看完兩部影片我的確獲益匪淺。

影片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正處於經濟蕭條期,故事中的三位主人公也正經歷著自己的低谷,農場主Charles Howard靠銷售汽車發家,在蕭條期不僅經濟上受打擊,年幼的兒子因車禍去世,妻子也離他而去;資生馴馬師Tom Smith對馬匹和 賽馬 運動有著極深的見解,但個性孤僻不為人所識;家道中落的小夥子Red Pollard被迫早早地離家討生活,始終為生計奔波,懷揣天生的騎馬才能卻得不到施展的機會;Seabiscuit是一匹有著優良的血統,但因為早年受傷和調教不當而被認為是廢物的賽馬。看到這里,或許很多觀眾會關掉 顯示器 或離開影院,因為故事的氣氛太凝重和沉悶了,看電影原本就是為了娛樂和放鬆自己,何必再經歷比現實生活更郁悶的事情呢?但這部電影也如同生活中的一些成功的美好經歷——你付出了努力,歷經了整個過程,最終獲益匪淺;看完整部電影就會給你豁然開朗、身心放鬆的良好感覺。

三個人通過這匹Seabiscuit相識,而且他們都意識到了Seabiscuit的潛質和未來,為了實現讓Seabiscuit成為冠軍賽馬的夢想走到了一起。三個人靠著自己的處世原則和價值觀打造著這一夢想:農場主Charles Howard在進行汽車銷售和推廣賽馬比賽的時候常說一句話:This is not the finish line,my friends,this is the start of the race.The future is the finish line.他常用這句話鼓勵大家一切向前看,為了將來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可以。馴馬師Tom Smith是三人中最為沉穩,也是最具平常心的人。他最先發現了Seabiscuit和騎師Red Pollard的潛質和才能,他的 經典台詞 是:You don't throw a whole life away just because he's banged up a little。片中Seabiscuit和騎師Red Pollard都受過傷,都有著自身的缺陷和不足,Tom卻並未因此放棄他們,最終他們取得了成功,另行家們都跌破眼鏡。Tom的成功告訴我們不要去放大事情的困難或人的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否則人才和機遇都將離你而去,因為你根本沒有給他們任何的機會停留。

騎師Red Pollard是一個具有意志力堅強並高調的人,即使在人生最低谷時,也不放棄自己的理想。評價他最好的一句台詞是Sometimes,when the little guy he doesn't know he's a little guy,he can do great big things。

三人和Seabiscuit組成了優秀的團隊,但故事中的情節並非一帆風順。在獲得了初期的勝利後,騎師Red Pollard意外受傷,醫生告誡其不能再賽馬;之後,另一名騎師進入團隊,經過磨合後,將Seabiscuit帶入了職業生涯的高峰;好景不長,Seabiscuit因早年的傷勢損傷了韌帶同騎師Red Pollard一樣被認定不能再參加比賽,整個團隊的目標不復存在;然後影片的最後在騎師Red Pollard悉心調教下,Seabiscuit東山再起,再度登上冠軍寶座。

傳奇展現給我們的不僅是傳奇色彩的故事和經歷本身,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成功的秘訣和其中蘊藏的道理:一個人或一個團隊如要取得成功,必須允許和包容錯誤以及不足,將發生的一切無論好壞都作為一段寶貴的經歷,處於低谷時別放棄希望。若在郁悶萬分時,自己無法解脫,就請看一下這部影片吧,會帶給你不小的收獲的。

記住!表面上是弱者,但決不代表他是真正的弱者,弱者你的心中!

10大經典勵志電影之:美麗心靈

很難想像我竟然一直拒絕看這么優秀的一部片子。

可能是片名讓我覺得這是一部爛俗的文藝片吧。

故事講得很好,演員演得更棒。

我的問題是,納什是怎麼能夠栩栩如生的看到那些幻覺人物的?

甚至構造出那麼多合情合理的細節?

要知道,一個沒有離開過家鄉的非洲土人,應該沒法想像紐約的高樓大廈。同理,那些輻射密碼,宿醉的同宿舍人,都是怎麼回事呢?

還是說,精神分裂的情況下,就能憑空想像出一切的一切?

最後,不得不承認,有些天才,的確行為很像怪人,不為常人理解。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挺好。

10大經典勵志電影之:死亡詩社

在中央台看到這部電影的推薦於是下午找出來看.開始時以為只是一個很平淡的電影.其實從開始到結束也真的是很平淡.但平淡中電影里的老師,學生卻時時的激起我們對少年時經歷的回憶.對青春對生命自由的啟示.我們有多久沒有按自己的想法去活.有多久沒有及時享樂.或許你可以說你在及時享樂.而這種及時享樂只是我們放縱身體,放縱肉慾,試問一下.我們的靈魂真的在享樂嗎?我們這一天過得快樂嗎?

關於詩,好像從復員後,我再也沒認真的去拿起筆去寫詩.那個喜歡坐在樹下抱著白色 筆記本 ,望著天空,傾聽生命流動的少年。用短短的文字記錄他對生命對生活的理解.現在回想起來,一切好像是電影里的一幕.不在發生在自己的生活里.

也曾試圖靜下心來去寫一些東西.然後,那時的激情,被現實生活打磨掉的理想.讓寫出來的東西都變了味道,有太多的東西滲入在裡面.它變得華美,它的靈魂不在真實.讀起來雖然依然能說出生命的一些真諦.然後,卻不在觸動自己的內心.不是真實的.有太多虛假的東西.朋友說,有時我活的很假,確實是.謊言,流言,放縱.這是在少年後,最常出現在目前生活里的詞.還有多少激情與理想我們在堅持?我們自己也不知道..

一直很憎恨那些束縛人思想的人,然而太多,以至於形成了風氣,沒有辦法改變的,你想成就自己的事業,想追求自己的生活,好的,在你沒有被世俗或是成見逼瘋前,抓緊時間,你的時間不多了!

10大經典勵志電影之:洛奇

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是孤獨和懦弱的,一旦遇到不如意,便可能會產生否定自己的念頭,所以大部分人需要看卡耐基梅隆的書,去聽成功學講座這個世界上最不靠譜的事情。

我覺得,勵志是一個很簡單的東西,它是你對自身的認識和超越,如果了解自己都需要別人來幫忙,那即便你「成功」了,又有何意義呢?

人生無所謂成功與否,對於短暫的生命,無論怎樣輝煌或者怎樣虛度都沒什麼實質的差別,關鍵在於你用心體驗了生命的全部沒有,而不是成功的體驗或者失敗的體驗,體驗本身就是美麗的。

洛奇是所謂勵志片的經典,沒有什麼電影比它能在超越世俗功利理念上更讓人熱血沸騰的了,其實,影片結尾經歷15個回合的摧殘仍然站立在拳台上的洛奇早已是人們心中的勝利者,導演完全沒必要畫蛇添足般指出幾個裁判對點數判罰出現爭議,即3個裁判有2個支持衛冕拳王,1個支持洛奇,哪怕就是3:0判罰拳王獲勝,哪怕30:0,都無礙於洛奇挑戰自身的成功,2:1之類的爭議是瑕疵,一個三流 拳擊 手經過短短五個月的魔鬼訓練,就有點數擊敗拳王的可能,那麼這個世界,成功實在太簡單了,我不喜歡這樣的成功,虛偽。

最後,我雖然喜歡洛奇1-6的一系列,喜歡史泰龍的表演,喜歡里邊激盪人心的音樂,然而我不得不說,如果洛奇只拍第一部,那它無疑可以得到滿分10分,而出了洛奇系列之後,洛奇1隻能給9分。

10大經典勵志電影之:當幸福來敲門

自從第一次看到《當幸福來臨時》,被裡面的主人公感動後,我就下定決心,永遠保存這部影片,在日後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拿出來看看,讓影片里的主人公來激勵我,勇敢面對挫折,克服困難。

昨天第三次看了這不影片,因為最近不太順利。

連日來的種種,讓自己想得太多,當走在大街上,看似每個人都過得比你幸福,好像你被社會拋棄了似的,其實不是,我知道是自己的原因,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在證券交易所門口時所看所想的一樣。

有時候在想,如果你遭遇到他的那種困難,你是否會像他那樣依然自信、堅強?是否會像他那樣為自己的信念不懈努力?是否會像他那樣不知「幸福」是何物時還依然追求自己的「幸福」?

想一想周圍的朋友、曾經的同事,你現在簡直是一塌糊塗,可這些都是你自找的,沒有人要求你、強制你這么做,既然選擇了,就要努力去實現,給自己找借口只會讓自己更難做。

現在自己遇到了點挫折就這么低迷,想一想取得成功的人,他們遇到的挫折、困難比你大得多,你有什麼理由退縮?人生中擁有壓力才是財富,享受壓力才能成功。理想對於容易退縮的人來說是夢想,對於堅持追求的人來說是目標。把夢想變成目標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在乎能力,在乎 方法 ,更在乎意志!

也許選擇得不完全正確,但是過去、現在的種種閱歷以及因此所擁有的智慧、心態、價值觀等決定了你不能超越現在去決定將來,只能以現在的決定去計劃將來。一個朋友說,只要有「選擇」就會「後悔」,只是後悔多少和時間早晚之分,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希望是後悔很少。

與其拿很多事情來壓自己,倒不如放鬆心態投入地去做,做事中只有保持樂觀的心態事情才容易成功,對自己的選擇都不確定的人,怎麼能把事情做好呢?

看了「10大經典勵志電影」的人還看了:

1. 十大經典勵志電影:必看的勵志電影

2. 人生必看的25部勵志電影

3. 人生必看的十大經典勵志電影

4. 成功者必看十大勵志電影

5. 斯皮爾伯格的十大經典電影

6. 男人必看的十大勵志電影

B. 【張國榮】的所有電影

1978年:《紅樓春上春》《狗咬狗骨》
1980年:《喝彩》
1981年:《失業生》
1982年:《檸檬可樂》《沖擊21》《烈火青春》(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楊過與小龍女》
1983年:《鼓手》《第一次》
1984年:《緣分》《聖誕快樂》《三文治》
1985年:《龍鳳智多星》《為你鍾情》《求愛反斗星》
1986年:《偶然》《英雄本色》
1987年:《英雄本色II》(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倩女幽魂》。
1988年:《胭脂扣》(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殺之戀》。
1989年:《新最佳拍檔》《倩女幽魂II》
1990年:《阿飛正傳》(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二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縱橫四海》《豪門夜宴》
1992年:《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家有喜事》。
1993年:《霸王別姬》(第四十六屆法國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日本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男主角獎、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花田喜事》《東成西就》《白發魔女傳》《白發魔女傳II》
1994年:《大富之家》《金枝玉葉》(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錦綉前程》《東邪西毒》(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記得香蕉成熟時之初戀情人》
1995年:《夜半歌聲》(兼任執行監制)《金玉滿堂》
1996年:《金枝玉葉II》(兼任聯合導演)《色情男女》(兼任客串導演)(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大三元》、《風月》(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7年:《春光乍泄》(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九七家有喜事》
1998年:《九星報喜》、《紅色戀人》《安娜瑪德蓮娜》;受邀擔任柏林國際影展評委。
1999年:《流星語》(兼任聯合出品人)《星月童話》《布宜諾斯艾利斯零度》(《攝氏零度之春光再現》)
2000年:《槍王》(第三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戀戰沖繩》《煙飛煙滅》(兼任導演、編劇、剪輯)
2002年:《異度空間》(第三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最佳男演員獎)
2004年:獲得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演藝光輝永恆大獎」

C. 誰有看後特別感動的愛情電影

1《布拉格之戀》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1988)
中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台譯:布拉格之春 港譯:布拉格之戀 其它:沉重浮生
大陸選擇了書本的譯名,港台就意譯了。
但做為電影名,港譯的《布拉格之戀》比《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和《布拉格之春》好一點,但燁只是一點而已。而那個《沉重浮生》就不用拿來比了,也不知是那個讀死書的人翻譯的,丟人現眼。

根據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改編的電影。小說在大陸比電影名氣大得多。其實,昆德拉的存在可以看成是對心煩氣燥的中國文人的安慰,因為昆德拉寫那麼多好小說都不得諾貝爾文學獎,中國文人實在沒必要罵爹罵娘。

好看的電影不少,能讓你思考的電影確實不多,我看了之後思考的是:我的生命能否承受對方的輕浮?而如果我喜歡的人承受得起我的輕浮,我是否還會喜歡她?
看破了這兩個問題就大概不會為情自殺了。我想。

評分:★★★★☆

2《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
其他譯名:羅馬假期 / 金枝玉葉
不知道只有《金枝玉葉》一個譯名我還會不會看。有的人就是喜歡把好東西生生弄成老土才舒服的。我們中國人就不要說了,義大利人是絕對不會用這個譯名,時到今日,義大利旅遊業還以此片大打招牌呢。

故事簡直是天下男人的夢想,看看奧黛麗•赫本的條件就明白了:年輕、貌美、溫柔、體貼、純潔天真、有錢沒男朋友……
當然,如果真的有女人在徵婚時把這幾個條件寫上,我是不會理睬的。在我意識里這是童話來的,根本不可能存在,我怎麼會相信!羅嗦點說,現實生活中,徵婚的女人不少是宣稱自己是富婆的,所謂富婆,暗藏的意思就是——她不一定富但她一定是婆,明顯不適合我這種年輕未婚男子。更何況奧黛麗•赫本還是一位公主。也想到,哪位公主登報徵婚,那個國家也丟完面了。

而當年奧戴麗•赫本就這樣走在羅馬的街頭,而我就趴在床頭,一動不動的看完……

評分:★★★★

3《卡薩布蘭卡》 Casablanca (1942)
導演為一部電影起名是有他用意和考慮的,通常就直譯過來就行。如果直譯無法理解,或者意譯好過直譯,才應該考慮意譯。而《北非諜影》是不必出現的。

IMDB排名中入前十的愛情片。
對於英格麗•褒曼來說此片讓她聞名於世,
對於我來說,我要看了此片才敢談愛情片。

評分:★★★☆

4《巴黎最後的探戈》 Ultimo tango a Parigi (1972)
蠻浪漫的一個片名。還沒見有其他譯名。

貝納多•貝托魯奇拍的這部文藝片我印象不是怎麼好。再說了,那個角色用馬龍•白蘭度來演也是浪費。殺雞焉用牛刀。

評分:★★☆

5《旺角卡門》 Wong gok ka moon (1988)
是不是文藝片大家,有時候看他起的電影名夠不夠水平就知道。
這部電影有幾個英譯名:As Tears Go By \Carmen of the Streets\Mongkok Carmen (literal English title)\Rexie Naner\Wang jiao ka men (China: Mandarin title)
如果要捉一個出來坐首位,非「As Tears Go By」(當眼淚經過)莫屬。

看網上一些人的文章,很多人不明白王家衛這部仇殺打鬥黑色成分明顯的電影一點卡門影子都沒有,為什麼起名為《旺角卡門》,知道歌劇《卡門》結局的大概就不難理解了。
此片對很多人來說很重要,王家衛、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都在此片中得到了肯定。張曼玉後來甚至說從這里學會了怎樣演戲。可能吧,但我更欣賞裡面張學友萬梓良的表演。一個字:像。

評分:★★★☆

上面幾部電影都涉及地名。
實際說,談戀愛是看地方的,點幾個不適合談戀愛的地方:公廁、菜市、垃圾場,這些地方都是是愛情的未開荒地。很有潛質。

6《春光乍泄》 Cheun gwong tsa sit (1997)
英譯名有:Happy Together(快樂的在一起)。中文名傳神,英譯名達意。不錯。

我不理解,不代表她不是愛情。比如男人愛上男人。
我理解,也不代表她就是愛情。比如美女愛上老頭。

評分:★★★☆

7藍宇 Lan yu (2001)譯名沒什麼好談的,會拼音的都能翻譯。

同性戀的關錦鵬拍起同性戀題材的片更細膩些。但同時關錦鵬也是大膽的,請了胡軍和劉燁兩位大陸演員來演,卻根本沒考慮大陸市場,直接在港台開買。關錦鵬等人的考慮讓胡軍和劉燁的表演和地位可不止上一個台階。
01年我不清不楚中租了這部電影來看,後來給我蠻多意外的,首先我沒想到它是一部同性戀電影;接著我沒想到他把拍同性戀得那麼好看動人;然後我沒有想到原小說的作者是個女的。
裡面打撞球那裡等地方表演過於生硬,和關錦鵬對電影要求細致是不符的。

評分:★★★☆

8人鬼情未了 Ghost (1990)
港譯:人鬼情未了 / 台譯:第六感生死戀 / 其他:幽靈
香港譯成人鬼情未了,雖然俗還算規矩,台灣的翻譯不但爛還爛得沒文化,村氣十足,倒足胃口。「幽靈」雖然有直譯味道,但也是低水平。

除了香港的鬼片外,這部是我看那麼多鬼片唯一不以嚇人為目的的。

評分:★★★

電影史上,
愛情電影的發展過程大概是先拍男人和女人的愛情,然後開始嘗試拍攝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的愛情,然後又嘗試了人和神仙,人和鬼,甚至人和外星人的愛情,慢慢的又演變到人和動物的愛情……簡寫起來就是:男女、男男、女女、人神、人鬼、人畜、人獸……

9《美人魚》Splash (1984)

當然就是人和魚的愛情故事了。
湯姆•漢克斯的成名作。一般般。差的還有香港那部《人魚傳說》(此電影還有一個名字叫《第六感奇緣之人魚傳說》,根據之前習慣,我甚至懷疑是台灣再翻譯的。)日本也有一部人和魚的,但沒看過。

評分:★★☆

10森林泰山 George of the Jungle (1997)
至野一族 / 叢林王喬治 / 森林王子
好壞分明,「森林泰山」為好,「至野一族」為差。只是我不知道哪個是港譯、台譯、大陸譯沒辦法指名道姓罷了。

又一部半人半物的愛情片。不過挺好看的。
裡面的泰山就是我心目中的男人味了。

評分:★★★

11《天使愛美麗》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Le (2001)
英文:Amelie from Montmartre / 港譯:天使愛美麗 / 台譯: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 其他:艾蜜莉/ 阿梅麗的奇妙命運
差別不是很大。只是港譯玩了文字,更得我心。把其中一個英譯名Amelie from Montmartre再翻譯過來是「來自蒙瑪特的艾蜜莉」,看似平淡其實也很好玩,因為流傳著那麼一個說法——「在巴黎最浪漫的事莫過於和一個蒙瑪特女子談一場戀愛。」

奇怪的艾蜜莉,奇怪的電影。喜歡的人一點不奇怪。

評分:★★★★

12法國中尉的女人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81)

和大陸很多片子一樣,獲獎眾多;和大陸很多片子不一樣,得的獎含金量很重,而且實至名歸。
名著改編的電影有時候很不討好,特別是那些看過原著的人,而導演在此多加了一條副線,交錯而行,更富戲味。
提及一下,原著是多結局的小說,這在小說上並不多見,而導演們只選了一個。

評分:★★★★

13《泰坦尼克號》 Titanic (1997)
港譯:鐵達尼號 / 其他:泰坦尼克號
都是直譯,事關地方語言習慣,說不上誰好誰壞

票房高得讓人吃驚的愛情片。全球18億美元,7年了一直沒人破得了,還來還得等上一段時間。導演卡梅隆告訴大家他是「世界之王」。
當年實在是瘋狂,人們已經不知道是去看那條船還是那對男女了。

我呆在家裡,看三張碟的盜版。感覺還是良好。

評分:★★★☆

14海上花 Hai shang hua (1998)
英譯名是Flowers of Shanghai(上海的花),譯得勉強。我想起那副上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侯孝賢還原了當年上海風月場所的情景,在我看來演員表演還是過於文氣,少了幾分淫褻。雖然是表現的是文人墨客,可還是不足的。
那嫖客妓女微妙關系倒處理的繪聲繪色像模像樣。
當我警告那些色心浮動的人,不要以為是描寫妓女的片就買來看,這不是拍給色狼看的電影。
有梁朝偉、劉嘉玲、李嘉欣在豈是狼戲!

評分:★★☆

15時光倒流七十年 Somewhere in Time (1980)
有感覺的一個翻譯,比另外一個「似曾相識」好上幾倍。

因為有盼望,我們常幻想去到未來;因為沒得到愛情,我們常渴望時光倒流。

我沒想過時光倒流70年會是怎樣。70年前,我父母還未出生呢。
可以的話,我願意回到10年前。今年是公元2004年。

評分:★★★☆

16《我的野蠻女友》My Sassy Girl 2001年
港譯:我的野蠻女友 / 台譯:獵奇女友 / 大陸:我的淘氣女友
記得某人說過:詞語只有一個是最好的,沒有一樣好的。一個單詞「Sassy」竟然讓兩岸三地手忙腳亂起來。本來大陸的翻譯「我的淘氣女友」是差勁的,但台灣翻譯的「獵奇女友」出現,倒顯得大陸的翻譯原來不差。說實在話,我如果是台灣那位翻譯的老師,我不跳起來一巴打過去不解氣,再好的電影配上這個難聽的譯名也挺不直腰板。要想不挨罵也行,等有人把「Sassy」取譯「厚臉皮」成名「我的厚臉皮女友」就不論不到你了。

我承認我無聊,但一部電影能得我一個月看三四次,非好片不可。
從此韓國電影走入我視線。
去查查電影名字有關《我的……》、《野蠻……》、《……女友》的影片有多少,你就知道一部作品成功會有多少不要臉的跟風。
不少女孩看了電影也想學裡面的性格,但學而不像,傻傻的只像個剛出山的野丫頭。

評分:★★★★☆

17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有點眾所周知了,一個翻譯成「飄」,一個翻譯成「亂世佳人」,一個雅緻,一個通俗。電影名卻首選「亂世佳人」,畢竟電影是通俗文化。太雅容易沒票房。

雖然年代久遠,但由於當年拍得精緻,再加上電影公司修復得好,畢竟曾三次花大價錢給電影上色彩,現在看起來還有大片感覺。那錢是出得值的。

人有時候定下來細想,為什麼那麼多新片遠比不上六七十年前的一部老片好看?
觀眾可以不懂,電影工作者不能不深思。

評分:★★★★☆

18色即是空 Sex Is Zero (2002)
看片名就反胃。還有一個更讓人難受的「我班Friend好搞嘢」,一看就知道是香港翻譯的。

上網大把大把的人高呼經典。我急皺眉頭。
某天,我同學也興高采烈推薦我看。於是我看,於是發現垃圾一片!

評分:★☆

19甜蜜蜜 Tian mi mi (1996)
英譯名是:Almost a Love Story(幾乎一個愛情故事?)什麼什麼愛情故事是英文電影名里常見的,而中文裡既是鄧麗君歌名,又有故事意味,蠻有意思。

愛情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她的甜蜜,

回憶如果讓你甜蜜,那是你在珍惜;回憶如果令你痛苦,那是你在曾經錯過。

世事都可回憶,只有甜蜜可以回味。

評分:★★★★

20一夜風流 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
另外一個英文名是:Night Bus(晚上公共汽車),近些年「公共汽車」一詞形容女性頗有貶義,用在此片名上太過不敬,好在沒用。

《羅馬假日》《一夜風流》這類片都是男人的幻想。
千金小姐外逃是那個黑白的電影時代盛行的愛情模式。
至今仍然流行。
一個模式能沿用至今,而昌盛不衰,唯有愛情。

評分:★★★☆

21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配得上這個角色的人可沒幾個。奧黛麗•赫本拍了之後能代替就沒第二個。

評分:★★★★

22風月俏佳人 Pretty Woman (1990)

又一部灰姑娘故事電影。讓大嘴怪朱麗葉•羅伯茨一舉成名。
我是不順眼她。

評分:★★☆

23城市之光 City Lights (1931)

從黑白電視看過來的人沒幾個不看過此片的。

評分:看得太早。已經忘了太多。不置評分。

24四月物語 Shigatsu monogatari (1998)

看的時候有一種豁然開朗感覺,不由自主的感嘆一句:原來如此。

清淡得像一杯好茶,清新幽香,喝後又有一股甘甜在口,沁人心脾。
雖短卻有味道,我喜歡。——岩井俊二有好幾部電影都是一個鍾頭左右,短小精緻,是不願意花時間看電影的人的好選擇。

評分:★★★☆

25煙花 Uchiage hanabi, shita kara Miruka? Yoko kara Miruka? (1993) (TV)
嚴格意義上,並不是電影,而是導演岩井俊二拍的一部電視短篇。同時也憑藉此片獲得獲得當年的日本電影導演協會新人獎。

短短50分鍾,好看得不得了。

煙花美麗,稍縱即逝,愛人珍惜。

評分:★★★★

26忘不了 Mong bat liu (2003)

同其影名,一部讓人忘不了的電影,至少是讓得了影後的張柏芝忘不了的電影。
扯遠點,還有很多沒看過此部電影的中國人也同樣忘不了,原因當然是黃子華在頒獎晚會上和此片的日本小男主角原島大地說的那句話:「麻煩你回去和日本人說一聲,釣魚島,是我們中國的……」

木阿評分:★★★☆

27愛的捆綁 Undo (1994)

不少人看了岩井俊二的《情書》後,就四處搜刮他導的其他片來看。
這是其中一部,去找吧。值得。

木阿評分:★★★

28愛情萬歲 Aiqing wansui (1994)

看著她一步步的走路,我睡著了,醒來,她還在走。

不是正常人喜歡的電影。
蔡明亮和王家衛都是文藝片的名導,王家衛電影再悶,主角嘴上也會嘮嘮叨叨的說個不停。蔡明亮倒好,經常是一聲不出的。他拍的電影簡直是浪費別人電影院的音響設備。
這類電影實在不能電影院看,不是我剛才說的因為音響問題,而是在電影院看沒辦法快進。

木阿評分:★★

29我為瑪麗狂 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 (1998)

幾個黃色笑話組成的電影。
只是那幾個笑話真的很好笑就是了。

木阿評分:★★★

30紅磨坊 Moulin Rouge! (2001)
台譯:紅磨坊\ 港譯:情陷紅磨坊\ 大陸:夢斷花都
台灣選擇直譯是正確的,而香港多加兩個字變得庸俗,大陸改了四個字,變得不知所謂。
在大陸的票房正印了譯名的夢斷。

不評了直接打分。

木阿評分:★★★★

31秋天的童話 Chou tin dik tong wah (1987)

發哥的早年力作。現實重於標榜的童話。

黃子華在《娛樂圈的血淚史》裡面說過一段蠻有意思的話:一個女仔流落異鄉,被愛人拋棄,這個時候,任何男人肯俾點誠意扶她一把,曾志偉都變劉德華啊!你系周潤發你又肯負責任,你買定禮服都得了……
黃子華想說的是,周潤發不適合演電影裡面的「船頭尺」,因為沒見過一個「船頭尺」是那麼英俊瀟灑的。
雖然是句玩笑話,看過電影的不知有多少人會認同。

木阿評分:★★★

32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 Xi you ji da jie ju xian lu qi yuan (1994)

我對她欣賞感嘆時,她在大陸還沒火起來。

看這部電影大家不是以次數計的,你說你看過十幾次,別人會對你微微一笑,表示差得太遠,不羞和你比;而是以「打」來計算的,「我看過三打,你呢」一打12次,也就是他看過36次,好了,問題來了——「你看過幾打?」

木阿評分:★★★★☆

33滾滾紅塵 Gungun hongchen (1990)

林青霞、秦漢主演,三毛的劇本,羅大佑的歌,湊起來就是那麼一部典型的台灣感情老片。適合女人看。
同類型的老片,《半生緣》拍得更有味道。

木阿評分:★★★

34半生緣 Boon sang yuen (1997)
英譯名:Half Life Fate

要嘛前半生擁有,後半生痛苦,
要嘛前半生痛苦,後半生擁有。
這叫命中註定,

要嘛一生擁有,要嘛一無所有,
這才叫緣分。

木阿評分:★★★★

35東邪西毒 Ashes of Time (1994)
只要不翻成East Evil West Poison就行。

普通人無法得到傳奇,但普通人都有機會獲得愛情。愛情是他們的傳奇。

愛情能讓人刻骨銘心,並非只在於你的擁有,也在於無法得到。
高傲下你得不到愛情,一不小心換來的會是邪氣和狠毒。

木阿評分:★★★★

36四個婚禮一個葬禮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1994)

如果你是初涉愛情片,這是一部好看的愛情片,可是你如果多多少少看了些愛情片的話,這就是普通片。

木阿評分:★★★

37大鼻子情聖 Cyrano de Bergerac (1990)

並不是一部人人喜歡的電影,只是我喜歡的。
隨帶說兩句。好幾年前,我以為一些人是情聖;如今我知道不是了,充其量只是嫖客。

木阿評分:★★★☆

38向左走;向右走Turn Left, Turn Right (2003)

一本好的漫畫,一個好的導演,一個差點擦肩而過的愛情。

有好一段時間,我很想知道我隔離住的是什麼人。

木阿評分:★★★☆

39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A Room with a View (1985)

看不見精彩的電影。
雅緻得讓人昏睡。
以愛情的名義發誓:發育不良的小毛孩做女主角令我胃口不好。愛情片下它是失分的。

木阿評分:★★★

40美人計 Notorious (1946)

西區柯克典型的愛情,加利•格蘭特與英格蘭•曼的愛情愛得讓人難受。
雙結局,我只看了一個。

木阿評分:★★★☆

41保鏢 The Bodyguard (1992)
不順眼那個《護花傾城》的翻譯。

雖然由實力派影星凱文•科斯特納主演,比較起來
沒有咱們《中南海保鏢》一半那麼好看。就剩一首好聽的歌了。

木阿評分:★☆

42怪物史萊克 Shrek (2001)

愛情不分貧賤,自然也不分是不是人了。

木阿評分:★★★☆

43情書 Love Letter (1995)

給我的記憶就是雪。很優美,那女人和故事。

有多少人是沒寫過情書的?反正我沒寫過。

木阿評分:★★★★

44一聲嘆息 A Sigh (2000)

人到中年的再愛情,就是悲劇。

個人覺得馮小剛值得稱道的作品。

木阿評分:★★★☆

45柏拉圖式性愛 Puratonikku sekusu (2001)

根據飯島愛自傳改編。熟悉或者有所耳聞AV界的人都會有所嚮往一飽眼福。

女人對待愛情的幻想是異常於男人的,她們腦子里都會有一個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我對飯島愛的故事真偽不置可否,只是想拿另一個人出來說事。去年的一個叫周旋的也寫自傳說男人為她跳河之類的。當然重點不在於自傳,而是她指責張鐵林對其性騷擾,鬧大了,才發覺只是一個女人的幻想。一個難看女人的幻想。

木阿評分:★★★☆

46性,謊言,錄像帶 Sex, Lies, and Videotape (1989)

設計得很巧妙,巧妙到拿了嘎納金棕櫚。當然,我向來對獎項是看得很理智的。獎項不能保證電影的好壞。
吸引觸動我的還是電影本身。

木阿評分:★★★☆

47感官世界 Ai no corrida (1976)
差點點就可以改成《器官世界》了。

真是肥瘦惡丑什麼類型都有,除了漂亮的。

以前我還在說香港黃片用童工,這里就嚴重多了。

不太清楚背景,應該是日本藝妓的故事。
呵呵,又想到章子怡也拍藝妓,千萬不要這樣拍。

嚴肅、認認真真的拍出的黃片,然後掛上一塊牌子:藝術。
日本為大家世界影壇做的貢獻。以後大家不用這樣拍了,他們拍過了。

木阿評分:★★★☆

48飛一般愛情小說 Fei yat boon oi ching siu suet (1997)
英譯名蠻妙的,Love is not a game, but a joke(愛情不是一場游戲,而是一個笑話)

關於這部葉錦鴻的電影王朔是有過評價的:「還有一部最近看的,《飛一般愛情小說》,導演不知是誰。好看得不得了,手法之流暢詭異,大陸年輕導演倒顯出笨,拍東西太使拙勁兒。」
看得出王朔看電影並不算多,但關於大陸年輕導演的評價卻實在如此。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最好就在他的電影片名。內容實在一般,印象深刻的是跳躍的鏡頭和那些好多我曾經喜歡的歌。

木阿評分:★★★

49少女小漁 Shao Nu xiao yu (1995)
張艾嘉作品。
中國女導演鳳毛麟角,可奇怪的是,她們拍的電影都不錯,至少不會太垃圾,緣故大概是她們機會少,不敢浪費。
香港許鞍華,台灣張艾嘉,都撐起一片導演天空。大陸徐靜蕾也開始一展身手。
願她們一路走好。

主題仍然是女性導演鍾情的沉重情感故事,順便不放過她們眼中不順眼的社會問題。只是看的過程不怎麼能吸引人。
以前我罵大陸的一些連續劇(不是情景喜劇)竟然可以看到錄音設備在他們面前晃來晃去,這里也給我看到了。
不知得什麼獎沒有,不過我認為還是有所收獲的,至少出了個劉若英。

木阿評分:★★★

50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Moskva slezam ne verit (1979)

套用一句歌詞:莫斯科不相信空話,卻相信愛情。
拍得淳樸真實,就像一些人的生活被隱形的攝像機給偷偷記錄了下來。

木阿評分:★★★★☆

D. 找一個電影

三個半愛情:《甜蜜蜜》
[一]等待愛情
我是黎小軍的姑姑,一個曾經美麗,風華絕代的女人。
陽光在我的身後悲戚,房間里我的身影被拉得很長很長。我知道生命要從我身體里流走了,毫不留情。我並不悲傷,只是遺憾,遺憾我還沒有找到他,等到他——威廉荷頓,這個讓我牽掛一生,夢想一生的男人。 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都凝聚停留在那一個晚上,這一生的時間,也不過是為了襯托那一晚而已。半島的月下,我們脈脈相視。每每想起,我的皺紋里都流溢出甜蜜。他走了,我老了。他不回來了,青春不回來了,只有我還在這里期待。箱子里的都是我的寶貝,從半島飯館里偷偷拿回來的餐具,酒杯銀盤。我把它們都留給了小軍。舊了,它們也舊了,有斑斑痕跡,是歲月烙上去的。時間無情地捲走了一切,卻慷慨地把我和他的回憶留給了我,這樣就已經讓我滿足了,這樣就已經讓我感激了。把它們拿在手上,仔細看,還能看見那晚的月光 ,他的微笑,我的柔情…… 被忘記,未必不是一種幸福,至少他看不見我的蒼老無力,鶴鶴白發,和孤獨死去的結局。未被蹂躪的青春和容貌啊,會永遠完整的留在他的記憶里。 那個少女,攜著愛人的手臂,一臉甜蜜的笑,重印在垂死老人的臉上,幻化成一個愛情的句號。
[二]守護愛情
我是JEREMY,一個英語學校的英語老師。說是英語老師,其實我不過是喝著酒,放著英文電影,教他們罵人的臟話。這個世界總是欺善怕惡的,我盡心盡力地把罵人的語言教給他們,讓這群非香港人在香港這個花花世界裡不至於被人罵了還不知道。從某個方面來說,我也是一個稱職的好老師。 我愛上了芥蘭,一個從泰國來的妓女。這個女人有一張天真的臉,大大的眼睛,會露出靦腆的笑。我不知道自己是愛上了她的天真,還是她的妖媚。你能在這雙大眼睛裡看見自己,偽裝的外表不過只是一層皮,本質會被她的目光剝得一絲不掛。我愛袒露地徹底的自己,所以我愛她。 她有愛滋病,我想我也會有的。兩個因為慾望,因為愛情,因為死亡連在一起的人,要借彼此的生命來延續自己的。多麼合理。若沒有這病,我會不會還和她在一起,去泰國,那個陌生的國家?哦,我不去想,就象去想像基督沒有復活,耶穌沒有誕生這樣的問題一樣,無聊並且沒有含義。這么多如果之所以只能成為如果,就是因為事實永遠只有一個。 這就是我的命,註定和她長在一起,生在一起,死在一起。 不是很多人羨慕天長地久,生死相依的愛情嗎?我獲得了,所以,羨慕我吧!
[三]兩式兩份的愛情
豹哥,並不是我最愛的男人。跟他,出於責任還是同情,或者是因為我愛錢?我也不知道。他死在紐約的大街上,一群不知名的小混混的槍下。那個呼風喚雨的,戴著金錶,金戒,金鏈的,來晃我眼睛的,勾起我虛榮心的豹哥,成為香港昨日的傳說。 我是李翹。廣州來的女人,想成為香港人的女人。我只是不服氣售貨員的白眼,不甘心戴著大陸人這樣的稱號。來香港,就是要出人頭地,就是要賺大錢,就是要光耀門楣。 我愛黎小軍,愛得這么深,以前並不知道,以為可以逃開,只做朋友。我可以騙別人,卻不能騙自己。有在一起做愛還互相稱呼為朋友的嗎?他不是我來香港的目的,我也不是他來香港的目的。我們抱著不一樣的理想,在愛情里相遇。To be ,or not to be ,it is a problem. 在紐約的大街上,我追在他的單車後面奔跑,人群穿梭,車流往來,時光倒流到多少年前,我在他的後座,唱著《甜蜜蜜》。如今,命運一個轉彎,我便失去了他的蹤影。茫茫人海里,只剩下我自己。 我做過了香港人,我也做成了美國人。最後踏上故鄉土地的時候,我才做回我自己,那個喜愛鄧麗君,骨子裡就是大陸妹的我自己。
[四]兩份兩式的愛情
對小婷,我總是有無限的愧疚。娶她是我的理想。而當這個理想實現時,我才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物換星移,此理想已非彼理想。離開她,才對她公平。我也難過的,「我們一起這么多年,走過的路這么長」。 我是黎小軍,穿著蘭色棉衣,帆布鞋就這樣莽莽撞撞闖進香港。電影一開始是黑白的,那就象我以前的生活,而香港是一個花花世界,因此不得不換成彩色的。這正如我經歷的生活和感情。 新年進步。 恭喜發財。 一帆風順。 身體健康。 事事如意。 龍馬精神。 如意吉祥。 大吉大利。 萬事順意。 友誼萬歲。 一長串的祝福的話在「友誼萬歲」那裡戛然而止。用友誼掩蓋了我和李翹的愛情,那時的我們還只會用孩子的方法應付自己的感情。 那時我還不能正視對小婷的背叛。 我愛李翹,這句話卻從來沒有對她說過,或許中國人面對愛情一向都是這么含蓄的。我要了她,卻不能給她一個她要的未來;我愛了她,卻不能一直守護在她的身旁。我一直沒有說出口那三個字,也許是因為我沒有勇氣。我就是一個從骨子裡延伸到骨子外的大陸人,有著無法度量的執著,有著咕嚕冒泡的傻氣。 還以為,遺失了的就永遠找不回來,萬幸,傻人是有傻福的。1995年,當鄧麗君在天堂繼續放聲歌唱時,我終於在街頭遇見了和我失喪多年的天使。這就是我的天使,她堅強脆弱,獨立依賴,把根狠狠扎進泥土裡狠狠生長。小婷永遠是讓我保護她的,而這個女人讓我在保護者與被保護者的角色里互換,於是我才完整了。冥冥之中,未完成的似乎還有力量要延續下去。 這么多年了,我還是我,回到大陸,當腳踏上這片土地的剎那,我只想高呼,黎小軍回來了! 鄧麗君的歌聲貫穿始終,從1986年一直唱到1995年。這十年,人都是怎樣長大的?就算經歷了再多的感情波折,最後都在「歸來」這個共同的信念里達成了統一。歸來吧,歸來喲……
精彩對白
傻丫頭,回去泡個熱水澡,睡個好覺,明天早上起來,滿街都是男人,個個都比豹哥好。
豹哥:港督欠錢也要還啊!不然我們吃大便啊?——砍他!
李翹:黎小軍同志,你來香港不是為了我,我來香港也不是為了你。

E. 最近微博上很火的一個韓國電影,講的事 將這些女人訓練成什麼皺妓啊,我忘了叫什麼名字,有誰知道嗎,是

奸臣 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電影《皺妓》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手剪輯電影如何避免違規 瀏覽:977
看電影武打片下什麼軟體好 瀏覽:293
宿舍微電影視頻 瀏覽:961
芙蓉姐姐的微電影 瀏覽:806
七殺手機在線電影 瀏覽:588
2021年中國新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84
末日生存游戲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129
至今電影的游戲彩蛋 瀏覽:55
北京電影價格 瀏覽:144
視頻電影怎麼輪播的 瀏覽:491
一念喜劇電影完整版 瀏覽:166
電影主題曲一座橋 瀏覽:207
射擊游戲有小電影 瀏覽:190
電影香水聲畫分析 瀏覽:35
新射鵰英雄傳神馬電影 瀏覽:848
香港電影票房累計 瀏覽:412
有一個拍攝微電影的軟體 瀏覽:704
吳孟達金像獎是哪個電影 瀏覽:639
vr3d電影免費軟體 瀏覽:576
好久不見微電影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