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上真的有催眠術嗎催眠師是怎麼對人進行催眠的
有的,催眠術是一項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心理調整技術。
在古代就有很多類似於催眠的記載,由於科學不發達,便藉助自身或者外界的力量來治療某些疾病。再如寺廟的僧侶或者教堂的神甫等進行講道、說法、告解等,都有類似於自我催眠的作用。這就是催眠的神學時代。
在18世紀,麥斯默提出「動物磁氣說」,認為生病是人體磁場流通的阻礙,需要藉助外力打通磁場,就能治療疾病。
1841年11月英國著名的外科醫生布雷德(G.Braid)在觀看一位瑞士醫師用催眠術治病表演時,他用挑剔的、蔑視的態度想從中找出欺詐騙局,結果未發現有任何破綻,於是他也開始了對催眠的研究和應用。由於催眠能改變人的感覺敏感性,1841年布雷德開始用催眠來麻醉、鎮痛。布雷德是用凝視水晶球的方法做催眠,他開始提出了眼神經疲勞學說,認為這是一種類似睡眠的狀態,這種使人進入清醒和睡眠之間的狀態的方法就是催眠術(布雷德首先提出來的)。
現在的催眠學理論的最新發展是二層次學說:
A
第一層次:物質層次——腦神經系統功能。腦神經接受心理暗示後,進行儲存、分析後通過神經生物的變化,影響生理活動功能,內分泌和植物神經系統發生相應的變化,誘導催眠狀態。
B
第二層次:個人心理活動的接受情況,主要是心理功能的作用如:暗示。在催眠狀態下接受暗示性指示更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