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吳孟達電影全集
全
名:《笑林小子之無敵反斗星》
主
演:釋小龍
單立文
郝邵文
劉洵
吳孟達
李名煬
葉全真
葛民輝
客
串:徐若瑄
演員表:
釋小龍
飾
釋小龍
郝劭文
飾
小文
吳孟達
飾
老夫子(師兄)
李名煬
飾
長眉大師(師父)
劉
洵
飾
師叔
單立文
飾
蘇乞兒
葉全真
飾
魔女阿真
葛民輝
飾
阿甘(阿金)
徐若瑄
飾
陳博士
黃一飛
飾
替小文打針的醫生
陳為民
飾
玫瑰酒店(鬼店)的老婆婆
劇情介紹:
烏龍院長眉大師正忙著傳授厲害的武功招數給他寺院里的徒弟。雖然長眉大師早已計劃如何訓練他的徒弟,他還是遇著了想不到的問題。其中一個小徒弟,名小文,看來還未適應寺院里的生活。因為他還是非常的想念他的母親和家人。為了要使小文振作起來,長眉法師決定聘請一個保姆來為小文作伴。一天,他們遇到了一位美麗可愛的女孩子,名為小春。小春非常願意在寺院里留下工作。小春的到來,成功的把小文影響回一位活潑的孩子。但沒有料到,其實小春是隱藏著一個大陰謀而到來的。她是為了要偷取寺院里的無價之寶。小春偷得經文後,就逃離了寺院,長眉法師因而變得非常傷心而自責。為了要讓長眉法師笑臉重展,三個小徒弟偷偷的離開寺院尋找被偷去的經文。這時候,他們才發覺外面的花花世界可真是......
長眉師父要大家認真練功,並偷偷把外界覬覦多時的絕學「洗髓神功」抄在袈紗上,燒毀神功的秘笈。另方面,小文得了思母病,師父念他年幼,特准剛失去兒子的小真入院作奶媽,誰知惹來師兄弟間的嫉妒,不時爭風呷醋。但原來小真心懷不詭,一心奪去袈紗,於是向師兄施展移魂大法,令他偷來袈紗,得手後便揚長而去,師徒三人也因而下山找回袈紗。
茫茫人海,他們只有小真的一雙鞋,幸而遇上呆瓜阿民幫忙,努力尋人,更在一次意外中發現鞋底的古堡標志,遂與眾人從鞋底的線索走向二十年前的古堡,繼而展開一次既驚險又恐怖的古堡之旅。
㈡ 寫高考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寫高考的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語文150分中有70分是作文分,幾乎佔了語文分值的一半,理應受到同學們的重視,但是作文失分現象卻又很普遍。目前全市語文平均分大約在100.4分,即使是重點中學的學生,他們的語文平均分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相比,也是相差甚遠,主要就是因為作文失分較多。
根據近幾年來的高考作文分析下來,作文寫得不好,關鍵在於以下幾點:
一、對高考作文命題導向不了解
現在的高考作文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心祖國,關心人類的前途和命運。1996年的高考作文題是「我的財富」,這完全是寫個人的東西,而自1997年後就完全脫離了這樣的模式。
1997年的高考作文題是「我看課外閱讀」,這個問題是涉及學生的熱點問題;1998年是針對日本放映的否認侵略、美化戰犯的影片《自尊命運的瞬間》寫篇文章,這是全亞洲人民關心的世界局部地區的熱點問題;1999年的題目是《回聲的啟示》,通過一個小孩和小山之間的對話,寫一篇比喻類比型的文章;20xx年是關於世博會的話題,全人類關心的話題;20xx年是對於文化遺產的思考,所有炎黃子孫關心的話題;20xx年《面對大海》,思考人生的問題;20xx年的《雜》,涵蓋了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的普遍現象,是個富有哲理性的命題。
由此可見,現在的高考作文命題已經完全脫離了抒發個人情感,訴說私人事情的范疇熏在現行素質教育的要求下,需要學生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胸懷祖國人民。有些同學不了解高考作文導向的改變,他們對於寫個人情感能寫得十分細膩、生動活潑,但是對於寫大氣的話題卻無能為力。有些學校老師要求學生寫隨筆,但是這些隨筆還是沒有跳出個人情感的小框框,寫的不是現在社會上的熱點話題,不能提出自己的個人感受、見解,寫出自己的真知灼見。
如何寫出優秀的作文
■考生平時應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心祖國,關心人類的前途和命運,如果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不關心時事,只是生活在自我的小圈子裡,那一定是不能適應高考作文的要求。
■現在的高考題目都是要求寫大氣的文章,不是小家子氣的,但同學不會寫站在非常高的層面上來看社會現象的文章,往往寫到社會現象就會聯繫到自己。
當然大氣的文章也不是通篇寫些空話大話套話,不是唱豪言壯語。所謂大氣的文章,就是要在社會大背景下來思考,結合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來寫,這才是真正的大氣。
■這幾年的高考作文類型均是要求以議論文為主。20xx年的《面對大海》,雖然要求文體不限,但一般學生還是以寫議論文最為恰當。有同學認為寫議論文就是論點+論據+結論,這其實是議論文中的偽劣產品,這樣的議論文缺乏層次感。議論文的價值所在就是要解決人們某些思想認識問題。要注意提出的觀點是不是很有見地?值得讀者思考?引用的論據是不是大家都已經爛熟於心的?
■注意到題型的多樣。
●材料作文。1998年作文題給的是一個長材料,這個材料可能有多種角度,就要求學生自己提煉出一個角度,再根據這個角度來寫文章。
●話題作文。20xx、20xx、20xx三年都是話題作文,今年春考也是話題作文,考的次數最多。
共同點:題目和所附材料都限制了作文的內容;不同點:材料作文必須要扣住材料,在材料給予的范圍內運行,不能提煉出觀點後就扔掉了材料;話題作文在切入話題限制的文章內容後,對於前面所附的材料就可以扔掉不管了)
●比喻類比型作文。只要了解比喻類比型作文要求,就很好寫,最主要的是不能拘泥於題目字面,要考慮哪些現象是和題目一致的。
●駁論文。1998年的作文題目是駁論文,不少考生寫出來的文章卻偏軟,缺乏駁論的力度。
●命題作文。20xx年《面對大海》就是命題作文,沒有任何的材料。
二、審題不夠仔細
高考作文是有限制的,因此審題是萬萬不能忽視的。審題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⑴文體。碰到沒有要求文體的考題時,就使用自己擅長的文體來寫作,不要輕易冒險使用不擅長的文體進行寫作。
⑵文章的內容,就是文章應該涉及到什麼內容。如20xx年「文化遺產」中究竟什麼才是文化遺產,家裡祖傳的並不是文化遺產。
⑶文章的重點。文章的重點就是文章的針對性、寫作意圖、文章的價值,要想人所想不到的。如寫到「我的理想」,再提周總理、張海迪、陳景潤等等這些人物,說自己的理想與他們相同,過於落入俗套,就很難得到高分。
三、寫作角度欠佳
高考作文一般都會提供好幾個角度供考生切入,考生要選一個好的、自己有話可說的角度進入。如去年的「雜」要求學生自選角度進行寫作,但有同學面面俱到,把文章寫成了大雜燴,沒有選准、選好角度。
好的角度應該包括如下一些:
■角度要小、具體;
■角度要有新意,不要老生常談;
■自己有話可說,有道理可談。
小作文:重在審題和表達高考最後一次考小作文是在1999年,今年的高考很有可能會再考小作文,會是寫一個場面、一件事情、改寫一篇文章、說明一件事情等。
對於小作文,同學們更要注意審題。1995年的小作文要求介紹一家小店。這個要求中可以首先確認文體是說明文,寫作對象是小店。有的同學一味寫小店的小,就忽視了題目要求的「介紹」,是要介紹小店的特色,不是僅僅寫「小」。另外由於文章短,特別注意不要有錯字病句。
最後要注意作文文字要端正、整潔,不要寫龍飛鳳舞的草書,這樣會得不到高分。
海爾的啟發
在許多國人眼裡,海爾這個成功企業已經很強大、很了不起了。然而,一桓?儔ǖ籃6?嗄甑募欽呷此擔?謁?喲降鬧疃嗥笠抵校?6??"憂患意識"是最強的。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一個16年平均年增長速度達81。6%、年銷售收入已突破400億元、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外都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能有這樣的意識,很值得我們深思。按照張瑞敏的說法,他們進軍中國的戰略非常簡單:贏家通吃。他們的目標就是不給你留任何一點市場和地盤。毋庸諱言,我們的許多企業,不要說弱勢企業,就是像海爾這樣的佼佼者,與世界500強相比也還有一段差距,也不敢有絲毫放鬆和懈怠。實事求是地正視挑戰的嚴峻性,充分估計到競爭對手的力量和困難的一面,向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這樣較為有益,而較少有害。
了不起的中國小朋友
某國一位女士來到中國一所小學,找了五位小朋友,要求他們配合做一件事情。這位女士拿出一隻瓶子,裡面有五個小球,每個小球有一根線牽著。女士對五位小朋友說:"你們每人拽住一隻小球,在7秒鍾內必須全部從瓶中拽出,否則就會被瓶中的水淹死。記住,頗愫泌只容得下一隻小球,誰的小球出得慢,誰就有被淹死的危險。"五個小朋友中最大的一位想了想,然後和其他四個小朋友耳語了幾句,之後示意女誓愫蒙以下令了。女士說:"開始!"只見年齡最小的小朋友最先將小球拽出,第二、三、四個小球隨後出來,最後拽出來的是那位年齡最大的小朋友。7秒鍾內5隻小球全部拽出。這位女士被眼前中國小朋友的舉動驚呆了,接著便流出感動的淚水。她說:"這個試驗我在其他國家做過好幾次了,那些小朋友都爭著往外拽,結果擠在頗愫泌誰也出不來,全淹死在裡面了。中國的小朋友了不起!"
友誼與合作
希爾頓集團在當今世界旅店業中可稱是揚名五洲,200多幢巍峨壯觀的高樓大廈遍布世界各都市,希爾頓集團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其原因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希爾頓集團上下團結一致,唐拉德·希爾頓曾這樣說過:"我可能是得克薩斯州最幸運的`,是福中之人,這種福來自於友誼,來自於志同道合的夥伴,我希望我的一生能永遠與同僚相處愉快,合作無間,因為我的福來自於他們。"
家庭主婦
電影演員陳沖是這樣描述她的生活狀態的:"生活中的事情很瑣碎,其實我在生活中就是個家庭主婦,我有我的丈夫,兩個孩子……年輕時可能在事業上在乎很多,但現在的心態真的坦然了許多。我現在最在意的就是身邊的這幾個人,只要他們都健在、安康,也還愛我,我就幸福了。"
趙本山8種角色打分
在趙本山非常戲劇性的人生中,他還扮演了很多種角色,董事長、人大代表、丈夫、父親和朋友,在《藝術人生》的錄制現場,趙本山為他生活中的8種角色分別打了分。影視演員:70分;小品明星:80分;導演和製片人:70分;人大代表:80分;董事長:50分;父親、丈夫:10分;朋友:80分。
1.「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文人里,又有誰能將心澄凈到如此境界,以至於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採菊之外,還做了些什麼?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為中國無數文人選擇,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導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
2.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曾熱衷於官場,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負。但當他做了彭澤縣令,了解到官場的黑暗以後,便毅然辭官歸隱,「羈鳥倦舊林,池魚思故淵」,他還是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從此躬耕農田,不問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3.陶潛伴著「庄生曉夢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東蘺之下悠然採菊。面對南山,淵明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官場的丑惡,忘記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這是過河人在「河」的兩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選擇,這更是明智的「擺渡」。
4.是那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雅人,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願望,寫出了心中的聖地——桃花源。
5.遠離塵世,隱歸田園,看花開花落。陶淵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藍天中的白雲,像大海中的魚鱗,因為有菊,那顆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場的牢籠束縛太久了,難道沒有什麼寄託?選菊吧!清新淡雅,與世無爭,不正像他不羈的性格嗎?是陶詩將心寄託於菊,尋回了一方心靈的凈土,也是陶詩讓菊帶上了品質高潔,與世無爭的高姿態帽子流傳至今。
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閑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7.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
閑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忙時,便與菊花相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與眾不同清閑與曠達!
8.背負了太多歲月的陰影,真的讓他好累。沉溺於過去,也必將讓他喪失了現在和未來,於是,他選擇了離開。酣眠的午夜,他一個人,隨著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鄉的小船。月光還是黯淡的,四周還是靜謐的。他的衣袖隨風飄搖,但此時,他卻擁有幾分坦然,幾分歡喜。全新的生活隨著初升的太陽,就要開始了,他與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歸享受著田園之樂,他與他們一起品嘗著粗茶淡飯,享受著那一分簡單無憂的友情以及難得的親情。(這段小文為我們點染了陶淵明的遠離官場的輕松、歸途之樂和田園之致,在敘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語言點綴。)
9.小船在水面輕輕搖盪、漂浮著,微風飄飄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輕輕曖曖地愛撫我的面頰,踏著山雀的歌韻,我醉飲船前船後的山泉。青山回響著船槳的激水,將我所有的鄉愁揉碎。眼前是一幀濃濃淡淡的黑白照片,兩岸靜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傾聽鳥的對唱,蟲的獨吟。陽光斜灑,灑滿我回家的路。遠遠的,能看見那個寧靜而溫馨的茅屋,籠罩在淡煙里,飄渺虛無??(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體現的作品。那種無憂的恬淡如閑適的中國畫,一縷一縷向我們走來,小船、微風、歌韻、陽光組合成了一幅似靜又動的畫面。陶淵明就生活在那樣的環境里,我們才知道,距離我們那麼遙遠的五柳先生竟是這樣的灑脫、無羈。)
10.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陶淵明大約是很寂寞的,把他引為知己者應該已經很少。人們要關心收入、職稱、住房,關心孩子的學習、就業、婚姻,關心上司的意圖甚至神情,關心自己的仕途升遷??心被各種現實問題塞滿的現代人,哪裡有閑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樣去觀松賞菊,引酒賦詩呢?特別是在某些以所謂弘道濟世、氣干青雲自詡的人的心中,這「中國第一大隱」官場失意便避世無為的態度更讓他們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來,那不啻有霄壤之別。
花與星空哪個更燦爛,它們與生命的河該怎樣換算?耕種與收獲哪個更燦爛,它們與走過的路該怎樣換算?淚水與歡笑哪個更燦爛,它們與給我的愛,該怎樣換算?
--題記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向遠方。
我是一個喜歡仰望天空的人,晴朗的天空教會我寬容與豁達,深邃的夜空幫助我掩飾內心的苦悶與失落。於是總喜歡在獨處是抬頭望望天,幻想自己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向神秘的遠方。
一駐足,一回首。總以為時間之過了一天,哪知道它已悄悄溜走了一年。在一種單純近乎於殘酷的歲月中,在抬頭與低頭的動作中,我已來到這守望以久的戰場--中考。
依稀記得3年前,媽媽牽著我的手走進了陌生的初中校園,3年來,我在這里揮灑著青春,展示著能力,書寫屬於我自己的一片天空。如今,我已坐在教學樓的最高處欣賞日落,感受痛並快樂著。回憶起曾經那個能乾的男生,默默一笑,然後釋然。
"高處不勝寒",回望來時路,我不後悔,盡管此時的我,已淚眼婆娑。
三年來,我經歷了學業上最大的困難與挑戰,同學的冷嘲熱諷,好友的若即若離。但我從來不曾放棄,因為我相信,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向成功的遠方,尋找我生命中更為燦爛的東西。
攤開手心,一年的時光在手中翻湧,升騰,最後歸於平靜。我也開始默默的守侯著自己的下一片天空。從來不曾懷疑自己的選擇,從來不曾小看自己的能力,因為我相信,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向希望的遠方。
初中的生活,堅韌與失敗共存,夢想與痛楚同在,乘著隱形的翅膀,飛向未知的遠方,找尋勝利的寶藏。
在最後階段,我覺得高考作文應該強調四個字:「寫對」和「寫好」。「寫對」主要是審題上的要求,「寫好」則包括將素材寫實、結構寫巧、內容寫新、思想寫新、語言寫美。
審題永遠在路上——准確而全面
考生考前要特別重視審題訓練,確保對材料的理解准確全面。
准確是對材料核心意蘊的把握准確。如江蘇20xx年高考作文要把握其核心意蘊是對生活中車子的認識思考或情感體驗。離開了生活中的車子,而寫成虛擬的車子,如歷史的車子、輿論的車子等,就不是對「生活中的車子」「車來車往」的准確理解,就屬於偏題。20xx年只有抓住對「說話」「長」「短」的認識思考,才是准確命中材料的核心。
全面是審題時整體把握材料的意思,而不是抓住材料的一句話、一個詞來確定材料的意思。所以要反復揣摩材料中的每一個字,從而准確把握材料的中心。建議把作文題認真讀五遍,確定立意後再與原材料比對一下,看看立意是否正確,這樣才能避免出現「一著不慎,全盤皆輸」的危險。要在審題確定後,擬一個寫作提綱,這樣可以防止寫著寫著就偏了的現象,也就是常說的「二次偏題」。
審題決定寫作的「生死」,要確保將作文「寫對」。
梳理篩選自己的材料——獨到而豐厚
考生在高中三年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但考生在最後階段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篩選這些素材,力求素材的獨到豐厚。
記敘文的素材要抓住自己獨到的經歷、富有生活氣息和深厚底蘊的材料。可以給素材分類,如「傳統文化」「親情友情」「平凡偉大」「弱勢群體」「感人場景」「曲折故事」等。議論文的素材則要求論據是獨到的、新穎的、多元的、有文化厚度和思想深度的。獨到的議論文素材可以有這些角度,如「一位獨到的名人」「一部豐厚的名著」「一座有個性的城市」「一種有底蘊的文化」「一種值得思考的現象」等。在引用這些素材時,要根據材料的立意作適當的變化,突出重點,使寫作內容更好地與材料相吻合。
除了事例性素材外,我們還要適當梳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並作一些提煉,形成自己較為系統的思想認識和情感體驗。有了事、情、理的素材,我們就能將文章寫得厚實,即「寫實」。
建立自己的框架——規范而靈動
高考作文一方面講求體式的規范,記敘文要有記敘的「六要素」,有事件、有敘述和描寫等;議論文要符合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但又忌「模式作文」,防止「千人一面」。這就要求在規范之外還要有一點靈動,有一點「花樣」,有一點「小心思」「 小智慧」。
如記敘文可以有意識的設置倒敘、曲折、插敘,可以設立一兩個核心場景和細節描寫。而議論文則可以設置由頭,分析時可以建構從現象到本質、正反對比、逐層深入、辯證分析等論證結構。這樣建立起自己的寫作框架,帶有寫作者對結構的經營,帶有寫作者的「烙印」「個性」,這樣的作文就具有了「靈動」的特點,這樣的作文更容易獲得閱卷老師的好感。在最後階段要反復按自己構建的寫作框架認真寫幾篇作文,或者寫幾個作文提綱。
另外,在寫作文體選擇上,我以為一般學生要堅守自己擅長的文體,「從一而忠」。而兩種文體寫作能力差不多的學生則根據考場的題目和現場的感受確定文體,如果自己能夠想到一個感人的故事就寫記敘文,如果有好的認識和素材,就寫議論文,但在考場上要迅速確定寫作文體。
建構自己的作文結構,簡單地說就是追求結構的精巧靈動,即「寫巧」。
反復修改自己的作文——升格提檔
最後一個階段,建議將自己的多篇作文進行修改,使自己的作文能夠提升一到兩個檔次。那麼如何修改呢?主要體現在寫深、寫美、寫新。
寫深:即思想精準深刻。
重新審題,提升審題的精準性。在此基礎上,重新調整立意,使文章富有「大我」情懷,如從「人生」的角度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格局、節操尊嚴、善良邪惡等;從「人性」的角度思考處世之道、人間道義、悲憫情懷等;從「民族」角度思考文化傳統、文明素養、社會基石、脊樑魂魄等;從「草根」角度思考平凡與偉大、生存狀態、生命質量、精神空間、幸福指數等。從這些角度去思考一下自己的認識有什麼變化,把這些認識概括提煉成精簡的語句,並把這些思考融入到作文中去,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具有理性、啟發性、思辨性、深刻性、多元性。
寫美:即語言優美精緻
高考作文既不要辭藻華麗而內容空洞的作文,也不要詞彙貧乏語言「寒磣」的文章,要的是具有豐厚的語言素養和文化品位的作品,考生的語言中滲透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傳達著一種優美精緻的美感。
考生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時,可以將原來的陳述句改為反問句,可以將原來的長句改為短句,可以將原來繁雜冗長的話語壓縮提煉成簡潔明了的話,可以將原來較為樸素的話改為華美的語言,可以將一些文化、典故、詩句等融入到自己的表達之中。
寫新:即材料的新鮮和角度的獨特
無論記敘文還是議論文,我們都應該努力從現實生活的現象、最新發生的事件入手,這樣的作文不僅充滿生活氣息,而且給人一種新鮮感。
其次我們要從一個獨到的角度來構思作文,這樣的作文也會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記敘文的角度可以是特殊人群,如農民工、空巢老人、殘疾人等,可以是特殊的角度如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的兩難等。議論文可以從一個人物、一個城市、一部作品、一種文化來寫。這樣寫的角度就比較獨到,給人新穎之感。
材料之新和角度獨到可以稱之為「寫新」。
強化亮點意識——吸人眼球
考試作文要有亮點,這樣才能奪人眼目、吸人眼球。
亮點必須凸顯在最佳位置,如在標題、開頭、結尾、段首、過渡處、關鍵段。
亮點句通常是修辭句、哲理句、引用句、過渡句、幽默句等。記敘文中細節描寫、精彩對話、心理活動等都是亮點;議論文中深刻的議論、獨到的觀點、辯證的分析、典型的論據等也是亮點。
開頭簡潔,快速入題;結尾要呼應開頭,揭示主題。中間行文時,適時地出現點題性質的引領句、過渡句、總括句。即使是記敘文,也要利用人物語言、人物心理或旁觀者的評價等點出題目或題意。
主動迴避影響得分的問題——避開「暗礁」
高考作文首先不要宿構、套作,迴避歷年的高考滿分作文,要根據自己的審題來構思,做到「我手寫我心」。
不要寫敏感的政治問題或政治人物,不要寫中學生式的愛情,不要寫網路小說中出現的魔幻、城堡、古墓等題材,不要故事新編。不要做憤青一族;不要不敬師長;不要消極低沉,格調低下。不要寫故作深沉,與文題不沾邊的題記、後記。文章的層次結構不要混亂,要清晰。
寫作語言不要「玩深沉」「玩哲理」「玩唯美」,敘述或論述不要天馬行空、虛無縹緲、事件模糊、人影晃動、情感飄忽、玄而又玄。不要使用網路語言、不要文白相雜、不要洋文與中文相雜,不要使用「邁克」「約翰」等洋名字。
不要出現硬傷:不能丟掉題目;題目和開頭結尾段一定不能有錯別字;一定要寫足800字;書寫要清晰,字大小要合適。
總之,一定要做到「寫對」「寫好」,突出亮點,避開暗礁,我想考生肯定能寫出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