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什麼電影是關於母親與兒子之間的事情的,類似於房間這部電影一樣
推薦以下幾部關於母親與兒子之間感情的電影:
* 《房間》:這是一部劇情片,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兒子在被困住的小房間里互相依靠、治癒的故事。
* 《控方證人》:這是一部懸疑/劇情/犯罪片,主演包括泰隆·鮑華和瑪琳·黛德麗。雖然不是專門探討母親和兒子關系的電影,但其中的懸疑劇情部分可能會吸引你的興趣。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關於母親和兒子之間關系的電影,如《尋找吉米》、《不一樣的媽媽》和《母與子》等,你也可以選擇觀看。
② 一個離婚母親帶著一群孩子生活的電影的名字
媽媽的天空 A Home of Our Own 超喜歡的一部片子
③ 求挪威電影〈他母親的房子〉〈MORS HUS> - 可以下載可以在線看的!我的QQ1250355330!有的密我!
哥們兒這個片也太冷門了吧
你可以問問如下三位
④ 他母親的房子有續集嗎
他母親的房子沒有續集。《他母親的房子》上映時間是1974年,截止目前2022年7月5號沒有續集上映。《他母親的房子》是PerBlom執導的劇情片,SveinSturlaHungnes和BenteB?rsum出演。該片講述了佩特和未婚妻結束學業後,他回到了家鄉和母親身邊的故事。
⑤ 他母親的房子三部曲都有什麼
DarioArgento的「母親三部曲」是《陰風陣陣》(Suspiria,1977),《地獄》(Inferno,1980),以及《惡靈之淚》(MotherofTears,2007)。
《他母親的房子》三部曲的母親分別是:
1、MaterSuspiriorum(嘆息之母),德國的Freiburg,據點是《陰風陣陣》中的那間舞蹈學院。
2、MaterTenebrarum(黑暗之母),美國的紐約,據點是《地獄》中男主角Mark姐姐Rose所租住的古老公寓。
3、MaterLacrimarum(眼淚之母),義大利羅馬,據點就是《惡靈之淚》中女主角SarahMandy最後探尋到的那幢廢棄建築。
(5)母親的房子電影擴展閱讀:
亞當的母親簡是一位心理學家,撰寫有關家庭和婚姻的臨床心理學暢銷書。富有同理與同情心、聰明、直率、無拘無束。那個「欺負自己的兒子」並不是生活中唯一一個難以忍受的男性。
還有(溫柔的,大部分時候支持她的)丈夫,也是一位心理學家(「失落男孩問題專家」)以及他的「忠貞情懷」;在「基金會」的嫉妒的同事覺得太受歡迎,並以「雄性奮斗」(此時的時代背景是1970年代)的指控抹殺了她的女權課題。
⑥ 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的新恐怖片《母親!》,你敢說你看懂了嗎
——《母親!》影評
文:陳九書(dddog)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的《母親!》(Mother!)從開頭開始便讓人摸不著頭腦。妻子(詹妮弗·勞倫斯 Jennifer Lawrence)從不知所謂的夢中醒來,鏡頭緊緊跟著孤零零的她在一棟不著村店的房子里轉,寸步不離。總是記錄片般的「『跟」鏡頭和大特寫,主觀客觀隨意轉換,在她轉身、停下的時候,你會為穿斯坦尼康的攝像師擔心,可不要撞上勞倫斯的嬰兒肥臉。你會慢慢習慣這種不穩定、強烈和可以深感角色內心的攝像風格的,因為接下來的一整部片都會是這樣,你會察覺到這種形式和內容是一致的。
《母親!》的故事一開始類似《鬼哭神嚎》(The Amityville Horror,1979)(和大多數歐美恐怖片),夫婦搬入詩人(哈維爾·巴登 Javier Bardem)兒時舊屋,准備重建家園,詩人也想在這與世隔絕的幽處再寫新詩,然而他卻找不到靈感。妻子似乎對這房子深深著迷,一磚一瓦親力親為翻新舊屋,她似乎有什麼精神疾病,緊張時就要來一發鎮靜劑。劇情到這里我想,讓這個在紙上寫滿起來「只工作,不玩耍,聰明的孩子會變傻」(「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ll boy」)的詭異丈夫拿斧頭和發瘋妻子托霰彈槍互斗也不錯。只是太俗。劇情一轉,有對中老年夫婦(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和米歇爾·菲佛 Michelle Pfeiffer)是詩人的粉絲不邀自來,雀巢鳩佔大搖大擺在她家入住,最精彩的是這段像《趣味游戲》(Funny Games,1997)的片段。這段後在一瞬間又變成像第二大恐怖片類型,美女、殺人狂在空屋裡的故事。這時候我猜這部電影的方向差不多確定了吧,一定是女主角和殺人狂鬥智斗勇,再不是就是家族犯罪,訛有錢人滅口的故事。然後到中間,前半截的還算現實的劇情都了結,而這只是開始——在妻子懷孕後,後半截的發展突飛猛進,特別是冗長而混亂的高潮,像一個怪夢或精神病的狂想,像《少林足球》的大師兄從足球場匍匐進了戰場,像《黑天鵝》(Black Swan ,2010)般的幻想把現實和觀眾的腦袋都搞暈。其包含難民、邪教崇拜、末世(apocalypse)等元素,像《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2006),《羅斯瑪麗的嬰兒》(Rosemary's Baby,1968)。所有這些似曾相識的元素構成的卻不是一部俗套電影,你不可以把它歸入某個模版裡面。可能是導演開的一個小玩笑,在片中任何一個段落你絕對猜不透接下來要發生的事。
關於本片最精彩的是什麼時候,我推舉那對粉絲夫婦入住後,他們中的中年女人和詩人妻子的沖突。米歇爾·菲佛把一個風韻尤存、盛氣凌人的討厭中年女人表現真有其人一般,你幾乎可以想像到這個角色年輕時是如何人物,及與其它女性的壞關系,以及她是多麼看輕像女主角一般性格的女孩的。中年女人不斷在房子里有意無意鬧亂子,舉手投足之間都能挑戰詩人妻子的底線,在她心底漸漸積下絲絲怒火,且只把它往肚子里悶。這種隱潛的內心對抗,比吵架、爭斗、槍戰動亂要好看得多。可惜的是,在我看來女主角勞倫斯在電影里只有兩個表情,一副是發表飆的樣子,另一副是沒有表情,她無論在正常、害怕又或病發的時候都是用後一副表情來演的 ,可能是導演告訴她,一個丈夫不願和她親熱的妻子就是這樣的。無論在劇情里還是演技上,如果菲佛在片中再出現久一點,真怕勞倫斯的女主地位不保。
這是一部關於什麼的電影呢?「分享」是電影中的最明白的主題。詩人看起來是個慷慨大方的人,總是熱情好客、樂於分享。妻子則不想把丈夫和自己辛苦經營的房子被一堆自然熟的閑雜人榨取。然而反過來,大方的丈夫卻私藏著任何人都不能碰的寶石,小氣的妻子只想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丈夫與家庭。還有分享的另一面「索取」,主要以詩人的狂熱粉絲為代表,你也可以把詩人自己列入其中,他醉於獲取愛和崇拜。還有很多方面,如果你是家庭主婦,你可以把本片看成一部誇張的家庭倫理片,是兩人家庭紛爭的隱喻。如果你是政治家,你可能會看到移民問題;如果你是宗教人士,你可能會看到聖經隱喻;如果你是環保人士,你甚至會看到地球母親被掠奪的影子。
《母親!》是一部具有爭議性的電影,它的形式脫俗,主題復雜。相比《黑天鵝》的娛樂性藝術性的平衡,一般觀眾並不容易接受本片,他們或許會淹沒於索解其中無理的邏輯的循環之中。而愛好者們則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夢的解釋,引經據典地窮究也許僅是導演兼編劇阿倫諾夫斯基拍腦袋突發的奇想。
⑦ 電影《他母親的房子》里的鏡頭是真干嗎
不是的,是特效借位等,現在科技很發達的。